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我大明大義凜然

第1045章 我大明大義凜然

平了安南之後,就放我去鳳鳴洲?朱肅的心思立刻活泛起來,連腰背都挺直了些許。

藩王就藩,一般也就意味着天高皇帝遠,無拘無束,封地之內,唯我獨尊了。更遑論如今大明的藩王封藩,一般都遠離中原,那可真叫一個稱王稱霸,即便是鬧騰的天翻地覆,也沒人管得着。

就比如老四朱棣,如今在草原上厲兵秣馬,就想着要實現它征伐西方,超過亞歷山大的大業,這要是在大明,一準要被各路御史言官,彈劾上一句“窮兵黷武”。但在他自己的封國裡,不好意思,御史你管天管地,也僅限大明本土境內,管不着我燕王在自個兒的封地裡大鬧天宮。

或許外藩確實苦寒些,不比華夏繁華。但,再苦,也總歸苦不着皇子啊!即便是最爲落後的鳳鳴洲,也有鐵鉉早已修好了金山堡的居處等着朱肅駕臨。更別提只要老朱放了自己就藩,究竟去哪兒老朱可就管不着了。自己是駕着寶船去這個時代的歐洲溜上一趟,“睜眼看世界”,亦或者是比麥哲倫更早的來一次環球旅行,都是他朱肅的自由。

現階段,他覺得帶領寶船艦隊去歐洲轉悠一圈,“採購”些西方的文物回來,比如什麼聖母院的壁畫,教皇廳的雕塑之類,全部都切割了運到大明來,然後再建一個“大中博物館”,讓西方人的後裔以後看自家的文物都得買票,這事就挺讓人開心的。

更何況,覺得苦覺得累,還能隨時回大明逛逛啊!只要接受了封藩,在法理上對太子的位置就不再有威脅,也就不再會有像範顯祖那樣的瘋狗逮着自己咬了。無論選哪一條,都代表着自己的苦日子就要到頭了,太平閒王的日子正在朝着自己招手。

“這……父皇,說這個還爲時尚早,兒臣一心只想爲我大明的建設發光發熱……”儘管心裡樂開了一朵花,朱肅的語氣卻仍舊是穩如老狗。老朱哪看不出他那模樣,又踹了他一腳,氣道:“在這兒跟咱裝像!”

“樂的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兒了!滾滾滾,咱沒你這樣不孝順的龜兒子,一天到晚就想着往外邊躲懶……”

“您老這話說的,我又不是不回來了。”朱肅賠笑道。“您放心,安南那邊的事,我一定給您安排的妥妥當當的!”

既然老朱已經給朱富等人蓋棺定論了,那麼,即便朱富等人有什麼通天的能耐,這一回也沒法揭棺而起。朱肅乾脆就直接將事情交給了刑部,刑部自會將這些人安排的穩穩當當的。

安南的事來的巧合,正好讓老朱沒了去理這些蟲孑的心思。至於他們在海上的那些匪盜,朱肅也決定暫且擱置不理。等拿下了安南,水師在南洋有了關鍵性的根據地,自然能摧枯拉朽,一掃南洋寰宇;而若拿不下安南,即便肅清了這夥匪寇,難保過幾年,會不會生出第二撥、第三撥匪寇來。

過幾天,安南使臣果然來到了應天,還是那位黎……噢,現在改姓胡了,還是那位與朱肅“素有情誼”的胡季柏兄臺,這位曾經在武曲聽過朱肅的講學,時常以朱肅門生自稱,上朝陛見之前,也是先到周王府和朱肅通過了氣,見朱肅客客氣氣的收下了胡家給他準備的禮物,這才放心的遞交了求見老朱的申請。

等到老朱通知要在望日朝會裡見他,季柏兄還沾沾自喜,認爲是因爲周王殿下的關係,陛下已經知道了胡氏代陳的消息,要在朝會裡廣而告之,大張旗鼓的爲胡氏站臺。

“有事啓奏,無事散朝。”不愧是天朝上國的朝會,就連太監的聲音都比咱大譽(即安南)的有威儀。胡季柏好奇的觀瞧着老朱有錢後重新又翻修了一遍的奉天殿,心中羨慕的想。

“啓稟陛下,茲有安南使臣胡季柏,率安南使團入遏我朝,言有大事奏予陛下,現已候於階下。”禮部鴻臚寺的官員出列道。

朝臣似乎都早知了消息一般,齊刷刷的朝胡季柏看來,看的胡季柏險些腿軟,他只當這是天朝威儀,想起自己身後有周王爺撐腰,不禁又直了直身子,走到老朱面前,先五體投地的拍了一撥馬屁:“茲有大明,廓清中土,日月重明,河山再造。下國使臣胡季柏,叩首上奏上國大明大皇帝陛下以聞:”

“我下國安南,乃上國附庸之屬,不徵之國。國主陳氏,世代相傳,如今已有百載。陳氏君王,本該世世代代,尊奉大明天朝上國,永爲上國臣屬。”

“然天有不測風雲,我陳氏國主,血脈凋零。傳至如今,竟至絕嗣。太上國主暊,萬般無奈,遂循我華夏聖君堯舜之例。託胡氏以我安南國祚。”

“望上邦諒我安南情狀,察我太上國主之遺意,冊胡氏臣季犛爲安南國主,如此,我安南幸甚。我安南邦人,諸父兄弟,必面北而拜,朝上國大明大皇帝之聖恩!”

“哦?”御座之上,老朱的臉色仍有些尚未痊癒的蒼白,但卻依舊聲如洪鐘,帶着幾分戲謔道:“安南陳氏絕嗣了?陳暊(陳藝宗大名)死前禪位給了胡季犛?你安南竟然發生了這般大的大事?”

“是。”胡季柏面容悲慼,當然,心裡是不是已經因爲胡氏即將當國而笑開了花,這就不得而知了。只聽他哭哭啼啼的道:“我陳氏太上國主,本也不想如此,實在是陳氏已傳承百年,到得如今,血脈凋零,爲了安南百姓,不得已才擇了賢臣禪位。”

“還請大明大皇帝陛下體察我安南難處,冊胡氏子胡季犛爲國主,使我安南能繼續尊奉陛下,爲大明羽翼屏藩!”胡季柏五體投地。

“胡氏,哼哼,胡氏……”老朱哼哼幾聲,只是如此,趴在地上的胡季柏竟然就已經汗透重衫,整個人抑制不住的瑟瑟發抖。他心中腹誹這上國皇帝的威勢也實在太重了,不過是走個過場,何必如此做派。

而後就聽這皇帝道:“你胡氏說陳氏已經絕嗣,所以陳暊迫不得已才禪位於他……可朕怎麼聽說,是那胡季犛屠殺陳氏子弟,陰謀竊國啊?”

“陛……陛下,絕無此事!”胡季柏的汗頓時滋了出來,連忙擡起頭否認,他道:“陛下,陳氏確確實實是人丁單薄,以至後人不繼……胡氏乃陳氏之臣,若陳氏尚有後人在世,胡氏如何敢僭稱國主?”

“是麼?巧了。”老朱道。“你胡氏說陳氏絕嗣了,咱這裡,卻正好有人送來了一位陳氏子弟……你且瞧瞧,此人是不是陳暊後人?”說完,對着身旁的內侍道:“去,把那陳天平叫來。讓這些安南人們好好的認一認,是不是他們國主的後嗣。”

“陳天平”這三個字一出,安南使團裡的那些人就控制不住的開始騷動起來。等到一個瑟縮着的年輕人被內侍領進了奉天殿,安南使臣之中,更是有許多人露出大驚的神色。乃至於有人控制不住,直接朝着陳天平跪了下來,口中用安南語大呼“殿下”不止。

胡季犛成爲權臣,與胡季犛篡位稱帝,這對安南士族來說是兩個概念。他當權臣時,安南士族可以認爲他不過是把持朝政,即便是以新學爲名排除異己,那也只是學術之爭,是在規則內的,尚可以接受。

但,胡季犛直接篡位稱帝,安南士族們便無法忍受了,這屬於破壞規則的行爲,士族們的利益,建立在一個穩定的規則之上。你照着這個規則玩,即便是玩到第一,那也只能說你這個人遊戲玩的實在厲害。

可伱突然想掀盤子,宣城所有的籌碼都是你的,你給我們的,纔是我們的,不讓我們搶……你剛纔還和我們在一張桌子上玩,讓我給你當託,現在就要掀了桌子自己當莊家,騎到我的頭上去了,憑什麼?

胡季犛稱帝之後,還沒來得及好好拉攏鞏固這些士族們,因此這些士族之中,不乏有些仍心懷故主的。也有些人精子是從老朱方纔的語調裡,體會出了大明上國並不支持胡氏,所以趕緊見風使舵……總之,不少安南使團裡的大臣,見了陳天平都和見了親爹似的,在這大殿上抱着陳天平的衣襬狂哭,把胡季柏的臉色給哭的一陣青、一陣白。

“胡季柏,此人可是你安南陳氏國主後裔麼?”老朱問道。

胡季柏牙關格格作響,想要否認,但在老朱這一頭暴龍的逼視下,卻又實在提不起勇氣。過了許久,方纔憋出一句:“陛陛陛……陛下是從何處找來的此人?”

“是貴國的阮多方將軍,派人護送了這位陳天平來到了我大明。”朱肅站出列來,代替着老朱向胡季柏答道。“阮將軍實在是個忠臣,聞知陳氏子弟大都無故身死,因此花費了大代價,爲貴國保住了這一條陳氏血脈……胡大人,瞧你這眼神,莫非你想說,這位陳天平大人,其實是假冒的麼?”

看到朱肅出列,胡季柏這才確信自己被這位周王給坑了,他一面心疼那些送進周王府裡的金銀珠寶,一面咬着牙道:“周王殿下何出此言?我胡氏一族,對大明上邦也是中心耿耿。必不下於阮將軍……”

言外之意,我胡氏與你周王綁定甚深,你周王這時候爲陳氏說話,究竟是什麼心思?這一瞬間胡季柏甚至覺得周王可能是腦袋有問題。若是胡氏成功成爲安南國主,有胡氏這個外邦策應,他周王在大明的影響力也會節節攀升,即便是要謀取更高的太子之位也不是不可能,可他竟然在這個時候出言幸災樂禍……

朱肅並不理會胡季柏的話中之意,而是繼續追問,這陳天平究竟是不是真的。胡季柏猶豫良久,只得道:“臣在安南交遊不廣,並未識得陳天平殿下。”

“這個……可否將這位陳天平殿下請回我國中辨認,自會真相大白。”

他轉動眼球,想了許久,想出了這個冠冕堂皇的說辭。

“還有何好辨認的?你安南使團中人的態度,已是說明一切!”

“你胡氏狼子野心,這分明是篡位奪權,還敢冒稱禪讓!”

“胡季犛不當人子,陛下,這還有什麼好說的,胡氏意圖欺瞞陛下,這就是在羞辱我大明。如此羞辱我等,出兵!平滅胡氏!”

“平滅胡氏!”

一時之間,大明朝堂上下,要出兵平滅胡氏的聲音不絕於耳,胡季柏百口莫辯,解釋了這邊,又壓不住那邊,本就溼着的衣服又汗溼了一遍。

“諸位先莫說了。”朱肅擡起手,制止了一衆大明臣工的暴動,而後道:“我大明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安能輕易出兵,征伐藩屬之國?”

說着,轉向胡季柏道:“胡季柏,你既說胡季犛是受禪讓登位,那麼,若是陳氏仍有子嗣,胡氏是否會將國主大位,歸還予陳氏?”

“……或許……是的。”胡季柏被逼如此,猶豫許久,眼見老朱目露殺意,也只好點頭道。

“那麼便好辦了。”朱肅笑道。“如此,我大明可遣我大明大軍,護送陳天平於安南國中。”

“你胡氏,將國主之位復又歸還予陳氏,此事便可完結。不動刀兵,不傷和氣,和和美美,豈不妙哉?”朱肅道。

一衆臣工亦是頷首。

“如此,可算作皆大歡喜,殿下妙論!”

“合該如此,合該如此!”

三言兩語,替胡季柏將此事答應下來。

“父皇,”朱肅順勢轉頭面向老朱,道:“兒臣以爲,我大明當遣一大將,送陳天平至安南接受國主之位,並襄助陳氏,復統安南河山。如此,方合我大明天朝上國之所爲。”

“還請父皇降旨。”說罷,長身下拜。

“準。”老朱毫無遲滯的點了點頭,父子二人及滿殿臣工一唱一和,就把安南的事直接決定了下來。餘下胡季柏一臉茫然,不知所措。

第1133章 意欲攀城第1128章 勝勢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443章 爲國立言第754章 天一教第843章 改土歸流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299章 大將軍無敵炮?第26章 小冰河第640章 明堆土山,暗挖地穴第447章 劉伯溫刀捅李善長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726章 喪膽的馬黑麻第88章 父慈子孝第799章 黃雀出動第917章 不知者無畏第703章 山坳屠殺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1034章 老朱病倒第172章 勝負已分!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1009章 兄友弟恭(安南版)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593章 伏闕上書第594章 天花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1017章 君昏臣奸第833章 異變陡生第373章 強敵仍伺第93章 犁庭已畢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547章 繁榮昌盛!第650章 親王相迎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1090章 實業興邦第676章 帖木兒帝國的絆腳石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389章 老子有援兵!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26章 小冰河第1040章 驅狗咬狗第905章 何爲仁義之師第617章 神明之城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137章 殿中遭劾第236章 陰影中的蠹蟲第532章 時代變了,將軍閣下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976章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藝匯演第142章 原來我在覬覦太子之位?第1116章 海陸並進第326章 一千攆一萬第478章 潰於蟻穴第118章 黑衣僧第790章 地圓說第161章 莊中變化第534章 萬戶故事第271章 深夜奪權第472章 拉攏鐵鐘第271章 深夜奪權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888章 入城門第1115章 金殿泣血第650章 親王相迎第240章 除夕血夜第559章 脫火赤的敗亡第573章 平衡之道第1035章 忌憚第897章 夫人外交第308章 出海剿倭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925章 跪下第1144章 大明海盜第12章 朱家兄弟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1068章 神勇無敵李文忠第556章 徐達!直取元庭!第215章 神醫戴思恭第995章 朱標求請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496章 新式火器,問世!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459章 勳貴膺服第623章 化夷爲夏第670章 增俸第746章 孤注一擲第38章 沒想到濃眉大眼的標兒,竟然第787章 黑吃黑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234章 謀算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694章 進駐德里第1007章 範淮是誰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420章 棲霞文會第61章 休養生息,亦或是開拓進取?
第1133章 意欲攀城第1128章 勝勢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443章 爲國立言第754章 天一教第843章 改土歸流第997章 算計使節第299章 大將軍無敵炮?第26章 小冰河第640章 明堆土山,暗挖地穴第447章 劉伯溫刀捅李善長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726章 喪膽的馬黑麻第88章 父慈子孝第799章 黃雀出動第917章 不知者無畏第703章 山坳屠殺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1034章 老朱病倒第172章 勝負已分!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1009章 兄友弟恭(安南版)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593章 伏闕上書第594章 天花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1017章 君昏臣奸第833章 異變陡生第373章 強敵仍伺第93章 犁庭已畢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547章 繁榮昌盛!第650章 親王相迎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1090章 實業興邦第676章 帖木兒帝國的絆腳石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389章 老子有援兵!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26章 小冰河第1040章 驅狗咬狗第905章 何爲仁義之師第617章 神明之城第1026章 大明還是不夠強盛啊第137章 殿中遭劾第236章 陰影中的蠹蟲第532章 時代變了,將軍閣下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976章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藝匯演第142章 原來我在覬覦太子之位?第1116章 海陸並進第326章 一千攆一萬第478章 潰於蟻穴第118章 黑衣僧第790章 地圓說第161章 莊中變化第534章 萬戶故事第271章 深夜奪權第472章 拉攏鐵鐘第271章 深夜奪權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888章 入城門第1115章 金殿泣血第650章 親王相迎第240章 除夕血夜第559章 脫火赤的敗亡第573章 平衡之道第1035章 忌憚第897章 夫人外交第308章 出海剿倭第492章 馮勝的謀算第925章 跪下第1144章 大明海盜第12章 朱家兄弟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1068章 神勇無敵李文忠第556章 徐達!直取元庭!第215章 神醫戴思恭第995章 朱標求請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496章 新式火器,問世!第1069章 黎利的異心第459章 勳貴膺服第623章 化夷爲夏第670章 增俸第746章 孤注一擲第38章 沒想到濃眉大眼的標兒,竟然第787章 黑吃黑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234章 謀算第186章 殿下爲何自殘?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694章 進駐德里第1007章 範淮是誰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420章 棲霞文會第61章 休養生息,亦或是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