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

“事情倒是不大。”張學曾嘆道:“若你們這一支當年沒有和族裡鬧翻,這只是一件小事,咱蒲州張家雖然沒有鳳磐公在時那麼顯赫,卻也不是一般人家,一個參將和清軍廳同知這樣的佐雜官想對付咱,那是笑話。京裡你還有個叔公當小京卿,地方上還有幾個叔父輩是府縣正印,隨便找上一位,一封書信過去,這事也就算解決了。然而這事,沒有二太爺首肯,你是絕然辦不成的。”

“二太爺,還在記恨當年的事麼?”

“他們兄弟之間的事,誰能說的清楚?”張學曾一邊引着張瀚等人往大本堂走,一邊感慨道:“當初可能是家族公事上起了爭執,後來就是意氣之爭,再下來就是兄弟情誼也蕩然無存了吧。”

“三叔公可知道爲了何事?”

“應該是爲了海貿的事。”張學曾倒還真是包打聽,笑道:“可能你不知道,嘉靖到隆慶,再到萬曆年間,朝廷有過海運和漕運之爭,後來海運雖廢,海貿卻是放開,大爲興盛,咱家在揚州也有生意,當年你祖父力爭族中投入重金,派人到南京去參與海貿之事,二太爺卻不同意此事,後來兄弟二人就是因着此事翻臉成仇了。”

張瀚一陣默然。

想不到自己祖父還有這般遠見和眼光,可惜蒲州張家這樣在山西根深蒂固的家族很難下這種決心,待此時倒是有不少山西鹽商轉爲海商,可惜在海上勢力是怎麼也不能和江南還有福建廣州比了。

明末時,唯一有機會以海商身份席捲天下的就是福建人鄭芝龍,他的兒子鄭成功都差着火候,艦船過千艘,在南洋確定貿易規則,在臺灣建立勢力,有半個福建,私兵十餘萬,資財過千萬,這樣的實力,不在南明朝廷之下,可惜鄭芝龍越老膽越小,半世英雄,到了成了狗熊。

張瀚不禁遙想,如果自己祖父真的被支持到江南經營海商之事,現在又是如何?

“總之,此事很難。”張學曾看看張瀚,說道:“恐怕你會無功而返。可惜我的身份只是秀才,若我是舉人,這事我就順手幫你做了。”

“多謝三叔公有心。”張瀚也知此事極難,還是道:“事在人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二太爺會幫我們的。”

……

張瀚的打算完全落了空。

準備了一肚皮的說詞沒用上,打算執禮甚恭,叫張輦太爺找回面子的想法也沒辦法實現,帖子投進去後,裡頭原帖奉還,張輦壓根就不見他。

張學曾代張瀚進去,結果被張輦罵了出來,也是鬧了個灰頭土臉,最終滿臉沒趣的走了。

樑宏和樑興楊秋三人蹲在大門前,幾天奔波各人都累了,坐在牆根曬太陽等消息,待看到張瀚連門也進不去,樑興和楊秋臉上顯露出怒氣,樑宏勸道:“幾十年的恩怨,也沒這麼容易了結,咱們託那個三叔公多請一些人說情就是。”

張瀚咬着牙,搖頭道:“這樣耽擱時間太久,也未必有用。”

張輦看來是脾氣十分固執的人,要不然當年親兄弟也不至於反目成仇,現在年紀大了,還是張四維這一支的尊長,族中地位很高,想勸服這樣的固執老頭,正常的辦法看來是行不通了。

樑宏等人都在等着張瀚的決斷,到底是等下去,用水磨功夫試試看,還是再試試別的辦法,總之這事別人拿不出什麼主張來,也不可能替張瀚做主。

張瀚低頭沉思了一會,他遇到大事向來不慌亂,看似果決,但在下決定之前都是前思後想,並不冒失,而一旦下定決心就百折不回。

家中尚被圍着,可想而知清軍廳那些胥吏不會這麼放着張家不管,種種手段必定會使上,商號那邊剛剛有點起色,一旦這消息傳揚開,張瀚這個少東又不在,店裡人心一散,生意必定大受影響。

短時間內影響不大,時間久了,和裕升就完了。

這個店鋪是他安身立命,大展宏圖的基礎,怎麼能就這樣完了?

張瀚看看樑宏,眼中滿是寒光:“既然這大太爺不吃軟的,那麼只能來硬的了。”

“來硬的?”樑宏一驚,勸道:“少東主你可別犯糊塗,咱這幾個人在這裡能做什麼事?”

樑興和楊秋倒有點躍躍欲試的樣子,他們這些喇虎不怕惹事,只有有利可圖,天天惹事打架也無妨。

“當然不是打進門去,還沒到那一步……三櫃你想差了。”

張瀚定了主張,臉上神色倒是輕鬆的多,當下將自己盤算向樑宏等人一五一十說了,樑宏等人聽的只是點頭,看向張瀚的眼光也是變的大爲不同。

待張瀚一人先走後,樑興向着樑宏道:“老叔,俺們這種只會掄拳頭的人,遇到你們少東這樣的,稍不小心就連骨頭渣子也不剩了。”

樑宏道:“少東骨子裡是寬厚人,你們看他在店裡行事就知道了。”

楊秋在一旁笑道:“是不是寬厚人也不和咱相關,只要這一趟不少給銀子就成。”

衆人說着就分頭去準備,這時還是上午,到了響午前後,各人吃飽喝足,然後一路到得蒲州張家的祠堂之前,張瀚到了,便是在正中一跪。

祠堂這裡當然有人看着,初看到張瀚跪着還不當回事,後來時間久了,漸漸有人圍攏過來,樑宏等人開始大聲說話,守祠堂的感覺不對,也是趕緊奔了過去,一聽樑宏等人的話便覺不對,立刻就飛奔向大本堂去。

“小畜生真敢啊。”

張四維的直系後人中地位最尊貴,也是最年長的就是張輦了,他是張甲徵之子,張耘則是張泰徵之子,堂兄弟之間的情誼原本就尋常,後來又反目成仇,張輦當了兩任知縣後回家鄉居,張耘則遠走新平堡,算是了了這段爭執。

聽到張瀚跪祠堂後,張輦氣的差點昏過去,他年歲大了,脾性也不是很好,向來受不得氣,今日聽說張耘的孫子來拜門,原本就不大高興,見也不想見就直接回絕了事,原想這事已經完了,誰知道又出這樣的紕漏出來。

“他們說那張瀚前來報喪,也是來認祖歸宗,不論當年他祖父和太爺起過什麼爭執,那也是老人間的往事,一筆寫不出兩個張字,都是鳳磐公的後人,豈能叫他進不得祠堂,入不了家譜……”

張耘當初出走連自己親爹的神主牌也帶走了一份,宗譜上雖然有名字,後來張誠張瀚都沒有入譜,說起來都不能算一族的,所以新平堡張家出事,蒲州這邊可以不管,如果再入譜到祠堂拜過祖宗,一族的人出了事不管,丟的是蒲州張家的臉,張瀚打的主意就是如此,既然這個年代是封建宗法最大的年代,又有靠山可依,不利用這一點就太傻了。

玩這一手,就是造輿論,玩道德綁架,把蒲州張家和張輦架起來,這個年頭,除非張輦鐵了心不要臉,被人笑話,不然的話,張瀚就贏定了。

“小畜生,和他爺爺當年一樣可惡……”

張輦氣的一口氣差點上不來,半天才回過勁來,想想祠堂那邊人越來越多,蒲州城裡也不止張家一家士紳,消息傳揚開來這臉就丟大了,可若是就這般允了張瀚所請,張輦感覺這一口氣怎麼也咽不下……

隔了半個時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張瀚也跪的膝蓋生疼,他心裡也隱隱有些擔心,張輦如果擺開不要臉的架勢,他這一次就算白跪了。

這時從大本堂方向過來好幾十人,有長隨小廝模樣的,也有護院家丁打扮的,也有幾個穿着縉紳服飾的,都是一臉不高興的走過來。

張學曾不知道被人從哪找出來,也是跟在人羣中往這邊走,離的近些,彷彿能看到這三叔公警告的眼神。

看到這樣的情形,樑興和楊秋兩人都稍微朝邊上站了站,但袖中兩手都反握着匕首,他們食人之俸就得忠人之事,縉紳他們不敢下手,若是家丁護院敢向張瀚動手,那麼樑興和楊秋兩人就得上前護着張瀚。

請他們來,就是爲了這個!

張瀚瞟一眼過來的人羣,心中一片寧靜。

不怕來人找事,就怕這麼一直晾着,那纔是真的玩了。

眼前的局勢,不怕亂,不怕吵,越亂越好,越吵越好。若是一潭死水,這一次的蒲州之行就是做了無用功,那麼張瀚就只能考慮怎麼止損。

新平堡的基業,就是非丟不可,他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舉家遷移,真的去投奔舅家,然後積累人脈和資金,接下來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是這樣一來,最少還要十年光陰去打磨,張瀚不想等!

人羣終於走近了,護院和家丁們一臉的興奮,這般熱鬧等閒可瞧不着,幾個縉紳和張學曾站在一處,張學曾磨磨蹭蹭的,顯是不想趟這一次的渾水。

===============

各位讀者敬請收藏,這書籤約了的,全本有保障,收藏增多我寫着也有動力和信心,是不是?請不要怕麻煩,點一下收藏,多謝。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歡聲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三百六十九章 炒花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火焰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島上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五百二十七章 訪客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九百零六章 遊走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二章 說賠累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十二章 繪畫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總督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
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繳械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窺關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第三十七章 銀光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穩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歡聲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三百六十九章 炒花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火焰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島上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鐵山第五百二十七章 訪客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四百五十三章 教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九百四十七章 軍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洪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九百零六章 遊走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八百三十三章 傳旨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機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舊日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二章 說賠累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十二章 繪畫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七百一十六章 惱怒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八百六十二章 紛至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總督第一千二十五 挖坑第四百九十六章 手銃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