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

bookmark

大明出征倭國,首先就有兩個核心,其一便是京都城,這座仿照古代唐代長安城修建的城池已經有着很悠久的歷史了。

但比起大明來說還差得遠。

不過如果要打倭國,原本勢必是繞不開京都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控制京都,準確說是要控制天皇。

畢竟天皇在倭國內,儘管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權力,可也是實打實的政治核心。

不過,此刻的明正天皇都已經被拐賣到大明瞭,所以對於攻佔京都反而沒有攻佔另外一個核心也就是德川幕府所在地江戶城那麼重要了。

畢竟如今倭國境內,最爲繁華和最爲重要的城池便是江戶。

江戶,是倭國的政治、軍事雙核心,儘管在政治地位上略微遜色於京都城,但也具有着不可忽視的政治影響力。

不管怎麼說...德川家光就在這裡,這一個理由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另外也是軍事核心,南下與農民起義軍作戰之前,所有的倭國武士及軍隊都要率先在江戶城進行集結。

另外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江戶...是倭國重要的產糧區,並且德川家光還在江戶城周邊修建了大量的糧食儲備倉庫。

....

海面上。

大明山東水師的五艘軍艦正劈開海浪,勢如破竹一般向着江戶城進發,而在軍艦的指揮室內。

趙雲凱正將手中的倭國地圖平鋪開來放在桌子上。

一旁圍着的還有其他軍艦上的副官。

“倭國的南線海岸,不僅僅有江戶城這一座城池,還有名古屋、大阪等重城,原本倭國的農民起義是攻佔了名古屋的...但由於內部的混亂,名古屋又一次的丟掉還給了幕府。”

趙雲凱一邊解釋,一旁的軍官們卻是一頭霧水的看向了趙雲凱,其中一位水師軍官李澤便開口說道:“總督大人...這倭國的農民起義,與我等又有何關聯呢?對於我們來說不都是敵人嗎?”

聽到李澤的提問,趙雲凱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倭國的農民起義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不是敵人,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好事?總督大人...這從何說起啊?”

“農民起義軍並不能夠真的成事,而且他們在面對德川幕府的進攻時都開始呈現出了頹廢之勢,並且...他們並非真的想要推翻幕府!”

“啊!”

衆人皆是一驚,驚訝的並不是倭國的農民起義目標並不是幕府這樣的消息,驚訝的是爲什麼自己的總督大人趙雲凱會知道這件事情。

畢竟不管怎麼說,這樣的情報,尤其還是來自敵人內部的情報怎麼看也是極度保密的纔對。

趙雲凱看了看衆人。

隨後笑着說道:“你們不用這副表情看着我,這份情報具體是怎麼來的..我也不能說,但我相信錦衣衛們的判斷絕對是不會出錯的!”

原來是..錦衣衛啊!

這下,所有人的內心都如同一塊巨石落地一般。

畢竟這樣的消息能夠從很大程度上影響現在大明對於倭國進攻方案的確定,一旦是虛假的或者其中有所出入。

那麼很有可能影響到戰爭的走向,所以由不得他們不謹慎對待。

“所以,我們不僅僅不能夠攻打九州島和四國島,而是要將首要目標確定在江戶城!並且我們最終的登陸地點也很有可能在江戶城!”

“很有可能?”李澤有些疑惑的順着趙雲凱的話開口說道。

“是的...關於具體在哪裡登陸的問題,儘管之前參謀部已經做過多次的推演和計算,最終給出了直接在江戶城登陸的答案...但依照我覺得,倭國的戰事可能還會有所變化。”

趙雲凱的話讓很多在場的水師軍官都大爲疑惑。

尤其是李澤更是直接開口說道:“總督大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現在就不應該直接去進攻江戶城啊!我們如果能夠直接選擇一個更好登陸的地方提前進攻,爲後面登陸的天虎軍兄弟鋪平道路不是更好嗎?”

擺了擺手,趙雲凱雖然滿意李澤的觀點,但還是孜孜不倦的講了起來:“參謀部其實還給出了另外一種可能性,名古屋作爲幕府與農民起義軍交戰最激烈的地區,直到現在時常都會來回易手...”

“所以我們絕對是不能夠摻和到這件事情之中的!”

“而江戶城..防守太過嚴密,儘管現在的兵力不多,可一旦我們開始進攻江戶,德川家光一定會將附近所有大名的兵力再一次向江戶聚集!”

周圍的水師軍官們聽到趙雲凱的這番話都紛紛點起了頭來。

但李澤還是有些疑惑的說道:“那些倭國大名這麼聽話?德川家光讓他們出兵,他們就出兵?”

“不是他們聽話...而是現在的他們早已經別無選擇!自己和家人的生命早都交給了幕府,德川家光的話對於他們來說比聖旨都管用!”

趙雲凱的話讓衆人恍然大悟起來。

“原來如此...那總督大人,既然江戶城和名古屋,我們都不能夠直接登陸,是不是最終的登陸地點就很有可能會被定在大阪啊!”

“沒錯!”

趙雲凱抽出指揮室內放置的指揮棒,在地圖上指指點點起來..

“你們大家看!大阪的地理位置距離江戶城可以說是十分的近,但是又沒有那麼近..距離名古屋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這說明..大阪如今還牢牢掌握在幕府手中。”

“我們進攻江戶,倉皇之中的德川家光一定會瘋狂向着江戶城收縮兵力,而大阪這座城市!一定會是德川家光必須要放棄的地方!不然他要防守的地方就太多了!”

衆多軍官也都是在水師學院進修過的,到這裡哪裡還不明白趙雲凱話中的意思。

說白了..就是先打江戶,讓大阪出兵。

等大軍一到,停止進攻江戶,全部轉進至大阪開始登陸。

“下面!全體都有...此次行動代號:敲擊家光!我們要給江戶城送上一份見面禮!”

“是!”

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十章 宴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
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十章 宴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