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

bookmark

“茶稅相關的事宜,按鹽稅來辦!礦稅事宜就先等等礦務局那邊的消息吧!待各省商稅差不多的時候就準備收尾,帶到朝堂之上也給他們聽聽朕現在一個月能收多少稅!”

......

鹽稅與茶稅,其實現如今大明的整體對於其的制度上還是有問題。

但一時半會之際,不適合貿然改動,只要能夠用強硬的鐵血手段先肅清一次,那麼之後如何改變都簡單了。

鹽、鐵、茶之利。

若是發揮得當,其每年爲朝廷創造的利潤將不在少數。

朱由檢在畢自嚴走後專門算了一筆賬,就算按照現如今大明天虎軍的標準來算。

這些稅收得利足以讓現有的大明天虎軍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個番。

養活十萬天虎軍將不成問題。

然而眼下大明弊病頗多,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貿然之間也不可能做到一切都盡善盡美,面面俱到。

......

如果說百官對於早期來到宮中上朝還算比較適應的話,那麼朱由檢對早朝可以說是躲之不及。

平日裡更加喜歡召見某一個官員來到東暖閣議事,畢竟在朱由檢看來只有如此相對而坐,當場議事才更能起作用,才能提高效率。

所以每日來到東暖閣的官員就逐漸開始變多起來。

半晌之後,朱由檢本想前去小歇一會,卻聽王承恩來報:“皇爺..內閣黃立極帶着吏部尚書周立秋前來請求覲見...”

朱由檢看了一眼王承恩,苦笑道:“看來現如今大臣們都習慣來朕這東暖閣了..叫進來吧。”

“老奴遵旨..”

說罷王承恩便轉頭前去傳話,半途還招呼一小太監進暖閣內替皇爺的茶碗中添些熱水。

黃立極在王承恩的帶引下進入東暖閣,而後王承恩便將停留在屋內的閒雜人等都使喚了出去,自己偏立在門外等候差遣。

“陛下,而今新式科舉已經全部結束,所有考生已經全部安置妥善,都已確認被哪些大學院所錄取,就是不知今年考試..陛下可還要開殿試..取頭位狀元。”

“取不取狀元不都是一樣的被錄取嗎?能有什麼偏差?”

黃立極給一旁的周立秋使了個眼色,彷彿在說我叫你來不是當擺設的。

“回稟陛下,這每年殿試與其說是取狀元給予恩賜,不如說是安撫天下各地之心。”

“何出此言?”朱由檢不解。

“每逢科舉天下各地皆會盛傳狀元之事,若是何地能有一狀元郎誕生,都將記載至當地州縣誌,千古留名..而今年新式科舉卻無狀元之說,而各個地方也就憑藉着第三關成績不斷的在計算排列,取出各省狀元..可這新式科舉不同省不同線..爲此吵鬧不止,喋喋不休...”

朱由檢聞言爽朗大笑:“那就辦!今年一樣開殿試!沒問題,朕還以爲是什麼事情,內閣和吏部可有定下今年的殿試方案?”

“稟陛下,此事大致已經安排妥當,爲表公平,將爲各省前三名學子給予一次殿試考試機會,通過考試者取最終前十名進行殿試後,由陛下您親自評卷選出狀元、榜眼、探花。”

“嗯..那就按此安排吧。”

“臣遵旨。”

周立秋聞言後躬身拱手告退,而黃立極則是留了下來。

“怎麼?還有什麼事啊,還是準備在朕這吃頓飯再走?”

朱由檢打趣般說道。

“回稟陛下,臣有一事近些日子實在不解,所以特來找皇上解惑。”

“何事不解?”

“京師近來已有傳言稱,說礦務局在各地橫徵暴斂,強行查抄各地礦產,臣不解此舉爲何?”

“自然爲了大明,自然爲了朕,這礦稅難收,這礦石價高,朕需要礦石來供應工部、供應兵器總局,這還不清楚嗎?”

說這話時,朱由檢明顯言語中已經帶上了不耐煩。

而黃立極卻揣摩了一下額下斑白的鬍鬚,說道:“陛下..如此說來,這各地礦井收至礦務局只是爲了儘可能的向朝廷提供更好的鐵料且讓礦稅更好收?”

“嗯..”

“依臣所見,此舉過於野蠻,當然短期之內定然能夠達到陛下的要求,但臣能否請求陛下,在兵器總局和工部對礦石需求沒那麼大的時候,將這礦務局交由臣來打理,一定不耽誤皇上的各項事宜。”

“哦?這礦務局難道比內閣還讓你上心?”

黃立極卻感慨般說道:“真正讓臣擔憂的只有那些礦工,其中不少都已經與礦主簽了賣身契般的合約,若是礦井被收回..這些礦工勢必要被斷了生活..”

“朕看誰敢!”

“賣身契?礦務局此事爲何不向朕來報!”

不得不說,得益於大明嫺熟的瓷器製造工藝,就算是皇家所用其成本也並不高昂,眼下來說只不過是些日常使用的器具而已。

若是按後世那般的價格,一個鬥彩水杯都價值數百萬乃至上億,朱由檢是萬萬捨不得說砸就砸的。

“老臣還請陛下不要向礦務局追責,據臣所知,這礦務之事牽扯巨大,他們能做到現在這樣已經很好了...”

“那你打算接過礦務局如何掌控呢?”

“臣..近來在皇家管理學院修習,學習到一門新的知識,其名爲拍賣承包,臣以爲此法極爲適合如今的大明礦務局,只要運用得當不僅能夠緩解民間壓力,更能夠在短期內爲朝廷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

“承包拍賣?”

朱由檢似乎一瞬間想到了什麼,雙眼中瞬間爆發出精光一般的神色。

礦井的承包拍賣算什麼!他想到了一個更加神奇的東西!

房地產啊!

這個在後世把無數人折磨的死去活來的大殺器,現如今可謂是隻有些雛形。

窮苦的百姓當然會選擇農村,這些地方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房地產的潛力。

但是更多的大明有錢人說實話還並不是太會享受。

只要運用得當,朱由檢並不介意在大明整出商品房這樣的東西來。

畢竟誰也不能拒絕銀子的魅力。

何況朱由檢也是爲了給各個地方找點收入。

不然他們似乎..快要窮死了..

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
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