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各顯神通

“這人啊,想要從別處拿到想要的,就要懂得察言觀色,火候很重要,早了不成,晚了也不成。”

通政司衙門正堂,錢謙益面露笑意,倚着官帽椅,撩了撩袍袖端起手邊茶盞,笑着對一位從七品知事說道。

“還請恩師解惑。”

那中年態度恭敬,擡手一禮道。

“解惑談不上,一些爲官的心得罷了。”

錢謙益呷了口茶,隨後將茶盞放下,“就說咱通政司吧,本職是什麼?掌出納帝命,通達下情,勘合關防公文,奏報四方臣民實封建言、陳情申訴及軍情、災異等事。

真要論實權,六部比不過,五寺也不成,雖說被人稱之爲銀臺,可是這能跟都察院比較嗎?”

中年點點頭。

要說通政司,從官面來說是不錯,主官通政使乃是正三品,官階是很高,但是有什麼用?

就是個迎上遞下的活罷了。

在大明的官場上啊,尤其是在京官之中,就廣爲流傳一句話,寧擠破頭去科道翰詹爲官,也莫要去通政司,哪怕官階低一些,也不去!

寒窗苦讀十餘載,一朝金榜題名,爲的是什麼?

不就是可以躋身仕途嗎?

可仕途跟仕途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啊,年紀輕輕就能進要緊位置,路很早就鋪好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向上爬就行,而有些人啊,終其一生啊,就兜兜轉轉的原地踏步,哪怕做再多實事,終究是爲他人做嫁衣。

你若是能中途醒悟過來,知道跑動了,知道奉承了,那一切都還好說,自己人嘛,該照顧還是要照顧的。

所以在大明官場上,就有一句寧欺老莫欺少,年輕就代表一切皆有可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不過有句老話說的好啊。”

錢謙益很享受這種感覺,嘴角微微上翹道:“任何時候都別小看手裡掌的那點權力,別人小看,自己別小看,有時用對了地方,那成效比亂跑亂撞實際的多。”

“所以恩師這次……”

中年想到了什麼,眸中閃爍着精芒,伸手看向錢謙益說道,可話還沒有講完,卻被錢謙益打斷了。

“本官就是履行通政司的職責罷了。”

錢謙益倚着官帽椅,“內閣首輔、次輔空缺這麼久,而朝中有多少政務要處置,過去陛下心裡窩着火,誰提都生氣。

其實吧,本官是可以理解陛下的。

你就說方從哲這個首輔,劉一 G這個次輔,作爲閣臣,不想着爲君分憂,爲社稷慮,哪怕陛下脾氣再好,那也要生氣啊,尤其是方從哲那迂腐的態度。”

“不錯。”

中年點點頭認可道。

“只是恩師,學生有一事不明。”

迎合了錢謙益後,中年故作疑惑道:“這次咱通政司向御前轉遞奏疏,朝中大臣想早開廷推,以明內閣首輔、次輔之位,您爲何要將孫如遊他們的奏疏排在前面?

齊楚浙黨等派在過去可沒少暗地裡會晤啊,要是一些同僚知曉此事,那會不會……”

“這你就不懂了吧。”

錢謙益卻道:“你在通政司待的也不算短了,自從那場大朝會上,天子怒罷方從哲、劉一 G後,你就沒有發現,他們凡是遇到事情,比方從哲在內閣時,其實還要更默契嗎?”

“學生髮現了。”

中年皺眉道:“就像天子大婚前,對,那時遼左局勢很危急,在朝掀起彈劾熊廷弼的風潮,可叫學生奇怪的,是齊楚浙黨等派,也都跟着彈劾起熊廷弼了。

浙黨,齊黨,宣黨,昆黨等派彈劾熊廷弼,學生還能理解。

可楚黨也彈劾,學生就不理解了,畢竟真要論起來,熊廷弼也是楚黨一員啊,只是他那脾性,使得楚黨……”

“還算可教也。”

錢謙益笑着說道:“本官來告訴你吧,那是孫如遊、亓詩教他們,尤其是官應震、吳亮嗣幾人,瞧出天子不會罷黜熊廷弼,不然,你當他們會跟着彈劾熊廷弼?

熊廷弼從遼東經略下來,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哪怕熊廷弼脾性再差,再沒有人緣,那也不能倒。

而最爲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天子,不想叫朝中的人,過多關注遼事,所以越是彈劾,天子就越不表態,一律留中。”

可是爲什麼啊。

第70章 豐臺與西山第73章 皇明時報第277章 廟堂新格局第357章 宗藩進京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01章 戰鼓擂第199章 勳貴楷模第101章 武威第64章 觸目驚心第223章 劍指鴉鶻關第191章 擎天一柱第196章 攪吧,攪吧!第364章 廉政蓄勢第310章 津門變局(1)第172章 將軍抽車第315章 直隸之亂(1)第268章 展望第227章 大明之恥第344章 秋闈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114章 造個閹黨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覺悟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307章 鹽改第135章 午門叩闕第235章 撞擊式燧發槍第362章 治遼策第92章 二個極端第346章 新世界(1)第62章 魏忠賢紅眼了第202章 怒第289章 預熱第320章 逼宮而已第250章 國本,斷不可動搖第253章 諸黨(1)第176章 天下爲棋局,世人皆棋子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181章 對弈第92章 二個極端第134章 那就抓!第238章 後宮(1)第129章 遼東無戰事第112章 君臣奏對第306章 這招夠狠第188章 農政第298章 集約發展(3)第65章 這天下,朕先反了第127章 天啓(7)第92章 二個極端第367章 暗涌(1)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254章 諸黨(2)第287章 興工第11章 提督京營戎政第70章 豐臺與西山第294章 韓爌怕了第124章 天啓(4)第242章 河患疏第39章 紫禁之巔(1)第123章 天啓(3)第283章 京城之變第231章 國子監之辯(2)第342章 萬民歌頌第353章 武運昌隆第69章 帝國軍人,心胸如此狹隘?第10章 國事堪憂第269章 劍指內閣第66章 天津兵備道第102章 重整陵衛第7章 豪賭第103章 明君與暴君(1)第111章 薊遼總督第18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82章 自負盈虧第254章 諸黨(2)第159章 清查虧空第243章 驚滿朝第323章 顫抖吧!第305章 殺手鐗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142章 楊漣是把刀第316章 直隸之亂(2)第349章 新世界(4)第122章 天啓(2)第270章 帝王心術第66章 天津兵備道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307章 鹽改第361章 再出手第283章 京城之變第284章 惠政第61章 君臣做戲第31章 天子揮拳!濃瘡就要拔第175章 拔膿第251章 祖制?那就辯法吧!第258章 文鬥(2)第11章 提督京營戎政第364章 廉政蓄勢第24章 天家無親情第331章 軍務院
第70章 豐臺與西山第73章 皇明時報第277章 廟堂新格局第357章 宗藩進京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201章 戰鼓擂第199章 勳貴楷模第101章 武威第64章 觸目驚心第223章 劍指鴉鶻關第191章 擎天一柱第196章 攪吧,攪吧!第364章 廉政蓄勢第310章 津門變局(1)第172章 將軍抽車第315章 直隸之亂(1)第268章 展望第227章 大明之恥第344章 秋闈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114章 造個閹黨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覺悟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307章 鹽改第135章 午門叩闕第235章 撞擊式燧發槍第362章 治遼策第92章 二個極端第346章 新世界(1)第62章 魏忠賢紅眼了第202章 怒第289章 預熱第320章 逼宮而已第250章 國本,斷不可動搖第253章 諸黨(1)第176章 天下爲棋局,世人皆棋子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181章 對弈第92章 二個極端第134章 那就抓!第238章 後宮(1)第129章 遼東無戰事第112章 君臣奏對第306章 這招夠狠第188章 農政第298章 集約發展(3)第65章 這天下,朕先反了第127章 天啓(7)第92章 二個極端第367章 暗涌(1)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254章 諸黨(2)第287章 興工第11章 提督京營戎政第70章 豐臺與西山第294章 韓爌怕了第124章 天啓(4)第242章 河患疏第39章 紫禁之巔(1)第123章 天啓(3)第283章 京城之變第231章 國子監之辯(2)第342章 萬民歌頌第353章 武運昌隆第69章 帝國軍人,心胸如此狹隘?第10章 國事堪憂第269章 劍指內閣第66章 天津兵備道第102章 重整陵衛第7章 豪賭第103章 明君與暴君(1)第111章 薊遼總督第18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82章 自負盈虧第254章 諸黨(2)第159章 清查虧空第243章 驚滿朝第323章 顫抖吧!第305章 殺手鐗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142章 楊漣是把刀第316章 直隸之亂(2)第349章 新世界(4)第122章 天啓(2)第270章 帝王心術第66章 天津兵備道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307章 鹽改第361章 再出手第283章 京城之變第284章 惠政第61章 君臣做戲第31章 天子揮拳!濃瘡就要拔第175章 拔膿第251章 祖制?那就辯法吧!第258章 文鬥(2)第11章 提督京營戎政第364章 廉政蓄勢第24章 天家無親情第331章 軍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