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

看看盧象升,這個兵備道果然也是一臉的疲憊和不安。

自密旨到陽和之後,這兩三天盧象升任將出徵,準備行糧,安撫地方,和各處鎮守將領溝通,瞭解各處駐防情形,洪承疇已經在路上,很多事情盧象升都是親力親爲。盧象升原本也是相當精明幹練的事務型的人才,論施政的仔細和縝密,其實還在洪承疇之上,最少洪承疇自己也得承認,他奉命出兵,不由分說的帶人出了大同,其實也是要建立良好的形象,給當今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下一步的很多動作,都是盧象升代他完成。

盧象升南人北相,相貌堂堂,濃眉大眼,除了臉皮膚色有些偏白之外,看起來就象是一個赳赳武夫,自有一股雄壯氣質。

他的武藝原本也很不差,身體強壯,學過技擊回氣之法,可以在馬上持長刀與人相搏,並且很少有人是其一合之敵,這樣的人,原本該志氣昂揚,充滿信心,但此時此刻的盧象升,無論如何看也是一副心事重重,信心不足的模樣。

這時盧象升拱手向洪承疇道:“下官已經備好行糧,大軍可以不必停歇造飯,各軍士各領十斤行糧,還有騾馬和推車跟隨,大軍十日之內的乾糧,下官已經備好了。”

這人真是個幹事的人,不愧衆人誇讚,先帝特別簡拔!

洪承疇眼睛一亮,拱手道:“盧大人果然是幹才,若是這般,學生心裡更加篤定了!”

“糧食乃大軍行軍最要緊之物。”盧象升淡然以應,說道:“下官只不管是做了份內事。”

說完之後盧象升心裡也是起了相當強的無力感……選將,練兵,實兵實餉,包括和地方士紳打交道,逼迫他們出力支持自己和駐軍。這些事盧象升做起來相當成熟老練,並不感覺有多少困難。

在崇禎年間盧象升因爲能帶兵打仗而迅速冒起,洪承疇在西,盧象升在東,兩人將一度達到幾十萬人規模的農民軍冒起的勢頭打了下去。

後來盧象升被調任宣大,一年之內在宣大修了幾百里長的城牆,修了無數軍臺軍堡,到處巡行練兵,同時還使宣大增產糧食二十萬石,幾乎可以自給自足。

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也說明盧象升在做這些實務上很有能耐,明末時在地方施政水平最高的前三甲,頭名應該是老孫頭,第二就該是盧象升了。

然而在洪承疇的誇讚之後,盧象升心裡還是有強烈的無力之感。

他感覺自己做的這些事,不管幹的怎麼漂亮,始終象是以石投河,看着能濺起很大的水花,令人驚歎,但巨石投河的結果是必定沉底,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種結果。

現在大家做的事情就是這樣,看起來轟轟烈烈,似乎勝利在望,其實卻是在行無用功,不管怎麼做,結果都不會有第二種可能。

盧象升看看洪承疇,心裡的話到了嘴邊卻沒有說出來。他很想說,這一次必定失敗,張瀚必定能輕鬆回到草原。

往下去,盧象升還沒有想好,張瀚是率部大舉進軍,跨過長城防線,直下宣大,逼近京師,還是會隱忍一段時間,靜待朝廷這邊的局面發展,相機南下?

這些盧象升想不出來,他也不願再想下去。

盧象升奉先帝之命前來陽和,這一年多來已經是殫精竭慮疲憊不堪,這件事不管成功或是失敗,他都無心再繼續下去了。

最少,盧象升已經無愧於心,也無愧自幼苦讀的聖賢書,更無愧於身上的這身官袍和大行皇帝的信任。

由此,他問心無愧。

……

洪承疇所部兵馬未做多久停留,在糧餉充足的前提下,大明官兵也不一定一天只能走十幾裡了,速度相對要快許多。

到二十五日傍晚,前方陽和兵送回消息,新平堡中果然出了事。

半途之中,又有李守備和王守備等人狼狽來歸,證實了新平堡已經在張瀚手中的消息。

洪承疇不免心中煩擾,夜間宿營時下令全軍戒備,同時派出多股架樑馬,往北方和南方查察有何不妥之處。

當然最要緊的是北方,多股哨騎是往北方去,洪承疇同時通知黃得功,一定要小心戒備,同時派出傳騎,飛速往宣府和榆林各鎮而去,也通知派兵北上的太原和陝西兩鎮,一定要準備與和記的主力展開大戰了。

這一下可真是前程未卜。

張瀚若是掌握軍堡之後迅速率人打開邊牆,以少量的邊軍未必擋的住。然後率大軍直下宣大,那時候就真的是大禍事了。

洪承疇也好,盧象升也罷,包括黃得功等將領在內,沒有人敢打包票說能擋住商團軍的主力攻擊。

這一年多來,雙方也不是全無摩擦,薊鎮的事只是傳聞,但少量商團軍騎兵的精銳彪悍,卻是宣大駐軍都看在眼裡的事實。

這樣的軍隊來上三五萬人,宣大之裡就頂不住了,如果是傳言中的有十餘萬大軍,那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了的強敵,估計旬月之內,大同在內的很多地方都會陷落。

“這樣也好。”洪承疇也是意志堅剛的強悍之輩,對着盧象升等人道:“張瀚自困於堡,未曾外逃,雖然新平堡叫他得手,但等於自陷於死地,此人怎地如此不智了。”

盧象升思索着道:“當年徵寧夏一役,王師前後攻打一年,歷換督撫總兵,後以李如鬆爲提督,率遼鎮與各鎮精兵不停攻打,方克城池,擒殺哱拜。張瀚這人並非不學無術之商人之流,估計是想學哱拜麼?”

“難,張瀚不會如此糊塗吧?”洪承疇想了一想,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新平堡周長不過三裡,儲糧和軍械都不會很多。寧夏可是衛城,而且是規模較大的衛城,城中有儲糧的糧倉,還有武庫,有儲備的大量的兵器鎧甲,哱家又有幾千精銳,加上裹挾的邊軍,這才守了那麼久。

張瀚就算有人最多也就幾百上千人,堡城中沒有象樣的武庫和糧食,未知他怎麼能守的下來?

“可能是想守住十天半個月就差不多了。”盧象升眼神犀利的道:“張瀚必有大軍在外,其被困堡中,只要守十天左右,其部下必能衝破邊牆,至軍堡救他。”

“原來如此,學生悟了。”洪承疇這時才隱隱感覺到了張瀚行事的脈落。

回新平堡,博輿論大義,自此成爲可以邁過那道坎,問鼎大位,然後其後手就是關鍵時控制新平堡,在官兵攻克之前,和記商團軍的主力前來救援。

“只怕他未必能如意。”洪承疇有點憤怒了,張瀚種種佈局確實精妙,甚至有時候洪承疇都有點懷疑自己的智商。畢竟張瀚的種種佈置他根本看不明白,比如張瀚是怎麼算中大明天子命不長久的?

有時候洪承疇還會往弒君這事上想,不過轉念一想,如果和記能滲透到大內,還無聲無息的謀害了皇帝,那天下早就會和記所有,大家都不必掙扎了罷?

在張瀚的種種佈局下,洪承疇難免會有無力之感,但這一次他感覺張瀚有些欺人太甚了,這般佈置,豈不是拿他這個大同巡撫和麾下過萬兵馬當死人?

“新平堡也就是較尋常軍堡要大一些,歸根結底還是個軍堡。”洪承面心中憤怒,面上冷靜的道:“各部在三四天內彙集到新平堡城下,陽和這裡的攻城器械也令民壯全部送往軍前。再檄令各部圍堡攻下,三天之內,學生要將這軍堡給打下來!”

盧象升點頭道:“一兩天內應該能破堡。”

如果是雄城大邑,攻城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李自成以五十萬人圍開封,三次都沒有打下來,四圍開封,在朱仙鎮大敗官兵,十七萬明軍全軍覆沒,就算這樣李自成也沒有把周圍幾十裡的開封打下來,只能掘黃河堤壩淹城,雖然開封被水淹了,城中幾十萬軍民死絕,李自成也沒有討得了好處,沒有開封,他只能放棄經略河南與湖北的打算,在打跨孫傳庭後挺進關中,在陝西成就了帝王業。

這當然不是好選擇,河南人口密集,素稱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者爲最多,從南至北,或從西至東也有得天下的,但到底還是佔據中原要地,城池衆多,人口衆多的地方力量爲最強。按順軍高層的計劃,得開封,可據河南,然後南下湖北,東至山東,派一上將經略關中,這樣整個北方只有京師一帶爲大明所有。如果順利得湖北,地方安穩平定之後,可以從荊湖一帶順江而下,可以輕鬆奪南京,最終破北京,如此,天下唾手可得。

可惜李自成當時精兵不多,而且攻城實在太難,四圍開封,終不能得手,也可以說是天命不在其身上了。

象新平堡這種小堡,周長不過三裡,明軍調集一萬多人,每面城牆都有好幾千人,每裡城牆都得面臨幾千人的攻擊。

攻城是難,可如果攻擊方的實力遠超過防守方,說難也就不是太難了。

畢竟世間沒有多少睢陽,也沒有多少人是張巡。

“衝車,雲梯車,撞車,還有大量雲梯,以器械爲輔,蟻附爲主,一天之內,我要在新平堡四周立起一百個以上的箭樓!”洪承疇拍掌道:“兩天之內,破堡而入!”

盧象升不動聲色的道:“民壯之事,下官爲之。”

“學生仰賴多矣。”

“軍門大人客氣了。”盧象升臉上沒有多少喜色,他直覺這事沒眼下分析的這麼簡單,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見步行步,說難聽點,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了。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六百一十二章 測算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觀星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百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六百一十二章 測算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六百九十三章 老朽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跳幫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九百一十二章 馭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六十四章 擊斃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觀星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驛卒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行難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下船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岸邊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叔侄第二百八十九章 信心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九章 細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道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七百三十四章 怪事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樞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七百五十五章 絢麗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八百五十一章 核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五百九十章 麒麟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動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百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艦隊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六百六十八章 疑問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伏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修邸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百章 女刺客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六百四十一章 遠慮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留名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