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長城放歌

河西走廊,羌人眼中的膏腴之地,那裡土肥水美,草青天藍,比起山高林密的青藏高原,那裡是天堂,若是能在那裡放牧,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舒心的呢?

匈奴遭此慘敗,河西空虛,羌兵若是出動,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就能拿下來。此時的河西之地,並非沒有匈奴軍隊,只是匈奴隊軍的數量不會多,更重要的是,連單于都給漢朝活捉了,他們的士氣低落,不可能抵擋得住羌兵。

這是良機,千載難逢的良機!

一想到即將進入土肥水美的河西之地,一衆大臣眼裡全是美妙的小星星,七嘴八舌的說起了河西的優點。

“河西走廊,地勢低,氣候溫暖,比起西海暖和!”

“河西土肥水美,天也藍,草更青,牛羊更加肥壯!”

“焉支山,你們忘了焉支山!有了焉支山,我們的『婦』人就更加好看了。”

焉支山,是河西走廊上的名山,這裡不僅風景優美,更是放牧的好去處,匈奴人多以此爲據點,放牧的牛羊非常肥壯。更難得的是,焉支山還出產一種“紅藍草”,匈奴取其花朵作胭脂,是以這裡的匈奴『婦』人以美麗而聞名。

正是因爲焉支山多出胭脂,纔有“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美女的說法。

一衆大臣越說越興奮,聲調越來越高,巴不得肋生雙翅,立時飛到河西之地。

東方朔只是靜靜的聽着衆臣的說話,沒有發言。只要西羌肯從山高林密的青藏高原出去,就是有去無回,一衆大臣越是說得起勁,東方朔越是欣慰。

可是,西羌王卻是雙眉緊擰,陷入沉思中,並沒有說話。這讓一衆興奮的大臣大是解,急急忙忙的問道:“大王,何事煩心?”

“漢人如此能打,一仗就把近兩百萬匈奴給打得沒了!連單于都給活捉了!”西羌王臉上帶着淡淡的憂『色』,沉『吟』着道:“我們坐山觀虎鬥,漢人不會不明白我們的心思,若我們冒然出兵河西之地,到時,漢人與我們算帳,我們可打不過呀!”

“這個……”西羌王一席話說得衆人激情頓失,一臉的驚疑。

若是西羌在漢匈奴大戰之際出兵幫助漢朝的話,立時出兵河西之地,那就是名正言順了。可惜的是,當時的西羌王決定騎牆,坐山觀虎鬥,沒有幫助漢朝。若西羌冒然出兵,漢朝豈能忍受?

不要說強大的漢朝,就是換作西羌王,他也不會容忍,一定會起大軍前來廝殺。若是在以前,面對漢朝大軍,西羌王還會說打不過,難道不會跑?可如今,他沒這膽了。

要知道,漢軍是深入匈奴的聖地龍城,一仗打得匈奴沒了脾『性』,殲滅的是近兩百萬匈奴,還把單于君臣一網打盡,在這輝煌的戰果面前,誰不膽顫心驚?

西羌王雖是垂涎河西之地,卻還保持了理智,東方朔聽在耳裡,暗中讚賞,此人並非無能之輩。

“大王,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河西落到漢人手裡吧!”一衆大臣很是不甘心。他們也知道西羌王說得有理,可是,任由他們夢寐以求的河西走廊落到漢人手裡,那是一種折磨。

“眼下河西走廊空虛,正是出兵的良機!可是,我擔心我們吞得下,吐不出來!”西羌王雙手緊握成拳,用力過度,手背有些發青。

這絕對是千年難得遇上的良機,卻苦於漢朝兵威正盛,他不能下定決心,是出兵還是不出兵。出兵,一旦漢朝發怒,西羌是打不過的,這是千百年來的教訓。作爲西羌王,他是不會忘掉先輩用鮮血和『性』命換來的教訓!

不出兵,任由無數先輩做夢都想擁有的肥美土地落到漢朝手裡,他是心疼不已。一時之間,西羌王陷入天人交戰,委決不下。

對這問題,一衆大臣也沒有好主意,只有打量着東方朔。

“西方先生,你以爲呢?出兵,還是不出兵?”西羌王不得不向東方朔問計了。

“大王,你所擔心的是漢人出兵前來攻擊?”東方朔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一句。

“是呀!”西羌王很是驚心的道:“我沒想到,漢軍如此能打,以區區之數,竟然把匈奴給擊破了!擊破匈奴,那是漢人上千年的心願,就是強橫如秦始皇都沒有做到呀!漢人如今做到了,那就是說,漢人的兵威已經超過了穿着黑衣黑甲的秦軍了!我們對付得了麼?”

“啪!啪!啪!”東方朔沒有說話,雙手輕輕相擊,發出清脆的擊掌聲。

他這一舉動太過怪異,上自西羌王,下至羣臣,大是不解,疑『惑』萬分的打量着東方朔。

“西方先生,你這是何意?快明言吧!”西羌王很是不解,忙催促起來。

“大王,你何必明知故問!”東方朔說的話更繞了。

“明知故問?”西羌王嘀咕一句,更糊塗了:“從何說起?”

“大王,你可記得阮仲翁?”東方朔仍是沒有回答西羌王的問話。

“記得!記得!當然記得!”西羌王的聲調陡然轉高:“那個英雄,雖是殺了我大羌無數的百姓,可是,我們大羌佩服英雄,仍是對他敬服不已!”

阮仲翁,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個著名英雄人物,他最大的業績便是抵擋羌人的進攻。此人自小便異於常人,身板結實,兩丈高,跟姚明一樣的巨人。

更重要的是,此人力大無窮,能生裂虎豹,具有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高強身手,曾經殺得西羌潰不成軍,西羌人一提起他,就要豎大拇指,讚不絕口。

據說此人從軍,不是爲了立功,而是爲了一口飯。他自小便食量驚人,他家境本不錯,只是他太能吃,等到長到十五歲時,他的父親便再也養不起他了,一個富裕家境給他吃成了窮光蛋。

隴西爲了抵抗西羌的入侵,正在招兵,他父親沒辦法,只得把年僅十五歲的阮仲翁送去參軍。他力大無窮,非常壯實,從軍不會有任何問題。自此以後,他就在隴西衝殺,殺死的西羌人不知道有多少。久而久之,他的名聲大起,就連秦始皇都知道他的名字。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爲了解決西羌邊患,親巡隴西,親眼目睹阮仲翁的衝殺,讚不絕口。對這員猛將,秦始皇極是珍愛,因此而做了一件爲後人指責的事情。

秦始皇收繳天下兵器,鑄了十二尊塑像。這十二尊塑像,就是阮仲翁的模樣,備受後人譏嗤。賈誼的《過秦論》裡有“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指的便是這事。

阮仲翁抵抗西羌入侵之事,雖然過去了數十年,因其威名極盛,西羌王一提起他,不由得聲調轉高,很是尖細,很刺耳。

英雄雖逝,其威名仍存,一衆大臣也是忍不住臉上變『色』,大氣都不敢出,彷彿阮仲翁仍然在世,就在他們眼前似的。

東方朔把一衆君臣的緊張樣兒看在眼裡,不由得大是感慨。秦始皇以阮仲翁模樣鑄十二金人像,雖爲後世譏嘲,可是,阮仲翁身死數十年後,仍是讓西羌談之『色』變,人生若此,夫復何憾?只可惜,英雄未得美名流傳,反倒是給人謾罵。

“以阮仲翁之威,都不能奈何大羌,漢皇又何能爲呢?”東方朔的謀劃,便是要把西羌調出山高林密的青藏高原,最好是讓他們趁此時機,進入河西之地,他是一定要做成的。

以漢軍的戰力,西羌根本就不是對手。只是,青藏高原山高林密,不便大軍作戰。在這裡打仗,軍隊不能派得太多,多了就是窩兵,根本展不開。一旦進入河西之地,那就不同了,漢朝可以出動大軍圍殲西羌。

“是呀!”阮仲翁當年的名氣太大,西羌人用他的名字來嚇唬童子,就是如此了得的英雄,都不能滅了西羌,還有何好懼的呢?西羌王,以及一衆大臣,不由得鬆口氣。

“大王請想,當年的阮仲翁如此了得,不能拿大羌如何。就在於,大羌有高山密林可以倚仗,打不過,難道還不能逃?”東方朔抓住機會,大下說詞:“若我們出兵河西,能拿下河西,固然是好!若不能拿下,漢軍出動,我們還不能撤回來麼?有了高山密林,漢軍又何能爲呢?”

高山密林,一直是千百年來西羌最大的倚仗。若不是高山密林可以倚仗,西羌早就給秦始皇滅了。

這話說到西羌王的心裡去了,憂慮之心頓去,大是歡悅:“也是這理!說到在高山密林裡作戰,漢軍再多也沒用!就是阮仲翁,他不是不想打進來,就是他不敢!哈哈!”

“哈哈!”一衆大臣跟着大笑起來。

“再說了,即使我們撤軍,難道我們就一無所獲?”東方朔再拋誘餌:“河西的匈奴可是肥得流油呢,他們的牛羊很肥壯,他們的『婦』人很美麗,那裡有胭脂,大羌的『婦』人不正需要麼?撤軍之時,還可以把匈奴的牧民、『婦』人、牛羊、駿馬全部弄走。漢軍即使來了,也不過是一片空地罷了,要人沒人,要牛羊沒牛羊,他們又能呆多少時間呢?到時,漢軍不得不撤。漢軍一撤,大羌再復入,這河西之地不就是大羌的了?”

這前景實在是太誘人,別的不說,光是河西走廊上的牛羊、駿馬,就足以讓西羌垂涎了。若是得到這些牛羊、駿馬,西羌的實力就會猛增。

“西方先生一言而決我心中之疑!好!”西羌王大是歡喜,提高聲調道:“傳令:調集兵馬,準備進入河西走廊!不管他們是在哪裡,都要參與此戰!”

命令一傳下,西羌的兵士騎着駿馬,前去傳達西羌王的軍令。

望着疾馳而去的兵士,東方朔大是欣慰,只要西羌離開了高山林密的青藏高原,那就是有去無回!

“隆隆!”

如雷的蹄聲中,漢軍奏凱而還,連綿千里不絕。

“大帥,有人來了!有人來了!”趙破奴疾馳而來,樂呵呵的衝周陽稟報。

“誰?把你樂成這樣了!”周陽大是意外,驚疑的打量趙破奴。

“大帥,是張丞相!還有青衣居士!”趙破奴笑道:“他們前來迎接我們呢。”

對於此時的漢軍將士們來說,他們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見到漢人。打了大勝仗,最想做的便是把自己的英雄故事告知他人,這是人之常情。更不用說,張闢彊身爲丞相,親自前來迎接,那是莫大的殊榮,怪不得趙破奴這個血『性』漢子如此歡喜,笑得嘴巴都裂到耳根了。

對張闢彊和晁錯二人,周陽很是佩服,一聞是言,忙問道:“在哪裡?我們去迎接!”

“不敢有勞大帥!”張闢彊清越的聲音響起,只見他和晁錯正策馬馳來。

張闢彊的身手冠絕天下,他的耳音極佳,就是在如此陣勢中,他依然是聽得清清楚楚。

“見過大帥!”二人來到近前,翻身下馬,衝周陽見禮。

周陽跳下馬背,就要回禮,卻給張闢彊和晁錯一左一右的架住了,二人眼睛瞪得滾圓,打量着周陽。

“你們……”周陽第一次見到二人如此表現,不由得大是不解,遲疑着問道。

“大帥,你真是異於常人呢!在龍城這個連石塊都稀缺的地方,你竟然能築城!高!高!委實高明!”張闢彊和晁錯二人好象早就商量好似的,一齊豎起大拇指,異口同聲的讚揚,一臉的佩服之『色』。

他二人是當世奇才,他們絞盡腦汁,都是想不出全殲匈奴的妙法。對周陽的處置,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我以爲什麼事呢,瞧你們這神神秘秘的樣兒!”周陽與二人的交情極好,很是親近,在二人肩頭輕捶一拳。

“大帥,我們是真的佩服!”張闢彊意猶未盡,大聲道:“你知道嗎?自打你們北上龍城之後,我就和青衣居士商議,要怎樣才能把匈奴全殲。我們商議來商議去,就是商議不出一個適用的辦法。雖說打敗匈奴不是問題,可是,只是擊潰,而不是全殲,後患很大,務要全殲!我們沒辦法的事,你輕鬆就解決了,我們佩服無已。”

晁錯狠狠點頭,大是贊同張闢彊的話。

“呵呵!”周陽輕笑一聲,道:“你們沒有想到辦法,不是你們想不到,只是你們沒有處身龍城罷了!若你們在龍城,未必想不到這法子!”

這話不無道理,依張闢彊和晁錯的才智,若是當時在龍城,未必想不到這辦法,只是有早有晚罷了。

“大帥,你太高看我們了!”晁錯笑着謙遜一句。

“你們二位前來,是爲何事?”周陽問起正事。

一說起正事,張闢彊和晁錯臉上的笑容更濃了,二人對視一眼,由晁錯直道來意。

“你們的捷報傳來,我們是信了,可是,百姓不信。”晁錯有些好笑的搖頭,道:“百姓說大帥也太能吹牛了,殲滅近兩百萬匈奴,哪有的事,匈奴又不是豬,伸長了脖子等你們去砍。呵呵……”

“真的?”對這事,周陽還是第一次聽說,不由得有些驚訝。

“他們也真是的,大帥能謊報軍情麼?”李廣快嘴,很是不滿。

“我們好說歹說,百姓半信半疑。直到皇上的旨意下來,百姓這才相信。”張闢彊接過話頭,道:“這一來就不得了,百姓吵着嚷着,要趕到龍城去迎接你們。你們也知道,龍城太遠,冰天雪地裡,百姓真要一窩蜂的趕去,指不定凍死餓死多少人呢。”

百姓的熱情固然可嘉,可是,他們不瞭解去龍城的困難有多大,真要趕去龍城的話,一定會餓死凍死無數。

“我和青衣居士好說歹說,說得我們口乾舌燥,這才把百姓攔住。”說到這裡,張闢彊抹着額頭的冷汗,道:“天啊,要攔住歡喜得跟瘋了一樣的百姓,真不是一件易事!”

北地的百姓世世代代受匈奴侵擾,對匈奴最是痛恨,龍城大捷,匈奴被擊破的消息傳來,他們肯定會歡喜得跟瘋了一樣。不要說去龍城迎接,就是去狼居胥山迎接,他們也認爲那是天經地義。張闢彊和晁錯要攔住他們,不是一般的難,是很難!很難!

“你這張丞相,竟然成了安撫使了。”周陽調侃一句。

“可不是嘛!”張闢彊竟然點頭贊同這一說法:“最後,百姓說了,即使不能去龍城迎接,那就到長城來迎接!對這事,我們同意了。如今,趕到長城的百姓沒有一百萬,也有七八十萬了!”

“這麼多?”七八十萬不是小數目,周陽乍聽之下,大是驚訝。

“這只是趕到的,正在趕來的還不算。等他們趕到,超過百萬之數沒任何問題。”晁錯笑呵呵的,調侃起來:“誰叫你周大帥打了自盤古開天地以來最大的勝仗呢!你打小點,說不定百姓就少些。”

“哈哈!北地百姓世世代代受匈奴之苦,如今,匈奴被擊破,他們肯定歡喜無已。在長城慶祝,那才叫痛快!”李廣笑呵呵的接過話頭,他久在北地,對北地百姓受匈奴之苦最是清楚了。

“飛將軍說得不錯!我們就趕到長城,好好熱鬧一通!讓百姓也痛快痛快!”程不識對北地百姓所受之苦的瞭解,不在李廣之下,大是贊成這說法。

“嗯!”周陽心想也是這理,傳下號令,把百姓在長城迎接的事情告訴將士們。將士們得到消息,歡欣鼓舞,加快了速度。

等周陽他們趕到長城時,把眼前景象看在眼裡,不由得驚呆了。。

第41章 伊人之心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樑王賀禮第6章 歡喜無邊第84章 陣前相遇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3章 夜襲第86章 趁火打劫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48章 天賜良機第28章 氣死你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79章 完勝第13章 夜襲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5章 機不可失第20章 龍城見第34章 說聲謝謝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9章 處處烽火第37章 入宮見駕第9章 定計第48章 出個主意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76章 血!血!血!(上)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8章 氣死你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8章 主父偃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25章 箭術訓練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24章 就此了結第95章 漢家兒郎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2章 再勝一陣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9章 完勝第29章 賜婚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99章 宣示兵威第1章 漢家宮闕第40章 奔赴邊關第6章 建章營第14章 寒士風骨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5章 王對王第5章 山雨欲來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1章 雁門血戰第64章 朝野震動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0章 臺灣歸降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85章 揚帆出海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章 秦皇雄風第40章 奔赴邊關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章 舌戰羣臣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55章 萬事俱備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6章 自卑否?第12章 留侯世家第40章 人才濟濟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28章 氣死你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章 東胡第22章 天遂人願第47章 少年天子第60章 怒火滔天第45章 始皇憾事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2章 天威震怒
第41章 伊人之心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樑王賀禮第6章 歡喜無邊第84章 陣前相遇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3章 夜襲第86章 趁火打劫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48章 天賜良機第28章 氣死你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79章 完勝第13章 夜襲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5章 機不可失第20章 龍城見第34章 說聲謝謝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9章 處處烽火第37章 入宮見駕第9章 定計第48章 出個主意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76章 血!血!血!(上)第70章 一舉成擒第28章 氣死你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8章 主父偃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25章 箭術訓練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24章 就此了結第95章 漢家兒郎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2章 再勝一陣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9章 完勝第29章 賜婚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99章 宣示兵威第1章 漢家宮闕第40章 奔赴邊關第6章 建章營第14章 寒士風骨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85章 王對王第5章 山雨欲來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1章 雁門血戰第64章 朝野震動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90章 臺灣歸降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85章 揚帆出海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章 秦皇雄風第40章 奔赴邊關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章 舌戰羣臣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55章 萬事俱備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6章 自卑否?第12章 留侯世家第40章 人才濟濟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28章 氣死你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4章 東胡第22章 天遂人願第47章 少年天子第60章 怒火滔天第45章 始皇憾事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2章 天威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