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太后逼宮

江首歌是周陽想起了首熱軍的軍歌,稍加改變。使函漢朝

況。

陌刀的使用,騎兵的練都差不多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合練,解決各兵種之間的配合與協調問題。

在戰場上,只靠一個兵種打仗的是匈奴,匈奴只有騎兵。漢朝不同。有很多兵種,需要把這些兵種的協調與配合解決了,才能出現在戰。

這種不同兵種之間的配合,用現代軍事術語來說,叫“合成戰力”一旦解決好了,漢軍的威力會成倍增長。

這次合練,就發現了不少問題,需要解決。隨着時間的推移,漢軍的配合越來越熟練,周陽大是滿意。

破虜侯府。

許茹以手支頤,愁眉深鎖,嘀咕道:“這可怎麼辦呢?陽兒真能惹事。害得靈兒姑娘不吃不喝,整個人都消受了一圈。我還不能給承相陽兒說,免得他們分心。”

撫着額頭,許茹於這種相思成災的事情,是無能爲力,只能長嘆一口氣:“得好好勸勸靈兒姑娘。天下間,好男子多的是,何必一定要念着陽兒,擔誤了大好年華呢?可是,靈兒這麼好的姑娘,不嫁給陽兒。陽兒還真是無福呀!”

“許姨,什麼無福有福的呀?”南宮公主踮着腳,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來到許茹背後,伸出白玉似的素手,一下捂住許茹的眼睛。一臉的調皮。

許茹沉浸在愁思中,竟然沒有發現着宮公主進來。這種事,竟然給她聽了去,還不醋海興波?

“公主,我是說陽兒能娶到你,是陽兒的福氣。”許茹趕緊撒謊,張靈兒相思成災之事,打死也不能說。

她是女人,深知女人於這種事最是在意。若是南宮公主知曉了。指不定鬧出什麼事來。

“許姨,快告訴我嘛!”南宮公主熟練的掛在許茹胳膊上,明亮的眼睛好象會說話一般。

南宮公主和許茹很是談得來,一有空就溜出宮來,和許茹說話。還沒有正式成親,南宮公主還是用以前的稱呼,叫許茹爲“許姨”

把南宮公主那俏媚樣兒看在眼裡,許茹真不忍心騙她,可是,這種事不能說,只能騙了:“公主,我不是說了嘛,陽兒好福氣,能娶到你。”

“許姨,你撒謊!”南宮公主一雙玉手在許茹粉臉上擰擰,調笑道:“許妖,你是在爲張靈兒擔憂吧?”

“啊!”許茹差點跳起來,忙否認:“沒有的事,沒有的事!”

雖是急着否認,卻是臉色僵硬,很不自然,只一看便知她是在說假話。

“許姨,我都聽見了。”南宮公主的話依然清脆動聽,好象明珠撞擊玉盤似的。

可是,許茹聽在耳裡,卻如雷霆鳴響於耳際。南宮公主貴爲大漢公主,身份地位極是尊崇,她若是發惱,張靈兒就有大麻煩了。折磨張靈兒,甚至派人殺了張靈兒都有可能。

雖然南宮公主賢慧,深明大義。可是,這種事,哪個女人會不放在心上?哪個女人會不忌恨?

“許姨,你是在想,我會不會忌恨張靈兒,會不會對張靈兒不利,是不是呀?”南宮公主眨着明亮的妙目,打量着許蒜

“公主,你說笑了。”許茹的笑容更加每硬。

“許姨,你放心,我不會。”南宮公主把一顆螓首靠在許茹肩頭。聲音很輕,帶着幾分傷感:“許姨。你是知道的,我在十歲時,就給父皇下了國書,要嫁到匈奴去。嫁去匈奴,就是去了不測之淵,會受盡千般折磨,萬般侮辱,就是想死,也不行。若是我死了,匈奴就會問罪,打得更厲害。”

許茹心裡一疼,這種事對任何一個女人來說,都是最揪心的事了。伸出玉手撫着南宮公主的秀髮。嘆息一聲。“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盼,盼呀盼的。盼父於下旨廢了國書,可是。大漢打不過匈奴,我一直沒有盼到。”南宮公主鳳目中出現淚水:“直到周陽嶄露頭角,被父皇命爲大將,我纔看到一點希望。雖然還沒有打勝,可是,我心裡快活,我唱歌,我歡笑,就是睡着了,我都會笑醒。”

對南宮公主的心情,許茹是女人,完全能理解,摟着南宮公主的纖腰。用無聲方式寬慰着她。

“我在想,若是周陽打勝了。皇上廢了國書,我就不用去匈奴了。我就是做牛做馬,也是報答不了周陽的恩情。”南宮公主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涌了出來:“我沒想到。周陽他竟然願意娶我爲妻,我很知足了。靈兒妹妹喜歡周陽。這事,我當玉成纔是。”

“公主,”許茹的嘴巴張大了。

若是南宮公主着惱,發脾氣。許茹一點也不意外。可是,南宮公主不僅沒有醋海興波,反而要玉、成此事,許茹不是意外,是很意外,一張嘴半天合不攏。

聽得出。南宮公主是真心話。於此點,不容置疑。

讓許茹更加驚訝的還在後面。只聽南宮公主道:“許姨,莫看南宮是公主,可是,南宮苦命人一個,能嫁得周郎,南宮還有什麼不知足的?許姨,我們這就去張家。看看靈兒妹妹。”

“這這這,”

,品嘴只張了半天。紋才驚醒討來!“公上如此大義,許嚼叮個。兒謝過公主!”

“許姨,你這話說哪去了。南宮雖是公主,卻是你的兒媳,哪有你道謝的理?”南宮公主忙拉着許茹:“周陽是我的未婚夫,他的事,就是我的事,這是我該做的!”

聲音並不高,卻很真誠。很能暖人心。許茹大喜過望:“陽兒能娶到公主,真是陽兒的福氣。柳鐵,備車!”

柳鐵備好車,許茹和南宮公主坐了上去,直奔張府。

默蟻

長信宮,竇太后靠在軟榻上,聽着蟲聲。老臉上帶着笑容,甚是。

今天的寶太后與以往大不一樣。他的歡喜見於顏色,好象有天大的喜事似的。

“太后,你今兒是怎麼了?這般歡喜?”竇太后爲人和氣,對身邊的人很好,這些宮女很親近她,有話就問。

“皇上來了嗎?”竇太后沒有回答,而是問起了景帝。

“稟太后,皇上馬上就到。”宮女忙回答。

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只見景帝身着皇袍,頭戴通天冠,大袖飄飄而來。一進屋。就衝寰太后行禮:“皇兒參見母后!”

“啓兒啊,來,坐這裡!坐到娘身邊來!”寞太后很是親切,坐直身子,衝景,帝招手。

景帝請安問候的次數不少,很少有竇太后如此集切的時候,大是意外。可是,這種濃濃親情。就是貴爲天子的景帝。也是不能拒絕,欣然應一聲,坐在簧太后身邊,握着寰太后的手,笑道:“阿母,今兒什麼日子,你這麼歡喜?”

“爲娘今兒快活唄!”實太后笑呵呵的,親熱的在景帝手背上拍拍。

“母后歡喜,皇兒也歡喜。”景帝代她高興。

“啓兒啊,你把太子廢了,打算立誰爲太子呢?”竇太后臉上帶着笑容,彷彿不經意的問道。

景革把慄青給殺了,簧太后把慄姬給打入了冷宮,竇嬰給罷免了,太子的勢力蕩然無存,廢太子是水到渠成。根本就沒花多少功夫。一道旨意擲下便成了。

景帝心頭一跳,劍眉一擰,馬上明白過來,寰太后爲何如此歡喜了。竇太后一直想搞兄終弟及,劉榮雖是無才,畢竟佔着位子,竇太后就算有心,也不好提。如今,劉榮被廢,竇太后逮到機會了。

“母后。這事皇兒還在思慮。”景帝當然不會說他要立誰爲太子了:“如今的匈奴,雖然沒有以前那般倡檄。今年的邊關上,不見一個。匈奴,”

“還是周陽打得好!”實太后對周陽這個孫女婿很是讚賞,這時節也沒忘了贊上一句。

“是呀,是打得好!”景帝話鋒一轉道:“可是,匈奴躲在大漠深處舔傷口。母后。你是知道的,前朝打得匈奴五十萬大軍蕩然無存,可是。沒多久,匈奴又恢復過來了。在近兩百年前,趙國的武靈王在河套也打得匈奴死傷無數,可是,沒多久。匈奴也恢復過來了。如今的邊關雖然寧靜,不過是暫時的。匈奴一旦舔好了傷口,又會捲土重來,邊關必將是烽火千里,死傷無數。”

竇太后眉頭一擰,問道:“你說了這麼多,究竟要說什麼呢?”

景帝笑道:“母后,皇兒是說。大漢要想有永遠的安寧,就得深入大漠,徹底解決匈婚”

“想法不錯,與其讓匈奴養的兵強馬壯,再來打大漢,不如大漢趁此機會,攻入大漠,讓匈奴永遠也恢復不過來。”竇太后也是個精明人,一語道破緊要處:“可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秦始皇都沒有做到!”

“是呀!”景帝附和一句道:“要做到這點太難,太難!是以,大漢需要一個明君。榮兒雖無失德。他若當上皇帝,會是一個好皇帝。可是,他不能擊破匈奴,成就漢家大事!”說到此處,景帝微微一頓,眼裡一抹傷感掠過,手心手背都是肉,劉榮也是他的兒子。

可是,皇位只有一個,只能一個兒子做皇帝,爲了漢家大事,他不得不狠起心腸,廢了劉榮。

“匈奴爲患數百年,趙武靈王,秦始皇。想擊破而沒有擊破。大漢要做到這點,必須要一個超邁古今的明君!”景帝虎目中精光四射:“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漢家大事!還華夏安寧!”

“說得好!說得好!”實太后很是讚賞,在景帝手背上拍拍:“啓兒啊,你這皇帝做得好,處處爲漢家大事着想,只要你挑選一個好皇帝。一定能成。”

話鋒一轉,直道心意:“啓兒啊。爲娘給你舉薦一個超邁古今的皇帝!”

景帝身子一僵,不用想也能猜到實太后要說的話,那必然是樑王。

“皇上,茲兒不錯!”寰太后笑着推舉了劉秦。

景帝很是意外,原本以爲簧太后會說粱王,竟然是劉秦,景帝還真是想不到。

“毒兒這孩子,有龍鳳之姿,日月之表,別看他人卻是人鬼大,機靈着呢。皇上,你那麼多皇子,有哪一個比得上他?”窒太后笑呵呵的,臉上露出愛憐之色:“特別是他那一張嘴,特別甜,很能討人歡喜!”

對這個愛孫,竇

“母后,萬萬不行,萬萬不行!”景帝斷然否決。劉敵是他選定的繼承人。可是,時機未到,他是不會讓人知道他選中的是劉敵。

“爲何呀?”寄太后臉一沉,斥道:“費兒哪點不好?我的孫子裡面,有哪一個有他機靈的?四歲。就能背誦數萬言。榮兒八歲也才背誦數百言。”

“母后,正是因爲敵兒太聰明瞭,纔不能立爲太子!”景帝眉頭一轉。馬上就有了說辭:“這爲君,才智很重要,卻不如容人之量重要!在歷史上,不乏聰明之君,最後還不是國破家亡!此事萬萬不行,萬萬不行”。

斷然否決,毫無轉寰餘地。

竇太后聽在耳裡,喜在心頭。鼻子眼睛擠作一團:“呵呵!皇上啊。你能如此想,老身就放心了。責兒雖然靈泛,卻是太不足成大事,更不能擊破匈奴。要擊破匈奴。非得你弟弟阿武不可,皇上。你得立阿武爲皇太弟!”

“母后!”景帝這才明白,竇太后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這纔是她要說的。幸得景帝沒有承認要立劉敵爲太子一事,要不然,還不知道會招來什麼禍端。

“哼!”

冀太后輕。多一聲道:“阿武哪點不配做皇上?你不是要一位能擊破匈奴的皇帝嗎?平定七國之亂時,阿武以一座孤城獨抗七國之兵,長達數月。那時節,周亞夫做什麼去了?他躲到一邊看熱鬧去了,就連你的旨意,他也敢違抗,見死不救!若是沒有阿武把吳楚大軍拖在睢陽城下,周亞夫能從容斷吳楚叛軍的糧道?周亞夫能在三月內平定七國之亂?。

手中柺杖重重點在地上,聲音很大:“你知道阿武是怎麼扛過來的嗎?城中兵士打光了,沒有了軍隊。阿武把宮女都編入了軍隊,上城與吳楚之軍作戰。阿武更是衣不解甲,在城頭上吃,在城頭上睡,與將士們一起守城。你說,大漢的諸侯王那麼多,有誰能象阿武那般,爲你出生入死?你不立阿武爲皇太弟,你對得起阿武嗎?”

當年平定七國叛亂,功勞最大的是自然是周亞夫,其次就是粱王。

劉漆進軍到了睢陽,以爲區區一座孤城,一鼓而下。沒想到,樑王性強力,雖然兵力懸殊太大,卻是毫不畏懼,與吳楚大軍激戰不休。吳楚叛軍打不下來,有人建議劉漆繞過雕陽,直奔函谷關,威逼關中。劉洪沒有采納這一建議,原因就在於。他心高氣傲,不把樑王放在眼裡。連睢陽孤城都拿不下來,他太沒面子了,是以把數十萬大軍壓在睢陽猛攻。

吳楚叛軍不分日在的進攻,打得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粱王的軍隊傷亡慘重,樑王親自守城不說,還把城中的民婦,王宮中的宮女,更有他的妻妾,編入了軍隊,上城作戰,這才守住了睢陽。

正如竇太后所言,守住睢陽是平定七國之亂的關鍵所在。正是把吳楚大軍吸引在睢陽城下,周亞夫才能採納衛綰之計,派軍抄掠吳楚糧道。該燒的燒,該搶的搶,最後弄得吳楚糧盡,士氣低落。周亞夫抓住機會,發起決戰。一舉而平定七國之亂。“阿武精通兵道,他平定過七國之亂,他一定能擊破匈奴”。竇太后對這個心愛的兒子,不惜溢美之詞。

“母后,阿武在平定七國之亂時,是立下大功。

可是,打匈奴比平定七國之亂難了千百倍。”景帝卻不同意這看法:“就是周亞夫,他也說。平七國之亂易,破匈奴難!匈奴的地域不比大漢口衆多,來去如風。”

“這是你自己說的,你百年後。要立阿武爲帝。”實太后手中的另杖重重點在地上,喝聲不道:“怎麼?如今天下太平了,你就過河拆橋。要把阿武扔到一邊了?。

“母后,皇兒那不是酒喝醉了。一時失言!”景帝一想這事。就很不自有

昔年,與樑王飲酒,箕太后就有心耍搞兄終弟及,逼景帝同意立樑王爲皇太弟。景帝被逼不過,只得勉強應允。幸好竇嬰在場,以景帝酒醉爲由,把這事給搪塞過去。

這事都過去好多年了,實太后依然還記着,今天更是翻了出來。

“君無戲言!”竇太后率橫的了:“你若不立阿武爲皇太帝,老身就不活了!”

要是寄太后又吵又鬧,景帝雖然不願。陪着小心,還能搪塞過去。若是竇太后尋死覓活,景帝還真沒轍,這可是她的撒手鋼。

天下間,有哪個。做兒子,會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母親活活餓死呢?

“母后景帝手足無措。

竇太后是說到做到,真的是自此以後,只喝水,不吃飯,要景帝立粱王爲皇太弟。

一場逼宮好戲,就這樣,給寞太后導演了出來。景帝給她弄得焦頭爛額,好話說盡小心陪盡,她依然是不吃飯。

景帝沒辦法,把館陶公主找來。耍她去勸。對館陶公主這個掌珠,寰太后是萬般疼愛,平時任由她撒嬌弄嗔,這次卻是不行,實太后說不吃就不吃。

第3章 李陵第66章 軍情泄露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5章 機不可失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55章 新軍之威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8章 氣死你第5章 山雨欲來第13章 英雄末路第5章 山雨欲來第61章 晴天霹靂第24章 蓋世之兵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60章 浩劫降臨第19章 飛將軍第95章 羅馬帝國第47章 橫插一腳第73章 大軍壓境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7章 男兒行第10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30章 廢和親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34章 先輩遺風第22章 匈奴震恐第30章 勝利果實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17章 喜悅無邊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7章 兩難處境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79章 對陣第47章 絕世之兵第71章 天佑大漢第28章 南宮公主第1章 霍去病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1章 姐夫!姐夫!第33章 陌刀問世第24章 太子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18章 主父偃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87章 長城放歌第23章 明白人第3章 舌戰羣臣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11章 意外驚喜第71章 暴打樑王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59章 一把大火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30章 意外之喜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7章 機會來了第54章 卷甲而逃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0章 龍城見第60章 漢軍出塞第64章 朝野震動第29章 萬分危急第64章 血染大漠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9章 戰果多大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40章 飛騎,出擊!第43章 一見鍾情第98章 張騫出使第42章 名將風範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4章 完勝第44章 喜得貴子第67章 怒火中燒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14章 完勝第20章 龍城見第3章 舌戰羣臣
第3章 李陵第66章 軍情泄露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5章 機不可失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55章 新軍之威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8章 氣死你第5章 山雨欲來第13章 英雄末路第5章 山雨欲來第61章 晴天霹靂第24章 蓋世之兵第32章 衛青從軍(下)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60章 浩劫降臨第19章 飛將軍第95章 羅馬帝國第47章 橫插一腳第73章 大軍壓境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7章 男兒行第10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30章 廢和親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34章 先輩遺風第22章 匈奴震恐第30章 勝利果實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17章 喜悅無邊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7章 兩難處境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79章 對陣第47章 絕世之兵第71章 天佑大漢第28章 南宮公主第1章 霍去病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1章 姐夫!姐夫!第33章 陌刀問世第24章 太子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18章 主父偃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87章 長城放歌第23章 明白人第3章 舌戰羣臣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11章 意外驚喜第71章 暴打樑王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59章 一把大火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30章 意外之喜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7章 機會來了第54章 卷甲而逃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0章 龍城見第60章 漢軍出塞第64章 朝野震動第29章 萬分危急第64章 血染大漠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79章 戰果多大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40章 飛騎,出擊!第43章 一見鍾情第98章 張騫出使第42章 名將風範第87章 長城放歌第14章 完勝第44章 喜得貴子第67章 怒火中燒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14章 完勝第20章 龍城見第3章 舌戰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