第十一節 謀城

這個想法朱敬倫從來沒有想過。

因爲這個想法怎麼看都太匪夷所思了。

朱敬倫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他從來不考慮將廣州城奪回來。

但是昨天的一幕,讓他感覺到他的想法竟然跟滿清統治者們的想法如出一轍,那就是坐等英法聯軍自己撤走。

朱敬倫甚至比滿清統治者更清楚的知道,英法聯軍沒有統治廣州的意思,等條約簽訂之後,他們最後會撤兵。

所以朱敬倫從來沒想過,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土。

但昨天他看到了什麼,看到了麻木的國人,看到了優越感十足的侵略者。

這是什麼?

愚昧與文明之間強烈的對比嗎?

換做以前的朱敬倫絕對會這麼認爲,每個人摸着良心問自己,是不是認爲滿清時代的國人是愚昧的,而西方人是文明的?起碼朱敬倫自己是這麼認爲的,這正是他這一夜未眠的根本原因。

這讓他冷汗直冒。

西方人在這個時代真的是文明的嗎?在全世界燒殺搶掠,竟然會是文明的。人類世界的文明準則何以被如此顛倒?

人類世界的認知竟然如此的殘酷。沒錯,他們是文明的,不是他們做了什麼,而是因爲他們強大,他們控制了世界經濟,控制了世界輿論,也控制了世界的思想。所以他們的燒殺搶掠是文明的,而廣州人的消極抵制是愚昧的,是不懂得跟文明合作。

在西方文明爲主的世界觀中,19世紀就只有西歐,最多加上一個美國是文明的世界,而其他的諸如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arab人,奧斯曼人,甚至連俄國人都是野蠻人。但恰恰是他們文明人侵略了中國,侵略了日本,侵略了印度,侵略了arab,侵略了奧斯曼帝國,恰恰是這些文明人,將大煙,戰爭和死亡帶給了這些愚昧的國家和民族。

世界何以如此,何以如此荒謬,因爲他們控制了輿論,翻天覆地的各種洗腦。

朱敬倫曾經看到過一個機構做的調查,在全世界的非黑人種族間進行測試,其中中國人的測試中,拿出厚厚一本圖冊,分別挑出白人和黑人兩種膚色的美女模特,結果有八成的中國人認爲同等身價的白人模特更漂亮!

朱敬倫當時只覺得不過是西方影視產業帶來的副作用,因爲白人美女總是女主角,而黑人總是各種不堪的形象,所以造成了其他種族審美偏向白人。

朱敬倫也曾聽到過一些其他的問題,曾經有一個白人朋友到中國出短差,結果短短十天在酒吧邂逅了十五個中國美女,回來後告訴朱敬倫說,中國女人真好上手,還疑惑爲什麼報紙總認爲中國人很保守。

這件事讓朱敬倫十分尷尬,因爲他知道,中國尚有無數苦逼的單身狗渴求一個妹子能讓自己疼愛一生是多麼奢望,但就是有一大羣美女,僅僅是看到了白人的皮囊就邁不動腿。

但這能苛責女人嗎,罵他們崇洋媚外?這沒有意義。因爲男人同樣不堪,有多少中國的成功男人,會在朋友面前炫耀他上過幾個白人美女云云。

中國某些女人愛外國男人,中國某些男人其實也是。

根植於他們內心的其實恰恰是一種歧視,一種下意識將西方人當成油等民族的潛意識。

種族歧視最可怕的往往不是別人其實你,相反自己歧視自己才最爲可怕,事實上最歧視中國人的就是中國人自己。

這種現象讓朱敬倫不寒而慄,他一直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知道昨天他才明白。

那是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一步一步被擊落到深淵。加上西方人天然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傲慢,這種高人一等的傲慢,不斷的通過各種文化傳媒向中國滲透。白種人總是主角,是英雄,是救世主,黑人總是地痞流氓,黃種人甚至得去演一頭狼犬。久而久之,白種人樹立了高人一等的形象。

可是爲什麼全世界其他文化就無法抵禦呢?

真的是西方文化就比其他文化高人一等嗎?

文化這東西你要說他有勢能高差,他就有,要說他沒有,他也就沒有,有時候是一種非常唯心的東西。高勢能的文化總會摧毀低勢能的文化,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文化是什麼?連專家都很難定論。

穿衣吃飯是文化,喝酒打牌是文化,坑蒙拐騙是文化,禮義廉恥也是文化。

文化到底是什麼?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文化。

歸納起來可以分爲兩種,怎麼做和怎麼想。

你怎麼吃,怎麼穿,怎麼住,怎麼走,這都是文化,但跟你如何思考,你怎麼想相比,後者更爲重要,後者纔是決定一個人是怎麼樣的人的根本因素。

此時的西方人自認爲自己高人一等,是上帝的選民,充滿了優越感,有一種向全世界傳播福音的使命感。文化底蘊不夠深厚的國家,真的很難抵擋這種衝擊,後世的菲律賓和韓國兩個人口數千萬的國家,先後成爲基督國家,韓國的教堂數量比歐洲國家還多。

中國和印度靠着身後的文化底蘊才抵禦住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印度依然很印度,中國也依然是中國。但是卻在民族文化中根植了西方優越的病毒,這種病毒悄然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兩國的文化。

不過在現在,印度已經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而大清國的國民還依然保持着文化自豪感,英國人來了,法國人來了,他們打不過英國人,打不過法國人,可是心中就是認定對方是野蠻人,對方是蠻夷。

這是數千年文化優勢奠定的優越感,後世自卑的中國人講這種優越感稱作盲目的自信,稱作是坐井觀天的無知,對祖先大加嘲諷。但真的是盲目的嗎,數千年來大半時間中國人都是勝利者,即便短短几百年時間淪陷了,可依然將入侵的遊牧勢力同化,這種長達數千年的文化優勢,最終奠定了這種優越感,真的是盲目的嗎?

當然這種優越感的對立面則是對其他種族的歧視,因爲數千年來中國人打着燈籠也找不到一個接近自己的國家,所以中國人毫無愧色的說出來,“非我華夏即爲蠻夷”。

同時這種觀念深深的影響到了周邊國家,朝鮮、日本、越南甚至連小國琉球,都曾經偷偷的僭越,偷偷的稱自己爲中華或者小中華,這正是他們發自內心對中華或者華夏兩個字的認同,就好像後世中國人會認爲白人比黑人更漂亮一樣,沒有任何道理,就是這麼覺得。

就像中國曾經跟周邊國家說的中華是文明,他們是蠻夷一樣,周邊國家偷偷稱自己是中華,是華夏,這一次歐洲人來了,他們說他們是優秀民族,中國人劣等民族,雖然他們沒有成功讓中國人承認這一點,但讓中國人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自卑,再也沒有那種“非我華夏即爲蠻夷”的氣魄,而且對喊這個口號的人還嗤之以鼻,甚爲鄙視。

昨日,朱敬倫看到了,看到的是一次西方人對中國人文化優越感的一次打擊,或許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這種打擊多了,中國的文化底蘊不管多麼深厚,也總有一天要喪失的。

這是爲什麼?

絕不是說西方人講的自由平等博愛就比中國人說的仁義禮智信更高明,就好像長袍馬褂的滿洲服飾未必就比寬袍大袖的漢人服飾更漂亮更舒適,原因之時西方人拿着刀來說的,只不過比留髮不留頭更柔和一些,對,他們說這是文明。

西方人一次一次用武力打擊了中國,所以他們一次又一次證明他們的優越。

但這隻能證明他們的軍事文化上更強勢一些,可軍事文化恰好在中國的末世最爲脆弱,所以中國一次又一次戰敗,一次又一次被欺辱,專家學者也許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可一般人分辨不出來,他們只看到一次又一次西方人趾高氣揚的踩在中國人的頭上,本能的認爲西方人更強大,本能的想要學習和模仿,於是本能的就接受了西方人的灌輸,慢慢的覺得西方人是優等民族,僅此而已。

當然軍事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這一點無可否認,中國曾經也強大過,兵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是一門專業的學術派系。可是自從進入了火器時代,西方人的軍事變革幾十年就進行一次,於是當他們來到中國的時候,就以更強大的軍事文化戰勝了中國,同時以此爲理論說服中國人他們更優越。

只是這種進程纔剛剛開始,二十年前的一鴉戰爭是一次,但是規模太小,對中國人的影響太小。這次二鴉戰爭,規模也並不算大,但卻是第二次,一次可以說偶然,兩次就有些牽強了,所以這次對中國人的打擊是相當大的。

而這正是朱敬倫要奪回廣州城的原因所在,因爲沒有奪回自己的領土,無論如何無法讓國人信服自己勝利了,就好像抗日戰爭日本始終不願意承認是被中國打敗的,相當多的中國人也抱着這種態度,就是因爲日本戰敗的時候,還佔領着中國大半國土。

朱敬倫希望能阻斷西方人通過武力爲後盾,用文化來侵略中國人的思想,他覺得廣州城就不能讓洋人自己讓出來,而是要通過自己的手奪回來。

但這真的很難,二十年前或許有機會,那時候英軍還只是前現代軍隊,前膛步槍對強弓硬弩的優勢並不大,對火繩槍的優勢也不大,戰爭中甚至出現英軍總是依靠刺刀拼殺取得勝利的情況。

可現在的英法聯軍,五年前二十五萬英軍,四十萬法軍剛剛跟俄國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克里米亞戰爭,這場戰爭中他們動用了鐵路、電報,建立了軍事醫療制度,用線膛槍取代了滑膛槍,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場戰爭,英法都完善了他們的軍事體系,擁有了動員數十萬軍隊長期作戰的經驗,這在他們的歷史上是未曾有過的。

反觀中國,在軍事制度上,可能跟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沒什麼革命性改變。

用這種軍隊來跟英法聯軍抗衡,還想要從他們手裡奪回廣州,無異於天方夜譚。

但朱敬倫卻沒有考慮這些,他只是認爲奪回廣州是必須的,那就得做。至於其中的困難,總有解決的辦法。

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45節 逃亡(二)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十二節 機會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十九節 取信(3)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節 歸程第七節 應募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45節 逃亡(二)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
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45節 逃亡(二)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十二節 機會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五節 離開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十九節 取信(3)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節 歸程第七節 應募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45節 逃亡(二)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