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光這樣的操作,無疑是將明正天皇如今已經不在京都的這件事情在整個倭國宣揚。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舉動,但這在德川家光看來卻是不得已爲之,如果單純的依靠現在的幕府,來和農民起義軍與大明軍隊雙線作戰。
德川家光對於自己能否贏得這場戰爭,持有相當悲觀的看法。
“明正啊明正!”
....
德川家光在江戶城內整日唸叨的明正,此刻正一臉興奮的坐在馬車上游覽京城街頭,身旁還有一位精通倭語的翻譯。
“興子!興子要吃那個!”
“那是什麼啊...!”
“那是冰糖葫蘆..”翻譯開口說道。
興子聽到之後更加興奮了,連忙說道:“興子要吃!叔叔曾經和興子說過,冰糖葫蘆甜又甜!”
“好好...”
或許這就是樂不思蜀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吧。
宮中,朱由檢看着身旁的徐光啓說道:“徐愛卿..怎麼近來都沒有見到你,反而今日你主動來尋朕了?”
徐光啓面色微微紅潤了一些。
開口便說道:“回陛下..臣此番前來,是有一事想要與陛下商議的,臣實在是拿不定主意...”
“哦?有什麼事情是你都拿不定主意的,說來朕也聽聽!”朱由檢喝了口茶,目光卻一直看着徐光啓。
“臣不知道,陛下是否是要在蒙古推行屯田制,如果如此的話...草原上又應當種些什麼呢?”
徐光啓的這番話,卻讓朱由檢一愣,當即說了一句:“之前種的是什麼?”
“陛下...蒙古人幾乎不從事農事..”
“對!是朕想錯了...屯田制的確是朕所想,玉米就很適合在草原上種植嘛,之後也能夠給他們養殖提供便利條件。”
徐光啓也點了點頭說道:“陛下,臣知道了..”
見徐光啓還是欲言又止,朱由檢也算是明白了..所謂蒙古到底要種植什麼,作爲農業部尚書,徐光啓自己心裡還能夠沒數嗎?
這不明擺着還有其他的話要說嗎?
“徐愛卿有什麼話直接說便是了,不用和朕藏着掖着。”
“陛下..臣有一事,想要和陛下說上一說...”
徐光啓隨後便和朱由檢介紹其了另外一件事,主要內容大致就是一旦要在蒙古草原上的三個行省推行屯田制度,那麼勢必會對草原短時間內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並且,屯田制有一個另外的問題。
就是會很容易就讓草原上的蒙古人數量得以增長,這種增長的速度徐光啓做過測算。
如果推廣順利,那麼這些蒙古人可能用不了十年時間,就能夠讓現在的人口數量增加出至少一半。
朱由檢聽完簡直有些目瞪口呆的說道:“怎麼可能?蒙古人如果有這樣的生育能力,草原上怎麼可能還會如此地廣人稀?”
“陛下..蒙古人少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的醫療條件實在是太差了,很多蒙古孩子甚至都活不過五歲就會夭折。”
“在草原上,一個孩子的出生對於整個部落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哪怕這個孩子並不是自己父親的種...其父親都不會直接將其拋棄,而是要繼續撫養長大..只因爲草原上能夠活下來一個人實在太不容易了!”
徐光啓的話說完,朱由檢低頭陷入了沉思..設立三個蒙古行省最開始的目的,就是想要通過不同的地域劃分。
將蒙古人控制在一個相對比較固定的區域,但是如果照着徐光啓的猜測,恐怕再過幾年,脆弱的草原就很難養活這麼多蒙古人了。
“徐愛卿..朕想問你,今年已經被大明州縣管轄的蒙古人數量,大概佔比有多少,另外他們今年到底種植了些什麼下去。”
徐光啓連忙開口迴應道:“陛下,有天虎軍的幫助..蒙古草原上現存的部落和牧民都很願意接受大明的改制。”
“現在已經有超過八成的牧民被劃分在了不同的區域,接受蒙古行省之中的州縣管轄,今年主要種的是小麥...”
“小麥?”朱由檢有些疑惑。
“陛下..小麥的種植主要還是河套行省和漠西行省在種植,而韃靼行省目前還是種植不了的,所以今年臣從遼東勻了一些玉米種子過去...”
“嗯..這很好,朝廷不可能無限期的貼補蒙古人。”朱由檢的說話聲音很輕,但徐光啓聽着卻嚐出了另外一種味道。
那就是或許再過不久,蒙古三個行省就不能夠獲得來自大明朝廷的貼補了,想想也是...
不過是過繼來的二兒子,怎麼可能如同親兒子一樣呢?、
“要想辦法控制一下現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人口,將來一定不能夠出現草原只能夠是蒙古人的草原這種事情...”
漢化,是朱由檢在對蒙古問題上最後的底線。
“陛下,如果要控制人口,那麼是不是要將一部分的蒙古人從行省之中遷移出來啊..”
“這倒不用,在蒙古內徵兵!組建天豹軍蒙古兵團,初期設立兩個騎兵師,馬背上的民族如果所有男人都去種地了,蒙古就廢了!”朱由檢說道。
蒙古騎兵難道就不能爲大明所用嗎?
這當然是可以的..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次的先例,更何況就連皇太極那傢伙都能夠利用手段將蒙古人玩的團團轉。
自己怎麼就不行??
天豹軍序列,也就是朱由檢爲未來殖民計劃準備的二流軍團,目前唯一成建制的,是正在安南加緊訓練的當地士兵。
之後每到一個地方,大明都要在當地組建天豹軍兵團。
這不僅僅能夠大大緩解大明的駐軍數量和壓力,最關鍵的是能夠在殖民的過程之中緩解一定的民怨壓力。
將出現的矛盾,都從大明轉向當地的天豹軍。
這對於大明來說是無比有利的。
“蒙人治蒙於鄉村,漢人治蒙於州縣,大明統蒙於朝野,控蒙之策應當徐徐圖之,但又應當有律可循,徐愛卿可按照農業部的規劃,統籌蒙古三個行省未來幾年的種植計劃。”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