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

bookmark

“朕告訴你們!這一切只是一個開始!朕早都明白了這天下是朕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是這天下人的天下!唯獨不是惡紳鄉霸和地主的天下!”

朱由檢這次在朝堂上說了很多原本不該說的話,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內心。

後世的明朝爲什麼讓人回想起來就充滿惋惜,因爲只有大明得國體最正,驅逐蒙元,還了整個天下的漢人一個挺直腰桿的江山。

而不用再去當蒙元人所謂的三等民,不用任人擺佈,爲人砧板上的魚肉。

“臣謝陛下聖訓…”

魏忠賢老淚縱橫跪倒在了地上,現在能夠有一個機會光明正大的活着,誰又願意揹負罵名任人所指呢。

只要眼前的皇帝陛下還在,那麼史官自會給自己正名,若眼前的皇帝陛下不在,誰又能是那個扶大廈將傾之人呢。

終究這大明還是陛下的大明啊…

“臣謝陛下聖訓…”

“臣謝…”

朝堂之上頓時跪倒一片,原本對於朝會不情不願的大明皇親國戚們臉色之上也終於開始浮現動容。

大明是誰的對他們很重要…他們與臣子們並不相同,若是沒有朱由檢,沒有老朱家當朝做皇帝,他們什麼也不是…

“老臣願捐資助遼東…”

“微臣也願捐資…”

“魏忠賢!來一個一個記!”

“此次募捐銀兩全部用於馳援遼東事務及預留給大明各地賑災,款項全部收入戶部國庫…”

戶部尚書嘴角一喜,但下一句話又讓他開始了苦大仇深模式。

“責令戶部、吏部、東廠、錦衣衛、工部五部並行,成立聯合獨立下屬機構——大明皇家財政督察局。”

“新局負責大明朝廷中央各部、各司、各局內部經費督察事宜,全面推行借貸記賬法,給朕搞清楚每一分銀子都流去了哪!”

“審查賬目、審覈各部年終預算、督察資金使用、監督資金來源及款項支出!絕不能讓我大明這筆朝廷財政賬變成一鍋粥!”

大量新式司局的涌現,揭示了大明的全新制度篇章,朱由檢正通過順天府也就是京師這個大明中央,不斷向地方延伸。

讓政令能被百姓所知曉,讓最底層的農民也要擁有來自朝廷的消息渠道,是朱由檢十分想做的一件事情。

“同時開拓京師日報及大明月報,在有條件的地區如京師採用日報制度,將朝廷每天朝會做發生的大小事,將關乎民生的二三事都記載在報紙之上。”

這時突然下面有一言官實在按捺不住自己內心不吐不快的想法,衝着朝堂之上的朱由檢開口了。

“陛下,微臣有話想說…”

“有話快說…磨磨唧唧幹什麼…”

“陛下所言處處爲民造福,臣不敢妄自議論,但這期間挑費頗多,尤其是這報紙一項,僅刻版用墨每日耗資就數額巨大,更不說這最爲關鍵的紙張…並且這印刷量也一時半會容易跟不上啊…”

朱由檢不禁一愣,這沒有可靠穩定的動力來源,僅靠人力恐怕頗難在當天就將一天大小事宜全部刻制印刷出去。

經驗主義害死人吶!

後世的觀念有時候還是會影響朱由檢的判斷。

不得不防。

“嗯…愛卿所言極是…”

深思片刻的朱由檢便認同了這個現實因素並做出了妥協。

“那麼京師日報事宜暫停,待大明皇家科學院解決相關技術難題降低成本後再議,但大明月報要求無條件執行!

各地區,各地方都應當積極協調配合此事,多給大明月報提供政策內容靈感及素材。”

“另外暫停除大明月報外一切報紙類產品的繼續刊發。

統一要求他們提供相關的資料至工商管理部門辦理出版物印刷許可證及大明公共刊物內容審覈證後纔可進行發佈。”

不斷完善的制度是將一切關在籠子裡的必要條件,防範各類危機,朱由檢表示心很累。

但這一切他又不得不做,畢竟各種事情現在對於大明都是新事情。

也就是他剛剛登基,大明之危機還沒有惡化的太厲害,不然也經不起他如此的折騰。

野狼谷…

“旅長…這該如何給順天府給陛下說啊…一個活口都沒留…”

一名天虎軍士官面色尷尬的向蒙脫問到…旁邊另外一個軍官也同樣看向了蒙脫…

“是啊…”

蒙脫也是第一次指揮天虎軍進行實戰射擊,米涅步槍的威力往日只在各種靶子上見過,饒是之前也用死刑犯進行過實操,可那終究是綁住的簡單處決。

而現在是真正的直面戰場,與韃子真正的撞在了一起,此戰戰果就如此斐然,不禁令人欣喜。

可強悍的軍人作風告訴他,不管發生了什麼就是有天大的功勞那也是爲君解憂,盡臣之事而已。

“讓傳令兵過來!”

不一會一名騎着快馬的負責傳令通訊的天虎軍騎兵就到了蒙脫面前。

作爲天虎軍內少見的騎兵兵種,傳令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將此報直接送入京師天虎軍總部!沿途有人敢擋!格殺勿論!不許進入各個城池補給!一定記住!直達京師天虎軍營!”

“是!必定不辱使命!”

蒙脫很滿意,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說道。

“快去吧,我們在遼東等你…說不定在後金等你了…哈哈哈哈”

“是!旅長,咱們後金見!”

成功的一場戰役帶來的不僅是表面這麼簡單,蒙脫即刻命令下屬立刻原地處理韃子屍體。

至於那些被像打兔子一樣射殺在山澗的死屍,就交給這遼東不時漫天的烏鴉吧。

“全軍休息,二團抽出一個營去幫前面運糧隊伍的兄弟們!”

“全軍休息!”

原地休整這一點在戰爭之後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天虎軍的原地休息可和現如今的明軍不一樣。

那是三分之一的人繼續任務,三分之一持槍警戒,三分之一原地打開野外大型帳篷後開始埋鍋造飯。

而數日後的京師,卻被這一次的大捷所震驚的朝野上下無不震動。

“捷報!捷報!遼東大捷!”

“天虎軍大捷!”

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
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