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第一題很好回答,雖然龐統沒當過什麼高官,從政經驗基本爲零,但畢竟有超越千年的見識。古代治國無非是那麼一套,上過歷史課的基本都知道,古代社會就是地主階級和普通百姓間的矛盾。一般開國初期,人口較少,田地荒蕪,政治清明,百姓能分到土地,安居樂業。
不過到了王朝中期大地主就開始兼併土地,讓很多擁有土地的百姓失去安身立命的田地,變成自己家的佃戶。這樣的風氣盛行,大量的財富集中少數人手中,有人窮的吃不上飯,有人富的放屁都流油。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就是封建社會後期的真實寫照,豐年時候百姓種出的十成糧食能留到手中一成勉強活命,等到災年的時候百姓根本活不下去。不造反怎麼辦?不造反如何活下去?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打出口號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看起來是豪氣干雲,其實只不過是在秦末嚴酷的法令下求一條活路而已。但凡有一線生活的希望,誰會把腦袋放到褲腰帶上造反?
荊州連年大戰,人丁凋零,龐統建議把世家大族控制的土地分給百姓播種。並且降低賦稅和收租,讓百姓能有口子活路。政府鼓勵生產,多生的孩子政府給一定的補助。而且如果有地方發生水災旱災,政府要及時賑災。龐統也知道劉備供養大軍,錢糧不多。他提出可以向荊州本地的士族借糧,待秋收過後,還糧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利息。
這樣即不得罪這個時代基石,各大世家,同時又能爲老百姓謀利。世家大族因連年兵禍很難招收佃戶,樂的政府出面解決。雖然拿出糧食心有不平,但年後就能換的一批新糧,省着糧食放在倉庫裡發黴,這一氣一喜之下也就釋然了。
第二道題“亂世之中當何去何從?”這也不難回答,第一題是考驗這些荊州才俊的內政能力,第二題就是考驗戰略眼光了。諸葛亮被稱爲軍事家、政治家,其實反倒不如稱他爲戰略家,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當代很多人都能於他並肩。比如周瑜,郭嘉,但周瑜爲什麼鬥不過諸葛亮,一個是因爲胸襟氣度,令一點就是因爲戰略眼光。
龐統也像在孔明面前一樣,簡述了一下西川的重要性,想必肯定能引起劉備的重視。尤其在本篇策論的末尾,還加了一句原本出自劉備的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第三道題“如何評價曹操?”這道題很有意思,說白了是立場問題。雖然劉備嘴上說:“恨不得寢汝肉,食汝皮。”但龐統猜測二人肯定十分談的來,惺惺相惜,否則就不會有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典故,曹操也不會說出:“天下英雄爲我和使君爾”。
雖然兩人惺惺相惜,但估計劉備肯定不希望自己手下和曹操也惺惺相惜,否則這立場也太危險。但如果過分貶低曹操又會引起劉備不快,龐統思考片刻,在此題上只寫了寥寥數字。
“曹操,雄才大略。但不思報效國家,託名漢相,實爲漢賊。”
雖然龐統動筆比較晚,但他是率先寫完的,因爲他心中有明確的思路。看着四周還在苦思冥想的莘莘學子們,他的心頭不盡升起意思快意。他擺了一個自己爲不錯poss就瀟灑交卷了,那成想他身後的小廝給他好一頓鄙視。在多位小廝眼裡,龐統這貨就是來混吃混喝的。
……
駿馬忙乎完了伯樂也不能閒着呀!剛剛忙乎完陪媳婦吃完飯的劉備這不緊接着就顛顛兒的來閱卷嗎。要說夫人問題,劉備一想就頭痛,自從原配發妻死了後這續絃的孫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燈,如果上天能給劉備一次重新再來的機會,他真想面對孫權高呼三個字——求退貨。
本來看孫小妹年輕貌美,劉備還有點小竊喜,感覺自己年過半百撿了妙齡少女真是賺到了,不過這孫小妹好武不好文,好聽點叫活潑好動,說不好聽的這簡直就是一惹禍精。自從來了這左將軍府,就沒消停過。
而且孫小妹的侍女都配刀劍,每次一起飲宴的時候劉備都有種自己彷彿是當年劉邦參加“鴻門宴”的感覺。一次兩次還行,這麼長時間簡直就是一種精神折磨,有時候劉備自己都暗自琢磨,自己和軍師是不是被孫權誆了。這跟不是什麼周瑜設下的計謀,把自己困在江東,而是本來孫權就要把孫尚香這個嫁不出去的賠錢貨甩給自己?說不定這碧眼小兒現在正偷偷躲在某處樂不可支呢!
拖着疲憊的身軀他來到了中堂,有時候劉備有些趕到力不從心,看來就算在厲害的人也逃脫不過歲月的摧殘。想當年十八路諸侯會盟之時,他劉備與二弟關羽,三弟張飛在陳留關前血戰呂布,那時候何曾疲憊過?現在事業大了,不用自己親自上戰場了,只不過是批批公文,居中調度,就已經疲憊的不行。
簡雍倒是十分有眼色,他上前道:“主公,要不然我們今日早些休息,明天再看這些士子文章如何。”
劉備擺擺手示意不必:“算了,我還是看看吧!早看完早些通知那些等候結果的士子,對了,這批文章你們看後有沒有那篇是特別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