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悔不當初

三老爺夫妻倆,雙雙丟了性命,隨身攜帶的財物,也都被山匪搶走了。

只兩個忠心的下人,護住了三老爺的一個五歲的嫡子、一個七歲的庶子、一個十歲的庶女,攏共就這三個血脈後人,一路乞討着,回到了花枝縣。

而因爲那小媳婦兒的孃家近乎偏執的堅持,也因爲這個大家族的靠山倒臺,縣衙開始吃完原告吃被告,兩邊收好處。

再後來,縣衙的捕快在調查中無意發現,那被休了的小媳婦兒的死,果然有蹊蹺。

仵作驗屍之後,發現那小媳婦兒竟然不是自殺!

死因竟然也不是溺水。

小媳婦兒生前最後見過一面的前夫,有重大嫌疑。

最關鍵的是,這大家族的油水,比那小媳婦兒的孃家豐厚太多了.

他們的靠山又一個丟了,成了老百姓;另一個丟了命,不知去哪裡投胎去了……

於是,衙門上下,乾脆把壓榨油水的重點,放在了他們家。

幾次三番地操作過後,花枝縣的縣官和底下的吏員們,都嚐到了甜頭,貪心也越來越重了。

再加上,因爲大老爺的兒子說過幾句抱怨的話,縣衙裡的人十分擔心,倘若將來大老爺起復了,恐怕會報復他們。

這波人見了金子銀子,那是比親爹還親。至於說什麼皇帝、什麼律法,統統都忘到了腦後。

只要拿得到銀子,他們的膽子,可以比天大。

爲了永絕後患,也爲了幹一票大的,他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利落地將楊家全族一大家子人,全都以“通匪”的罪名冤枉入獄了。

重點是,入獄後,順理成章地把他們的家產、族產、乃至祖產,全部“沒收充公”。

當然,這個過程中,他們中飽私囊,私下裡分掉的有多少,就沒人知道了。

因爲這個案子,花枝縣附近幾個縣城那些有錢財資產,卻沒有勢力的大戶人家,都深深戰慄,再次領會了什麼叫做“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

於是,大戶富戶們,紛紛開始找靠山、抱大腿,有些甚至帶着土地“投獻”到官宦人家,倒是讓舉人老爺們的身家水漲船高起來。

而得知了這件事情始末的富戶們,也都開始教誨家裡人,萬萬不可與親家交惡。哪怕鬧到和離的地步,也要好聚好散,心平氣和。

安撫好了對方,纔不至於鬧到衙門裡,反而給了衙門裡某些凶神惡煞,侵吞家業、闔族滅門的藉口。

再後來,這樁案子漸漸隨着時間的流逝,不再有人關注。

但當時楊家問斬的那些人口,那流淌了滿地的鮮血,卻讓整個花枝縣人,乃至於花枝縣相鄰的幾個縣,都沉默了好幾個月。

聽說楊家人闔族蒙冤入獄後,那“跳河自盡”的小媳婦兒的孃家人,也決定不再告,全家連夜搬走了。

至於這家人到底是真的搬走了,還是發生了別的什麼事……

夏金花不敢問,夏大郎也不敢說。

夏大郎跟戴父提起這個案子,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若是不能好聚好散,雙方的結局恐怕都不怎麼樣。

但夏家對金花愛若珍寶,戴三郎又做出了這種獸行,若是告到衙門裡,重刑之下,戴三郎絕不會不招,而這種違背倫理的大罪,即便戴家人肯使錢,也絕不會判得太輕。

更何況,若是衙門枉法,夏家人也不會善罷甘休。

這樣下去,說不定花枝縣的楊家滅門慘案,就會在戴家重演。

戴家雖然有些拉拉雜雜的遠房親戚,但真遇到事能爲他們豁出命來的,怕是也不多。

論家族人口,不算大戶,論權勢地位,也沒什麼依仗。只不過有些省吃儉用、機緣巧合得來的資財,有些慢慢積攢起來的田地……

這不恰好是那上等的肥羊?

戴父被夏大郎的分析,驚出來一身冷汗。

仔細想想,便知道夏大郎說得不錯。

自家人沒什麼依仗,在鄉下做個土財主也就罷了,這若是入了衙門的眼,豈不是送上門去任人宰割麼?

與闔家滅門,財產盡失相比,僅僅通過和離,送還嫁妝,保守秘密,就能免去兒子的牢獄之災,已經是自家佔了大便宜了!

戴父想清楚了,便約束了家裡人,給他們充分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

還重點承諾了戴三郎,若是他能老老實實貓在家裡,不要對任何人透露自己做過的醜事,就再給他娶一房溫柔美麗的媳婦兒,而且絕對不會是像金花這樣“不賢惠”的。

戴三郎紅着臉,點頭應了。

自打聽爹爹說了,這事兒可能會害他坐牢,他就把嘴巴閉得嚴嚴的,一個字都沒吐露過。

戴三郎雖然渾,膽子其實小得很。

坐牢,那簡直太可怕了!聽說牢房裡不但什麼壞人都有,還有老鼠呢!

只要想一想,戴三郎就覺得噁心想吐,遑論真的去陰冷潮溼又可怕的牢房裡住了。

再者說,按他犯的罪來算,說不定還得戴枷站籠示衆,說不定還要遊街、還有流放,或者乾脆判了秋後問斬……

他越想越害怕,自然只能乖乖聽話。

戴父見兒子肯聽話,沒有鬧騰也沒有犯渾,也忍不住暗暗鬆了口氣。

好在夏家人愛惜臉面,不願鬧大!

不然若遇上那彪悍的,不管不顧非得要鬧出來,自家怕是就得遭一場劫難!

哪怕自己運氣好,本地的衙門沒有花枝縣那麼貪酷,戴三郎也免不了要坐牢呀!

就算自己捨得使錢打點,哪怕家財散盡,多半也只能讓戴三郎保住性命、少判幾年罷了。想要一天班房都不蹲,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麼多年來,戴父頭一次後悔,沒有把兒子教好,讓他犯下了這等大錯。

從前他覺得,兒子不過是任性些,家裡人寵溺些,算不得什麼。

畢竟大楚朝這麼大,誰家敢說不寵溺兒子呢?

他卻萬萬沒想到,一個被寵溺慣了的人,往往在很多事情上,缺乏正確的判斷,而只會凡事只顧自己舒坦,只會由着自己的性子來。

若不是因爲過於疼惜戴三郎這個獨子,沒把他教好,戴三郎也不至於會犯下這樣的罪過!

此時此刻,戴父並不是唯一一個深深後悔沒把兒子教好的。

夏有貴和孫氏,看着直挺挺地跪在自己面前的二郎,只覺得腸子都悔青了。

第182章 大事不妙第57章 娘幫你收着第343章 消失第304章 飄雪的新年第335章 都不能選第62章 淚流滿面第29章 退婚(下)第57章 娘幫你收着第317章 歪門邪道第356章 小豆子第299章 沉了下去第47章 目光灼灼第304章 飄雪的新年第36章 新生第127章 拂袖而去第294章 不吃那些個閒氣第229章 糖畫第162章 槐花第89章 相看第139章 戴三郎接媳婦兒第269章 殺雞儆猴第178章 刺殺第258章 鬧事第27章 沖喜第121章 人命如草芥第39章 折騰第17章 過年第21章 新麥種第86章 寒毛直豎的危機第17章 過年第69章 兄妹與兄妹第103章 怕是又得鬧騰起來第7章 咬手第219章 奢侈第255章 不肯第141章 差點捱揍第174章 背後是誰第82章 得手了沒第132章 賣慘第290章 雙峰嶺上第191章 回到北關村第344章 信任第5章 爭吵第377章 我不賣了(大結局)第27章 沖喜第348章 請神容易第6章 竈臺第375章 富民之策新年快樂呀第105章 稻花香第334章 作妖第117章 分不清裡外拐第309章 順藤摸到瓜第302章 紅雲第91章 一丟丟倆第192章 親手報仇第265章 幕後黑手第58章 找茬第44章 起新房第353章 你是不是傻第34章 大盜第138章 住同一間屋第56章 大變活人第301章 焦點第232章 反擊第121章 人命如草芥第220章 美味第132章 賣慘第143章 銀花去哪了第294章 不吃那些個閒氣第292章 四當家(2)第253章 傳聞請個假第1章 穿越第89章 相看第263章 被綁第302章 紅雲第134章 急驚風遇見慢郎中第149章 矮了一截第124章 這扔的都是錢哪第219章 奢侈第9章 試探第285章 說幹就幹第96章 不受歡迎的客人第300章 踩雷與警告第373章 最大的八卦第56章 大變活人第135章 那我可得嚐嚐第24章 相處第342章 答案第296章 河東獅吼第73章 還嫌不夠丟人哪第292章 四當家(2)第136章 交鋒與添堵第126章 夏有財的劫難第17章 過年第7章 咬手第247章 打擊第327章 信任與背叛(上)第273章 吳氏訓女
第182章 大事不妙第57章 娘幫你收着第343章 消失第304章 飄雪的新年第335章 都不能選第62章 淚流滿面第29章 退婚(下)第57章 娘幫你收着第317章 歪門邪道第356章 小豆子第299章 沉了下去第47章 目光灼灼第304章 飄雪的新年第36章 新生第127章 拂袖而去第294章 不吃那些個閒氣第229章 糖畫第162章 槐花第89章 相看第139章 戴三郎接媳婦兒第269章 殺雞儆猴第178章 刺殺第258章 鬧事第27章 沖喜第121章 人命如草芥第39章 折騰第17章 過年第21章 新麥種第86章 寒毛直豎的危機第17章 過年第69章 兄妹與兄妹第103章 怕是又得鬧騰起來第7章 咬手第219章 奢侈第255章 不肯第141章 差點捱揍第174章 背後是誰第82章 得手了沒第132章 賣慘第290章 雙峰嶺上第191章 回到北關村第344章 信任第5章 爭吵第377章 我不賣了(大結局)第27章 沖喜第348章 請神容易第6章 竈臺第375章 富民之策新年快樂呀第105章 稻花香第334章 作妖第117章 分不清裡外拐第309章 順藤摸到瓜第302章 紅雲第91章 一丟丟倆第192章 親手報仇第265章 幕後黑手第58章 找茬第44章 起新房第353章 你是不是傻第34章 大盜第138章 住同一間屋第56章 大變活人第301章 焦點第232章 反擊第121章 人命如草芥第220章 美味第132章 賣慘第143章 銀花去哪了第294章 不吃那些個閒氣第292章 四當家(2)第253章 傳聞請個假第1章 穿越第89章 相看第263章 被綁第302章 紅雲第134章 急驚風遇見慢郎中第149章 矮了一截第124章 這扔的都是錢哪第219章 奢侈第9章 試探第285章 說幹就幹第96章 不受歡迎的客人第300章 踩雷與警告第373章 最大的八卦第56章 大變活人第135章 那我可得嚐嚐第24章 相處第342章 答案第296章 河東獅吼第73章 還嫌不夠丟人哪第292章 四當家(2)第136章 交鋒與添堵第126章 夏有財的劫難第17章 過年第7章 咬手第247章 打擊第327章 信任與背叛(上)第273章 吳氏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