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

bookmark

年輕官員的目光如炬,直勾勾的就看向了柳銘器,而反觀柳銘器似乎是被這目光盯的有些不太舒服,一時間竟有些惱羞成怒起來。

“都是一個師傅教的,誰比誰能高一等?他們也敢在我面前呲牙?”

而這句話,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覺到事情如今已經有了轉機,便隨即趁熱打鐵般說道:“柳師傅..您的手藝都這麼厲害了,您師傅那得是什麼人啊..”

然而,此話一出,遠處的柳銘器卻有些語塞。

逐漸回憶起來,而當時間流逝,悠悠停滯了許久。

柳銘器才重新開口說道:“我的師傅..說來其實更像是一個乞丐。”

“萬曆年間,我與同鄉妯娌的幾個孩子一同被送去了泉州造船坊,原先那裡是朝廷重要的船舶建造中心,我們在那裡學習到了不少的東西...”

“後來泉州造船坊說是要停了...我們這幾人總得尋個出路,尋個吃飯的地方吧..於是我們就來到了福州..”

“輾轉數日,那時候我們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能吃飯量大,旅途勞累,卻因爲在路上花光了銀子,幾個人都沒能湊出幾個銅板..”

柳銘器..和在場的所有官員們講了很久很久..

而當講到後來自己那淪落在街頭討飯的師傅,居然拿出錢來帶他們洗澡吃飯,後來還想盡辦法教他們造船的真手藝..

不少官員最後乃至於落了淚。

人間真情在那一瞬間..

恐怕也就止於此了,而最後悠悠說完這一切的柳銘器內心卻已然動搖的不成樣子..

轉身重回自己那間小小的木屋之中取了點銀錢細軟,換了身稍微乾淨些的衣服..

便開口說道:“想來這一次,我能夠看到當初的那幾個小混蛋了..”

在場官員無不會心一笑,而最初勸說柳銘器的那位年輕官員也是咧嘴一笑,大聲說道:“柳師傅!您放心,一定可以的!”

...

大明不是沒有懂得造船的工匠,畢竟這麼多年下來大明的造船業領先世界的時候要遠遠大於這幾年。

只不過在這些年由於國家羸弱,加上禁海令對於造船業猶如滅頂之災一般的傷害,才導致大量的匠人紛紛轉行。

而隨着大明造船業復甦的開始。

全國範圍內颳起了人才熱風,原本散落在各地的造船工匠都紛紛的被尋找了出來,重新出山進行技能評定。

經過技術人才認定之後,全部被當地的官員想盡各種辦法送到京師,或者直接送到山東蓬萊。

而在此期間,越來越多像柳銘器這般的工匠。

重新在此過程之中爲大明煥發出了新的蓬勃生機,蒸汽戰船的設計構想剛剛從朝堂進了皇家科學院。

大批大批對此有着相關研究的研究員們便紛紛擠着進入了項目組之中。

原本擔心遇冷的項目,卻迎來了全大明各個新式司局的密切關注,朱由檢對此也是深感欣慰。

任何工業產品,都絕對不可能僅僅是一個環節上的努力所可以製作出來的。

必須是從上游到下游,全產業鏈都要融合到其中,設計研發、材料工藝、製造推廣等等。

工業道理髮展是漫長的,但朱由檢深知,只有這一條路纔是如今挽救大廈將傾之際的大明最正確的道路...

...之前提到的大明發展五年規劃..

也終於在所有新式司局的參與之下完成了所有的編制,並且得到了朱由檢的極大肯定。

當然,對於其中一些明顯就不容易達到的目標。

朱由檢也是貼心的進行了“刪減”並且狠狠的批鬥了一番。

並重申,萬萬不可只爲登高望遠。

而忽略了事物正常的發展規律。

《大明發展五年規劃崇禎元年至崇禎五年篇》正式出爐。

其中涵蓋農業、工業、商業、朝廷政治環境、軍隊規模發展、大學院建設、基礎教育建設、道路交通建設、漁業、造船業、醫療業等。

幾乎涵蓋了如今大明發展的方方面面。

而朱由檢最終爲其定下了政策主基調——“富國強兵”!

例如農業,規劃中詳細規定了,要在五年之內實現糧食絕對的自給自足,並且能夠滿足戰略戰爭儲備需要,在五年內徹底完成官紳一體納糧,廢除農業人丁稅,攤丁入畝,同時降低農業稅繳納水平。

例如工業,詳細描述了將在五年內完成京津工業園區的全面投產,並且將在全國再次開建不低於三個規模不小於京津工業園區的大型工業中心。

商業中,要求五年內全面完成登記、稅務、管理一體化,將開設一系列國有企業,以皇家資本攪動民間商業運轉,爲國爲民,真正擔負起商業爲民的重任。

更多的還有軍隊規劃中的,逐步全面廢除衛所制度、全面整合地方州縣官兵,全面取締鄉勇。

並且新設立了大明天龍軍,大明天豹軍戰鬥序列。

天龍軍的定位將是皇家禁衛軍,而天豹軍則是朱由檢爲未來殖民準備的對外擴張的殖民軍團。

教育要全面取消傳統科舉,道路要做到全國各省府互聯互通...

這一份內容詳盡的大明五年發展規劃在大明月報上一經刊登,便引起全國範圍內的軒然大波。

百姓無不驚歎於朝廷的變化,無不期盼着未來的好日子。

而在宮內..

朱由檢卻面對皇后周氏一點辦法都沒有..

“朕的好皇后啊..朕已經對國丈他老人家夠寬容了..嘉定伯府做的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朕就是..唉!”

朱由檢想到這裡就又是心焦,又是心煩。

可軟玉在懷,卻是哭的梨花帶雨,這讓朱由檢很是頭痛。

原本只是聽聞皇后大病初癒。

朱由檢便迫不及待的來到宮中..

沒承想,剛還沒膩歪幾句,周氏就率先開口關心起自己家中的事情,這可惹惱了朱由檢..

我大老遠的跑來看你大病初癒..

你可倒好,不關心我這皇上最近累不累,反倒關心起周奎那個老王八蛋一家活的痛快不痛快。

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
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