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將計將計就計

第1075章 將計將計就計

“雖然前來詐降,其實是真降?還能拿下大明周王的頭顱?”一衆大晚上被胡季犛叫來、觀看胡季犛如何折磨大明來人的安南百官們懵了,有好些人的腦子,甚至都沒有從這段又拗口又繞口的長句之中轉過彎來。

胡季犛也是反應了好久,纔將這句話話裡話外的意思給捋順了。他眨了眨眼睛,努力做出一副毫不意外的樣子,道:“你、你且說說你此來何意?”

“呵呵。”馬景昌從容一笑,仍是不卑不亢,道:“在下先前已經說過了,我來,是爲了給陛下呈上大明周王朱肅的項上人頭。陛下此時應該先探問一番,我是否可信。”

“否則,呵呵,陛下的這些殺氣騰騰的軍士,豈不是白擺設了麼。”

胡季犛面色一窘,有些尷尬。他確實是應該先讓對方想法子取信自己,方纔那繞口的一段話在腦中轉了一轉,竟是使得腦子也不好使了。

“那你且說說,朕爲何要信你?”胡季犛坐直了一些,卻全然忘了自己一開始想這麼問,只是想羞辱這大明來人。此時卻是當真的有些好奇起來了。

馬景昌仍是面色含笑,不卑不亢。而今談話的主動權已經被他掌握,他說起話來便也更加的不疾不徐。只聽他道:“不知陛下可知道黎利此人?”

“知道。”胡季犛的臉色沉了沉,道:“我大虞的叛逆之賊。”

“……黎利,乃是我的舊主。”

胡季犛一愣,衆臣也是面面相覷。此人竟然不是大明的人,而是黎利舊部?胡季犛定了定神,而後道:“那又如何?”

“大明是外敵,黎利是叛逆。況且而今,你主黎利不是已經和大明攪和在了一起?你是大明臣僚亦或者黎利舊部,於朕而言都是一般。”

“都是朕要殺的對象!”

最後一句,胡季犛說的陰氣森森,似要找回方纔丟失了的威嚴。

“但陛下……可知我等是如何和大明攪和到了一起?”面對胡季犛的威壓,馬景昌仍是不疾不徐的說道。

胡季犛又是一怔,這事兒他倒還真不知道。

“……爲什麼?”

聽這馬景昌所言,似乎其中還有他所不知道的隱情,胡季犛還真好奇的緊。

從戰事而言,他也需要想辦法儘量的知己知彼……胡季犛這麼說服了自己。

“其實,我主黎利,在起事之初,就受到了大明的暗中資助……”馬景昌道,他的臉色終於變得凝重,彷彿正在回憶什麼不堪回首的往事般。

他就這麼如竹筒倒豆子也似,將黎利避難武曲、朱肅慫恿黎利起事、朱肅派遣曹淵相幫黎利、而後曹淵殺了黎利,操縱黎利勢力投奔大明的事,一樁樁一件件的全都和盤托出。

“等……你等等,你是說……黎利已經死了?”胡季犛大受震撼。

“是。早在半年以前,我主黎利,就已經爲曹淵所殺。”馬景昌道。

胡季犛震驚的看着馬景昌,仍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樣。半年以前,正是黎利的勢力如日中天、連他胡季犛都不得不爲之重視,甚至爲之忌憚的時候。

結果那個時候,黎利竟然就已經死了?胡季犛感覺自己的腦袋又快不夠用了。

“曹淵爲何要殺死黎利?”胡季犛問道。

“呵,還不是受了那周王朱肅的指使……大明一開始扶持我主,就是包藏着一個天大的陰謀……”

緊接着,馬景昌就將周王朱肅暗中操縱安南戰局,致使胡氏、阮氏相爭,使其無力顧及黎利的打算,告知了胡季犛。

“周王朱肅原先打算,要在暗中扶持我主黎利不斷壯大,直到奪取安南江山。最後再將我安南江山,拱手奉送給大明,使大明能不費周章,就取下我安南諾大國土。”

“卻不想,在這期間我主忽然明晰了大義,不願做大明的這走狗傀儡。於是周王喪心病狂,便指使曹淵將我主殺害。”

“而後收攏我主麾下的烏合之衆,以利益迷惑之,使得他們仍然願意爲大明所用。再調遣大明的涼國公藍玉,暗暗掌握了我主留下的兵權……”

胡季犛震撼的坐在御座上,只覺得腦子如同被人猛的敲了一棒一般,一切以往曾經疑惑不解的東西,至今都豁然開朗:周王朱肅爲什麼要放過他的次子黎蒼,爲什麼本來一直只是申斥的明軍,忽然會派出李文忠和藍玉進犯他大虞國的領地,爲什麼李文忠把他捶殘了之後,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又退回了國境線外,爲什麼黎利的勢力發展如此迅速,且總能佔據被藍玉鬧騰過後的留下權力真空的城池……

“你既然仍稱黎利爲舊主,卻又爲何會投順大明,今日還爲大明前來城中向朕詐降?”胡季犛道,神情依舊是高高在上,但心裡其實已經信了這位馬景昌八分。

這馬景昌所言,皆是合情合理,而且黎利投向大明的速度,也委實太快了……他曾經確實想派人調查南邊這支崛起的義軍的狀況,但是那時他的勢力已經大幅度萎縮,幾乎只能覆蓋到升龍府左近的這數府之地,實在是無力對黎利展開調查。

現在聽來,黎利已死、黎利手下的軍士其實已經被明將曹淵和涼國公藍玉所掌控……這個解釋確實最爲合理。

“小人自然是與明人虛與委蛇,故意做出了一副貪慕富貴的樣子。”馬景昌道。

“我之舊主死後,曹淵爲了不引起我安南百姓牴觸,仍舊想要借用我等的名頭收攏民心。”

“爲此,他將我主黎利的家財勢力分爲數份,只要願意歸附大明的,就能拿走一份。”

“我拿走了一份,成爲了受曹淵掌握的一個傀儡將領……但雖是如此,我心中其實是不願服從大明的。大明想要奪走我安南之地,我雖鄙賤,卻也是安南人,自然不希望我安南國破家亡。”

“而且,大明是想要拿我們做個跳板……若是大明日後吞併我安南,我手中的這些權柄,他們必定是要收回去的……既然如此,不如投奔陛下您,至少,我相信若我能立下大功,陛下一定願意扶持我馬家成爲安南士族的一員。”

胡季犛哈哈大笑。他生性奸詐,若這馬景昌說他之所以潛伏明營,是爲了給舊主復仇,那他胡季犛鐵定是不信的。惡人一般不會相信這種情懷,他們的眼中信義也是一種用來衡量利益的籌碼。馬景昌的理由就很合他的胃口,因爲大明給的不夠,因爲怕權力被收回,因爲想成爲累世是士族,所以潛伏大明營中,找了個機會前來投奔……這個理由他相信了。

“自然,若你當真能取來周王朱肅的人頭,朕不止讓你做貴族,朕還讓你做大虞國只我胡氏之下的,第一實權士族!”

“朕,許你做我大虞的宰相平章,另再封你爲累世的國公!”胡季犛許下空頭支票道。

眼看那馬景昌面色動容,跪地謝恩,胡季犛讓左右將他扶起,而後道:“現在可以說說,你要如何助朕,拿下那周王朱肅的人頭了。”

“是。”馬景昌站起身,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

“其實是因爲陛下守城萬無一失,城外的明軍都已亂了陣腳,大爲憂愁。周王朱肅之所以會遣我詐降,其實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

這一句馬屁下去,胡季犛心中一陣暢快,不由得坐的更直了些,看這馬景昌也越來越順眼。

“他欲圖先讓我取信於您,在您信任我之後,於某夜以舉火爲號,打開城門,放明軍入內……”

“確實是亂了陣腳,竟想出瞭如此拙劣的詐降計。”胡季犛冷哼道,盡情彰顯着他智商上的優越。

“自然拙劣,所以才說,只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即便小人被陛下你一刀宰了,於大明而言,其實也就是死了個安南外人,他周王朱肅毫不心疼。”馬景昌道。“不過,小人卻想到了一樁將計就計之法。”

“那周王年紀不大,卻是急功好利,以往就曾總將明軍將士的功勞據爲己有,故而才掙下了這好大的名將名頭。”

“但因爲他是明國皇帝之子,一衆明軍將士也不敢對此置喙,只是一昧縱容吹捧。這也使得周王朱肅越發自高自大。”

“這一次若是他的計策‘成功’,小人料他定會率先入城,賺取這先登的名頭。若是我等將計就計,設下埋伏伏殺周王,豈不是就能取下了周王朱肅大好的項上人頭?”馬景昌道。

“伏殺周王……”胡季犛聽了,大爲心動。別看他總標榜自己的升龍城固若金湯,但其實,心裡還是害怕的。

明軍的手段太多了,火炮、熱氣球、還有前日裡那個掘城牆引爆的戰術,都讓他每日裡心驚膽戰,茶飯不香。現在暫時佔下優勢是因爲城下的明軍還沒有不計損失的攻城,若是當真不計損失,胡季犛沒有信心自己能守住城牆。

即便不強攻升龍府,以大明的國力,大可以不計損失的圍城和他硬耗,雖說城中如今儲備充足,卻也未必耗得過大明國庫。

伏殺周王朱肅,或許會引來明軍的報復……但若是能抓住機會擒拿周王朱肅,那便可以以周王朱肅爲籌碼,嚮明軍提請議和以及要求明軍敕封。大明自我標榜爲天朝上國,只要自己拿到敕封,大明就必定不會再次發兵攻打,那麼自己就可算是站穩了腳跟,也有了餘力慢慢料理境內的這一團亂麻。

說不定,用這周王朱肅,還能從大明換來許多的贖金彌補損失……胡季犛想道。

“……朕還需與諸臣工商討一番。”胡季犛雖然心嚮往之,但終究沒有完全昏頭,還知道徵求麾下智囊們的意見。

於是向階下的衆臣看去,衆臣竊竊私語了許久,一人越衆而出道:“陛下,臣以爲此乃良機,可以一試,左右只是將明軍騙至甕城伏殺,即便明軍已有準備,入了甕城,也不過是我大虞的甕中一鱉。”

“陛下,臣以爲此事大有可爲。”

“陛下,臣亦如此。”

“臣附議!”

“附議……”

很快,大部分的臣工們就都同意了這個計策,胡季犛興奮的一拍龍椅,道:“好!既如此,我等便將計就計,給大明來一下狠的!”

“馬愛卿,你說,明人要你何時舉火爲號?”

他胡季犛也是深諳拉攏人心之術的,這時候已經開始叫上“愛卿”了。

“回陛下,這詐降計策也是那周王臨時想的,粗陋的緊,並未要求具體時間。”馬景昌道。他蛇打棍上,也上杆爬的做出了一副以臣子自居的架勢。

“不過,臣以爲,應該先緩一段時日。畢竟臣‘取得信任’也需要一段時間,若是太快就‘取得’了您的信任,城外的明軍必定生疑。”

“有理,有理!”胡季犛對馬景昌的謹慎大加讚許,心中已經完全相信了他是真心投奔。畢竟若是詐降,如何會爲他考慮的這般周到?“既如此,七日之後,我等便實施詐降之計,誘那周王朱肅入城!”

“是!”殿中轟然應道,胡季犛哈哈大笑,只覺得胸中積鬱一掃而空。

今夜可以睡個好覺了。

……

“殿下,三保被安南人接入城中,已經有大半日了。現在城中還沒動靜,也不知三保是否成功實施了計策。”

朱肅身邊,狗兒時不時越過簾幕,看向城樓。

他與三保也算共事了許多年,兩人一同伺候朱肅,感情亦是甚佳。三保爲人謙遜知禮,對狗兒這個前輩十分尊敬,故而狗兒也將他看做了自己人。

“放心罷,沒動靜,就是最好的消息。若三保已經失手,頭顱早被胡季犛掛出來打擊我大軍士氣了。”朱肅仍舊低着頭查看着輿圖,一邊漫不經心的道。

“你且去好好歇息,這幾日,城中的胡季犛定然也在養精蓄銳,準備在某一日好好教訓教訓我這個大明周王。”

“到時候,能不能衝破甕城,還要看你們的能耐了。可不能給本王掉了鏈子。”朱肅帶着自信對狗兒說道。

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864章 順勢而爲第896章 說服水東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84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69章 商議第392章 納哈出的身價第324章 烽火遼東(下)第1090章 實業興邦第918章 愚者愚行第504章 高麗大將,李成桂!第252章 審問(下)第323章 烽火遼東(衆)第330章 兵將離心第621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中)第738章 積毀銷骨,衆口鑠金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1151章 寶船天塹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401章 越權擅爲之罪第265章 驅民攻城第397章 回京第97章 論如何東吞倭國第1147章 香料羣島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687章 火力優勢學說第113章 煉體之法第26章 小冰河第98章 論高麗將亂與安南之隙第685章 船炮揚威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602章 順藤摸瓜第360章 朵顏三衛第307章 曹淵請隨第254章 難纏的陳惠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1154章 好大條魚第676章 帖木兒帝國的絆腳石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866章 鐵腕州官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418章 砸場子第877章 貴陽立城第834章 內訌第469章 既然如此,要你等作甚?第713章 戰壕天塹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57章 小公爺的敵意第397章 回京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812章 天子所怒第134章 金大腿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1102章 劉三吾悟道第368章 好大的官威啊第634章 朱棣的膽略第769章 人口買賣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1138章 馬廄激戰第78章 悲哀的朱棣第336章 仁德二連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159章 奉旨泡妞?第226章 本王掐指一算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694章 進駐德里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180章 方子泄露第790章 地圓說第1139章 起心動念第1003章 如何收服第18章 大明之亡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986章 遷移箭臺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709章 侵略如火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1005章 洪武妙策第724章 再騙一次第411章 宋濂:我悟了!第521章 皇居炎上!第1094章 舞弊案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1015章 範淮獻策第909章 聖人馮勝
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864章 順勢而爲第896章 說服水東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835章 叛而又叛第841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69章 商議第392章 納哈出的身價第324章 烽火遼東(下)第1090章 實業興邦第918章 愚者愚行第504章 高麗大將,李成桂!第252章 審問(下)第323章 烽火遼東(衆)第330章 兵將離心第621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中)第738章 積毀銷骨,衆口鑠金第203章 羅貫中與高啓第1151章 寶船天塹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401章 越權擅爲之罪第265章 驅民攻城第397章 回京第97章 論如何東吞倭國第1147章 香料羣島第584章 毛驤的發落第687章 火力優勢學說第113章 煉體之法第26章 小冰河第98章 論高麗將亂與安南之隙第685章 船炮揚威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602章 順藤摸瓜第360章 朵顏三衛第307章 曹淵請隨第254章 難纏的陳惠第848章 駐足廉州第1154章 好大條魚第676章 帖木兒帝國的絆腳石第212章 真當本王不知道,你是錦衣衛嗎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536章 重興百家第866章 鐵腕州官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1006章 寒門崛起第580章 鐵鉉請命第418章 砸場子第877章 貴陽立城第834章 內訌第469章 既然如此,要你等作甚?第713章 戰壕天塹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57章 小公爺的敵意第397章 回京第1126章 兩個教皇第812章 天子所怒第134章 金大腿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1102章 劉三吾悟道第368章 好大的官威啊第634章 朱棣的膽略第769章 人口買賣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1138章 馬廄激戰第78章 悲哀的朱棣第336章 仁德二連第856章 以少勝多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159章 奉旨泡妞?第226章 本王掐指一算第936章 文武一體第694章 進駐德里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180章 方子泄露第790章 地圓說第1139章 起心動念第1003章 如何收服第18章 大明之亡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986章 遷移箭臺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709章 侵略如火第328章 謀奪山海關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1005章 洪武妙策第724章 再騙一次第411章 宋濂:我悟了!第521章 皇居炎上!第1094章 舞弊案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1015章 範淮獻策第909章 聖人馮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