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

對於漢武帝這次的意外傳召,霍光沒有告訴霍去病,他覺得這件事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估計漢武帝也不希望太多人知道。

第二天一早霍光還是早早的起來前往縣衙,雖然他不用去參加朝會,不過縣衙也有縣衙的規定,無論是長安縣還是各郡縣,每天一早也有一次例行會議。霍光身爲長安令自然要主持每天的縣衙例會,而且今天是他第一天主持,自然要很早就到縣衙。

這樣每天的縣衙例會到很簡單,主要就是縣丞都尉及各曹佐吏彙報工作,而後提出一些棘手的問題讓縣令定奪。不過今天這個會議到沒什麼重要的事商議,一來縣衙中這些吏員還沒有摸清霍光的脾氣,第一天也沒人多說什麼,二來霍光心思也全部在下午進宮見漢武帝這事上,對這個會議也有些心不在焉。

會後就是縣衙正式辦公的時間,縣丞張濟和各曹官吏都回到自己的工作場所,連李陵也帶着縣衙衙役去到大街巡邏。最後留下的又是甄有財和杜延年,甄有財現在主要還是跟着霍光身邊多學學,而杜延年是主簿,自然隨時在霍光身邊。

“延年,你與御史大夫的公子張安世可熟悉?”霍光想來杜周是張湯的得力助手,那麼杜延年很可能也與張安世相熟,他倒是想從杜延年這裡瞭解一下張安世。

“怎麼大人突然問起這個了?張安世現在是尚書令,幾乎天天都在陛下左右,而且此人性格孤僻,極少與人交往,我也只是與他見過幾次。”杜延年有些好奇霍光怎麼突然問起張安世,不過他還是將自己瞭解的情況講了出來。

“沒什麼,只是昨日我與他偶然相遇,覺得這人性格有些怪異,就隨便問問。”霍光隨口說道。

“沒錯,他這人就是這樣,據我所知他從來不與長安權貴子弟交往。我聽別人說,就算在宮中他與御史大夫相遇,都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不過陛下對他倒是很器重,這尚書令一職也是自他而始。”杜延年想了想繼續說道,他這話有些調侃的味道,可也難以掩飾對張安世的敬佩。

尚書令這個官職確實是出自漢武帝時期,就如霍光的諸曹侍中,都是第一次出現在職官序列中,而這兩者也都屬於內廷官職,是可以出入禁宮的。倒是張安世與張湯見面都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霍光大感意外,爲人謹慎的人不少,霍光也屬於這樣的人,可霍光也做不到與衛青霍去病見面完全不含私情,可張安世可以,這也難怪漢武帝對他另眼相看。

“怪不得歷史上張湯死後漢武帝不僅沒有貶低張家,反而還重要張安世,最後張家還成爲西漢頂級望族長盛不衰,看來這與張安世不站隊,爲人謹慎有很大關係!”霍光也不得不承認張安世這種做法在漢武帝時期是最佳的選擇,甚至霍光所選擇的路與張安世也極其相似,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與張安世也屬於同一路人。

這一上午在縣衙之中霍光總是心不在焉的,好不容易等到了申時,霍光整了整衣袍,徒步走向了未央宮。之所以沒有騎馬或坐車,霍光也經過了深思熟慮,既然漢武帝不想讓人知道,那霍光就只能儘量的低調。

嚴格意義來說這還是霍光第一次來未央宮,雖然上次見太子也是在未央宮中,不過那也只是未央宮的一小部分,並不是主體建築。這次霍光選擇進入的也是極少有人通行的未央宮南宮門進入。

雖然這裡已經沒什麼人,不過未央宮的守衛還是極其森嚴。南宮門也有不下數百軍士把守,每個城門都有城門校尉,霍光主動出示了諸曹侍中官印,在城門處到是很順利的放行了。而後等了許久,才從未央宮中出來一個內侍,將霍光領進了宮。不過進入南宮門後,霍光也只能沿着一條直道而行,如果霍光走出了這條道,自然就會有軍士來將他擒拿。

很快霍光就被引到了金華殿,不過這次內侍竟然沒有通傳,只是將霍光領到殿外就自己離開了。這一下將霍光涼在那裡,還讓他真有些爲難。

站了片刻之後,霍光發現這個地方果然沒人來,這老半天了連一個過路的人都沒有,而後霍光才緩緩的推開殿門,只將殿門推開一道縫隙,夠身子擠進去,然後就進到殿內又將殿門關上。

金華殿不大,看上去只有後世一百個平方那麼大,不過霍光發現這間殿堂兩側都開着許多窗戶,而後殿中掛着許多的帷幔,兩側窗戶空氣對流將殿中帷幔弄得翻飛飄舞,到讓這殿中有一種神秘的感覺。

“臣長安令諸曹侍中霍光覲見陛下!”霍光入眼只有翻飛的帷幔,沒有看到漢武帝的身影,當然也可能是漢武帝的身影被這些帷幔給擋住了。於是他就站在門口向着殿內喊道,聲音不大不小,應該夠傳遍整個殿堂。

一開始就搞得如此神秘,霍光心中也更加緊張了,不知道漢武帝這到底唱的是那一出?

“長安令做的可還習慣?”過了片刻漢武帝的身影才從帷幔後傳來,不過漢武帝不是讓霍光走進,而是直接詢問他長安令做的習不習慣。

“謝陛下關係,臣一切都好!”霍光的回答還是中規中矩,雖然看不到漢武帝,不過他依舊低着頭,目光只放在自己的腳下。

“這金華殿朕也有十來年沒有來過了,你知道上一次朕來這是幹什麼嗎?”漢武帝的聲音隨着帷幔的翻動顯得有些飄忽。

“臣不知!”霍光還真不知道漢武帝怎麼突然說這話,不過這地方漢武帝竟然十多年沒有來了,霍光估計上一次漢武帝出現在這裡肯定也是做了一件重要的事,而今天漢武帝同樣在這裡召見自己,意義已經非同一般了。

“元光六年,匈奴大軍直指上谷,朕命衛青爲車騎將軍,率一萬騎兵迎戰。那一戰,朕的大將軍直搗龍城,大勝而歸。成爲我大漢第一個打入匈奴腹地的將軍,從此開啓了我大漢對匈奴的反擊戰。那次出征之前朕便在這裡接見了衛青!”漢武帝聲音帶着回憶說道,不過這短短几句話卻是豪氣萬丈,彷彿又回到了十來年前大漢帝國第一次主動出擊匈奴的那一刻。

霍光心中也是很驚訝,沒想到時隔十來年,漢武帝再次在這裡召見自己,而上一次在這裡召見的就是衛青,而也是那時候起衛青開始鑄就一段軍事傳奇。霍光知道元光六年就是公元129年,距今正好11年時間。而那龍城就是匈奴祭祀天地的地方,屬於匈奴的聖地。原本歷史上著名的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本來說的也是衛青和李廣,不過被後人誤讀,曲解爲飛將李廣,到讓人忘記了直搗龍城的其實是衛青!

霍光只是聽着漢武帝說,他沒打算插嘴。果然漢武帝也沒有讓霍光接話的意思,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你上前來。”

漢武帝發話,霍光自然是低頭上前,越過一道道帷幔,霍光終於感覺到漢武帝的身影出現在自己前方不足三米外,到現在爲止霍光都沒有用目光去看,而只是感覺到。漢武帝剛纔那番話,一般人都會覺得受寵若驚,因爲那言外的意思好像是漢武帝將霍光當成了十年前的衛青。

“當時朕只與大將軍說了一句話!”漢武帝繼續說道,彷彿今天他找霍光來就是爲了回憶一下往事,不過霍光知道漢武帝肯定還沒有進入正題,他也就認真的聽着,目光也隨着地上漢武帝的腳步移動。

漢武帝還沒說出那句話,不過這時候霍光的目光隨着他的腳步移動,卻在地上看到了一樣東西,這東西讓霍光心中一動,竟然這就是昨天東方朔要去的那盞殘破的孔明燈。

“漢武帝的目地在這裡?”霍光瞬間明白,今天漢武帝召見自己肯定是爲了孔明燈,可霍光也想不出來,這東西有什麼值得漢武帝如此對待的?

“朕只告訴了衛青一句話,那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果然朕的大將軍也沒有讓朕失望,你現在雖然只是個長安令,不過朕也想告訴你,不要有什麼顧忌,放手去做吧!”漢武帝這句話簡直讓霍光有些受不了,這等同於將他提到了與衛青一樣的高度,可霍光知道皇帝把你捧得越高,就對你越有所求,關鍵是霍光現在年紀資歷都還不夠,就算漢武帝有心捧他,霍光也沒這個命去擁有啊!

“臣謝陛下厚愛!臣當盡力而爲,不負陛下厚愛!”霍光回答的還算有技巧,之說盡力而爲,也就是說要說超過自己能力範圍那也無能爲力了。霍光估計自己這話說完,漢武帝應該就直奔主題了,也就能知道他的真實用意了。

“嗯,很好!對了……這東西聽說是你做的?”漢武帝嗯了一聲,而後停在了孔明燈旁,這個時候霍光終於微微擡了一點頭,就看到漢武帝似笑非笑的指着地上的孔明燈。

霍光心道:“還真是衝着這孔明燈來的,不過劉徹究竟想幹什麼?如此陣勢的見我,這所圖之事應該不小,不過這和孔明燈有什麼關係?”

第二六一章 小亞細亞總督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三一八章 功垂千秋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三二一章 太初二年第一四零章 再次失守第一九零章 一言定生死論功過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三百章 罪己詔與諡號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三三一章 衆神之主帕茵斯提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三二四章 武帝殯天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六零章 上繳虎符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十七章 諸曹侍中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一九七章 比戰場更可怕的是朝堂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二四六章 繁榮的西域商路第二七九章 勢如危卵第二三五章 養馬奴衛青第一六四章 遣使南越第二七零章 帝國之戰文明碰撞(二合一章)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二零七章 說出你的夢想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一三七章 作戰計劃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三二八章 胡人駐邊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二七六章 巫蠱再起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七十六章 布帛之名第七十四章 下手桑弘羊第二一八章 匈奴王庭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七零章 汾水觸鼎第七章 東市買馬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八九章 以吾陰魂永鎮南越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八十八章 突變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二五八章 英雄遲暮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一一六章 武帝賀使
第二六一章 小亞細亞總督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二六三章 獅狐執政官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三一八章 功垂千秋第二八五章 兵圍安陽侯府第一三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二八七章 大院君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九三章 勤王與清君側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二二七章 席捲草原的瘟疫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九十章 意外發現第一零六章 武帝微服第四十二章 衛霍之謀第二六七章 初戰安息鐵甲騎兵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三二一章 太初二年第一四零章 再次失守第一九零章 一言定生死論功過第一七三章 立族學定三規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九十四章 謠言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三百章 罪己詔與諡號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一一三章 佳人入懷第三三一章 衆神之主帕茵斯提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三二四章 武帝殯天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六零章 上繳虎符第二八六章 三院分立第三三零章 大漢和親公主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十七章 諸曹侍中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一九七章 比戰場更可怕的是朝堂第一九五章 衆矢之的第二四六章 繁榮的西域商路第二七九章 勢如危卵第二三五章 養馬奴衛青第一六四章 遣使南越第二七零章 帝國之戰文明碰撞(二合一章)第二九八章 霍光千騎入長安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二零七章 說出你的夢想第一二二章 火燒山陽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第二十六章 京畿酷吏第一三七章 作戰計劃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九四章 錯亂的時間線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一二八章 接掌河內軍政第三二八章 胡人駐邊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二七六章 巫蠱再起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七十六章 布帛之名第七十四章 下手桑弘羊第二一八章 匈奴王庭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七零章 汾水觸鼎第七章 東市買馬第二九四章 霍光起兵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二二一章 羌人叩關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七八章 伐國之戰第一八九章 以吾陰魂永鎮南越第二五七章 聯絡蘇拉第八十八章 突變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二五八章 英雄遲暮第二四三章 建治敦煌第一零七章 歷史新的序幕第一一六章 武帝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