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京察鬧劇

京察是明朝考覈京官的一種制度,明太祖洪武朝規定爲三年一考,後又改爲十年一考,到了明孝宗弘治朝又改爲六年一考,其後京察就定爲六年一考,直到天啓朝都未變。

洪武之初,太祖朱元璋還制定了詳細的京察制度,京察時,四品以上的官員由皇帝親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員由吏部、都察院會同考察,如果考覈不合格的官員,則會被直接罷黜,削職爲民。

京察本身目的在於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然而正因爲涉及了官員的獎懲,結果徇私舞弊等結黨現象十分嚴重,發展到明朝中後期更是直接變成了黨爭的工具。

原本,在天啓朝以前,京察主要還是針對四品以下的官員,因爲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是由皇帝親自考察的,而且考察方式還是官員自己寫“自陳疏”。

也就是說,對四品以上官員的京察其實就是由臣子自己向皇帝報告過去六年工作中的種種不足,希望皇帝能夠罷黜自己。

這種說法有點可笑,但事實就是這樣,當然,皇帝在看完自陳疏後,一般都不會把四品以上的官員怎麼樣,通常都是鼓勵一下,然後將其留任。

所以,對四品以上官員而言,京察,其實就是一種形式,能起到的監督作用很少,也不會罷黜幾個人。

一般情況下,京察只會對付四品以下的在京官員動真格,特別是黨爭嚴重的時候,一下罷黜一大片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京察制度本身就有問題,剛開始的時候,太祖朱元璋憑着無比鐵血的手段,還能讓這些官員老老實實好好查,但是,明朝後來的皇帝,除了明成祖朱棣還能憑靖難之威震懾羣臣,其他的,基本上都壓不住滿朝文武。

這也就使得京察慢慢變成一場鬧劇,一場每隔六年就在南北兩京上演的鬧劇。

在這些鬧劇中,四品以上的京官都拼命給自己找無關痛癢的小毛病,請皇上把自己罷黜了,而皇上則拼命挽留,一個勁地回覆“不準辭”、“不允辭”,而四品以下的官員則擦亮眼睛開始站隊,找靠山,靠山找對了,則高枕無憂矣,如果靠山沒找對,那就要小心了,人家可真察,如果察不出毛病,算你厲害,如果察出了毛病,那就等着被罷黜吧。

京察鬧劇一次次上演,大明的官員也慢慢習慣了,大家都明白,京察也就那麼回事,四品以上的官員多給自己找點“一心撲在工作上,不注意身體”之類的缺點就行了,四品以下的官員則找個靠山站個隊就行了,只要眼珠子敞亮,基本不會有事。

但是,天啓五年這次京察,卻是大大出乎了大明所有官員的意料,這次京察,竟然與以往有了大不同。

不過,這個不同,並不是結束了京察的鬧劇,而是上演了一場天大的鬧劇。

其實,這場天大的鬧劇早有預兆,京察還沒開始呢,吏部尚書趙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龍、吏部侍郎陳於廷這幾位京察的主要負責人就被擼了,提拔起來的王紹徽、崔呈秀、吳淳夫之流,大多都是魏忠賢的乾兒子,這就預示着九千歲魏公公要動手了。

像建極殿大學士禮部尚書顧秉謙、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魏廣微等趨炎附勢之輩都趕緊投入了魏忠賢的懷抱,其中魏廣微投靠的尤爲徹底,因他與魏忠賢同鄉同姓,一開始他便認魏忠賢爲族兄,後面又嫌不夠恭敬,乾脆直接認了魏忠賢當族叔!

而繼葉向高之後任內閣首輔的韓爌和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朱國禎等正直之士卻“不識趣”,對魏忠賢的拉攏不理不睬,朝中的東林黨人更是拼命的彈劾魏忠賢,想讓皇帝收回魏忠賢手中的權力。

結果,京察一開始,一場史詩級的鬧劇便跟着上演了。

首先,內閣首輔韓爌按慣例上“自陳疏”,自陳過失,請求皇上罷黜。

他以爲皇上也會按慣例,不準或者不允,然後好言勸慰,極力挽留,因爲一兩百年的京察基本都是這麼玩過來的。

結果,這次,皇上只是回了個不準,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臉丟大發了,皇上這是擺明了看不上他啊,韓爌憤然辭職退隱而去!

緊接着,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朱國禎繼任內閣首輔,他倒沒傻bi的再上“自陳疏”,求皇上罷黜他,但是,魏忠賢卻指使自己的幹孫子御史李蕃使勁彈劾他。

朱國禎氣不過,連上三疏,引疾辭歸故里。

緊接着,建極殿大學士禮部尚書顧秉謙繼任內閣首輔,內閣自此被魏忠賢把持。

內閣、都察院、吏部全部到手,魏忠賢再無顧忌,他一揮手,直接將左副都御史楊漣、兵部侍郎李邦華、太僕寺少卿周朝瑞、禮部員外郎顧大章等彈劾過他的幾十名官員全部給罷黜了!

一時之間,整個朝野都震驚了,京察,好像,不是這麼玩的吧!

京察的確不是這麼玩的,但是,魏忠賢就要這麼玩。

而且這還只是開始,後面還有得玩呢,比如玩個秋後算賬什麼的。

朱國禎不是東林黨,任內閣首輔期間也沒怎麼得罪他,辭歸故里也就算了。

但是,韓爌,即是東林黨,任內閣首輔期間又多次得罪他,這個帳,不能不算。

他先是指使乾兒子兵科給事中李魯生彈劾韓爌,藉機削了韓爌的功名,移除韓爌的官籍。

而後又令乾兒子崔呈秀誣陷韓爌窩藏贓銀兩千兩,逼的韓爌不得不變賣家產和田地並向親友借貸,才償還了所謂的贓銀。

最後,韓爌無處棲身,只能居於先人墓地,全家老小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悽慘無比。

一個內閣首輔竟然被他整成這個樣子,朝中官員肝膽俱寒,一時間依附閹黨的朝廷官員如過江之鯽,正直之士則大多辭官而去,朝中官員因之去了一大半!

這些正直官員都被他的流氓手段給嚇住了,不敢再彈劾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抗爭。

大家的意思很明顯,你不要臉,我們還要臉呢,不帶你這麼玩的,我們全部辭官,看你怎麼辦。

這個時候,魏忠賢怎麼辦呢?

他怎麼辦,他直接假傳聖旨以朱童蒙、郭允厚爲太僕少卿,呂鵬雲、孫杰爲大理寺丞,霍維華、郭興治爲給事中,徐景濂、賈繼春、楊維垣等爲御史,並啓用徐兆魁、喬應甲、徐紹吉、阮大鋮、陳爾翌、張養素、李應薦、李嵩、楊春懋等依附他的官員,充斥整個朝堂!

這個時候,正在崇興寺中等候消息的張斌也嚇了一大跳,魏公公這麼不講規矩亂來,自己留在京城任職,合適嗎?

要是,到了崇禎朝,一不小心被人歸爲閹黨,那豈不是什麼都完了!

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五十章 首功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七章 奇葩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十七章 練字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章 進京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五章 大清洗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一五四章 陰人第七章 奇葩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九章 不齊心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
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五十章 首功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七章 奇葩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十七章 練字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一章 進京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五章 大清洗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一五四章 陰人第七章 奇葩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十八章 張斌自辨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九章 不齊心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