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綜合性能超過E3和費爾康

這時候,軍方領導還是繼續講空警1000預警機的研製要求,說到載機平臺,軍方領導笑道:“對於載機平臺,咱們肯定是要選擇運九作爲載機平臺,運九中型運輸機將與空警1000預警機同步立項,它的研製目標是比運八運輸機有質的提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頓了頓,軍方領導大聲道:“所以我們的運九中型運輸機,總體的參數要達到或者超過以下的值,最大起飛重量一百二十噸,空重控制在六十噸以內,最大升限達到一萬二千米以上,最大載重達到三十五噸,最大載重航程三千二百公里以上,載重二十五噸航程四千八百公里,載重十五噸航程六千五百公里以上,轉場航程大於八千五百公里。”

李軼一聽,這個指標還是不高的,比安70和A400M還要容易實現,當然這也是與中國空軍的需求相適應的,因爲中國空軍只是拿運九當中型戰術運輸機,並不會讓它擔負大型運輸機的任務。

因爲將來中國空軍會擁有更先進的大型運輸機,所以就沒有必要做到A400M和安70那麼大了,少個二十來噸,航程也略短一點,不過也只差幾百公里而已。

現在擁有了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李軼發現這些指標,要實現起來太容易了,到時候他肯定要讓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超過軍方的要求。

軍方領導接着道:“運九中型運輸機的速度方面,要求最大平飛速度達到七百五十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六百八十公里每小時以上,這比我們目前的運八中型運輸機,提高了將近二百公里每小時,不過我們相信,有了先進的大功率渦槳發動機,這個速度指標要求並不算太高,在幾十年前,安二二運輸機,就已經達到了這個速度。”

大家一想可不是嘛,當年的安二二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二百五十噸了,還能達到這個速度,只有安二二運輸機一半的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沒有理由達不到的。

因爲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計劃採用一萬二千馬力的四臺渦槳發動機,這款以渦扇十九核心機爲基礎派生出來的渦槳發動機,功率也沒有比安二二運輸機的庫茲涅佐夫HK-12MA渦輪螺槳發動機小太多,兩者的差距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而運八中型運輸機就差多了,它的渦槳六發動機,功率也只有四千多馬力,連渦槳十九發動機的一半都不到!

不過運八最大的問題,還是載重量太小,航程短,貨艙尺寸小。

它的空重達到三十五噸,最大起飛重量只有六十一噸,也就是空重偏大了,另外最大載重只有二十噸,最大載油量只有二十三噸。

在最大載重的情況下,載油就只有六噸了,所以它的實際最大載重航程是很低的,而在最大載油最的情況下,載重只有三噸,這樣的情況下航程才五千多公里。

現在運九中型運輸機,一下子就比運八大了一倍,速度也提高一大截,七百五十千米的最大速度,已經接近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八百三十千米的最大平飛速度了,也接近伊爾七六運輸機八百六十千米的速度。

所以雖然是渦槳運輸機,但是運九中型運輸機,實際的性能卻接近伊爾七六這樣的大型渦扇發動機的運輸機。

除了載重和速度略有不及外,運九中型運輸機的其他主要性能,都比伊爾七六運輸機高。

比如說最大航程,伊爾七六運輸機的最大轉場航程才七千八百公里,而運九要達到八千五百公里以上。

最主要的還是貨艙尺寸和容積。

這時候軍方領導講道:“運九中型運輸機,貨艙尺寸必然要全面超過運八中型運輸機,也要超過伊爾七六運輸機!寬度和高度,要達到四米以上,容積達到三百二十立方米以上!”

這就意味着,運九中型運輸機不僅貨艙尺寸更大,而且在容積方面要超過伊爾七六運輸機,這就是說,它雖然更短,但是寬度和高度有優勢,總的容積要超過細長的伊爾七六運輸機,意味着它的適裝性更好。

軍方領導接着道:“有了這麼好的載機平臺,我相信我們的空警1000預警機,總體性能一定能夠超過費爾康和E3預警機,大家要有這個信心。下面我宣佈一下相關的任命決定,經過軍方高層研究決定,任命六零七所劉國彬同志爲空警1000預警機總設計師,一飛院譚常宏同志爲載機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總師,李軼同志擔任運九中型運輸機和空警1000預警機型號名譽總師,張華建同志擔任空警1000預警機型號總工程師……”

這一串的名字念出來,大家都很清楚了,其實李軼雖然是名譽總師,卻是要主導這兩個型號的設計的,當然由於李軼年輕,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所以他擔任名譽總師是最適合的,具體的事務還是由劉國彬,譚常宏來負責。

所以作爲名譽總師,李軼接下來就要發言了。

李軼把他早就準備好的運九中型運輸機和空警1000預警機總體設計也拿了出來了,結合着PPT開始講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非常榮幸能夠擔任空警1000預警機和運九中型運輸機名譽總師,我要感謝上級對我的信任,這兩個飛機,是我最近一年一直以來主張搞的,現在它就要成爲現實了,我也把我的總體設計,向領導和各位專家作一個彙報,請大家指正。”

李軼打開PPT,接着道:“大家請看,這就是我們的空警1000預警機總體設計方案,我先說預警雷達部分,它將採用先進的數字陣列式相控陣雷達,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要跳過費爾康的那種設計,進一步達到數字陣列式的設計。”

聽到李軼這句話,專家們都是震驚又激動,因爲什麼呢,數字陣列式的相控陣雷達,雖然早就提出概念了,但是真正的應用還沒有,如果真能實現,那肯定是輕鬆超過費爾康和E3預警機的。

採用數字陣列相控陣雷達,在分辨率,探測距離、抗干擾能力方面,肯定都要優於費爾康那種相控陣雷達。

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七十九章 暗中保護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上無源相控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五十章 接近三代機的製造工藝第四百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了隱身都趕上B2轟炸機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遠程巡航導彈動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阿根挺空軍代表團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四百四十四章 模擬空戰帶來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面翼重型殲擊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運九和空警1000同時立項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三百六十九章 渦槳16發動機第三百章 梟龍戰鬥機粉絲千萬第一百四十六章 殲十戰鬥機改進論證(3.1上架求支持)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二百零八章 點火試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暗中保護第七章?? 毛頭小子大放厥詞?第一百章 渦扇十A發動機推進速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軼一個人的功勞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內首款自主輕型運動飛機開工第二百六十三章 引起轟動的大新聞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飛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十四章? ?工藝問題還是設計問題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三十七章 李軼要去總體氣動室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十七章? ?先進航空製造技術帶給李軼的震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了渦扇19先進渦槳、渦軸還遠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三十一章 戰前動員第六十二章 殲七MF取得開門紅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梟龍拳打鷹獅腳踢LCA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運八還是運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樣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極目標噴氣式公務機第十章? ??六一一所,我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運輸機用複合材料第二百三十一章 客戶都得了選擇困難症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殲14正式立項第二十九章 跟楊瑋副所長要人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四百三十二章 C919客機也快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性能超過T700渦軸發動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了隱身都趕上B2轟炸機了第七十三章 渦扇十發動機嚴重拖後腿了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二百三十九章 數字陣列相控陣雷達第一百七十三章 首次臺架試車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14和殲10B高低搭配(求訂閱支持)第二百七十三章 極飛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行者150輕型噴氣公務機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二百零七章 是時候搞國產噴氣式公務機和客機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
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七十九章 暗中保護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上無源相控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五十章 接近三代機的製造工藝第四百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了隱身都趕上B2轟炸機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遠程巡航導彈動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阿根挺空軍代表團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四百四十四章 模擬空戰帶來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面翼重型殲擊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運九和空警1000同時立項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三百六十九章 渦槳16發動機第三百章 梟龍戰鬥機粉絲千萬第一百四十六章 殲十戰鬥機改進論證(3.1上架求支持)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二百零八章 點火試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暗中保護第七章?? 毛頭小子大放厥詞?第一百章 渦扇十A發動機推進速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軼一個人的功勞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內首款自主輕型運動飛機開工第二百六十三章 引起轟動的大新聞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飛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十四章? ?工藝問題還是設計問題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三十七章 李軼要去總體氣動室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十七章? ?先進航空製造技術帶給李軼的震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了渦扇19先進渦槳、渦軸還遠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三十一章 戰前動員第六十二章 殲七MF取得開門紅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梟龍拳打鷹獅腳踢LCA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運八還是運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樣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極目標噴氣式公務機第十章? ??六一一所,我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運輸機用複合材料第二百三十一章 客戶都得了選擇困難症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殲14正式立項第二十九章 跟楊瑋副所長要人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四百三十二章 C919客機也快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性能超過T700渦軸發動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了隱身都趕上B2轟炸機了第七十三章 渦扇十發動機嚴重拖後腿了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二百三十九章 數字陣列相控陣雷達第一百七十三章 首次臺架試車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14和殲10B高低搭配(求訂閱支持)第二百七十三章 極飛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行者150輕型噴氣公務機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二百零七章 是時候搞國產噴氣式公務機和客機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