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攻佔幷州

受限於這個年代的條件,司馬季還是沒能把所有參戰的幷州軍全部幹掉,但十一二萬的總兵力一次被幹掉九萬多,仍然可以稱得上是一場殲滅戰。這裡面劉淵的匈奴部衆佔了一半,王浚的幷州軍是另一半,目前而言幷州全境的留守軍隊應該只剩下了老弱病殘。

王浚和劉淵大敗的消息受限於這個時代,還不至於傳出去,那現在就有這個時間佔領幷州全境,司馬季大手一揮下令道,“分兵攻取幷州六郡四十五縣,從現在開始,幷州是本王的轄地,本王不能就近看着你們進攻,你們可要悠着點,戰場上的事情已經解決完了,如果爲了私心泄憤屠城,小心你們的腦袋。”

“燕王,末將等明白!”帳中將校紛紛開口保證道,“但如果有人抵死不從的話。”

“那樣的話,本王不願意雙手沾滿鮮血可也沒有辦法。”司馬季眼皮一翻陰測測的開口道,“聽話納稅就是百姓,抵擋天兵就是刁民,本王言出法隨,絕不收回。”

帳中將校一鬨而散,紛紛出帳招呼所部,幷州大軍已經覆滅,現在幷州下轄六郡四十五縣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個加官進爵的封賞告示,一定要快點行動,完了就被友軍搶了,大家都是爲燕王效力,痛擊我方友軍的事情最好別出現。

“先說好,六郡怎麼分,我部都是步卒,你們是騎兵也要給我們留點湯喝,不然本將和部下沒法交代,我們步卒摧城拔寨,追着火線穿越煙塵容易麼?一個個都快成燻肉了。”

“少不了你們的份,這事還要張達李山兩位將軍點頭,咱們分兵攻取,以後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不要傳出去讓別人笑話。”

“給我特麼小點聲,不能滾遠點在討論麼。”司馬季的大吼從軍帳裡面傳出來,“知道的知道你們每個人的部下都是識文斷字的士卒,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哪來的流寇,你們不要臉,本王還要呢。”

“衆位將校,請吧!”帳前的晉衛言出法隨,做出一個請的收拾,示意你們趕緊滾蛋。

不多時,各將校紛紛帶着所部走出大營,對戰場的封鎖也結束了,這個時候如果還在山林當中躲藏的幷州士卒,他們比較幸運,算是撿回了一條命。分別轉攻幷州下轄的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郡。

司馬季身邊只剩了一萬晉衛和五千龍雀營在惻,不過這些部隊已經足夠了,只要不被十萬大軍團團包圍,他都無法產生緊張的情緒。

不緊不慢的拔營跟着步卒大軍前往雁門郡,他給自己規劃的駐地是平城。他會在平城住下,等待從薊城趕來的羅永,隨後便是對幷州進行調整的時候了。

之所以在平城等待,而不去晉陽,主要是晉陽遠,而且司馬季有好生之德,不願意面對幷州士族,萬一人家獻出來兩個美女想要通融一下,那他燕王到底是通融還是不通融?

現在的平城,就算是在雁門郡都不算是一座大城,不過平城的戰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最強的時候,應該屬北魏帝國中期的時候。

草原或者漁獵建國的時候,都是避免深入中原,不是誰有享受被隨時包圍的感覺。一般東北方向的勢力會選擇薊城,而北魏的前身拓跋鮮卑,則是屬於河套一代的勢力,最終選擇了平城作爲本國的首都。

對於這種農耕和草原的衝突,司馬季從來不過多關注,他有的是大事要辦,哪有空關注農牧分界線到底是在哪裡,據他所知平城所在之地屬於戰國的代國,那個時候的代國根據記載應該是遊牧佔據主導,代王似乎死的也很慘,那算不算第一次農耕國家對遊牧國家下黑手?這筆歷史爛賬非說誰有理如此的扯淡。

他感興趣的是這個地方,因爲平城在後世有個名字叫大同,大同,中國煤都。煤炭就是平城的價值,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幷州的價值所在。幷州不同於幽州,幽州是平原,幷州的土地承載能力並不強,強行開發的話,反正後世新中國還在琢磨在黃土高原種樹呢,幷州的山區基本條件,也就比黃土高原強點不多。

“這條水系下游是不是幽州?”司馬季拿着平城的水文資料觀看,有點困難,平城是一塊盆地,當然也不是不行,只不過施工難度比較大。必須利用起來桑乾河的水系。

目的自然是加強鹽鐵專營了,平城不在手中,所謂煤炭加入鹽鐵專營只不過是一句空話,就等着薊城西郊那點煤炭,夠供應誰的?

“應該看看這條河的河道夠不夠本王的標準,要不要拓寬?”司馬季合上了水文志,一擡頭正見到晉衛入內稟報,“燕王,廷尉羅永帶領五百典獄吏已經到達城外。”

“馬上帶他們進來,本王看到這些忠厚老實的部下,就如同見到了親人。”司馬季打了一個哈哈,時間不長風塵僕僕的羅永就來到了這座府邸,打量着四下的環境道,“主公真是辛苦了,這裡的陳設如此陳舊,臣下都看不過眼。”

“行軍打仗就不要顧忌這麼多了,對了,本王已經決定像朝廷推舉江統爲幷州刺史,信中已經說明讓你傳信給他。”司馬季收斂了笑意開口詢問道。

“臣下已經通知了江統太守,不過遼東還是距離薊城遠了一些,主公催的有比較急,臣下就帶着典獄吏先行一步。”羅永開口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然後道,“不過最近遼東發生了一件案子,江統太守估計對臣下頗有微詞。”

“說來聽聽!”司馬季好以整暇往後一靠,聽着羅永口中有些新鮮案子。案子倒是不新鮮,無非就是喜事便喪事,鄰寨兩戶人家結親,但女方一家反悔,收了禮錢卻反悔不嫁女兒,還把男子打了出去“男子一家是外鄉來到殿下定居的。”

“欺生啊,本王一直以爲拆了同姓之村寨,這種事情應該被消滅了。”司馬季自語了一句道,“山野鄉民,吃絕戶、辱寡婦、以本家人多勢衆欺生應該是存在的,你是如何處理的?”

“倒不像是殿下說的這麼嚴重,孤立案件。臣下自然是將殺人的男子收押,只不過臣下認爲女方一家有騙婚之嫌,禮錢不退如同盜竊。要重判以儆效尤,江統太守認爲刑罰太過。”羅永很是無奈的笑笑道,“臣下已經將女方一家男丁收押了。”

“本來就是騙婚,你做得對。”司馬季拍了拍手道,“等江統來本王親自和他說,真是豈有此理,整個北地只有本王能夠欺負人,誰給這幫刁民欺生的權利?”

“收了禮錢不退如同盜竊,行兇在先這也是自找的,殺人者恆殺之,這家人也不能放過。本王轄地想來是輕罪重罰,大軍出征在外,幽州所轄之地更要嚴苛管理。”

司馬季站起來來回走了兩步看着羅永道,“這也是叫你來幷州的目的,相信也有所準備。”

“臣下雖然不知道幷州的具體情況,但是明白殿下叫臣下來目的,拆掉士族滋生的環境,重新構建朝廷的權威,百姓和朝廷的關係之間,不需要士族的存在。”羅永躬身見禮道。

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七百一十七章 燕王要求進貢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萬援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王獻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騎兵北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熱鬧第六十三章 造反者聯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七百一十九章 最後一道功課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二百三十六章 畫餅充飢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操舊業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種田第二百二十章 歷練第五百二十四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一百零八章 強攻橫山關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後大典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七百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此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州無外患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欺騙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九十七章 羅馬第一百九十五章 列陣攻城第三十一章 高句麗人乾的、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欺騙第二百七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生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戰告捷第七十九章 殺羊、殺楊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返第六百二十八章 周公再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會盟第七百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此第一百六十三章 晉衛、燕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五百一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章 年號還是元康第三百四十一章 話不投機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三百二十九章 編纂地理志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對手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達帶方郡第一百零九章 號稱五十萬大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幷州歸燕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戰第七十一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緬甸人的祖先第九章 司馬炎駕崩第六百四十章 貿易戰容易打贏第一百七十四章 拓跋氏出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陽公劉秋第七百二十章 和羅馬和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種田第五十九章 三王齊匯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來不及了第九十八章 來人,上五石散第四百章 淮南王出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收買軍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鮮卑語十級第二百三十一章 購買人口第二百八十一章 會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妖邪是三韓第四百二十九章 略施懲戒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場戰國官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樂公劉恂第三百三十八章 試探朝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三百六十七章 傳信塞外第四百三十三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六百八十八章 本王要出全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七百二十二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口置換第四百一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四百九十八章 劉淵你怎麼看?第三十一章 高句麗人乾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釋放馬庫斯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擋我者死第四百零六章 孫秀逼婚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內動靜第九十七章 羅馬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摻沙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
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七百一十七章 燕王要求進貢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萬援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王獻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騎兵北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熱鬧第六十三章 造反者聯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套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七百一十九章 最後一道功課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二百三十六章 畫餅充飢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六百八十二章 重操舊業第十五章 我全都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種田第二百二十章 歷練第五百二十四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南征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三百五十三章 外援第一百零八章 強攻橫山關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後大典第三百零四章 敲詐豪強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七百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此第二百八十二章 幽州無外患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欺騙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九十七章 羅馬第一百九十五章 列陣攻城第三十一章 高句麗人乾的、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欺騙第二百七十二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生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戰告捷第七十九章 殺羊、殺楊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返第六百二十八章 周公再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會盟第七百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此第一百六十三章 晉衛、燕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五百一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章 年號還是元康第三百四十一章 話不投機第二十五章 各有所得第三百二十九章 編纂地理志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對手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達帶方郡第一百零九章 號稱五十萬大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幷州歸燕第六百六十一章 河中之戰第七十一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緬甸人的祖先第九章 司馬炎駕崩第六百四十章 貿易戰容易打贏第一百七十四章 拓跋氏出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陽公劉秋第七百二十章 和羅馬和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種田第五十九章 三王齊匯第五百二十章 晚了就來不及了第九十八章 來人,上五石散第四百章 淮南王出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收買軍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鮮卑語十級第二百三十一章 購買人口第二百八十一章 會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妖邪是三韓第四百二十九章 略施懲戒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場戰國官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安樂公劉恂第三百三十八章 試探朝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三百六十七章 傳信塞外第四百三十三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六百八十八章 本王要出全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七百二十二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口置換第四百一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四百九十八章 劉淵你怎麼看?第三十一章 高句麗人乾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釋放馬庫斯第三十八章 一吐爲快怎麼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擋我者死第四百零六章 孫秀逼婚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內動靜第九十七章 羅馬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摻沙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