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

bookmark

不過在滅掉呂宋之前,朱由檢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那便是老老實實的交代徐光啓,先在大明境內想辦法開始推廣玉米和土豆的種植,就算是今年來不及,明年也一定要種下去。

另外一件事情便是通過和那些海外商人聯繫,想盡辦法再多搞一些種子來大明,只要價格不是超出天際,大明都可以出這筆銀子。

何況,這一次發現的不僅僅是玉米。

還有另外一個和甘薯齊名的高產作物——土豆。

與玉米一起同樣出現在了商船之中,只不過比起玉米的數量,土豆實在是少得可憐,據徐光啓瞭解,這不到一袋子的土豆似乎是他們臨時在美洲的一處河谷內發現的。

覺得這種球莖狀的植物有可能和鬱金香一樣...

塊莖醜的要命,但開出的花朵卻極其好看,於是就挖了一袋子準備帶回歐洲栽培試試看。

沒想到最後都落到了大明的手裡。

但這對於大明來說可是一件大好事,朱由檢爲此直接就招呼徐光啓開口說道:“玉米種子要想辦法獲取更多,這土豆估計有些困難,那個美洲河谷就是讓他們原路返回一次都找不到,所以就要想辦法進行培育,一定要保護好這些種子。”

不過,朱由檢知道。

美洲的土豆種類可謂各種各樣,後世的資料統計中就有記載。

整個美洲共計發現了三百多種不同的土豆品種,其中有大有小,也有表皮藍色切開是紫色,外皮褐色切開是藍色的各種各樣詭異品種。

徐光啓沒有帶來這一次的土豆。

可朱由檢卻已經猜到了,因爲在系統出品的書籍之中對於土豆的統一描述中,形容的模樣都是和後世的土豆幾乎一樣。

如果以後世的土豆爲範本,那麼這一次發現的土豆估計不會是什麼藍色土豆之類的奇怪品種。

另外一邊。

朱由檢和徐光啓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將向呂宋開始移民的計劃定在明年開春之際,目前距離這個時間點還有大半年多的時間。

但在此之前,大明首先需要將呂宋變得適合大明的百姓居住。

也就是生態宜居。

至於如何實現..並且目前生活在這裡的原住民願不願意這些事情都被自動的過濾掉了,畢竟大明武德充沛,這些問題自然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更關鍵的是。

如果佔據呂宋,朱由檢的目光緊緊盯在另外一片沃土之上,那便是澳洲,如今的澳洲剛剛被發現。

準確說應該是剛剛有人來到過這裡。

距離一羣厚顏無恥的帶英人開着武裝商船到這塊土地上插了一片旗幟,開始向全世界介紹着一片土地自古以來就是他們帶英的國土還有一百多年。

只不過現如今朱由檢來了,這種事情簡直想都不要再想,畢竟對於“自古以來”。

誰還能夠比大明更有發言權。

所以,呂宋無疑是對澳洲最好的一個跳板,只要能夠拿下呂宋,如今正荒無人煙的澳洲幾乎等同於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畢竟自古以來,澳洲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於具體從什麼時候?

朱由檢就只能友善的和世界各國解釋..

蒸汽動力鐵甲艦在面對木質帆船的時候往往一個能夠幹翻一支傳統的風帆艦隊,到那個時候。

朱由檢相信。

大家都會十分的體諒大明,並且願意接受關於澳洲是大明的一部分這個事實,畢竟相比於帶英走到哪裡插面旗幟就敢說是自己領土的方式。

大明的方式簡直是世界文明典範。

對內對外。

朱由檢都已經做出了詳盡的安排,方向都已經有了剩下的就要考慮執行的問題了,而在另外一邊,新式科舉的考試速度正在不斷的加快。

廣州府。

“大明恩科考試新式科舉第二考!”

“開考!”

鏜鏜鏜!三聲鑼聲響起。

大明新式科舉第二考正式開始,而今日考試之後的數日後,就會開始放榜,所有通過考試的學生士子在省府層面上的閱卷與統一劃定名額後。

將會即可開始啓程前往京師。

朱由檢這一次準備儘可能的加快新式科舉的速度,因爲他知道。

霍維華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人都已經開始朝南方磨磨蹭蹭的走着了,平南軍和天虎軍共計十萬人都已經朝着廣東福建一帶前進。

於此同時。

朱由檢還派遣了大量的天虎軍軍隊開始在全國各個省府分批駐紮,兩個師調南京、一個師調湖廣、三個師調江西。

如今的天虎軍規模已經達到了十分龐大的數量。

要知道最後一次整個天虎軍的擴軍數量是相當龐大的,一次性就擴軍達到了二十個步兵師,五個炮兵師,二十個後勤保障旅。

這樣的數量..

朱由檢都不敢想象,如果讓自己的大軍全部出現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估計都能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

於是乎,整體軍隊數量達到近五十萬人的朱由檢開始了對各個省府的軍隊派遣,尤其是徹底開始要求天虎軍接手邊防衛所。

原有的所有衛所兵,按照專門爲兵部制定的衛所改制方案來進行一定的補償,包括但不限於恢復民籍、允許參加新式科舉、允許子女參加新式科舉,以及最重要的一系列的經濟補貼。

畢竟比起銀子來說,其他的都有些虛。

....

開平衛。

作爲距離京師距離極其之近的一個大明軍事衛所,按理來說生活條件應當算是相當不錯,但軍戶就是軍戶,軍籍就是軍籍。

無故踏出所在地一步?

那可都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再加上一次一次朝廷換來的衛所軍官都如同空腹的狼崽一般,到了地方別的不幹,就是一連串的..種地,收租,收租的價格還要漲。

可如此循環之下,軍戶幾乎和乞丐沒有了什麼區別。

生活極其困苦,不過自從朱由檢登基以來。

開平衛的生活條件可以說是直線攀升,雖然戶籍的問題一時半會沒有得到解決。

但是吃飯的問題卻是在第一時間有了緩解。

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
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