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長樂燭影

“大將軍竟然親手殺人了?他可是很久沒殺人了啊.......”長樂宮中,漢武帝坐在海棠樹下悠悠的說道。他的雙眼越來越渾濁,行動言語也越發的遲緩。

щшш▲ttκΛ n▲¢ Ο

當漢武帝聽到霍光去了長安學宮後,他沒有關心霍光對學宮的改革和規範,反而對他殺人這件事很重視。

在劉徹心中,他不知道霍光這一劍刺下,是在警告那些濫竽充數的人,還是在向自己示威?

安平侯府的閣樓上,桑弘羊正眺望着燈火輝煌的長安城,他這一年下來也是更加的蒼老和瘦弱了,那寬大的衣袍被夜風吹拂,在乾瘦的身體上鼓動飄蕩着。

“侯爺,大將軍在長安學宮新設了四大分院,分別爲士、農、工、商,四院不分先後,無高低優劣之別。如今學宮只餘百來人了!”阿衡的身子隱藏着陰影中,他的聲音卻清晰的落在了桑弘羊的耳中。

“殺得好.....國家的糧食可不能白白浪費在那些濫竽充數之人身上。沒想到他竟然將商道列爲了四大院?可惜啊......”桑弘羊對霍光的舉動也是大加讚賞,對霍光能將商道列爲四大院之一,桑弘羊更是從心底認同霍光,不過最後他又說可惜,卻不知道在可惜什麼?

太初二年春之後的長安城一片平靜,連霍光和桑弘羊也沒了往日那般忙碌。如今大漢除了西域兩關還有戰事,其它地方都已經基本結束了,而十多萬大軍也正在回來的路上,如今糧草壓力大大緩解,整個大漢又開始了休養生息和高速發展。

“上官桀和樑王他們走到什麼地方了?”漢武帝斜靠在牀榻上,小聲的向一旁的張安世問道。這幾日他已經很少走出大殿了,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有些不受自己的控制了,劉徹知道這種情況說明他已時日無多了。

如今張安世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光祿大夫了,就在一月前他被漢武帝任命爲了光祿勳,這個光祿勳就是原本的郎中令職責,實際上張安世便成爲了長安城所有軍隊的最高長官。

“回陛下,從安侯已經到了鄜縣一帶,距離長安已不足兩百里。而樑王的大軍已經進入弘農郡,不出五日也能到長安了。”張安世躬身在側答道。

“傳朕旨意,讓上官桀的軍隊繼續去右扶風駐紮,令樑王和淄川王的軍隊駐紮武城,讓他們幾人儘快來長安吧!”漢武帝聲音有些虛弱的說道。將上官桀和樑王的軍隊一左一右的安排在了長安兩側,而那個武城就在翠華山附近,行軍只需一日便可抵達長安。

“諾.....”張安世應下,就欲出去傳旨。不過這時候漢武帝又叫住了他,繼續說了一句:“順便將太孫和江都公主叫來。”

很快劉進和劉細君便匆匆來到了長樂宮,劉進最近倒是時常來向漢武帝請安,不過劉細君則是半年來第一次見到皇帝。

長樂宮主殿之中只有漢武帝一人,連張安世都退出了主殿,殿中燭影搖曳,只能在窗楹上看到同樣搖曳的皇帝身影。

“孫兒(臣女)拜見陛下。”劉進和劉細君躬身行禮,他們都知道上官桀和樑王兩路大軍距離長安已經不遠了,這個時候皇帝召見自己二人一定是有大事商議。

“免禮,你們靠近些吧.....”漢武帝艱難的向兩人招了招手說道。

等劉進和劉細君都站到了漢武帝牀榻邊的時候,劉徹躺在牀榻上,聲音有些緩慢的說道:“進兒有細君輔佐,祖父也沒什麼太多的擔憂,聽說你們讓樑王和淄川王去了趟燕國?如今你那叔叔已經不在了吧?”

漢武帝第一句話竟然是對劉細君的肯定,而後又直接說到了劉進兩人私底下的小動作。而事實上燕王已於半月前自殺了,至於是真的自殺還是其它卻無人知曉了!同時燕王劉旦密謀造反的一些罪證也被披露了出來。這件事還沒有正式彙報給漢武帝,不過劉進卻以監國太孫的名義,聯合了宗正劉安國還有數位劉姓諸王已經將劉旦的罪證給坐實了。

“祖父,非是孫兒無情,實在是大漢久經戰亂,如今百廢待興,已經再也經不起任何折騰了!”劉進連忙跪在漢武帝牀榻前,低着頭痛心疾首的說道。

“起來吧,事實已成再多說也無意了。你說的對,大漢真的再也經不起折騰了。祖父的時間恐怕也不多了,有些事情需要最後給你們交代一下。”漢武帝斜躺着說道,他每說一句都重重的喘一口氣,彷彿每一句話都要耗費他極大的氣力。對於自己兒子的死,他心中早已有數,作爲一個合格的帝王,這也是他悲哀和無奈的地方。

“請祖父明示,孫兒一點謹遵教誨。”劉進依舊跪在牀榻前,心中也是有些難受,他知道自己這個雄才大略的祖父真的時日無多了。

“隨後祖父便會下最後一道旨意,加封張安世爲右將軍,上官桀爲左將軍,金日磾爲車騎將軍。另外朕殯天之後,進兒可用司馬遷爲御史大夫,如果桑弘羊願意的話,他爲丞相最好,如果他不願爲丞相的話,廷尉丙吉可以爲相。進兒你沒有兄弟,諸王之中需與樑王淄川王交好,這次他二人入長安,你便增加兩國封地吧,這道旨意祖父就留給你了。”漢武帝艱難的說道,卻是真的在交代後事了。

西漢皇權與諸侯王的權利一直是衝突點和矛盾點,但是每一任皇帝和自己的兄弟關係又都還不錯,甚至還有景帝與樑王這樣能夠並肩作戰的兄弟,所以當歷任皇帝在極力削弱諸王的同時,卻又與自己的兄弟交好,也算是一種拉攏與打壓的手段。劉進沒有兄弟,那麼在宗室諸王之中,他也必須尋找交好的諸侯。

“陛下那大將軍該如何安排?”劉進還沒說話,劉細君卻先一步問道。漢武帝安排了那麼多人,卻唯獨沒有如今權勢最盛,威望勢力都最強大的霍光。

“大將軍的話.....朕自有安排,你們切不可妄動,現在的大漢離不開他,若他有什麼不測,大漢必將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進兒你日後首要的任務是鞏固權利,其它的事再徐徐圖之!”漢武帝嚴肅的說道,對於霍光的安排他心中也有想法,不過這個想法他活着的時候不能說,而且說了也沒用。反而他還叮囑兩個孩子,千萬不能在霍光面前輕舉妄動。

“孫兒謹記祖父教誨。”劉進認真的說道,面對這個一心還想着自己的祖父,他的內心既有感動也有愧疚。

“身爲帝王必要有所取捨,我們所要承受的遠比普通人更加沉重,所得必有所失,進兒日後還需謹記。細君......”漢武帝艱難的伸出手摸了摸劉進的頭,這時候他看劉進除了是自己的嫡長孫,更是大漢的皇帝。

“臣女在”劉細君也跪在漢武帝牀榻側,聽到這時候皇帝單獨叫自己,她也恭敬的應道。

“作爲一個長輩,朕無意殺你親人,但作爲大漢皇帝,他們卻不得不死.....剛纔朕對進兒說的話,希望你也謹記,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劉徹不在以一個皇帝的身份面對劉細君,而是以她的長輩,甚至以她的殺父仇人身份。

“臣女不怪陛下,只怪父親自己做錯了事!”劉細君平靜的答道,對於她父親和家人的死,她確實不怨恨漢武帝。

當日劉細君雖然還小,但是她父親在外面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卻也是知道的,雖然那是她的父親,但即便劉細君也不得不承認,劉建所作所爲真的是死有餘辜!

“你能明白就好.....”漢武帝悠悠的說了一句,話裡似乎似有所指,也不知他這句究竟是什麼意思?

當漢武帝的這一系列任命部署還未公佈的時候,武臺殿中霍光正細細看着司馬遷最近編撰的史記內容,其中記載的正是最近半年發生的事情。

殿中同樣燭影搖曳,杜延年匆匆從殿外走入,他走近霍光便低着頭小聲的說道:“大將軍,上官桀、樑王還有淄川王已經先一步動身返回長安了,預計明日一早便會進城。從北線退回的七萬大軍被陛下安排在了右扶風,樑王和淄川王的六萬大軍,被安排在了武城。我們帶來的河西軍八萬騎兵目前還在漁陽上谷一帶,而王元祐的三萬兵馬也被留在了萬里之外的朝鮮。如今長安左右都是陛下的軍隊了,而我們真正可調配的只有千餘騎兵!”

“哦,陛下這番佈置倒也不錯,內外兼顧萬無一失。”霍光只是隨意的說了一句,目光依然在史記之上。

“半個時辰前,陛下在長樂宮召見了太孫和江都公主。”杜延年繼續說道,這次卻只是一件最爲普通的小事。或許是霍光的沉着感染了杜延年,連他也覺得眼下這種情況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麼說該交代的陛下也都交代了......那麼作爲大漢的大將軍,我也該去見見陛下了!”霍光突然放下手中書冊,將目光投向了長樂宮方向。

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三二零章 長安學宮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一四八章 霍光殺妻第三三一章 衆神之主帕茵斯提第九十九章 腹謗之罪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二三一章 雪域生死路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九一章 霍光殺劫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二八四章 右輔都尉王元祐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三二四章 武帝殯天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二十三章 封狼居胥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二九九章 逼宮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四章 初見兄長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一八四章 縱兵屠城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九十七章 諸子遺風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一零章 貴人臨門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一三七章 作戰計劃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四一章 蕩匪校尉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二三一章 雪域生死路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四章 初見兄長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一九二章 霍氏一族,滿門屠夫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一一零章 貴人臨門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二四六章 繁榮的西域商路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二九九章 逼宮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
第一五二章 不準死第三二零章 長安學宮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一四八章 霍光殺妻第三三一章 衆神之主帕茵斯提第九十九章 腹謗之罪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二三一章 雪域生死路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一九一章 霍光殺劫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三十四章 初遇桑弘羊第二八四章 右輔都尉王元祐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九十八章 坐而論道第一零八章 忠君?忠社稷?第二五四章 黃河水患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十九章 狼居胥山第三二七章 劇終(僞)第三十六章 隱居茂陵第三二四章 武帝殯天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三三四章 全面戰爭四大帝國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二十三章 封狼居胥第十章 戰爭前的陰雲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第二九九章 逼宮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一五八章 路博德入朝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二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九五章 局勢逆轉第二四七章 來自條支的消息第一零二章 桑弘羊得勢第四章 初見兄長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二八八章 幽州急報第一八四章 縱兵屠城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二九零章 事關國運的三封信第七十五章 老奸巨猾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二十五章 遺漏的封賞第九十七章 諸子遺風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七十二章 (上)漢武帝的真實用意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二六五章 劉據與江充第一一零章 貴人臨門第八章 穿古第一神器第七十章 東方朔來訪第一三七章 作戰計劃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六十二章 國策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一八二章 暑病來襲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二四一章 蕩匪校尉第八十七章 不如意的東方朔第二三一章 雪域生死路第二四八章 兵出玉門劍指烏孫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一七一章 有女霍棠第二四二章 居延都尉第一三零章 詭異的情況第四章 初見兄長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一九二章 霍氏一族,滿門屠夫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二三三章 梟雄落幕第一一零章 貴人臨門第一零四章 請開夜市第四十一章 龐大的外戚勢力第二四六章 繁榮的西域商路第一五四章 將星隕落第二九九章 逼宮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五章 我要建功立業第四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第二一四章 悄然改變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