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

“見過大人。”

五層的階梯總算是走完了,兩人走到樓上,樓頂的房間並不大,很明顯的有鐘鼓在又佔了一大塊地方,不過還是站了好幾十人,兩人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在這個場合當然只是向張瀚行禮就可以了。

“哦,你們倆一起來了。”張瀚對身邊的黑臉周耀道:“他們倆也是往臺灣的軍官之一,看樣子是接受過你訓練的人員了。”

周耀仔細看了兩人一眼,說道:“老王是早就受訓過了,小王剛訓完……很明顯。”

在場的軍官都大笑起來,這算是個笑話的梗,對外人來說不是很好笑,對當事人來說可能很心酸,不過對挺過周耀苦訓的軍官和士兵們來說,就算他們恨死了周閻王,卻還是難以抑制內心的驕傲。

這可以說是海內獨步的苦訓,商團軍就是要拿這樣的苦訓來抵過女真人二十年以上的戰爭經驗,還有在死亡線上錘鍊出來的精銳戰士,如果連苦訓也捱不過去,就想拿火器欺負人?事實上遼東戰場已經說明了一切,沒有精氣神和搏命的意志,什麼樣的火器和城防都是白搭,技術代差沒有到那種地步,如果商團軍人手一隻後膛槍,還有馬克沁和克虜伯大炮,那此前的訓練程度已經足夠了,足夠吊打這時代任何所謂的強軍,但並沒有,商團軍最強的二年式步兵銃,最佳射程和女真人的強力步弓相同,就是說商團軍能用火銃擊中敵人的同時,敵人也能用強弓勁箭射中對面的銃手,雙方是對等的。

沒有辦法提高火銃的有效射程了,在技術換代之前這已經是最佳火銃。

同樣的,女真人也沒有辦法提高他們的弓箭射程,人力和弓力都有極限,清弓和大多數弓箭不同,很多弓箭講究射速,而清弓只講究兩樣:射程和精準度。

商團軍的苦訓會招來很多怨言,首當其衝的是周耀,不過在場的人都知道怪不得這個黑臉的遼東漢子,這種事就是張瀚拿主意,報怨和叫苦的人當然不少,甚至有零星的頂撞上官的事件,但總體來說所有人都能熬過來,而每個熬過來的人都是上了一個臺階,不管是精神或是體能,整個部隊也象是淬過火一樣,煥然一新。

所以不管周耀怎麼在背地裡招恨,人們在當面時還是對他表示相當的尊敬,這種尊敬有對其職位和身份的一面,更多的還是源自於對周耀工作的認可。

當然如果是王鄣前一陣子在冰寒的河水裡泅渡的時候,他絕不會認可這樣的說法。

“王鄣你惹了一場大亂子啊。”張瀚對王鄣道:“不過正好,把我們的一個盲點找出來了。”

新上任的外貿司司官劉鵬有些慚愧的道:“我們此前只考慮了俄羅斯人和蒙古人,對那些偏遠的小部落考慮的不多,這些日子對他們的貿易點和需求也關注不多,今天的亂子責任在我們身上,和王參謀官無關。”

“怎麼無關?”張瀚笑道:“應該算是一功吧。”

劉鵬笑道:“當然可以算。我們考慮過了,對小部落的貿易不能純粹考慮到利益,當然也不能沒有利益,沒有利益是不長遠的,我們和記是公司不是朝廷,就算是朝廷如果不考慮利益的輸出,就象是大明立國時那樣,建州部就是靠朝廷給的敕書發展起來的,努兒哈赤沒有敕書就屁也不算,朝廷賞賜他們鹽巴和耕牛,低價賣給他們糧食和牧畜,然後允許商人高價買他們的東珠和人蔘,建州部沒有這些他們怎麼辦?大明自己拼命輸血,養出來的狗卻是咬了主人,天下奇談莫過於此。前車之鑑不可不防,我們可以給糧食,但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利益,絕不白給,也不做賠本的買賣,他們有所得就必須有所失,這樣才能保持平衡。”

劉鵬說話的時候,所有人都相當嚴肅的聽着,衆人知道這不是劉鵬自己的意見,多半是張瀚藉着他的口在宣佈和記在漠北的民族政策,有得有失,想得到就得付出,張瀚一貫的態度。

並不是說你弱我就得賠累着貼補你,憑什麼?你不服來打,不服來戰,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劉鵬的意思就是我的想法。”張瀚環顧左右,說道:“給了糧,他們不缺糧了就會有更多的丁口,貿易會給他們帶來財富,但在此之前他們有太多的野性,而且沿河到遼東有太多這樣的小部落,到更北之處有更遼闊的土地和更多的部落,大明在那邊曾經立過幾百個衛所,可想而知那是多大的地盤和多少部落了。我們不能和大明學,但我們可以試着和大唐學。”

王鄣一震,說道:“召募蕃軍蕃帥嗎大人?安史之亂可就是這麼來的。”

“安史之亂不是這麼來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是這麼來的。”張瀚笑了笑,笑容相當溫和。他的這些部下,哪怕是個普通的參謀軍官都有這樣的學識和膽色了。誰能想到,這麼一羣人在幾年前還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

更叫張瀚欣喜的就是王鄣敢當面提出自己的意見,並沒有曲意阿附,甚至在王鄣說話的時候,明顯的贊同他的人很多,有那麼多明顯的點頭動作,張瀚可不是瞎子。

最少可以證明一點,張瀚一直以來努力營造的氛圍還是延續下來了,可以說話也允許說話,但在張瀚做了決定之後就去執行,孫敬亭被派去臺灣不是懲罰他說話,而是做了決定之後他的執行力度不夠,這有違於張瀚一直以來的堅持的東西,允許說話和堅決執行,如果一個部下不提意見他不合格,但提了意見之後還是自行其事,哪怕親近如孫敬亭也只能請他先走開一段時間,如果還是擰着不合作,那就只能安排到閒職上去了。

WWW▲ TTkan▲ c o

當然表面的原因還是說孫敬亭需要當面去了解臺灣的一切,這是給雙方面子的說法,另外也確實這方面的考慮。

孫敬亭的身份地位還在常威之上,而且一直在中樞主持大局,有他去,臺灣那邊就不再是爭論的焦點,只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資源支持。

內部總會有紛爭,哪怕是張瀚在有些事情上也只能協調,一味強力猛作的話很容易使部下離心離德,得到的結果很可能恰恰與所希望的相反。

“貞觀至開元初,大唐用的胡兵胡將並不少,相反還很多,有很多仗並不是唐軍去打,而是由歸附的胡人去打,唐軍只出少量精銳,指揮大量胡兒去打的勝仗不要太多。鎮國守邊,各地的節度使大唐邊疆不斷擴張,天寶時,除了安祿山,哥舒瀚和高仙芝也是胡人啊。”張瀚對王鄣,也是對衆人解釋道:“安史之亂,關鍵不是漢胡的身份,而是朝廷法度的崩壞,唐玄宗給安祿山一人身佩四節度印,邊郡節度之兵數十萬,他是漢人就不會反?節度之法可以使邊郡兵有戰力,不懼胡虜之患,但不能給節度使用人權和財權,要加以限制,也不能使一人節度多鎮,這都是自取滅亡之道。況且內虛外實,也是要緊原因。若是唐初時,用胡人胡將也並無禍患。這一層,大家要謹記在內,我們和記處於上升期,把法度樁基打好了,這個時候都不敢用胡人,將來幾十年百年之後,子孫後代更不敢用了,就有好的法度,也要有胸襟抱負才用的上啊。”

王鄣仔細聽着,抱拳道:“屬下思慮有些狹隘了,多謝大人開導。”

“你今日處理事情的方法很好,機變有餘,回臺灣之後不妨和張續文談談,對臺灣的土人要拿出更好的辦法來,畏威懷德,你們可以在這四個字上多下點功夫。”

張瀚又對王敬忠道:“你隨孫政事官一起去臺灣,同行的有很多精心挑出來的軍官,把事情做好,彌補前過。”

王敬忠趕緊答道:“請大人放心,屬下一定不會再叫大人失望。”

王鄣則道:“是,回去之後我會去見張副政事官,和他當面詳細說一下今日的情形。”

“至於這些小部落還是要爭取的。”張瀚點頭笑笑,又繼續說道:“不爲我所用就會爲東虜或北虜所用,糧食可以多運一些上來和他們貿易,但要他們拿出誠意來,我們不要他們的物產,叫他們拿去和別人貿易,我們和記拿糧食換人,組建一支胡人騎隊,以偵察哨探爲主,接受我們的訓練和派駐軍官是第一步。”

周耀道:“我建議只給他們提供輕兵器,訓練也是以偵察和冷兵器騎戰爲主。”

“可以,軍訓司拿一個初步的計劃給我。”

在場的人互相使着眼色,都看出對方的興奮之色。

張瀚對領土有野心,所有他麾下的人當然也對領土有野心。

市場特有的嘈雜喧鬧聲響了起來,在場的連張瀚在內大多是商人或是商人出身,大家都很起勁的從窗子向下看過去,到處是交易買賣的人羣,所有人都很着急,俄羅斯人急着把貨出脫了好趕緊運着這邊的貨回去,一來一回對他們來說要很長的時間,當然這些人不可能等着貨物出清再跑回來,漢商的貨物週期他們早就算清楚了,這幫俄羅斯人會盡量趕在下一波大規模貿易的時候回來,到時候他們可以帶回更多的貨物。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七百六十章 紅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五十四 私刑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二十九 一槍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紅雲上架了,發篇感言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一十八章 調教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六百八十七章 訪客第三百二十五章 披甲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六百六十二章 刀牌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七百六十章 紅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林中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自立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夜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任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五十四 私刑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榆林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八百三十七章 盛讚第三百八十三章 驚歎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愚蠢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九百章 後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接任第一百零七章 窘迫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二十九 一槍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五百九十九章 隊長第四百六十三章 報復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三章 三個掌櫃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紅雲上架了,發篇感言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