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礦兵

“你孃的老蔡。”韓老六低聲罵:“狗日的心這麼狠。”

“不狠留給朝廷?”老蔡正好聽到了,兩眼血紅的盯着韓老六,韓老六不甘示弱,也是瞪眼看過去,不過只過了一小會兒,韓老六就把頭轉過去了。

老蔡隱約看到韓老六肩膀聳動,他知道這廝哭了。

老蔡的心裡也不好過,但他只能瞪眼看着,親眼看着一幢幢高爐毀在炸藥之下。

“放心吧。”老蔡高聲說道:“你們這些狗日的想什麼我知道,老子不會白毀了鐵礦。聽好了,等和記打回來,老子啥事也不做,就泡在靈丘,不把高爐全立起來,礦井都挖開,老子死也不閉眼!”

不少礦工都有一樣的心思,聽着老蔡的話,不少人都是哭出來。

蔡九看看四周,大聲道:“和記在草原上有銅礦也有鐵礦,鐵礦的規模也不比靈丘小!現在靈丘和遵化都完了,和記的鐵器買賣不能完,將士們也需要鎧甲兵器,需要火銃大炮,這都得靠咱們繼續採鐵石煉精鐵,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有你們賣力氣的地方!”

衆多的礦工轟然答應,衆人的士氣無形中又擡升了不少。

蔡九皺眉看着山腰和山腳下,大約有兩萬的礦工東一堆西一攏的聚集着,不願離開的礦工已經脫離了和記體系,早就離開。

還有一部分靈丘礦工成了和記軍人,早就在草原上南征北戰。

還有一部份也早就到草原上,參與南北兩處銅礦和北方鐵礦的採石鍊鐵,北上的礦工都有不錯的技術,加上被俘的蒙古人當苦力下手,北方鐵礦也是初具雛形,只要人手充足,產量會很快提上來。

和記不懼任何針對,主要也是後手留的多,李莊和靈丘是和記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已經差不多搬空了。

剩下的這些礦工,早早簽了約定,按手印立約,反悔都不行了。

他們的家屬也早就分批次送到草原上,除非不要家屬,並且提供鉅額賠償,他們纔可以在這個時候脫離和記。

如果有人有什麼不對的打算和想法,和記的軍情司會叫他們知道什麼是後悔。

當然也不必如此,礦工們都已經在和記內效力多年,忠誠上絕無問題,和記給了他們一切,以前的礦工窮苦不堪,現在的礦工家庭已經生活的相當舒服,在草原上也受到照顧,他們的根已經紮在和記之內,如果想離開的話,等於把自己現在的一切連根拔起。

少數怕死的人或是迂腐不堪的人早就離開了,現在留下來的礦工,都已經是一心跟隨和記,就算現在崇禎皇帝出身在這裡,軍旗之下,這些礦工也是照殺不誤。

這時從山腳各處傳來騷動,一面面軍旗在礦工羣裡招展起來。

老蔡紅着眼看了一下,獰笑着道:“山字令下了,哈哈,痛快,痛快!”

韓老六抱着頭道:“老蔡你現在成什麼德性了。”

“他孃的,你不想殺個痛快?”

韓老六猛的蹦起來,叫道:“怎麼不想?給老子刀槍,老子也要去殺人!”

山字令一下,所有人的士氣都提了起來,朝廷倒行逆失,一下子失去了所有人心,將和記逼到如此地步不說,連張瀚的性命也饒不過,在人們心裡,張瀚的地位早就超過了大明的皇帝,誰要殺張瀚,就等於是殺害這些礦工最尊重的親人,他們不眼紅拼命纔怪。

“打開武庫,各礦工按平時訓練的開始編隊!”黑瘦的孫耀走在人羣中並不起眼,但所有人都替他讓開了一條道路。

靈丘礦工出身,並且身處高位的第一人就是孫耀,言語不多,質樸沉毅,但心智過人,學習能力驚人,性格謹慎而縝密,一個非常優秀的參謀型軍官,事無鉅細都可以處理的妥妥當當,張瀚用孫耀很放心。

夏希平現在是參謀司的副手,這個副手天馬行空,多有奇謀,正好和孫耀配合的很好。

原本有很多人認爲孫耀當不久,可能被調到某個師當師指揮,結果孫耀硬是留了下來,這叫很多人跌破眼鏡。

此次靈丘之行,正式的指揮軍官都在草原,和張瀚一起回新平堡動靜太大。

大明的情報體系雖然很廢物,但最少能把和記的高級戰場指揮官的底細摸出來,如周耀,樑興,王一魁,楊泗孫,任敬,李軒,朵兒,李從業等人,俱是在大明這邊也相當出名了。

和記打了那麼多大仗,軍人不出名也難。

孫耀,還有趙世文趙世武,還有一直跟在張瀚身邊的參謀人員,包括夏希平在內,參謀和後勤人員則不被大明那邊重視,連百姓口口相傳的各種版本的故事裡,出名的當然是那些在戰場上廝殺馳騁的將領們,甚至連盧四這樣的戰爭英雄都相當出名,而參謀和後勤人員則默默的站在這些英雄身後,不爲人所知。

只有和記內部,對參謀和後勤軍官是一樣的尊重,張瀚本人在內對軍隊的各個系統都是一視同仁,沒有軍政司招兵,哪來的合格兵源?沒有軍訓司,普通的百姓怎麼能轉化爲合格的軍人?

沒有後勤部門,將士們都餐冰臥雪的打仗?

沒有參謀司,又如何制定一個個計劃,令商團軍將士每一次都不打無把握之仗?

還有軍情司的情報,軍法司的嚴格執法來維持軍紀,這些部門,當然是缺一不可。

其實在秦時,中國處於古典軍國主義時期,秦軍的編制上在後勤和軍法,還有軍工製造,包括情報刺探,都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孫耀一至,所有人都感覺有了主心骨一樣。

在礦工中,李守信和孫耀,還有湯望宗等人就是活生生的傳奇。

他們從最普通的礦工中脫穎而出,成就了一番事業,現在已經都是和記的高級軍官,很多人私下裡議論,將來如果張瀚建立新朝,這幾個人不是侯爵也是伯爵,他們的身份地位在那裡,只要新朝有授爵,他們就跑不了侯伯之封。

從一個礦工到侯爵有多遠的距離,在大明,隔着的社會階層有如鴻溝,根本無法跨越!

只有在和記內,孫耀憑着本事當了參謀司的司官,李守信成了一團指揮,湯望宗也是炮團的指揮。

這纔是實打實的憑功績見賞,而不似大明那邊已經階層固化,哪怕是建立了戚繼光那樣的功業也沒有辦法封爵,普通人想出人頭地,只能埋頭苦讀,寒窗十幾年,成爲文官集團中的一份子。

就算成了文官,想成爲大吏也得繼續奮鬥十幾二十年,但在太監和勳貴面前,文官雖然執掌着不小的權力,但政治地位其實還是在其之下。

想要成就一番傳奇般的偉業,不需要看別處,就看着眼前發生的一切就足夠了。

孫耀身邊是一羣軍訓司和官校的軍官,人數並不多,也是從邊關潛入回靈丘來的。

靈丘這邊一直是一顆重要的暗子,不管是朝廷或是洪承疇盧象升等人,可能會關注一下鐵礦這裡,畢竟在文官心裡礦工聚集的地方並不安穩,但也就是關注一下就不管了。

新平堡纔是暴風眼的中心,和記的人大體撤離了,只留下一些礦工,在那些大人物眼裡並不是太危險。

但恰恰這靈丘鐵礦這裡,纔是和記還有張瀚留下的最重要的暗子,最大的伏筆!

礦工們原本就有極強的組織性,東山會當年就有五六千人入會,平時都是富貴生死與共的關係。

明代礦工原本就有極強的戰鬥力,這一點要從其礦稅和礦業制度中尋因。

明代礦稅,也稱坑冶之課,包括金、銀、銅、鐵、鉛、汞、硃砂、青綠(礦質顏料)等礦產物質課稅,以金、銀爲主,其他皆微不足道。金銀礦開採大都採用官府壟斷制,由政府主持開採。間有民採,須經允許,其課額也重。

明初,朝廷不主張開礦,認爲投入勞力多,產出礦銀少。

因爲效率低下和組織落後,還有文官的抵制,大明雖然訂有礦稅稅額,但數額極少,百姓負擔較輕。

如福建各地礦場歲課僅二百六百餘兩,浙江歲課爲二千八百餘兩。

永樂年間,明成祖雖也反對採礦,但礦禁已鬆,礦課逐漸增加,福建礦課歲額達三萬兩千餘兩,浙江達八萬二千餘兩,但已導致地方負擔加重、礦民疲睏、治安混亂等問題。

明英宗正統年間,大明爲獲得更多白銀,加緊盤剝礦工,對閩、浙、贛部分山區實行封鎖,並派兵駐守,嚴禁私人開礦。

在這期間,發生了著名的礦工起義,也使得礦工走入人們的眼簾。

後來的戚繼光挑兵,就是到義烏挑選礦工當兵,其實自宋明以降,礦工的悍勇和組織性早就出名了。

眼前這兩萬多礦工組成的部曲,就是張瀚最大的底氣了!

孫耀身邊則是由二百多人的官校生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方陣。

這些官校生是從李莊調過來的,他們在李莊和大同一帶進行訓練和實習,山字令下,王長富立刻率領一百多官校生返回新平堡,還有二百餘人跟着孫耀趕到靈丘,接管礦工部隊。

礦山內一座座武庫被打開了,原本有些亂哄哄的礦工部隊開始整隊等着授兵,無形中隊伍嚴整了許多。

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忌憚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二十七章 收糧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清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七百章 行禮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六百七十九章 證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
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二百三十章 叮囑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四百六十五章 破爛第一千三十四 河邊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一千零九章 縱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忌憚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二十七章 收糧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六百一十九章 加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寧錦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七百四十章 教徒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第九百三十章 信義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九十一章 會獵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戰役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清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六百八十四章 小院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出發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八百八十五章 晚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考慮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七百章 行禮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六百九十章 洗白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六百七十九章 證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封禁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吃相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八百九十九章 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