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代新紙幣

這次紙幣的發行,朱由校異常地重視,他特意找來宋應星討論如何印製紙幣一事。

“宋愛卿,此次印鈔事關重大,朕有幾個要求務必做到。”朱由校嚴肅地說道。

“請陛下明示。”宋應星恭敬地回答道。

“第一,要做好紙幣的防僞,可以在紙幣中添加水印等多種手段。”朱由校說道。

“陛下,可是指得可是水印木刻?”宋應星疑惑地問道。

“此水印非彼水印,朕口中的水印,原本是在造紙過程中形成的,水印並非在紙的表面,而是在紙中,迎光透視時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紋理的圖形、人像或文字。當然這個要求有點高,朕希望此次新鈔的水印可以在紙張的表面,但是必須精緻,讓賊人難以防止。而且朕希望防僞的手段越多越好。”朱由校說道。

“臣明白。”宋應星點頭說道。

“第二點,此次印鈔,只印一千文,五百文,一百文三種面值的紙鈔;第三點,此次印鈔只允許印刷總值五十萬兩銀元的紙鈔,不得超過一文,以後沒有朕的命令,也不得多印一文;第四點,印鈔使用紙張一定耐磨,耐用,印刷所使用的油墨也是一樣;第五點,印刷紙鈔所使用的技術必須保密,任何人都不得泄露,否則以叛國罪論處。如還有未盡事宜,你等可上報於朕,朕來決定。”朱由校說道。

“臣明白,只是這錢鈔何時需要?”宋應星問道。

“制錢局需要多久能印刷出來?”朱由校問道。

“自然是時間越久,陛下所要求防僞纔會做得更好,畢竟有些技術都需要時間。”宋應星說道。

“三個月,三個月之內將紙鈔印刷完畢,朕要在山西試行。後續肯定還會印刷紙鈔,朕希望第二代紙鈔,比第一代紙鈔更爲精緻。”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臣立刻會安排值錢局去辦此事。”宋應星點頭說道。

……

水印這個事情對制錢局的來說並不是難事,畢竟朱由校並沒有要求像後世一樣,在製作紙張的時候就通過改變紙漿纖維密度來製作水印。

三天之後,宋應星就送來第一套的樣品。新鈔相比大明寶鈔而言,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除了有粗糙的水印之外,無論是紙張還是印刷技術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西洋現在有一種鉛合金活字印刷技術跟我們的不同,而且在墨的使用上也與我們有所不同,你可以找帝國報社問問,採衆家之長補己之短。”朱由校說道。

但西方人在活字印刷上,在十五世紀中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德國人谷登堡發明的鉛合金活字印刷技術和脂肪性油墨的應用,爲現代印刷術奠定了基礎,尤其是鉛合金中活字的材料配比,直到今天都沒有太大變化,而且在鑄字工藝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帝國報社在印刷上就結合了西方人的鉛合金的活字印刷技術。新技術的應用也使得《大明帝國報》相比《大明儒報》在印刷上有了優勢。

“臣明白,只是時間倉促,以後會所改進。”宋應星說道。

“如果紙鈔是彩色就更好了。”朱由校說道。

“這個不難,採用各色套印即可。”宋應星解答道。

“時間倉促,第一代紙鈔就這個樣子了,第二代紙鈔只要一半大即可,第二代紙鈔的畫面使用人像,防僞技術還要更加的多樣化。”朱由校說道。

“臣領旨,只是在人像使用上,使用誰的人像?”宋應星問道。這個使用人像可不能亂使用,輕則被世人唾棄,重則可是要掉腦袋的,這個必須要由朱由校來拿主意,就像上次一樣。

“這個等朕與內閣商議之後再做決定。”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這時,王禮乾躬身走了過來,對朱由校說道:“稟陛下,荷蘭大使艾伯特求見。”

“他來找朕有何事?”朱由校疑惑地問道。

“聽說荷蘭人最近來了一批工匠,可能跟此事有關。”王禮乾說道。

“哦,讓他進來吧。”朱由校點頭,說道。

“臣先告退。”宋應星說道。

“等等,你且留下。”朱由校說道。

“諾。”

艾伯特此次前來,果然是從西方帶了一批製造玻璃的工匠,以及朱由校所要制襪機。

“孫元化可是已經抵達荷蘭?”朱由校問道。

“回陛下,根據我收到的消息,按時間推算,孫大使應該已經抵達荷蘭,就算沒抵達應該也快到了。”艾伯特回答道。

“朕還以爲最多一年便可抵達荷蘭,沒想到卻是用了近一年八個多月的時間。”朱由校感嘆地說道。

“陛下,海上情況不明,所需時間無法確定,快則一年,慢則可能需要兩年也不足爲奇。”艾伯特回答道。

“你且下去吧,朕會派人去大使館交接的。”朱由校揮揮手說道。

“諾。”

“宋愛卿,西洋送來這些技術,你認爲交給誰比較合適?”朱由校問道。

“臣以爲王徵最合適,王徵精通西學,民間一直都有‘南徐北王’之說。”宋應星迴答道。

“王徵!朕差點將他給忘記了,此人的確是最合適的。傳王徵進宮見駕。”朱由校興奮地說道。

王徵在後世的名氣不如徐光啓,但這個人是個科學家,發明家。一生的發明有許多,毫不誇張地說,他絕對是這個時代大明的愛迪生,絕對是一個被歷史埋沒了的天才。朱由校甚至覺得如果王徵能得到皇家的全力支持,王徵將會將大明的機械工程推至一個巔峰。而且王徵此人也極有氣節,李自成攻破京師之後,王徵絕食而亡。

“陛下,王徵此刻丁憂歸裡。”宋應星提醒道。

“丁憂歸裡?多久呢?”朱由校疑惑地問道。

“已滿一年。”宋應星迴答道。

“已經一年了,那就沒關係了,朕的事不能耽擱,立刻傳旨急招王徵進京。”朱由校迫不及待地說道。

“諾。”王禮乾答道。

……

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島原起義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廟檜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統一東瀛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孫雲球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四章 應對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三百七十九章 屠戮熊本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三百六十章 巨型步兵方陣第四百二十五章 處置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章 封閉東林書院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樓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四百二十九章 販賣男奴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兩百八十一章第二章 親政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九章 上朝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
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島原起義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孔廟檜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統一東瀛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孫雲球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四章 應對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三百七十九章 屠戮熊本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啓曆法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兩百五十四章 陝西大飢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第三百六十章 巨型步兵方陣第四百二十五章 處置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三十三章 思想文化教育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章 封閉東林書院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樓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四百二十九章 販賣男奴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兩百八十一章第二章 親政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俄國人的侵略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九章 上朝第五十五章 按規矩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