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

滋河上游飄來的幾千具浮屍並非率部在京西懷來、延慶、易州等地燒殺的高傑所爲,而是其部將胡茂楨的“傑作”。

胡茂楨是第六鎮入北直的先鋒,其部約四千餘人,有馬1600匹,騾驢4000餘頭,披甲騎兵1500餘,其餘皆無甲兵。

胡部先於獻縣、景州、交河、阜城等地機動,大聲旗鼓,於故城擊敗清綠營真定副將徐法祖,俘殺清總督洪承疇任命的督理北直糧儲戶部員外郎呂鳴章,其後長驅直入奔冀州,造成山東淮軍大舉北侵的假象,成功調動坐鎮滄州的清南方招撫大學士洪承疇拼湊的綠營兵馬西進,結果被胡茂楨於獻縣設伏大敗。

此後第六鎮主力北上,胡茂楨繼續執行誘敵、分敵、阻敵的任務,沿途強迫大戶奴僕騎馬從軍,又收義軍土匪數千人,兵力一下達到了上萬人。胡率所部至白洋澱附近,本意是向西襲取保定,從而阻斷有可能至山西、河南、真定等方向救援的清軍。

一直在北直境內伺探清軍情報的高進,給胡茂楨的情報也表明保定城中空虛。保定綠營原先兵額4600餘,皆是前明降兵,但有3000人隨多鐸南下河南西進陝西,現城中只有千餘老弱殘兵。

清廷委任的保定巡撫是漢軍正黃旗出身的於清廉。

早年滿洲人的酋長洪太命禮部試滿洲、漢人通文義者爲舉人,這個於清廉同河南巡撫羅繡錦以諸生應試,雙雙得中,如今一個是保定巡撫,一個是河南巡撫,爲遼東漢軍出身的難得兩位巡撫重臣。

羅繡錦人如其名,爲官甚是清廉,但于軍事卻是不通,因此高進認爲只要胡茂楨率部西進保定輕易就能奪城,擒斬於清廉。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正當胡茂楨率軍趕往保定時,滿清的豫王多鐸率軍及時東返進入保定。

因回返清軍乃是主力,人馬衆多,騎兵更有兩萬餘,胡茂楨不敢與之交戰,被迫領軍向保定東北的雄縣撤退。結果剛到雄縣就被蒙軍正白旗固山額真明安達禮所率的五千多蒙古騎兵追上並圍於雄縣。

多鐸本欲先剿滅竄至雄縣的這支順軍,但因京師急遞有順軍大舉突入京師,知道北京極度空虛的多鐸唯恐北京有失,不敢讓大軍在雄縣停留,只得命明安達禮率部繼續圍困雄縣,自己則領其餘兵馬緊急趕往京師。

雄縣乃小城,城中並無多少存糧,且被圍在雄縣城中於大局起不到任何意義,被圍時間一長想突圍都難,因此胡茂楨在被圍四天後突圍,最終以折損2000餘人的代價突出雄縣,撤退途中被胡部強徵的奴僕跑了大半,土匪義兵又掉隊衆多,收攏之後計點兵馬不到五千人,此後便沿白溝河向容城、定縣一帶進犯。

明安達禮雖是蒙八旗主,但卻是滿洲老將,多次率兵入關。眼見被圍賊軍竟敢在他眼皮底下突圍而出,大怒之下領軍死追不放。

接連被明安達禮追了兩天後,胡茂楨竟也生出性子,下令所部於容城境內某處野葬崗設伏,待追軍過來的時候突然衝出。

此役,胡茂楨親領旗牌親兵衝殺於前,與蒙軍正白旗在白溝河畔廝殺直至天黑。戰後計點,胡部斬敵900餘人,自身也折損了近千人。

這個損失讓胡茂楨大爲心疼,因爲陣亡將士都是隨他多年的老卒。

因天黑,雙方罷兵,夜間胡茂楨卻下令所部殘兵拔營而走,只這次胡茂楨不往北邊跑了,改往清軍想不到的南方跑,也就是往保定府城方向跑。

大概是殺個回馬槍的意思。

明安達禮天亮後才知道當面的賊人又跑了,且是往南跑,一下慌了神,以爲這支賊兵是趁保定空虛去奪城,趕緊領兵往保定城趕。到了城下,卻沒有發現賊兵蹤影,這才知道賊兵又晃了他一招。

只餘三千多人的胡茂楨根本沒有襲取保定的意圖,而是“掃蕩”保定府城外的地方,最大程度摧毀清廷於保定府境的統治。

一個月內,胡茂楨率部先後寇掠安肅、滿城、完縣、唐縣等保定以南縣境,沿途不問軍民,見人就殺,便是鄉野無辜百姓也皆遭胡部殘殺,理由是這些百姓爲韃子效力,出人出丁出糧。

保定巡撫於清廉眼見轄境被“賊兵”破壞怠盡,懇求明安達禮無論如何也要殲滅這支賊兵。

明安達禮自知再讓這支賊兵於保定府境活動下去,除城池外將再無一人,屆時空有城池有何用,便率軍繼續追擊胡部。

胡茂楨自知不敵明安達禮,從唐縣的橫河口渡河南下進入真定的阜平、曲陽一帶。

完美的執行了當初淮軍大都督給他們第六鎮的“以走制敵”的遊擊策略。

因不知都督陸文宗此刻正率領大順西路軍數萬將士東征,同第六鎮主力也失去聯繫的胡茂楨爲了儘可能的打擊都督所言的清軍動員能力,在攻破曲陽縣城後,竟將城中降兵數百人連同居民一萬多人全部砍殺,屍體叫拉到滋河拋屍,以震懾下游各縣,結果導致長達數天時間,下游不斷有遇難者屍體流淌。

胡部的肆意濫殺造成不下數萬保定及真定百姓慘死,但也嚴重打擊了清軍於保定、真定的統治。緊隨其後的明安達禮部因爲胡部沿途的燒殺搶,根本沒有辦法再從地方籌糧,被迫返回保定。

而胡部的濫殺行爲也導致了順軍主力東征的一大戲劇化的轉變,真定知府史米因不知在曲陽、阜平屠城的是什麼人馬,加之河南三府皆降順軍,便帶全城軍民開城投降。

在迎大順監國闖王入城時,史米更是跪在這位年輕的闖王面前,請其無論如何也要派軍剿殺於真定境內殺人無數的胡賊。

陸四當然不會殺胡茂楨,因爲當初他決意派第六鎮北上時,就註定北直及京畿將有許多無辜百姓死去。

第六鎮的將領,都是殺人王。

陸四的前世,死於這些人刀下的是以百萬計的性命。

戰爭的殘酷,有的時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

胡茂楨是在八月三號從曲陽趕到磁河同主力會師的,當看到正在渡河的數萬大軍時,胡茂楨激動的部下們說道:“大事可定,大事可定!”

陸四對胡茂楨也是重視,命其爲直隸保定提督,領所部配合第一軍奪取保定。更要胡茂楨與他一同乘船渡河,船上還有於衛輝投降的原清河南巡撫羅繡錦、懷慶總兵劉芳名。

船行河中時,正與胡茂楨笑談的陸四突然轉身朝後面一軍官道:“把羅巡撫和劉總兵給我丟河裡。”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們辦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們辦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六百五十一章 阿濟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