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倫面色不改,反而是越發的端起架子來,冷不丁的開口說道:“怎麼?迎着本官站在門口和你議事啊?”
“不敢不敢..大人!快請快請!”
朝鮮領館裝修的不算豪華,畢竟當初能夠積極響應大明的政策在天津衛修建領館本身也是朝鮮積極表現的原因使然。
不然摳摳搜搜的朝鮮王室是絕對不可能花錢的,但現在..經過與大明之間連綿不斷的貿易,朝鮮似乎也不是那麼窮了。
“金志煥,本官今天來..是有一件事不明,想要問問你..當然,這事不代表大明朝廷,只是代表本官自己...不知你可願意爲本官解惑啊?”嘴上說的是請金志煥爲自己解惑,但上下流露出來的姿態卻一點也不像是爲自己來辦事的。
張倫的這番模樣,更是讓金志煥確定了自己心中的所想,眼前的這個大明張大人,一定是承了不知道是哪位大員的意思甚至或者有可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意思前來的。
想到這裡,不敢耽誤的金志煥連忙說道:“張大人這句話實屬見外了,若不是大人擬定的大明與後金之間的和談條約中帶上了朝鮮,估計時至今日...朝鮮已經歸屬於後金賊子了!”
“哪還有我金志煥在這裡啊..怎麼說,您對於我們朝鮮國都有恩情啊,今天您有什麼問題..我一定句句屬實的和大人介紹。”
金志煥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
抿了一口剛剛端上來的熱茶,張倫悠悠的坐在位子上翹着腳,一副作態哪裡像是大明朝的官員。
活脫脫一個流氓架勢,嘴裡還唸叨着說:“唉!本官在韃靼蒙古可是不容易啊...那幫蒙古人,時不時的就會鬧事。”
“哪裡像朝鮮國一般對大明忠心耿耿,若是全天下的屬國都能夠像朝鮮這般,又何嘗不是國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呢!”
吹着吹着,張倫終於進入了正題。
嘴上的話稍微變了變,又說道:“俗話說君爲臣綱,朝鮮作爲大明是臣屬之地,是否也是應當按大明之意思來行事呢?”
“果然!”暗道一聲有問題的金志煥面色不改,躬身說道:“回大人的話,小臣認爲當然應該如此,畢竟大明乃至朝鮮國數百年的君主之國,當然應該仰仗大明照顧。”
“哦?照顧..”
趙倫眉毛擡了擡,嘆了口氣說道:“現在的人啊..都說想要讓朝廷照顧照顧,卻沒人再能夠想着爲朝廷分擔一些,爲陛下分些憂愁,唉!世道炎涼啊....”
嘶..金志煥的腦子瞬間大了,這大明官員就這一點是他金志煥始終學不來的,那就是這些人幾乎無一例外似乎習慣了話中有話。
見趙倫悠哉的喝着茶,金志煥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連忙接着話說道:“朝鮮國當然願意爲大明分憂,只是國力微弱,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若是有能夠看得上的..”
咬了咬牙的金志煥接着說道:“朝鮮願意爲大明分憂!”
“好!不愧是朝鮮駐大明的使臣,說話做事之間果然有一股霸氣,本官就知道沒有看錯你!”
一改剛纔的姿態,趙倫的表情幾乎在瞬間綻放出了笑容,那模樣宛如變臉。
“那大明如今想要在朝鮮,利用一點土地設立移民區,想必也是沒有什麼問題了吧?”
移民區??
金志煥瞬間警覺了起來,但還是有些發愣的說道:“大明要在朝鮮設立移民區嗎?大人..這,我可做不了主啊!”
“放心,你能夠做得了主!大明說你可以,你就可以...別忘記了,你剛纔是怎麼回答本官的,難不成你們朝鮮這麼快就想要食言嗎?”張倫慢悠悠的說完,目光卻死死的盯在了金志煥身上。
金志煥連忙跪在了地上,驚出了冷汗的他連忙說道:“小臣..小臣..真的無法做主決定啊!懇請大人能夠給小臣一點時間,待小臣回到朝鮮面見吾王,定當給出決斷...”
“不用那麼麻煩了...大明在朝鮮設立了電報所,你發封電報回去就好,本官把內容都幫你擬好了...”
張倫說完,隨從的另外一位官員快步走上前給金志煥遞了張紙。
商量?等待?那是現在的大明需要做的事情嗎?
....
另外一邊,大明提前將第四次的經濟研討會放在了現在進行,從全國各地前來的布政使及知府州縣官員再一次齊聚大明。
共商大明崇禎四年,大明經濟發展問題。
旱情嚴重,人口不斷外流...朱由檢能夠感受到現在大明朝廷中有不少官員的壓力很重。
這種壓力很重主要體現在了自朱由檢登基以來,原本逐漸崩壞的朝廷高度集權,再一次收歸到了京城之中。
大小官員及各地的大小事務儘管能夠在當地得到一定的解決,但如果涉及到很重要的建設或者很大的事務的時候依舊需要朝廷的一紙行文才能夠繼續推行下去。
京城外,大小官員再一次雲集。
其實和很多人以爲的每一次經濟研討會都能夠讓大明街頭水泄不通不一樣,儘管大明的版圖已經不斷的開始擴張。
但是地方官員的數量卻沒有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主要原因還是因爲有些地方實在是太偏遠了,西南邊陲,塞北邊關,有心無力...大明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真的具體到當地的治理之中,哪怕是當地的地方官員也是一樣。
所以很多地方儘管很大,但都歸屬於同一個縣。
都是常有的事...
大明崇禎四年的經濟研討會,和往年似乎都有着本質的區別..
因爲往年應該是先討論,然後綜合意見。
最終擬定大明新一年的經濟政策。
可現在不一樣..
所有來京的官員,拿到的第一份行文上面就赫然寫着《關於在大明各地建設地方銀行與大明皇家銀行一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綱要》。
一些對於朝廷行文不太熟悉的官員當場都開始瞪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