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

bookmark

既然是老百姓平日裡就能喝到的酒,那麼怎麼會一年僅僅百壇的產量,張倫此番話中的意思已經是再清楚不過了,鄭芝龍算是徹底聽明白,也會了意。

鄭芝龍連忙衝着張倫拱了拱手開口便說道:“鄭家,永遠承張大人的情誼...”

張倫見狀不語。

反而面帶笑意的擺擺手說道:“談不上..談不上啊!張某今日什麼都沒有說,我等只不過是吃了一頓接風的便飯罷了。”

說完之後,張倫拿起筷子夾了一塊京城上等的烤鴨裹着蔥段和麪餅就吃了起來,一旁的鄭家兩兄弟還有些發愣。

不太明白自家大哥的意思。

但見張倫已經開始吃了起來,擡頭看向了鄭芝龍。

想要從自家大哥的表情上看出答案。

可鄭芝龍此刻的內心早已經是猶如醬缸被打翻了一般五味雜陳,已經沒有了繼續吃飯的心思,衝着身旁的兩位自家兄弟開口便說道:

“還不謝謝張大人今日設宴招待我等!”

見大哥表情嚴肅,鄭芝虎、鄭芝豹兩人連忙說道:“謝張大人!”

...

鄭芝龍不願再待下去,所謂的接風宴也就到此爲止了。

對於鄭芝龍的離去,張倫並沒有表現出不悅。

反而是在衆人離去之後笑了笑說道:“鄭芝龍果然還是一個聰明人,若是換作旁人..恐怕陛下都不需要費這麼多的功夫...”

“鄭家啊!還是有點用處的..”

說完之後,便繼續解決起了剩下的酒宴。

離開酒樓。

鄭芝虎和鄭芝豹兩人表情中明顯多了些不解,但看着走在前面快步離去的鄭芝龍也不好說什麼。

一路無言,到了下榻的客棧。

鄭芝龍才換上了一副表情,嚴肅的衝着兩位兄弟說道:“二弟,三弟..大哥知道你們此次隨我前來京城,心中多少是有些傲氣在的。”

“覺得現如今在南洋,已經沒有人能夠輕易撼動鄭家的地位..”

“但大哥現在要告訴你們的是..並不是沒有人能撼動鄭家,而是現如今的朝廷念着舊情,沒有衝着鄭家動手罷了..”

鄭芝虎一聽這話,脾氣瞬間衝了上來。

一臉不悅的衝着鄭芝龍就大聲嚷嚷的說道:“這是什麼道理!早些年間,我們鄭家在海外替朝廷做的事情也不算少吧!”

“哪裡有這樣的道理!就算是朝廷現如今兵強馬壯了,也不能夠隨便欺辱我等!”

在鄭芝虎看來。

今天的接風宴上,那張倫儘管自始至終都掛着一副笑臉,但是從自己家大哥的表情之中還是能夠覺察到。

這張倫話裡話外,一定是透露了其他的意思。

不然自家大哥不可能匆匆領着自己兄弟二人就從酒宴之中離去了。

誰料,這話卻是讓鄭芝龍搖了搖頭。

繼續緩緩說道:“這麼些年..我們鄭家見不得光的事情做的也不算是少了...現如今,朝廷已經算是對得起我們了!”

“就算是陛下!那也算得上是格外開恩!”

“明日,進宮!一定要記住..萬萬不可說些逾越的話,哪怕是交出鄭家所有的船隻,所有的兵權,也千萬不要流露出任何的不滿!”

“如若不然..鄭家,就算是完了!”

鄭芝龍的話,讓在場的兩個兄弟一瞬間心中更是增添了幾分意難平。

可是,這就是現實。

鄭家的情況他們自己要比很多人都看的明白。

在西南,在南洋。

鄭家的旗子早已經不管用了,現在來往的客商更加看重的都是朝廷的海貿旗,現如今鄭家在海上的優勢。

會隨着時間,變得蕩然無存。

朝廷不可能等着他們做大,現在或許..真的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鄭芝龍的謹慎不是沒有道理,現在海外的情況早已經是瞬息萬變,荷蘭人從南洋開始不斷的抽身,希望能夠回到歐洲繼續和帶英掰腕子。

西班牙已經開始逐步的落寞。

被後來居上的小弟葡萄牙在世界各地揍的滿地找牙,卻也沒有一點辦法。

東番、倭國、朝鮮、安南。

大明朝廷已經將其在海外事項之中的強硬一面展露的淋漓盡致。

誰能夠再說大明朝廷羸弱呢?

...

旭日東昇,清晨的大明京城一如往日般喧鬧。

破天荒的早朝上,文武百官正用難以捉摸的目光注視着緩緩走上大殿之內的鄭家兄弟三人。

“臣鄭芝龍拜見陛下!”

“臣鄭芝虎..”

“臣鄭芝豹...”

朱由檢的表情中帶着波瀾不驚的神色,但嘴上卻笑吟吟的說道:“愛卿舟車勞頓來到京城不易,這麼多年..鄭家代朝廷護佑東南辛苦了啊!”

話雖這麼說,但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卻並未有更進一步的動作。

反而是鄭芝龍淚流滿面的突然跪在了地上,衝着朱由檢高呼一聲說道:“皇上!臣有罪啊!臣有罪啊!請皇上責罰啊!!”

朱由檢先是一愣。

隨後心中暗道一聲:“鄭芝龍果然是一代梟雄,倒是機靈。”

“哦?朕有些不解了,愛卿何罪之有?”

說歸說,並未先讓鄭芝龍起身,就說明了朱由檢正在等待鄭芝龍的下文..鄭芝龍倒也是心中一凜。

生死,就看這一場了。

“皇上!臣這麼多年懸在海外,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給朝廷添了亂不說..還因爲沒有約束好下屬,敗了大明朝廷的威名!”

“臣!不死難贖此罪啊!”

說完之後的鄭芝龍,那副模樣哪裡有海上梟雄的樣子。

讓不少站在列的官員都不禁嗤嗤笑了起來,但站在爲首處的魏忠賢僅僅不過是輕輕掃了一眼,百官連忙噤聲不敢再有聲音發出。

朱由檢擺了擺手說道:“愛卿所說之事,朕略有耳聞,但這麼多年了..鄭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朕不計較了..”

“反而朕,要給你大大的賞賜!”

鄭芝龍微微擡起頭,好像是難以置信一般的說道:“罪臣!叩謝皇上聖恩!但恐愧對皇上的賞賜啊!”

“哎!不必如此..”

“即日起,鄭家所屬船隻,一律編入大明移民事務司代管,賜威武之師牌匾,愛卿..加封東武伯!賞大明龍元百萬!”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三十四章 簡直離譜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