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朝野震動

不僅寄大後如此想。就是景帝也是如此認眼天下,“枝“做的。除了樑王,沒有第二人有如此膽子,這並不難猜。

對這個弟弟,景帝的感情非常複雜。樑妾一心奪嫡,驕橫過人,景帝很不滿,恨得牙癢癢的。耳是。這是自己的親弟弟,小時候一起玩到大的,兄弟之情還是不錯的。是以。景帝對樑王是又愛又恨。

景帝再怎麼恨,也不願意樑王做出這種事。要知道,景帝可以容忍樑王奪嫡。可以容忍樑王給他使壞。卻是不能容忍這種事情。

雖然說大臣是臣。說得難聽點,是奴才。可是,大臣是皇帝的左右手,沒有了大臣,怎麼治理天下?此事一出,必然是朝野震動。轟傳天下。天下人都在看着景帝。要看景帝是不是能依法處置。

若景帝依法處置,萬事皆休。可是。這會傷及骨肉之情,兄弟之親。景帝一萬個不願意這麼做。

若是景帝不依法處置,這事會鬧得非常大,大到難以想象的程度。朝中大臣辭官者肯定不少,沒有一半。也差不到哪裡去。大臣的理由很充分,在朝中做官,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無辜被誅,誰敢做官?還不如躬耕于田野,至少可以保全身家性命。

一旦這麼多的官員辭官而去。朝堂將爲之一空,政務誰去處理?

真耍出現這種情形,就不是朝野震動一語能說明得了的,景帝的努力。周陽去歲的大捷都將負諸流水,大漢帝國將會出現難以想象的倒退。

更別談什麼收復百越,擊破匈奴。滅掉東胡這些宏圖偉業了。

可以說。大漢帝國已經處在十字路口。大漢帝國何去何從,就要看景帝的處置是不是能使天下人心服。

“皇上!”

一個清越的聲音響起,只見申公一身是血的衝了進來,遠遠就咋嗵一聲跪在地上,衝景帝口下頭去,什麼話也沒有說。

申公不說話,比起說話更有力量。景帝一陣暈眩,手中的粥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粥水四濺。

“他他他,,這麼大膽!竟敢對申公下手!”寰太后再也忍不住,倒在軟榻上。

此事一出,實太后再怎麼不忍,也無法保全樑王了。樑王雖然可親。卻是比不過漢家天下,難以平息羣臣怨望之心,只有殺掉樑王了。

竇太后雖然打消了搞兄終弟及的念頭,對樑王的憐愛卻一點沒有減少。相反還更勝數分。要是樑王被殺。跟砍她的腦袋差不多。

“皇上!”董仲舒和嚴助急匆匆的衝了進來。

嚴助身上帶血,董仲舒還好,沒有血,看來他的運氣不錯,竟然還沒有遇到刺客。

“你們都遇刺了?”景帝忍着心驚,萬分不願問這話,卻是不得不問。

“皇上聖明!”嚴助和董仲舒齊聲回答。

“幸得主父大人處置果斷,兵士來得及時。臣才逃過一劫。”董仲舒喘着粗氣:“嚴大人差點命喪刺客之手,請皇上作主!”

“這個”這個,”景帝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處置的國事軍務多不勝數,就沒有如此無力過。結巴了半天,卻是沒有下文。

“皇上!”

就在景帝束手無策之際,一片喧譁聲響起,一羣大臣衝了進來,有的身上帶血,有的一臉的驚惶,衝景帝齊刷刷的跪倒,不住叩頭,什麼話也不說。

景帝手指着一衆大臣,喉頭咕咕作響,卻是說不出話來。

“皇上,當今之計最重要的莫過於保護羣臣,請皇上下旨,要千石以上官員進宮,再派重兵保護!”主父偃倒沒有慌,沉着應對。

“對對對!”景帝馬上同意:“傳旨。要千石以上官員進宮,要他們在宣室殿等着。再給周亞夫傳旨,要他調派細柳、消上兩支軍,關閉城門。任何人不得出入,全城大索。”

這麼多大臣遇刺。來勢洶洶。必須要把歹徒肅清,要不然,大臣就沒有安全。

“有多少人遇刺了?”景帝處理完緊要事,這才詢問起來。

事起突然,有多少人遇刺,有多少人受傷,有多少人身亡,還真不清楚。申公他們顧不得再請命,忙爬起身來。幫着清查。一查之下,一夕之間竟有三十多位大臣遇刺,八位大臣身亡,重傷十三個,其餘輕傷。

歷史上,樑王因奪嫡一事被阻。氣憤不過,痛下殺手,暗殺了二十多位大臣。主父偃見機極快,處置得當,只死了八個,算是幸運的了。

可是,就算死了八個,也是駭人聽聞的事。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就沒有如此之事。樑王行刺朝中大臣一事。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這都是實太后太驕縱他所致。

這些大臣年齡有大有做官時間有長有短,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極力反對樑王奪嫡。那些不反對樑王奪嫡的人,反倒沒事,一根汗毛也沒有掉。

先前,景帝只是在懷疑。如今。可以肯定是樑王下的手,只差證據罷了。

“快,傳倉公給他們治傷。”景帝忍着心驚:“膽大包天!膽大包天!”

樑王此舉,也只有這四個字才能形容他的膽子

“鄒都!”聳帝打量着跪在身前的郟都。

郭都臉色蒼白,身子搖搖晃晃,都快軟倒在地上,輕聲道:“臣知罪!”

郭都執法如山,刑罰不避貴戚。根本就不知道恐懼爲何物。可是,這事實在是太大了,他身爲京兆府尹。疏於防範,景帝要治他個抄家滅門。甚至誅滅九族,他還沒法申辯。

“你無罪!”景帝一句話打消了郭都的疑慮:“你雖是疏於防範。可是,這種事,駭人聽聞,自盤古開天以來。就沒有過。誰也想不到。也不敢想。你趕快去,與周亞夫一道,全城大索,抓住歹人,找出幕後主使!”

儘管景帝沒有治罪。郜都仍是嚇得半死,身子有些顫。

“鄒都,你刑罰不避貴戚,這次之事,無論牽扯到誰,你都要秉公辦理,不得詢私!”景帝臉色一肅,沉聲道。

“諾!”那都忙應道。

“要鐵證!要鐵證!”簧太后深知郗都爲人,刑罰不避貴戚。即使是樑王。也沒用。她還真爲樑王擔心,擡起頭叮囑一句。

“對!要鐵證!”景帝對這話甚是贊同。

景帝雖然可以確定是樑王乾的。可是,這是他的兄弟,他絕對不願這事是樑王乾的,除非找到鐵證。

斷案,本來就是證據說話。找到鐵證是應該的,一衆大臣也無異議。於是,這就事這般定下來了。

景帝要一衆大臣去歇着,快步趕去養心殿。

一出長信宮,景帝就道:“春陀,你趕快去把凌先生請來。再去把劇孟大俠請集!”

“諾!”生如此驚天之事,景帝必然是要查個明白,春陀哪敢多話。應一聲小跑着去了。

景帝趕到養心殿,一進入殿裡,就罵開了:“老三,你糊塗!糊塗!你膽大包天!你胡作非爲!你把天捅漏了!聯就算想保全你,也保全不了!老三呀老三,聯說你什麼好呢?”

說着說着,景帝虎目中就涌出了淚水。一幕幕與樑王小時親暱玩耍的情景浮現在腦海裡。那時的兄弟,沒有權勢之爭,相親相敬,和睦相處,那是多麼的快活,多麼的讓人難忘。

世事難料,這纔過去多少年。兄弟之間爲了各自的權勢,明爭暗鬥。鬧得不可開交。

“哎!”景帝長嘆一聲。

“參見皇上!”凌棄和劇孟快步進入養心殿,衝景帝施禮。

“劇大俠!”景帝目光在二人身上一掃,最後落在劇孟身上問道:“劇大俠,你說,要一夕之間刺殺三十多位大臣,誰有如此能耐?三十多位大臣呀!”暗殺不是那麼容易進行的,一夕而對三十多位大臣下手,那是非常駭人的事情,這人的能耐不

“稟皇上,只有一個人有如此勢力,那就是江湖大俠郭解!”劇孟洪聲回答。

“郭解!”景帝咬牙切齒。雙手緊握成拳:“主父偃說豪強橫行,聯還有些不信,以爲是主父偃危言聳聽。言過其實。

看來,是聯失察,聯之錯也!”

“皇上,郭解橫行江湖數十年。勢力極大,非一朝一夕之功。”劇孟寬解景,帝。

謝劇大俠開脫,聯仍是難辭其咎。”景帝雙眉緊鎖:“聯登基以來。還以漢家天下承平,無爲可以治天下。卻是大錯特錯了。漢家之天下,不能再無爲而治,一定要有爲而治,尤其是這些豪強,更得剷除。樑王怎麼與郭解攪在一起了?”

“稟皇上,這些時日,郭解一直在樑王府上。”凌肅稟報:“郭解這人。任俠使氣,勢力極大,諸侯王爭相結納。據在下所知。樑王一直在結交郭解,兩人交情深厚。樑王若是心中不憤,郭解必然出手。以郭解的勢力。只需要他一句話。江湖俠客必然效力,暗殺大臣一事,並不足奇。”

“還不足奇?駭人聽聞了!”景帝咬牙切齒道:“聯要誅滅郭解的九族!不管他有沒有參與此事!二位可知郭解是哪裡人,家在何處,有哪些手下?”

這種江湖中事,問劇孟和凌肅真是問對人了。

凌肅看了一眼劇孟,沒有說話,那是讓劇孟說話。劇孟也不推辭道:“皇上,郭解河內人氏。其父行俠。爲先帝誅殺。他有九個弟子。最得意的是楚喬、第五齊、韓風三人。他明裡散家財,結交天下之士,實則暗中斂財,他有良田十萬頃,房產無數。”

劇孟對郭解極爲了解,一一道來。郭解哪裡有田產,哪裡有房產。哪些人與郭解關係密切,他是瞭然於胸。

“傳旨,命馮敬立即率兵。把郭解的家人、親戚、朋友悉數捉拿!”景帝虎目中殺氣騰騰:“這一次。即使血流成河,聯也在所不惜!”

馮敬給傳來,領旨而去。

“劇大俠,凌先生,郭解是江湖中人。高來高去,尋常兵士對他沒用。聯是想請二位調動政俠出手,把郭解捉拿歸案。”景帝雙眉一擰。彷彿出鞘的利歹。殺機涌動。

“蒙皇上不棄,在下自當盡力。”劇孟微一躬身道:“可是。郭解武藝高強,人又機警。抓住他的機會不是太大。”

“他就是逃到天崖海角,也要抓住他!”景

熾蟻聯

夜色沉沉,長安爲夜色濃罩。

未養宮,卻是燈火通明。兵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守得跟鐵桶似的。

宣室殿中,一衆大臣躺在地上睡覺。皇宮中的房間不是問題,問題是一旦分散開了,就不好保護。是以景帝要羣臣就呆在宣室殿,除了年紀特別大的另有安排外,都集中在這裡。到了晚上,兵士拿來被褥。羣臣鋪在地上睡了起來。

羣臣入睡了。景帝卻沒有睡。此時的景帝正在養心殿聽取周亞夫和那都的稟報。

景帝雙眉深鎖,打量著二人,問道:“查得如何了?”

“稟皇上,抓住五十多個,歹人,他們一致招供,是奉了郭解的江湖令。前來暗殺太尉、周陽、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嚴助,以及阻止立粱王爲嫡的大臣。”鄒都稟報,非常小心。

這事涉及到樑王,是意料中的事情,可是,的使如此,仍是不能把樑王與此事直接聯繫起來,景帝眉頭一挑。問道:“有沒有郭解的音訊?”

“稟皇上,還沒有抓到。”周亞夫忙回稟。

“一定要抓到郭解,方能定罪!”景帝沉重道。

“諾!”郭解是主使人,不抓住他,無法確定這事是樑王乾的。雖然可以肯定是樑王乾的,但是。沒有證據無法定罪。

“你們去忙吧!”景帝揮揮手。

周亞夫和郜都應一聲,施禮告退。“老三!”景帝長嘆一聲。站起身,快步出了養心殿,直奔長信宮。

一到長信宮,還沒有進殿,就聽竇太后的聲音響起:“是皇上嗎?”

夜雖深。可是這事幹系大太。寄太后哪裡睡得着。正靠在軟榻上。等候消忍

“皇兒見過母后!”景帝快步進來,衝竇太后見禮。

“皇上,都查出來了?是誰下的手?”實太后支撐着坐起身。聲音有些顫。

這一刻,可是關係樑王性命的時刻,她能不緊張嗎?

景帝忙扶住羹太后道:“是江湖大俠郭解下的手。”

“郭解?”塞太后眉頭一皺道:“我雖是在深宮中,卻是聽過這人。他的父親,也是一個什麼江湖大俠,給先帝誅殺了。他竟然不吸取教。還做出這種驚天之事,該殺,該殺!”

眉頭一擰,問道:“可是,朝中夫臣沒招他,沒惹他,他做他的江湖遊俠,他怎麼突然對朝中大臣痛下殺手了?”

“母后,據抓住的那些俠客說。郭解傳了什麼江湖令,要他們前來長安。刺殺周亞夫、周陽”景帝的話才一開頭。就給寰太后打

“什麼?他要殺周陽?”周陽這個人,她很是喜愛,更是愛孫女南宮公主的未婚夫,她自然是特別關心了:“周陽有沒有事?快說。”

“母后,你放心,周陽在一個秘密之地,就是朝中大臣知者都不多。郭解的本事再大,也查不到周陽的去處。”陳倉山谷極爲隱秘不是那麼好查的。

“那也不能掉以輕心,你要派人給周陽送個信,要他小心些。”寰太后仍是不放心。

“謝母后提醒,皇兒一定照辦。”景帝心想這倒是,周陽既是列入必殺名單,在谷中雖然安全,也有出谷的時候,還是關照周陽。小心爲是。

“他要刺殺的還有申公、董仲舒、主父偃、嚴助、袁盅,以及朝中反對樑王奪嫡的大臣”景帝的話給實太后吼聲打斷了。

“胡說!胡說!阿武明事理。不會做這種逆天之事!”竇太后急惶惶的,緊緊抓住景帝的手,道:“皇上。你不要聽他們胡說。”

“母后,你且寬心。”景帝很是理解寰太后的心情,忙着寬慰:“老三雖然驕縱,可是,他也是個明白人,斷不會做出這等事來。”

搖搖頭,這話自己都不會相信。

竇太后最不願接受的就是樑王與此事扯上關係,景帝這話是她如今最想聽到的話了。可是。她卻沒有一點表示。

這話雖然動聽,卻是假話。只要不是傻子,都會明白,平白無故的。郭解爲何要爲樑王出頭,幹這種逆天之事?那是因爲得到樑王的肯。

景帝想到這層,郜都也想到了,就是周亞夫也想到了,寄太后能想不到嗎?

這是她最不願接受的事實。可是,不接受的話,那就是自己在騙自己。竇太后也是個明白人,久久沒有說話。

“母后,母后。”景帝最怕的就是她想不開,忙喚道。

“皇上,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該怎麼辦,你就怎麼辦吧!”竇太后這話聲音極低,跟蚊蛟似的,要不是景帝的耳音極好,還真聽不出來。

說完這話,簧太后彷彿蒼老了許多,軟軟的倒了下去,景帝忙扶着。

“母后。你別想那麼多。郭解還沒有抓住。興許,是郭解一時糊塗做出的事情。”景帝忙勸解。

這話誰會信?

竇太后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再無下言。盲眼中卻是涌出了淚水。

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46章 烈烈英風第11章 滅東胡(下)第3章 獵殺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44章 喜得貴子第35章 大展拳腳第57章 太后逼宮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3章 出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56章 一網打盡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8章 殺雞儆猴第100 西羌滅亡第4章 東胡第23章 毒計第4章 建功第47章 橫插一腳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27章 接納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14章 寒士風骨第46章 烈烈英風第65章 凱旋歸來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47章 少年天子第31章 姐夫!姐夫!第54章 卷甲而逃第91章 瘋狂吧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39章 凌辱之恨第63章 迎頭痛擊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18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90章 臺灣歸降第36章 正式練兵第40章 人才濟濟第55章 豪言壯語第81章 破敵之策第33章 賜官第10章 還我清白第80章 一個不留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2章 留侯世家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44章 喜得貴子第50章 風暴降臨第80章 景帝血詔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6章 自卑否?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80章 景帝血詔第46章 烈烈英風第83章 對陣第1章 豪門公子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22章 興師問罪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37章 匈奴第31章 真夠陰損第5章 漢武軼事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1章 滅東胡(下)第101 橫渡絕域第27章 接納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35章 大展拳腳第21章 由不得你第72章 兵發閩越
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46章 烈烈英風第11章 滅東胡(下)第3章 獵殺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44章 喜得貴子第35章 大展拳腳第57章 太后逼宮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3章 出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56章 一網打盡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8章 殺雞儆猴第100 西羌滅亡第4章 東胡第23章 毒計第4章 建功第47章 橫插一腳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8章 別無選擇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27章 接納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14章 寒士風骨第46章 烈烈英風第65章 凱旋歸來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47章 少年天子第31章 姐夫!姐夫!第54章 卷甲而逃第91章 瘋狂吧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39章 凌辱之恨第63章 迎頭痛擊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18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90章 臺灣歸降第36章 正式練兵第40章 人才濟濟第55章 豪言壯語第81章 破敵之策第33章 賜官第10章 還我清白第80章 一個不留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12章 留侯世家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44章 喜得貴子第50章 風暴降臨第80章 景帝血詔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6章 自卑否?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80章 景帝血詔第46章 烈烈英風第83章 對陣第1章 豪門公子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22章 興師問罪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37章 匈奴第31章 真夠陰損第5章 漢武軼事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1章 滅東胡(下)第101 橫渡絕域第27章 接納第55章 新軍之威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35章 大展拳腳第21章 由不得你第72章 兵發閩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