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對陣

大臣說得口沫橫飛,把漢軍貶得亢是外,彷彿是牛 任由他們去收割腦袋似的。

打野戰,的確是匈奴最善長的本領了。長城下一馬平川,更是便於匈奴騎射的發揮,要他們不自高自大都不行。連一向頭腦冷靜的伊稚斜也是興奮得說了好多必勝之類的話。 щшш ★ttk an ★¢○

獨有中行說一人獨踞一案,大口吃肉。大口喝着馬奶子,悶聲不響。一語不發,好象這事沒有發生似的。

“中行說,這計策是你出的,你說,漢人能拼掉大匈奴多少勇士?”

軍臣單于對漢軍北上一事,也是欣喜難捺,可是,他還沒有完全糊塗。明白一點,一人拼命,兩人難擋。二十萬人拼命,匈奴雖然勇悍,也不好收拾。

此時的中行說,心裡翻江倒海。難以平靜。他懂得謀略,親衛的話提醒了他,漢軍真要拼命的話,匈奴的傷損必大,不要說來年,接下來的數年很可能不能大舉南下。

當然,這話他是不能說的,他出主意的時候,就說只要把漢軍逼到長城下,就可以大破漢軍,匈奴大勝。要是他現在說匈奴的代價極爲高昂,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再者,即使他說了,也未必有人會相信。誰會相信,羊拼命能把狼踢死?匈奴自詡爲草原上的狼,把漢人看作羊!

“大單于,漢軍北上,那是自尋死路,大單于不必擔心!”中行說決心說假話。

“哈哈!”軍再單于大是歡喜,笑不可抑:“中行說,你說,我們就在這裡等。還是做點別的事情?”

對中行說的謀劃,軍臣單于不得不服氣,他說會把漢軍逼來,還真的給逼來了。

“大單于。漢軍行軍中,戰力最弱。若是趁此機會”中行說說到此處,停了下來。

不需要他說,都明白該幹什麼。軍臣單于和一衆大臣哈哈大笑起來。

“漢人行軍,必是無備。我們趁此機會。大打一場!”

“漢人燒了我們的草原,燒死了大匈奴的牧民、牛羊,他們該付出代價了!”

“那不叫打,那是迎接他們北上!”

在一衆大臣的譏嘲中,伊稚斜清冷的聲音響起,調侃一句,馬上就道:“大單于,我願領兵前往!”

匈奴今年之敗,就是他從安陶開始的,後來就是一敗再敗,敗得一塌糊塗。伊稚斜的氣雖平了,仍是引以爲恥。這可是報復漢軍的好機會。他豈能錯過?

“好!本單于給你五萬人馬。好好迎接一下漢軍!”軍臣單于大是

喜。

“大單于放心,我一定殺得漢軍血流成河,屍積如山!”伊稚斜信心十足。

五萬匈奴精銳,一齊衝殺起來。那是何等的威力?到現在爲止,漢軍雖是一勝再勝,卻從來沒有與五萬匈奴軍隊正面硬撼過,要伊稚斜不信心十足都不行。

默蟻

“隆隆!”

漢軍行進,蹄聲如雷,煙塵若雲,往北開去,好象涌動的海潮。

二十萬大軍開進,加上馬匹、裝備、插重,佔地數十里。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數十里內都是涌動的紅色浪潮。

波瀾壯闊。震憾人心。

周陽騎在馬上,不時打量漢軍。於漢軍高昂的士氣、必死之心,甚是滿意。

在周陽身前,有一個大傢伙。一輛車。這車很大很重,需要八匹神駿的戰導來拉動,所佔空間不這是“雲車”就是漢朝的指揮車。

在平原曠野作戰,將領若是站在地上,無法把握全局,就需要使用雲車了。雲車上設有望樓,可以觀察敵情,也可以用來指揮作戰。

這次,在長城下與匈奴大戰。就是在平原之地作戰,雲車必不可少了。

“大帥,你說,匈奴會來嗎?”身側的李廣有些擔憂。

“來也好,不來也好!”周陽倒不擔心。

“大帥。你這話說得。”李廣埋怨起來。

“匈奴來了,我們就好好殺上一場。若是不來。我們就在長城下再殺。當然,匈奴還是來的話,我們可以趁機多幹掉一些匈奴,決戰之時,困難就小些。”周陽剖析道。

“我們雖有七成勝算。可是。要是趁這次進軍的機會,再幹掉三五萬匈奴,勝算更高。”李廣不住點頭。

“稟大帥,五萬匈奴正殺過來。”趙破奴氣喘吁吁的衝過來,大聲稟報:“是左谷蟊王伊稚斜。”

“真是伊稚斜?”李廣脫口問道。

“是他!我識得他!”趙破奴肯定一句。

伊稚斜敗於安陶,正走出於建章軍之手,參戰的建章軍都識得伊稚斜。

“太好了!”李廣興奮得一握拳頭:“我們把伊稚斜一口吃掉,這勝算就有九成了。”

伊稚斜本人精通兵道,若是把他給幹掉了,軍臣單于無異於失去一條臂膀,再損失五萬軍隊,這兵力差距進一步拉近,頂兩成勝算綽綽有餘。

“到哪裡了?”周陽問道。

“離我們只有五十里。”趙破奴喘着氣回答。

“五十里?一口氣的功夫!大帥。我們趕緊佈陣吧。”李廣忙提醒。

“傳令,停止前進,準備大戰!”周陽在李廣耳邊低語一陣,李廣歡天喜地的去了。

命令一傳下,漢軍停了下來。戰車在前,騎兵護住兩翼,建章軍護住背後。糧草、格重,在中間。

兵士把雲車放了下來,先固防止摔陽下了戰了雲車,站到望樓卿丁肚動絞盤,絞盤聲中,雲車緩緩升高,周陽彷彿坐電梯一般,越升越高。

升到十餘丈,這才停了下來。

周陽放眼一望,心潮澎湃,激動難已。

二十萬大軍集結在一起,那是何等的聲威。居高臨下,盡收眼底,波瀾壯闊,讓人震憾。

吸口氣,平抑一下激動的心情,周陽朝北一望,只見北方一條怒龍正向漢軍撲來,這是匈奴軍隊濺起來的煙塵。

“隆隆!”

隱隱的蹄聲傳來,雖然距離甚遠,那種震憾力卻是能讓人清晰的感受到。

再過一陣,蹄聲清晰入耳,一條涌動的水線出現在視野裡。再過一小會兒,周陽看清了,無數面狼旗在風中飄舞,匈奴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朝漢軍壓來。

雖是敵人,周陽也不會抹煞匈奴的優點,伊稚斜不愧是精通兵法的,這陣勢不錯,厚重穩固。匈奴馳突起來,聲威驚天,大地狠狠的顫抖着。

“大匈奴的勇士們:漢人可惡可恨,更可憎!漢人燒了草原!燒死了我們的父母閼氏兒女!殺死了我們的牛羊!報仇雪恨的時間到了!用你們的弓箭,射穿漢人的胸膛!用你們的彎刀,砍下漢人的頭顱!”伊稚斜揮着手中的彎刀,大聲吶喊:“烏特拉!”

“烏特拉!”

“烏特拉!”

匈奴大聲吶喊着,眼裡射着仇恨的光芒,潑風般朝漢軍捲去。

數次敗於漢軍之手,固然讓匈奴痛恨。可是,真正讓匈奴刻骨銘心的是把草原燒了。牧民和牛羊給燒死一事。草地是匈奴的命根,牛羊是匈奴的祖宗、情人,要他們不痛恨都不行。

匈奴已經衝到射程內,周陽手中令旗一揮,戰鼓聲響起,漢軍的弩陣開始發威了,上千架弩對着匈奴齊射。

一片密集的箭網把匈奴罩住了,匈奴死傷不少。

“弩陣?”

弩是匈奴的剋星,不計其數的弩集中使用,結成弩陣,那將給匈奴帶來浩劫,這可是兩次河套之戰,匈奴用數十萬人命得出的寶貴教。

伊稚斜乍見之下,還真是給嚇了一大跳,隨即就有了判斷,漢軍的弩不多,雖然對他的威脅大,卻也不懼,毫不猶豫的衝了過去。

他當然不知道,漢軍有上萬架弩。若是萬弩齊發,他這五萬人會傷亡慘重。

弩陣是周陽最後的王牌,不到關鍵時刻,是不會拿出來的。

用一定數量的弩來射殺匈奴。既能增加匈奴的傷亡,又不會引起匈奴的懷疑,一舉兩得之事。弩是漢軍的利器。匈奴是知道的,若是一弩不發,反倒反常,會讓匈奴生疑。

周陽的算計很準,果然,匈奴在經過了短暫的驚訝之後,繼續前衝。

經過弩陣的打擊,匈奴的傷亡不地上多出了不少屍體。

當匈奴進入弓箭的射程時,漢軍弓箭手放箭了,再加上弩矢,這箭網就密集得太多了,匈奴的傷亡更大。

當然,匈奴也在放箭。騎射是匈奴的看家本領,果是非同小可,數萬人齊射的場面,非常驚人,箭矢之密集,讓人震憾,不少漢軍受傷。

好在這些漢軍,經過李廣的調教,箭術大有長進。尤其是那些雲中弓箭手,跟隨李廣的時間最長,他們的箭術絕不在匈奴之下。

整體說來,還是漢軍佔了上風,匈奴的代價比漢軍高得多。

若是周陽投入所有的弩陣,那麼,伊稚斜這五萬軍隊已經傷亡高昂了。可是,周陽沒把握全殲他,一旦亮出了底牌,後果會很嚴重。

在猛烈的弩矢和箭矢的打擊下。匈奴衝到陣前,隊形已經散亂了,對漢軍構不成多大威脅。伊稚斜指揮匈奴退出,重整陣勢。再朝漢軍衝來

現在不過是試探性的攻擊,成與不成,都不重要,周陽也不派漢軍去阻止他重新列陣。

陣勢重整後。伊稚斜率領匈奴騎兵猛衝而來。漢軍對付他們的仍是弩矢、弓箭,然後兩軍相交,漢軍憑藉戰車,結成陣勢,阻擋匈奴的騎兵,步兵在戰車後面用戟或研或刺,弓箭手放箭。兩軍肉搏起來。

在陽光下,只見刀光劍光不停閃爍,兩軍鬥在一起。

匈奴的砍殺兇狠凌厲,刀法變化多端,不容小視,再加上匈奴是騎兵。佔盡了便宜。漢軍只能靠戰車來阻擋匈奴的騎兵,靠車步配合來殺敵。

一時間。兩軍處於膠着狀態。難分高下。

伊稚斜這次雖是雪恥而來,卻也不會狂妄到僅憑五萬匈奴就擊破漢軍的程度,漢軍如此表現,在他的意料中。

“烏特拉!”

伊稚斜揮着彎刀砍殺,大聲吶喊。“烏特拉!”

匈奴齊聲高呼,聲浪直上雲霄。

“漢軍威武!”

漢軍的戰號沖天而起,絲毫不比匈奴的萬歲聲遜色。

一時間,兩軍的吼聲此起彼伏,直上九重天。

周陽站在雲車上,打量着戰場。對漢軍與匈奴戰法兵器進行評判。

漢軍對付匈奴騎兵的武器。不外兩種,一是弩,二是戰車。弩與戰車,卻是各走極端。弩是犀利的進攻武器,射程遠、力道強、威力奇大,是騎兵的剋星。可是,弩沒有防守之力,一旦給匈奴衝到跟前,就只有任由宰割的份。

戰車正好相反,只能防守,無法進攻。匈奴遠了,一點辦、舊…泛有。若是匈奴衝到跟前就是戰車發揮的時 漢軍的車陣一成,匈奴騎兵雖然兇悍,卻也沒有辦法,不是給弓箭手射死,就是給步兵殺死,打了小半個時辰,一個車陣也沒有攻破。

可惜的是,戰車笨重,行動遲緩,機動不便。

儘管戰車有這些缺點,在漢匈奴戰史上,仍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漠北決戰時,衛青正是憑藉“武網車”結陣自保,把匈奴的銳氣消耗掉,到了晚上,專起大風時。派出騎兵抄了匈奴的後路,這才上演了“單于夜遁逃”的壯歌。

匈如的裝備並不多,皮甲、彎刀、弓箭,防禦力不強,進攻的手段單一。他們的長處就在於。輕便靈活。一旦衝鋒受挫,可以迅速拉開距離,重整隊形,再來衝擊。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衝擊失敗,還要以憑藉四條腿的戰馬,快速撤離戰場,等待戰機的出現。

這就是騎兵的好處。

若是漢朝有一支能徵兵戰的騎兵,再配合漢朝的科技優勢,裝備精良的武器,研究出全新的戰術,多兵種配合作戰,匈奴的優勢將會給全面壓制。

到那時,以匈奴的裝備,他們只有給屠殺的份。

當然,這一切,都得建立在這一仗能不能爲漢朝爭取到改革軍制,練騎兵的時間上。若是能爭取到時間。只需要數年時間,漢匈戰爭的整體形勢就會大爲改觀,戰爭的主動權就會落到漢朝手裡。

若是爭取不到時間,漢朝遲遲不能練騎兵,不能改革軍制,那麼這事就會拖下去,代價將會高得嚇人。

就在周陽轉念頭這陣,場上形勢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漢軍的車陣有不支之勢。

“時機到了!”

周陽暗忖一句,手中令旗一揮。漢軍開始向陣內退去。

“終於退了!”

伊稚斜望着緩緩退去的漢軍。大是歡喜。

漢軍有二十萬。他只有五萬軍隊,兵力對比是一比四,他沒有想過全面擊潰漢軍,只需要讓漢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出口惡氣即可。

正是從此點考慮,他集中所有的匈奴。攻擊中路。經過一番血戰。漢軍的中路抵擋不住了,開始退卻。

他深通兵道,知道若是趁機猛攻必有不錯的戰果,要是把漢軍的中路徹底擊潰,那好處就太大了。要是能把雲車上的周陽給活捉了,或者殺死,那就是更美妙了!

伊稚斜揮着彎刀。奮力砍殺,大聲吶喊“烏特拉!”

匈奴寄吼着萬歲。好象海潮一般,對着退卻的漢軍涌去。周陽手中令旗一展,建章軍和騎兵出動,潑風般朝匈奴背後衝去。

李廣領着上萬弓箭手,在數千步兵的保護下,快速朝匈奴後背涌去。

周陽手中令旗再一揮,左右兩翼的漢軍開始移動了,整個漢軍變成了一輪彎月。四下去的是退卻的豐路。月牙是左右兩翼。

一旦給漢軍左右兩翼合攏,那麼。伊稚斜五萬大軍就會給圍在中間。

只要把匈奴圍住,就有全殲的可能。周陽就不用擔心會泄露弩陣的秘密,完全可以架起秦弩,讓匈奴去見他們偉大的崑崙神。

這麼多的漢軍移動,那聲勢是何等的驚人,別的不說,光這聲響,就震得大地狠狠顫抖。

伊稚斜回頭一瞧,立時嚇得頭皮發炸,一旦給漢軍合攏,那可是他的四倍兵力,他就算再不把漢軍放在眼裡,也不敢冒這個險。

更別說,漢軍的車陣正是防禦戰中對付匈奴騎兵的法寶。一旦給車陣圍住,匈奴能有幾個活命?漢軍還有弩,再對匈奴一陣猛射。這殺傷就高得出奇。

“退!退!快退!”

伊稚斜久歷戰陣,一轉念頭就知道當前該做什麼,得當機立斷。在漢軍合攏之前。脫出包圍圈。

漢軍退卻,匈奴士氣高昂,正是發威的時刻,伊稚斜縱然反應快,又能有多少匈奴聽從他的號令呢?

此時此刻的匈奴,巴不得狠狠殺一通。

要是再延挨片時。後果不堪設想。伊稚斜大急,揮手一刀,砍翻一個匈奴,大吼道:“撤!違令者。斬!”

他身邊的匈奴停了下來,在他的嚴令下,極不情願的朝後退去。

有人退,就好辦了,越來越多的匈奴開始退卻。

此時,已經有不少匈奴發現漢軍正在切斷他們的退路。只要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退路給切斷,那就是有死無生,無不是大懼。

“漢人在斷退路!”

“快退!”

衝鋒中的匈奴撥轉馬頭。疾馳而去,妄圖在漢軍合攏之前衝出去。

周陽在雲車上看得清清楚楚。不的不讚嘆,伊稚斜的反應夠快的。若是換個人,反應稍慢,不需要太長時間,只需一小會兒功夫,匈奴就會給圍住了。

現在,就要看雙方誰的速度快了。

漢軍一定要把匈奴圍住,而匈奴一定要在漢軍合攏之前衝出去,雙方開始了一場追逐賽,比起了腳力。

說到腳力,當然是匈奴佔優勢了,誰叫匈奴都是騎兵呢?

漢軍雖然是兩條腿,其速度也不慢。快得嚇人,好象飄風一般捲來。

兩支軍隊,在缺口處,轟然撞在一起,一場前未所有的血戰,就此爆發。

第60章 漢軍出塞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6章 血!血!血!(中)第52章 惜別第33章 墨家城堡第50章 威力無窮第72章 龍城到了!第34章 說聲謝謝第33章 單于暴走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41章 深入大漠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5章 曹壽逼婚第30章 勝利果實第104 單于復位第44章 景帝佈局第18章 阿嬌第66章 軍情泄露第21章 直搗龍城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52章 周陽補天第57章 誓師北征第85章 奏凱而還第62章 雷霆萬鈞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41章 深入大漠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3章 陌刀問世第64章 血染大漠第8章 始皇遺策第56章 會獵龍城第5章 萬戶侯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10章 千古一帝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91章 瘋狂吧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32章 轉機第7章 猗蘭殿第64章 來得好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3章 舌戰羣臣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18章 阿嬌第95章 羅馬帝國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20章 待客之道第53章 始皇遺詔第24章 蓋世之兵第85章 奏凱而還第31章 姐夫!姐夫!第2章 射鵰者第1章 秦皇雄風第36章 弩陣第71章 萬衆矚目第15章 滅門之禍第4章 要變天了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1章 豪門公子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64章 朝野震動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80章 景帝血詔第55章 新軍之威第54章 大軍雲集第4章 要變天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40章 緊鑼密鼓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49章 改弦更張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28章 獻俘之儀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6章 喜悅無邊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26章 自卑否?第102 平定西域第69章 處處烽火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58章 龍城!龍城!第102 平定西域第77章 一網打盡(上)
第60章 漢軍出塞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6章 血!血!血!(中)第52章 惜別第33章 墨家城堡第50章 威力無窮第72章 龍城到了!第34章 說聲謝謝第33章 單于暴走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41章 深入大漠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3章 始皇遺詔第15章 曹壽逼婚第30章 勝利果實第104 單于復位第44章 景帝佈局第18章 阿嬌第66章 軍情泄露第21章 直搗龍城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52章 周陽補天第57章 誓師北征第85章 奏凱而還第62章 雷霆萬鈞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41章 深入大漠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3章 陌刀問世第64章 血染大漠第8章 始皇遺策第56章 會獵龍城第5章 萬戶侯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10章 千古一帝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91章 瘋狂吧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32章 轉機第7章 猗蘭殿第64章 來得好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3章 舌戰羣臣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18章 阿嬌第95章 羅馬帝國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20章 待客之道第53章 始皇遺詔第24章 蓋世之兵第85章 奏凱而還第31章 姐夫!姐夫!第2章 射鵰者第1章 秦皇雄風第36章 弩陣第71章 萬衆矚目第15章 滅門之禍第4章 要變天了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1章 豪門公子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64章 朝野震動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80章 景帝血詔第55章 新軍之威第54章 大軍雲集第4章 要變天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40章 緊鑼密鼓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49章 改弦更張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28章 獻俘之儀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16章 喜悅無邊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26章 自卑否?第102 平定西域第69章 處處烽火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58章 龍城!龍城!第102 平定西域第77章 一網打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