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

茅元儀大爲心動,打開官狀,見是任命自己爲和記參謀司副團級參謀,與他現在的職位相差不多,對一個降將來說,待遇相當不錯了。

他也知道和記的參謀司是什麼部門,能進參謀司的都是和記最頂尖的軍官,看來張瀚是對自己的才幹相當欣賞,這纔會儘量挽留拉攏。

只要投附過去,看來數年之後成爲一方大將,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茅元儀還是想做文官,不過沒有功名的他,對未來這樣的局面已經相當滿意了。

但表現面的矜持還是要有,茅元儀道:“且待我想想再說。”

“好的。”漢子一笑,拱手一禮,然後翻身上馬離開。

茅元儀懷着矛盾的心理,轉頭看劉宗周。

卻是見這個海內大儒兩眼瞪的如牛眼一般,顯是聽到了剛剛軍情司漢子的話,正在努力想說什麼。

茅元儀湊過去,卻聽劉宗周道:“從來只聽說過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遠夷不服,要以仁德感化他們,等他們來了,再好好安置他們,怎可去掠奪,強迫,燒殺搶掠……妖言,妖言……”

茅元儀對這話卻不是很贊同,漢家安置匈奴,出盡資財給這些“遠人”地盤安家,過的比漢人還好,結果到了後來就是匈奴人和鮮卑人來了個五胡亂華。隋煬帝用絲綢纏樹,吃飯不要錢來吸引“遠人”,結果就是突厥強盛一時,將這個糊塗帝王圍在長城邊上。

內修文德以來之,遠人倒是來了,可來的就是一羣惡客,華夏的中原王朝以禮待之,甚至待遇比本國人還好,結果怎樣呢?

從來任何一個民族,包括漢人在內,其實都是畏威而不懷德!

不打服他,他憑什麼服從你?他服從你了,結果你給他的待遇比本國人還好?爲什麼?

難道不該是強迫其學習漢人語言和書籍,學華夏的典章制度和歷史,從此被漢人加倍融入本文明體系內?

爲什麼要保留他們的蠻夷風俗,如果他們喜歡自己的風俗,那就該留在自己的地盤上,到漢人的地盤,就得遵守漢人的文明和規矩!

這纔是所謂的入鄉隨俗!

茅元儀的這些想法還不是自己的,而是張瀚的商報所刊印的一系列的文章。

初時茅元儀覺得這些話太偏激,但細細一想,他也是讀書幾十年的人,想一想歷史上的各種記錄,似乎也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就拿安置匈奴來說,漢時也不是沒有爭議,是否接納,接納在何處,給什麼待遇,當時的爭議也是很大,張瀚的見解在當時也有人提出來,並且也是相當強烈的意見。

但漢武之類的帝王,爲了名聲可以不顧一切,又怎麼會拒絕上天賜下來的給自己揚名的機會?只要能鄣顯聖德,國家吃虧一些,又如何呢?

就象永樂年間,寶船出去,諸多國王或王子前來朝貢,在永樂皇帝看來這就是最大的成就,國家損失一些金銀,只換得虛假的朝貢,又沒有駐軍,沒有獲得實利,這種朝貢制度,真是不知所謂。

這就是以虛名害實利!

正因爲此前就瞭解張瀚的見解和學說,茅元儀對和記軍情司來人剛剛說的話也是深信不疑。一個人一向秉持着某種觀念,在其成功的時候只會固化這種想法,而不會突然改變。

可以說,新朝成立之時,就是武人大有爲之時。

而張瀚也明確表示過,新朝的官員,就是要恢復漢時高官顯爵的舊俗,可出將,亦可入相。文人,也就是純儒不再是國家最高層的治理人才和統治階層,純儒學文人會被分離出去,成爲學者,學者和官員不能劃等號。

官員,要熟知律令,通曉世情,懂算學,懂經濟,亦要懂得軍事,文武並不分家,從此不再殊途。

新朝之中,誰再敢言文貴武賤,立刻除職。

當然,真正掌握中樞大權的,應該不太可能是純粹的軍人,而且茅元儀感覺,張瀚說的文武一體主要還是對海外開拓的官員,對內,不太可能用武將卻當地方官,地方官員也不太可能真的去軍營歷練……中樞之中,文武其實也是有分,只是新朝的武職官,比如參謀司,軍令司,這些部門可能仍然是中樞的重要部門,不象大明,只有六部和都察院的官員算正經朝官,別的文官都低一等,再低一等的才輪得到五軍都督府這樣的純粹的武職部門。

在新朝,樞密院取代都督府,而且職能很重,並且不太可能被文官壓下去了。

茅元儀心潮澎湃,已經神馳萬里,而當他再低頭的時候,卻發覺劉宗周已經兩眼怒睜着死去了,呼吸停止,面容也開始僵硬。

“唉……”茅元儀感覺可惜,卻沒有多少傷感。

這種局面是劉宗周自己選的,以茅元儀從商報上的文章和打聽來的消息來說,張瀚對儒學沒有好感,但他絕對不是以言罪人的人,只要不涉及到實際層面,比如起兵謀反,儒學的學者們就算是罵上兩句,以張瀚的胸懷也不會介意,由得他們隨意去罵。

“念臺先生逝世了。”茅元儀吩咐船家道:“前方道路難行,你們就不要北上了,駕船南返,找到念臺先生的家人,將他安葬。”

船家唯唯應了,又問道:“那茅大人你呢?”

“本官還是要北上的。”茅元儀瀟灑一笑,說道:“北方有好風景,我要去親眼看一看,瞧一瞧。”

船家又趕緊答應了,看看瀟灑上岸,牽馬前行的茅元儀,這個江南過來的船家只能搖頭,前方兵荒馬亂,流賊遍地,已經傳開了朝廷就要與和記展開大戰,好風景?這老爺怕是腦子有毛病,別死在北方纔好。

……

“本汗答應了。”皇太極看着程本直,一臉急切的道:“何時簽約?”

程本直楞了一會,突然說道:“現在就可以籤,在下臨行之時,總督大人已經責以全權,在空白約書上蓋了印了。”

“很好,本汗也有汗印。”

在數十人的注視之下,大金與大明的和約算是正式簽定,雙方一個是蓋用總督印信,一個是後金汗印。

互相換約之後,歷史上沒有的和議正式簽定。大明承認女真對遼東等被佔領土的統治權,女真向大明稱臣,大明封女真汗爲王,女真汗在本國則自稱爲汗,大明不加干預。

大明與女真互開馬市,地點待定,每年賜女真十萬兩銀,二十萬石糧,同時馬市也可以售賣鐵器,大明不得禁止鐵器輸入。

和議對女真當然相當有利,大明承認了他們在遼東的統治權,以後就算大明國力強盛了,最少也是師出無名的尷尬局面,要破解,還得想辦法。

而一年十萬兩銀不無小補,二十萬石糧卻是相當重要的戰略資源,現在女真人舉族不到二十萬人,漢民可以不管,每個女真家庭一年可以獲得幾石糧的補給,這就相當不錯了,加上自己收穫的糧食,幾乎是可以確定溫飽,不必再擔心餓肚子。

有這二十萬石糧,則女真人可以再使一些壯年男子脫離農間勞作,成爲全職的戰士。

當然要是使全族男子都成爲脫產將士,大明的歲賜一年得超過百萬石,這當然無論如何是辦不到的。

遼東仍然是很貧困,自然條件艱苦,物資儲備也嚴重不足。

對眼下的這個條件,在場的女真貴族臉上都顯露出滿意的神色,這也叫程本直感覺相當的欣慰。

“程先生,”皇太極令人把約書收起,然後一臉從容的對程本直道:“毛鎮居於皮島,時時牽扯攻擊,未知和約之後,薊遼總督是否能將毛文龍和東江鎮調走?”

“毛帥是一定要調走的。”程本直暈乎乎的道:“薊遼一體,現在本朝面臨和記叛亂威脅,毛鎮將會去充實薊鎮,請大汗放心。”

“這樣就好。”皇太極展顏一笑,令道:“將程先生帶下去休息,然後派一隊白甲送他回遼西去。”

“多謝大汗。”程本直拱手致謝,一臉喜色,腳步輕快的跟着侍衛走了出去。

“呸,這草包。”代善一直歪着身子坐在一旁冷眼看着,待程本直出去,代善啐了一口,說道:“袁某人用這種草包來當使者,怎麼想的。”

皇太極呵呵一笑,說道:“明國來人越草包對我們就越有利……二哥,你現在是怎麼想的?”

代善眯着眼看着眼前衆人,在屋子裡的全是有貝勒和貝子身份的親貴,普通的大臣哪怕位至一等總兵也沒有機會參與到這種場合裡來。

“看來明國的壓力真的是不小。”皇太極見代善一時不說話,微微一笑,自己接着道:“他們要調走東江毛文龍到薊鎮,文龍肯定不願意,但在重壓之下,毛文龍會不會有什麼異動,難說的很。我們此前有通信的渠道,一會我便叫範秀才寫封信給文龍,看他怎說。東江要調走,薊遼一體,和約一簽,明國就想把遼西的駐軍調到薊鎮,充實薊鎮的防禦……”

皇太極看向所有人,目光堅定,口氣沉毅的說道:“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再抓不住,以後就等着滅族!”

嶽託第一個站起來,說道:“奴才以爲大汗說的是,若這般機會還不抓住,老汗在地下也定然是着急的很。”

薩哈廉起身道:“明國急於和議,甚至不顧被譏爲兩宋年間的情形再見,由此可見真的是情形窘迫到了極處,趁着這樣的機會我們去進攻便還有機會,最少還能將版圖擴大,人力物力擴大,並且能騰出手來針對廣寧……若是不敢攻過去,那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薩哈廉對當年的十三山之敗還是耿耿於懷,他想着的就是八旗出動主力,能夠搶先一步把和記放在廣寧和義州衛的兵力剷除,如果能攻上山最好,攻不上也要把十三山的兵力給打殘,將其餘部再迫回山上,廣寧和遼西加上遼東能聯成一體。

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八百一十五章 週期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
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派別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衝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憋屈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擔當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七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八百五十八章 禮拜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下注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獲救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五百二十章 想法第八百九十六章 收縮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犧牲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八百一十五章 週期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俘虜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火船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面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紅包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五十章 刺殺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八百五十九章 鐘錶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纏鬥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俘船第七十一章 換帖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