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大位之爭

對於如何重新掌握征伐帖木兒的大義,姚廣孝給出的辦法很簡單:宣稱帖木兒願意向大明求和,且願意納貢稱臣的消息爲緩兵之計。帖木兒本人已死,前來送信的使臣,乃是某個野心家爲了掩蓋帖木兒已死的消息混淆視聽。

而後,釋放擁有蘇丹繼承權的馬黑麻、哈利勒二人,以幫助他們掃平逆賊之大義,包圍撒馬爾罕,隔絕內外,將帖木兒本人圍在撒馬爾罕城中。

馬黑麻、哈利勒兩人,則以蘇丹繼承人的身份往帝國四處安撫諸侯、聚攏兵馬,聽任大明統帥,與明軍齊攻撒馬爾罕……

前軍陣前,費聚與姚廣孝二人文武相輔,負責調撥兵馬將撒馬爾罕圍得水泄不通,以防帖木兒在城中的消息被傳播到外界。他二人方見過了從中軍大帳出來的馬黑麻和哈利勒二人,且調撥給他們三千蒙古兵馬,由他們去聯絡諸侯,好教那些帖木兒帝國的諸侯莫要救援撒馬爾罕城。

費聚看着此二人離去,心中頗爲忌憚,問姚廣孝道:“道衍和尚,這樣當真不會出簍子嗎?”

“就算把城圍住,那賊酋未死的消息,又能瞞得住幾時?此時放這兩個賊酋的龜孫兒走了,萬一到時候他招攬兵馬回來救那帖木兒賊酋,那豈不是咱們搬起石頭,反砸了自己的腳面?”

“呵呵,侯爺不必憂慮。”姚廣孝微微一笑。“您真當這帖木兒帝國上下父慈子孝,一派祥和?”

“莫說他們如今以爲賊酋已死……便是賊酋還未死,此二人也未必便不願襄助我大明。如今,最巴不得賊酋真被我明軍所殺的,說不定就是此二人了。”

“爲何?”費聚驚訝不已。“賊酋不是他們的親祖父麼?怎麼可能……”

“彼國不通教化,不識禮義,一遇大位之爭,哪裡還會論什麼親情。”姚廣孝道。“草原汗國信奉弱肉強食,歷年來汗位之爭皆是殘酷無比……昔年成吉思汗死後,一連數代皆有汗位之爭,兄弟叔侄之間打的頭破血流,絲毫不見親情。這帖木兒帝國雖稱蘇丹,但大體也是承襲草原汗國之制度,又何能免俗?”

“帖木兒若是威勢隆著也就罷了,若在其生時扶持好繼承人,說不定還會少些波瀾……然而如今帖木兒被我大明吞去半壁江山,自己也只能閉城自守,在馬黑麻和哈利勒看來,又哪裡有威勢可言?”

“這個時候,孰強孰弱,他二人心中自知。依附大明方有可能爭奪蘇丹之位……至於帖木兒之死,不過是讓他們爭的心安理得的藉口罷了。”

“只要瞞住他們數日,等他們帶領諸侯,加入到我明軍之中參與圍城,到時即便帖木兒還活着的消息傳揚了出去,他們也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我大明,一條道兒走到黑了……”

“原因無他,幫着我大明打撒馬爾罕,帖木兒定然震怒。還有可能把蘇丹的位置讓給他們嗎?……倒不如,幫着我大明除了他們這個祖父,蘇丹之位纔有可能是他們的……”

姚廣孝說的平靜,費聚聽在耳中,卻覺得寒毛直豎。姚廣孝的計策看似簡單,但卻利用了草原民族最薄弱的一個弱點:汗位之爭。要知道,草原民族內部這類事關權力的爭鬥,每每如草原上的野火,一旦點燃,就必定要席捲四方,直到燒盡了四方草場才能熄滅。

這樣的勢頭,即便是帖木兒只怕也難以善後。

大明傳播帖木兒已死的謠言,就是要在這草場上放這第一把火……

“可又何必非要將兩人都放了?”費聚思慮一番,又有些不解。“若是如此,只放走一人不就行了,放走兩人風險豈不也隨之倍增……”“阿彌陀佛。”姚廣孝雙手合十道。“放走一人,待他們拉攏了諸侯未免要一家獨大,指不定就想着坐地起價,提出些非分之想,甚至乘我大明與帖木兒拼殺後薄弱之時,反戈一擊坐收漁利……”

“而放走兩人就不同了……二虎相爭,方有我等居中權衡之餘地。”

“原來如此!”費聚恍然,看向姚廣孝的眼神裡,已是帶上了三分忌憚。姚廣孝官位不高,費聚原是沒將他放在眼裡的,現如今卻覺得斷不能惹了這和尚不快,這滿肚子的壞水實在是招惹不得。“那道衍大師,我們就這般圍城不動,城中那賊酋豈不是要生疑?”

“總不能就這麼傻圍着吧?探子早已探得這康居城中糧草豐沛……圍個三五年也未必能圍得死賊酋。”

“難道我們就不破城了不成?”

“自是要破城的。”姚廣孝到。“久易生變,我們乃是以攻心之策取帖木兒帝國之地,但若是遷延日久,定然會有其他的變故。”

“按五殿下所言,我等只需將這圍城陣線守住,一月之後,他自有破城之法……只是如何破城,貧僧卻是不知了。”

“這般大城,殿下一個月內就能破城?”費聚面露不信之色,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聽命了。“只希望唬賊酋唬的久些……若是賊酋一心突圍,我們還真就未必能擋得住……”

他們雖然多設旌旗,聲勢浩大,但滿打滿算,其實只有五萬人而已。還要分圍四面,務必保證城中消息不泄露出去……每面的守軍兵力就頗爲捉襟見肘了。

攻城是絕對沒辦法攻城的……可一直不攻城,指不定就要被賊酋發現了破綻……

……

城上,帖木兒一直在戒備着明軍的進攻,然而明軍每日裡只是派人來宣揚那可笑的“帖木兒的死訊”,並無分毫攻城的意思。

一開始,他還想着明軍是想攻心爲上,故而只是圍起城來準備圍點打援。可明顯城中始終安如泰山,那則“死訊”顯然不會有什麼效果,可明軍還是每日派人宣講、射書於城中,攻城的事卻始終沒有動靜。

這讓帖木兒心中的疑慮與日俱增。

 

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713章 戰壕天塹第816章 南海王陳祖義第1057章 威嚇第514章 少年華夏,其心可用!第635章 能將幾何第264章 何謂禽獸第346章 高貴與低賤第174章 徐達的教誨第855章 口子已開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1032章 掀起大案第916章 最後的陰謀第89章 朱祁鎮叫門,太爺爺捱打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569章 威化島回軍第763章 再會朱樉第238章 奪城計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395章 收復遼東第130章 找你借一樣東西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870章 百無聊賴的藍玉第486章 籌建報社第61章 休養生息,亦或是開拓進取?第834章 內訌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743章 突圍失敗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922章 周王死訊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348章 納哈出親信:觀童第1150章 抵達歐陸第322章 烽火遼東(上)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895章 單騎入寨第1031章 推諉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768章 吃瓜吃到自己家第114章 量產夜不收!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256章 商議備倭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227章 張陳後嗣第832章 誰是匪徒第169章 軍演定勝負第1087章 老朱教子第906章 子弟兵第1149章 決意向前第402章 仗義執言茹太素第834章 內訌第529章 你們這些大名,也就是個村長罷了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545章 世修降表,你孔家就是世修降表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380章 背刺北元皇帝之人第1071章 安南議事團第132章 借錢爲何不早說?第639章 大汗避讓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744章 一炮打出,糜爛十里第987章 敗勢第234章 謀算第414章 尊孔復古!第122章 徐達來訪第786章 白蓮餘孽第901章 禮部小官黃子澄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687章 火力優勢學說第592章 雄英染病第324章 烽火遼東(下)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656章 爭相出海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1060章 屠人滿門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1150章 抵達歐陸第83章 上架感言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759章 司馬倫第1012章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第722章 當斷則斷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121章 搞錢第498章 倭國 高麗,兩面爲難
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713章 戰壕天塹第816章 南海王陳祖義第1057章 威嚇第514章 少年華夏,其心可用!第635章 能將幾何第264章 何謂禽獸第346章 高貴與低賤第174章 徐達的教誨第855章 口子已開第900章 嚴密監視第1032章 掀起大案第916章 最後的陰謀第89章 朱祁鎮叫門,太爺爺捱打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569章 威化島回軍第763章 再會朱樉第238章 奪城計第1059章 請君歸西第395章 收復遼東第130章 找你借一樣東西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870章 百無聊賴的藍玉第486章 籌建報社第61章 休養生息,亦或是開拓進取?第834章 內訌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743章 突圍失敗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922章 周王死訊第861章 一紙證書第348章 納哈出親信:觀童第1150章 抵達歐陸第322章 烽火遼東(上)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895章 單騎入寨第1031章 推諉第525章 倭國全面戰爭,爆發!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768章 吃瓜吃到自己家第114章 量產夜不收!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256章 商議備倭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227章 張陳後嗣第832章 誰是匪徒第169章 軍演定勝負第1087章 老朱教子第906章 子弟兵第1149章 決意向前第402章 仗義執言茹太素第834章 內訌第529章 你們這些大名,也就是個村長罷了第554章 北元權爭第696章 如何治理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545章 世修降表,你孔家就是世修降表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747章 離心離德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380章 背刺北元皇帝之人第1071章 安南議事團第132章 借錢爲何不早說?第639章 大汗避讓第773章 孤注一擲第337章 朱棣請戰第949章 一出新戲第449章 受氣尚書第744章 一炮打出,糜爛十里第987章 敗勢第234章 謀算第414章 尊孔復古!第122章 徐達來訪第786章 白蓮餘孽第901章 禮部小官黃子澄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687章 火力優勢學說第592章 雄英染病第324章 烽火遼東(下)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656章 爭相出海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1060章 屠人滿門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1150章 抵達歐陸第83章 上架感言第41章 坤輿萬國圖第759章 司馬倫第1012章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第722章 當斷則斷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788章 白蓮淨土第121章 搞錢第498章 倭國 高麗,兩面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