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駕帖遍京城

世間的萬事啊,非一個急能夠解決。

因爲有太多的事,即便真能靠一加一等於二所解,奈何背後卻摻雜太多的人或利,遂導致事變得複雜。

複雜的不是事,而是人!

而今的大明之所以爛透了,滋生種種弊政和問題,乃是有太多的羣體,享受種種特權,對上欺瞞,對下欺壓,繼而引發一系列風波……

戶部。

尚書署正堂。

“中旨所頒永不加賦一事,下官還是覺得…不可操之過急。”

左侍郎南居益表情凝重,倚着官帽椅,語氣低沉道:“此事確爲惠政,如若真能明確頒佈天下,則各省府州縣需徵人丁稅定額,這無疑能減輕底層百姓負擔,然此策在朝的爭議也不小。

天子體恤民情之心,乃天下之幸,乃社稷之幸。

可是大司徒,您應該清楚一點,丁稅,歷來是我朝的稅收大頭,是僅次於田賦的重要稅收。

丁稅徵收,究竟牽扯到多少事宜,這可不是戶部發道公文,經驛傳急遞派往各承宣布政使司,說推行就推行起來的啊。”

“左司徒說的沒錯。”

右侍郎李宗延點頭認可道:“丁稅徵收,是靠各地黃冊爲依據,可…這其中究竟存有多少貓膩,是誰都說不準的。

歷來徵稅之際,一個魚鱗冊,一個黃冊,這出現扯皮和打官司的事還少嗎?

都說戶部最富,戶部的官最好做,可是事實上果真如此嗎?戶部遇到麻煩事,不僅要考慮戶部本身,更要兼顧到其他有司。

下官就說一件事,好,我戶部定下以哪年黃冊人丁爲基準,明確永不加賦一事,可萬一其中缺額太大,且不提在各地會鬧出什麼風波,就說…丁稅差額相較先前缺額過大,而國庫無銀可用,朝中有司皆伸手要銀時,戶部該如何自處?”

穿着紅袍補服的畢自嚴,靜靜坐在官帽椅上,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聽着南居益、李宗延所講,心底卻生出各種感觸。

永不加賦一事,是從那場大朝會以中旨所頒,期間發生種種事宜,而畢自嚴在負責此事後,跟戶部的同僚下屬研討很久,至今尚未真正明確下來。

這絕不是畢自嚴能力不行,實則有太多的事情,只要牽扯到賦役,就必須要斟酌再斟酌,慎重再慎重。

一項稅目的提出,到具體的落實徵收,中間是有一個漫長過程的。

即便是惠民的稅政,也絕非輕易就推行的,畢竟對下惠民,壓力就會對上,萬一國庫稅收出現缺額,那麼該缺額要如何找補?

“就說被陛下先前廢除的遼餉。”

見畢自嚴不說話,南居益繼續道:“是,下官也知道攤派遼餉一事,對於地方百姓的負擔很重,可是建虜之患不解,那遼東便沒有安穩可言,過去的仗就不提了,單說此次遼左出現的戰事。

的確,從遼左爆發戰事到現在,陛下未曾讓戶部調撥一兩銀子,一斤糧食,可是過於信任遼東經略熊廷弼,朝廷沒有任何反應,如果說遼局實況是糜爛的,那……”

“左司徒,你說的話太多了。”

畢自嚴眉頭微蹙,眼神凌厲的看向南居益。

在當下這個複雜朝局下,唯獨一件事誰都不能涉及的,那便是遼左一戰,哪怕是兵部有司,儘管呈遞御前有不少奏疏,不過多數皆被朱由校留中不發,對待遼事,朱由校的態度很明確,誰都別想插手。

也恰恰是這種情況,使得不少人的心底,其實都暗暗揣摩到,天子有這種態度,只怕私底下向遼東撥銀調糧了。

打仗,哪有不需要錢糧的?

且這個錢糧不會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槍炮一響黃金萬兩,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正是這種情況,其實一些人心底很擔心,怕遼局有反覆,怕熊廷弼有私心,怕遼左真的丟了,當然在少數人心底,甚至怕遼左一戰打勝……

只不過天子大婚在即,天子在此事上表現得很重視,這也使得不少朝臣的心底,儘管有種種想法,但也就只是藏在心裡。

這恰恰是朱由校的老道之處,就是叫在京羣體的注意和精力,都集中在京城這一畝三分地。

“其實你們所擔心的,本官雖說愚鈍,不過也知曉一二。”

畢自嚴撩了撩袍袖,神情自若道:“除了以黃冊爲基準,明確永不加賦一事,可能會出現丁稅缺額外,還有便是逃戶、隱民等知曉此惠政,繼而在原籍鬧出新事,還有軍、匠、竈、樂等戶差額……這樁樁件件本官都想過, 你們所擔心的真就是這些嗎?”

一句話讓南居益、李宗延流露出各異神情。

別看畢自嚴沒有點破,可二人都聽明白了。

永不加賦這一惠政,到底就是到此結束,還是說藏着別的用意?

這是很多人都吃不準的。

畢竟今上的心思,根本就讓人猜不透。

倘若是到此結束,行,大不了各地費些功夫,將黃冊重新修訂,畢竟先前徵收人丁稅,有不少底層羣體無力繳納,可是做過很多事情的,溺嬰就是常見現象之一。

而萬般無奈之下,做的最多的就是逃竄,這批人口憑空從大明官面上消失,或流竄各地,或藏匿到地方豪強士紳名下,而前者會造成地方不穩,至於後者則是財富從公轉私。

活生生的人,都能藏匿!

那土地呢?!

現在不少人真正擔心的,是這一惠政落實下來後,天子把心思動到土地上,那事情就大發了。

第93章 劍指京營第310章 津門變局(1)第305章 殺手鐗第287章 興工第312章 津門變局(3)第140章 大明,是怎麼了第83章 文與武(2)第359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166章 衆生相(1)第30章 大朝會(4)第321章 君威浩蕩第78章 思變(2)第319章 粉墨登場第230章 國子監之辯(1)第218章 明威第232章 書生之見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188章 農政第220章 死戰!死戰!第79章 思變(3)第60章 洪承疇揮拳,袁可立舞劍第121章 天啓(1)第91章 京城血第294章 韓爌怕了第285章 茶館議政第114章 造個閹黨第91章 京城血第165章 魑魅魍魎第269章 劍指內閣第273章 鹽法侍郎第161章 整軍出海第87章 另起爐竈第188章 農政第306章 這招夠狠第272章 袁世振第79章 思變(3)第245章 諸巡河御史第233章 再議海河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2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38章 財源滾滾第208章 再殺第355章 風起於川第108章 廷推(2)第246章 密詔離京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292章 體統能當飯吃?第145章 傳奉官!官場大震第327章 大明軍魂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10章 國事堪憂第137章 粉墨登場第216章 殺!殺!殺!第293章 圍殺第194章 諸黨合流第252章 奸佞錄第42章 態(2)第39章 紫禁之巔(1)第213章 行路難(2)第205章 京城見聞第335章 糧食豐產第104章 明君與暴君(2)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231章 國子監之辯(2)第33章 詔修實錄!翰林諸官第95章 殺!碩鼠當誅!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86章 遼局(3)第193章 一場大火第95章 殺!碩鼠當誅!第214章 行路難(3)第13章 僕欺主,杖斃!第55章 諸卿欲反乎?第275章 放權第162章 漕糧也敢動?第92章 二個極端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71章 問責追責第8章 人人皆處大勢下第12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213章 行路難(2)第334章 技高一籌第102章 重整陵衛第147章 西苑聚將第353章 武運昌隆第158章 戶部沒錢?朕就有了!?第222章 渾河血戰(2)第224章 路,是走出來的第301章 國貧民富第336章 農業是國之根本第200章 遼南血第2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94章 韓爌怕了第119章 功是功,過是過第289章 預熱第85章 遼局(2)第52章 談兵第160章 度量衡釐定第23章 吾弟由檢
第93章 劍指京營第310章 津門變局(1)第305章 殺手鐗第287章 興工第312章 津門變局(3)第140章 大明,是怎麼了第83章 文與武(2)第359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166章 衆生相(1)第30章 大朝會(4)第321章 君威浩蕩第78章 思變(2)第319章 粉墨登場第230章 國子監之辯(1)第218章 明威第232章 書生之見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188章 農政第220章 死戰!死戰!第79章 思變(3)第60章 洪承疇揮拳,袁可立舞劍第121章 天啓(1)第91章 京城血第294章 韓爌怕了第285章 茶館議政第114章 造個閹黨第91章 京城血第165章 魑魅魍魎第269章 劍指內閣第273章 鹽法侍郎第161章 整軍出海第87章 另起爐竈第188章 農政第306章 這招夠狠第272章 袁世振第79章 思變(3)第245章 諸巡河御史第233章 再議海河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2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38章 財源滾滾第208章 再殺第355章 風起於川第108章 廷推(2)第246章 密詔離京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292章 體統能當飯吃?第145章 傳奉官!官場大震第327章 大明軍魂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10章 國事堪憂第137章 粉墨登場第216章 殺!殺!殺!第293章 圍殺第194章 諸黨合流第252章 奸佞錄第42章 態(2)第39章 紫禁之巔(1)第213章 行路難(2)第205章 京城見聞第335章 糧食豐產第104章 明君與暴君(2)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231章 國子監之辯(2)第33章 詔修實錄!翰林諸官第95章 殺!碩鼠當誅!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86章 遼局(3)第193章 一場大火第95章 殺!碩鼠當誅!第214章 行路難(3)第13章 僕欺主,杖斃!第55章 諸卿欲反乎?第275章 放權第162章 漕糧也敢動?第92章 二個極端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271章 問責追責第8章 人人皆處大勢下第12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213章 行路難(2)第334章 技高一籌第102章 重整陵衛第147章 西苑聚將第353章 武運昌隆第158章 戶部沒錢?朕就有了!?第222章 渾河血戰(2)第224章 路,是走出來的第301章 國貧民富第336章 農業是國之根本第200章 遼南血第2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94章 韓爌怕了第119章 功是功,過是過第289章 預熱第85章 遼局(2)第52章 談兵第160章 度量衡釐定第23章 吾弟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