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節

深夜,廷尉府大牢。

馬蹄聲,衛士們的奔跑叫喊聲突然響徹了黑夜。

一隊隊的士卒衝進了大牢,高舉火把,把守在每一間牢房的門口。

牢房裡的人驚醒了,大家神色不安地坐在地上,等待着最後一刻的來臨。

大司徒趙岐、大司空劉和、太常荀攸、光祿勳鮮于輔、衛尉徐榮先後走進了大牢,沿着長長的甬道急步而行。

衆人停在了張溫的牢房前。張溫緩緩睜開眼晴,痛苦不堪地掀起上身,吃力地望向趙岐,“時辰到了?”

“大人,大將軍回來了。”趙岐眼含淚花,激動地說道,“大將軍回來了。”

張溫遲疑了一下,臉上漸漸露出笑意,然後如釋重負地長長吁了一口氣,重重地趴倒在地,“天啊……他總算回來了……”

徐榮走到了呂布的牢房前

。呂布緊貼着牆根坐着,擡頭苦澀一笑,“大人,替我照顧好小月,我來世報答你。”

徐榮笑笑,“大將軍回來了,一切都結束了。”

呂布驀然瞪大眼睛,虎軀一躍而起,縱聲問道:“真的?大將軍回來了?”

徐榮點點頭,“他去要聖旨了。”

呂布狂喜,猛然一把抱住腦袋,跪倒在地,低聲嗚咽起來。

大將軍回來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大牢所有角落,人們惶恐不安,焦急等待着命運的抉擇。大將軍是要殺他們,還是要救他們?

淳于嘉、張喜、鍾繇、賈詡、張繡等原長安舊臣被關在大牢的最深處,他們聽說大將軍回來了,心中最後的一絲生存希望頓時徹底破滅。大將軍即使勸諫長公主赦免被誣大臣,但不會赦免他們。這是最好的剷除天子勢力的機會。除非大將軍瘋了,否則他絕不會做出這等匪夷所思的事。刀已經砍到了長安舊臣的頭上,就不會再收回去了。

凌晨,大將軍李弘縱馬趕到了龍泉。

張燕在轅門外相迎。李弘飛身下馬,和張燕緊緊擁抱,“兄弟,謝謝你了。”

張燕苦笑,“我盡力了,大將軍,晉陽發生的事,我無力阻止。”

李弘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安慰道:“我知道,我誰也不怪。這事早晚都要發生的,早發生比遲發生好。”

“你要殺他們?”張燕一邊陪着李弘走進大營,一邊問道。

“你說呢?”

張燕猶豫了很久,“殺吧。”

“天子的事已經發生了,不管此事是天災還是人禍,它都已經發生了,不可挽回了。”張燕壓低聲音說道,“結果很明顯,大將軍可能背上弒君?立的罪名,袁紹、曹操、劉表這些人可能要藉機攻打河北。從河北目前狀況來看,我們很難支撐持久大戰,一旦在大戰的緊要關頭晉陽發生叛亂,河北在內憂外患的前後夾攻下,必然瞬間崩潰。”

李弘不言不語,大步前行。張燕一把拉住了他,“大將軍,你現在已經是董卓第二了,如果不殺,關中、長安之事必將在河北、晉陽一一重現。大將軍……”

李弘停下腳步,轉身看着張燕,然後擡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我是不是幹了弒君篡逆之事?”

張燕搖搖頭。

“我既然沒有幹,我爲什麼要承認自己弒君?立?”

“大將軍,問題不是你承認不承認,而是各地州郡的叛逆們怎麼看待此事

。他們說你幹了弒君?立之事,那你就是大漢叛逆。”張燕急切地勸道,“劉表、劉備這些皇室宗親首先就會跳出來討伐你,這次不要袁紹多費口舌,他們就會主動聯手,氣勢洶洶地直殺河北。在今天這種情況下,你還有什麼選擇?”

“我有選擇。”李弘自信地說道,“事實就是事實,我沒有弒君?立就是沒有弒君篡立,我無需在意袁紹這些叛逆的指責。這就象那些關在廷尉府大牢裡的人一樣,他們不能爲自己沒幹的事而付出代價。我要放了他們。”

“大將軍……”張燕吃驚地看着他,“大將軍,這個險不值得冒。”

“這不是冒險不冒險的問題,而是大漢律法的尊嚴問題。”李弘指指張燕,又指指自己,“如果大漢律法連最起碼的對錯,最起碼的正義都沒了,如果我們這些公卿大臣可以肆意踐踏凌辱自己的律法,我們還怎麼中興大漢?我們還有什麼資格中興大漢?我們憑什麼指揮別人爲中興大漢而奮戰?”

李弘轉身疾行。張燕站在原地沒動,他無奈地連連搖頭,“大將軍,你憑什麼認定他們沒有謀反?”

李弘回頭笑道:“飛燕兄,你憑什麼認定他們一定要謀反?”

張燕恨恨地一跺腳,仰頭長嘆。

李弘突然停下了腳步。他透過搖曳的火把,看到了小雨。李弘飛一般衝過去,一把抱住了小雨。

親衛們停在原地,放低了火把。黑夜立時遮掩了一切。

“你知道我今天回來?”

“殿下說的,她說你今夜一定會回來。”小雨用力摟着李弘的脖子,喜極而泣。

“孩子們都好嗎?”

小雨把頭埋在李弘的長髮裡,輕輕地點了點頭,“小雪呢?”

李弘心絃一顫,啞聲說道:“我把她留在大漠了。大漠還有很多事……”小雨的身體輕輕抖動了一下,李弘知道她的心思,急忙改口道,“春天我就去接她,否則孩子們都不認識她了。”

小雨靜靜地偎在李弘懷裡,幽幽一嘆,“我……我做了件錯事……陽安長公主要自縊,呂夫人也來哭求,很多大臣被抓進了大牢,我很怕,我去求殿下饒了他們,我做錯了……”

李弘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小雨長髮上的香氣,低聲說道:“就這一次,就這一次。”

小雨淚珠一滾,把李弘抱得更緊,恨不得融進他的身體。李弘伸手拍拍她的後背。“天太冷了,你回軍帳去吧。我還要去覲見長公主。”

小雨溫馴地“嗯”了一聲,鬆開了李弘,“我等你。”

“不要等我了。我要到赦免聖旨後,馬上還要返回晉陽。”

“你不殺他們?”小雨猛地擡起頭,驚喜地問道

“我說過要殺他們嗎?”李弘笑着低下頭,在小雨的臉上溫柔地親了一下。“你快回去吧。”

“我去告訴陽安長公主。”小雨轉身向軍帳跑去,跑了兩步,她突然想起什麼,又一頭鑽進了李弘懷裡,“殿下最近因爲天子的事悲傷欲絕,你要好好安慰她一下,不要再把她激怒了。”

李弘笑着答應了。

長公主長髮凌亂,面色蒼白,眼圈發黑,雙眼無神。下巴也尖了,整個人消瘦了一圈,非常的哀傷而無助。她一直低着頭,象泥塑一般坐在案几後面,任由李弘不停地勸說着,毫無反應。

“殿下,這麼多理由還不夠嗎?什麼樣的理由才能讓你赦免他們?”李弘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無力地說道,“陛下一旦駕崩,臣就要南下冀州,準備阻擊叛逆的圍攻。臣沒有多少時間待在晉陽了。晉陽不穩,臣如何安心在黃河一線阻擊叛軍的進攻?殿下,請看在先帝份上,看在這些大臣一心追隨殿下中興大漢社稷的份上,赦免了他們吧。”

“你爲什麼總要走?爲什麼就不能在晉陽待上一段時間?”長公主突然擡起頭來,大聲質問道,“你要離開晉陽,你可以隨時走,你不要告訴我。”

“殿下……”李弘臉色一沉,語氣頓時嚴厲起來,“晉陽局面危在旦夕,如果再不及時挽救,損害的不是河北,而是大漢社稷。臣之所以要急赴冀州,原因是什麼,難道殿下不知道?”

“晉陽局面危在旦夕?”長公主瞪着李弘,櫻脣不停地顫抖着,淚水霎時滾了出來,“你怨我,你憑什麼怨我?是你讓我主掌國事的,是你把我一個人丟在晉陽的,是你,都是你,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李弘怒氣上涌,張嘴想反擊兩句,但看到長公主哀怨的目光,消瘦的身軀,心裡突然涌出一股深深的歉疚。這一切,說到底,的確是自己的責任。

“殿下,臣願意承擔所有的責任,所有的罪責,殿下甚至可以把臣殺了,但殿下無論如何要聽臣一句話,立即把那些大臣赦免了。”李弘跪拜再求。

“你讓我把你殺了……”長公主手指李弘,悲痛欲絕,“我殺得了你嗎?我能殺你嗎?這一切,都是因爲你,都是因爲你……你現在竟然要我把你殺了……”長公主猛地站起來,一邊掩面痛哭,一邊向後帳奔去。

長公主撕心裂肺般的哭聲象利刃一般刺穿了李弘的心靈。李弘渾身戰慄,再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翻身爬了起來,三兩步衝上去,一把拽住了長公主的手臂,“殿下……”

長公主掙扎欲走。

“殿下,這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可能。”李弘厲聲說道,“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長公主停下腳步,猛然轉身看着他,哭得象個淚人一般,“都是你,不可能都是你造成的。”

李弘閉上雙目,無顏以對。

“我不是有意的,我真的不是有意的,我怕他們把你殺了,我怕他們殺了你以後,我再也看不到你了

。”長公主嘶啞着聲音,大聲哭叫道,“我只是想天天看到你……”

淚水霎時涌上了李弘的眼眶,“殿下,你這是何苦……”李弘把長公主拉進懷裡,緊緊地摟住了,“我沒有怪你,這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

“我不要你的禮物,我只想看到你。”長公主抱着李弘,號啕大哭,“你到大漠去,爲什麼不來看我?爲什麼?”

“你不要我,小董侯又天天逼着我嫁出去,你讓我怎麼辦?小董侯要死了,我孤零零的一個人,我還活着幹什麼?”

“殿下,你不要太自責,陛下的事是個意外,是天意。”李弘把長公主的臉從懷裡擡起來,盯着她的眼睛愛憐地說道,“如果陛下不在了,中興大業就靠你一個人支撐,你要是再出什麼事,大漢社稷怎麼辦?千千萬萬無家可歸的百姓怎麼辦?都不要了嗎?”

“小董侯是我害死的,是我害死的……”

長公主不停地哭,大聲地哭,好像要把這一年來的委屈和痛苦全部哭出來。李弘不停地勸慰着。

長公主哭累了,蜷縮在李弘的懷裡沉沉睡去。李弘抱着長公主,坐在案几上,一直坐到了天亮。

右將軍張燕和長史劉放守在大帳外,一直站到天亮。

劉放望着天際間的朝霞,突然低聲問道:“有可能嗎?”

張燕沉默良久,“你看到那輪朝陽了嗎?雖然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但那輪朝陽就在大山下面,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就能看到日出。”

晉陽城度過了一個焦慮不安的夜晚。

趙岐、劉和等大臣在廷尉府內走來走去,越等越沒信心。張溫、呂布等人坐在冰冷的牢房裡,心情如同這初冬的早晨一般寒冷而孤寂。淳于嘉、鍾繇等人在牢房內團團亂轉,等待死亡的時間越長,他們也就越恐懼。

快馬急馳而回,結果還是一樣。龍泉大營沒有消息,信使被擋在了轅門之外。

“大將軍能辦到嗎?”劉和擡頭望天,象是自言自語,又象是在問趙岐。趙岐置若罔聞,低着頭,徘徊不止。

李弘太累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帳外傳來巡值衛士的腳步聲驚醒了李弘。

懷內的玉人也醒了,睡眼惺忪,滿臉紅暈,看上去非常動人。李弘微微一笑,“你好些了嗎?”

長公主臉顯羞色,雙手用力抱住了李弘的腰,嬌嫩的身軀蜷曲得更加厲害。

“殿下還記得八年前,你到雲中大營的時候嗎?”李弘低聲說道,“那也是冬天,你凍得手臉通紅,常常因爲思念先帝而哭泣不止,有時候夜裡還做噩夢。那段時間我們都很難,但我們咬牙挺過來了

。現在和那時相比,我們條件要好很多,相信無論有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能挺過去。”

“我能挺過去。”

長公主在李弘的杯內微微點了點頭,“但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李弘猶豫了片刻,有些事可不能隨便答應。

“你是大將軍,膽子卻小得可憐。”長公主擡頭看看他,非常鄭重地說道,“是一件小事,但你一定要答應我。”

李弘謹慎地說道:“殿下先說說。”

“你和我一起搬到晉陽城。”長公主伸手摸摸李弘的長髮,小聲說道,“你因爲誓言而披髮,但你不能因爲誓言而非要住在軍營裡。我孤身一人,什麼也不求,只求能經常看到你。”

中午,李弘、張燕陪同長公主的車駕進入晉陽城,直奔廷尉府。

趙岐和劉和等大臣已經提前得到消息,把所有案犯押到了大牢外的廣場上,把此次晉陽謀反案的所有文卷堆在了廣場中央。

在人們的期盼中,長公主終於出現了。長公主一身白色袍服,腰懸長劍,配上她絕世容顏,顯得高貴而英武。

衆臣齊拜。劉放宣讀聖旨,朝廷認爲晉陽謀反一案已經查清,涉案叛逆已經被誅。原大司徒張溫、原大司空楊彪等大臣已經被罷職,不再追究罪責,各自回家。廷尉張邈、少府令狐邵、大鴻臚郭蘊、司隸校尉呂布等大小七十餘位官員官復原職。原御史中丞鍾繇、尚書僕射賈詡等人暫時回家休養,等候朝廷任命。其餘涉案人員,一律赦免。

大臣們感激涕零,跪謝天恩。

接着長公主站起來,把大臣們一頓責斥。

晉陽謀反案的審理之所以失控,朝廷大臣之所以牽連甚廣,原因不在於朝廷,也不在於長公主府,而在於你們自己。

從伏德誣陷呂布開始,朝中大臣便利用彼此間的矛盾,利用晉陽謀反案,大肆誣陷和打擊對方,這其中也包括部分朝中武將。正是因爲你們這些大臣心術不正,貪慕權勢,唯恐天下不亂,才導致晉陽危機不斷加劇。

“今天,我把你們的供詞燒掉,我希望隨着這把大火,你們之間的仇怨也就此一筆勾銷。”長公主環視衆臣,緩緩拔出長劍,一劍砍斷了面前的案几,“如果今後我發現有哪位大臣利用這件事,故意打擊和報復對方,我就舊帳新帳一把算,殺他九族,絕不姑息。”

大將軍李弘親自點燃了廣場中央的文卷。

大火熊熊燃燒,大臣們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晉陽的血雨腥風終於在大將軍歸來後的第二天停止了。

大漢國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十二月。

十二月初二日,天子崩。

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23章 西域百年計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一節-第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三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二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
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23章 西域百年計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一節-第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三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二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