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

復社銷聲匿跡,貪官污吏一掃而空,整個大明朝堂頓時爲之一清,京察大計接近尾聲,張斌正準備集中精力剿滅反賊,改善民生,一件事卻又將他拖住了。

這件事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事,也就是有人揭發禮部左侍郎以權謀私,以權謀私那就是嫌自己權力太大了,要麼降職,要麼打發到南都金陵去養老,本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內閣、六部、都察院都在自己手裡掌控着,懲戒一個以權謀私的禮部侍郎能算什麼大事。

但是,這禮部左侍郎是錢謙益,這件事情性質就不一樣了,因爲錢謙益是東林碩果僅存的幾個元老之一,動他,等於跟東林過不去啊!

張斌真不想再掀起波瀾了,因爲東林在朝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而且年事已高,根本就沒幾年奔頭了,再加上文震孟在他手底下幹過,跟他私交還不錯,這次逼崇禎下臺文震孟還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自己的支持,他實在不想因爲一點小事而與這位狀元郎產生間隙。

但是,錢謙益這種以權謀私的行爲危害卻相當大,用國家權力爲自己謀取私利,這種事情不懲治的話,朝中官員又會爭相效仿,那又會形成一種變相的貪腐潮流。

這件事他不用查都知道是真的,因爲人家彈劾的就是錢謙益在浙江都司掀起的那場大清洗,當時他就在平陽當縣令呢,等於親身參與了這件事情,錢謙益以權謀私他都可以當人證!

這種行爲性質的確比較惡劣,錢謙益表面上是在清洗浙江都司衛所那些吸屯衛血汗的武官,實際上卻是爲了謀奪他們手中的土地,這等於動用國家機器把貪官污吏給滅了,但他們的貪腐所得卻拼命往自己兜裡摟,真正的受害人卻沒有得到一點補償,這種事,以前是自己沒記起來,所以沒有管,現在有人提出來了,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

張斌思慮再三,還是決定給錢謙益一點教訓,他直接讓孫傳庭給錢謙益擬了份任免公文,擢其爲南都禮部尚書,並附上了人家彈劾他的奏章,這意思就是讓他識趣點,滾南都金陵去養老!

錢謙益會識趣嗎?

當然不會!

因爲他不甘心,他的仕途着實太坎坷了,作爲一甲第三的探花郎他原本應該前程似錦,但是,因爲一場與他本人並沒有多大關係的科考舞弊案,他被人擼了三回,三十多年了,他在朝堂上任職的時間總共還不到三年!

現在,他好不容易藉着崇禎想收拾張斌的“春風”當上了禮部左侍郎,離入閣爲相就一步之遙,張斌又將他打發到金陵去養老,這讓他怎麼甘心!

他不甘心又能怎麼辦呢,現在張斌權傾朝野,他敢跟張斌硬剛嗎?

他當然不敢,但他有其他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找其他東林同濟幫忙,請他們去勸說張斌收回成命。

於是乎,張斌被煩的不行了。

第一個來找他的還是文震孟,因爲文震孟這會兒是東林碩果僅存的幾個元老裡面職位最高的,內閣大學士裡面也就他一個人不是張斌的親信,而且他跟張斌的關係還相當的不錯,錢謙益自然會先求他去遊說張斌。

錢謙益會不甘心,這點張斌早有預料,甚至他會找文震孟來求情這點張斌都猜到了,所以,文震孟還沒開口,他便開口道:“文起,你這是幫錢謙益來求情吧?平時也沒見你來我這坐坐,看樣子我還是沒有東林那幾個元老面子大啊。”

文震孟這個尷尬啊,他真不想做這種事,但是,礙於東林同濟的面子,他又不得不來,畢竟,他當初得罪魏忠賢的時候是東林拼命搭救,他最後纔沒被魏忠賢活活杖死,這恩得報。

他尷尬的道:“這個,雙全,如果錢謙益真十惡不赦我絕對不會管,但是,人家捕風捉影一彈劾,你就將他發配到南都去養老,這未免也有點太那個了吧?”

張斌這個氣啊,還捕風捉影,你被錢謙益騙了,知道嗎?

他沒好氣的道:“文起,這事絕對是真的,因爲我當時就在平陽當縣令,爲了不得罪他這個東林大佬,我還幫他的代理徐輝謀奪了千餘畝屯田呢,唉,真是助紂爲虐啊,這事我應該自罰。這樣,我自己罰俸一年,以示公正,你看可好?”

文震孟聞言不由一愣,原來這事是真的,這個錢謙益,竟然在自己面前含糊其辭!

不過,就算是真的,也得幫啊,東林本就沒剩下幾個人了,他不幫這心裡過意不去啊。

他想了想,還是尷尬的道:“雙全,你看這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是吧,現在大家不都這麼做,他只是有點過分了,再說這事也過去這麼多年了,要不也給他罰俸一年,以示懲戒算了?”

張斌搖了搖頭,嚴肅的道:“文起,這個你就有點考慮不周了,他這事本身的確不是什麼太大的事,但是,他這樣做影響很惡劣你知道嗎?如果所有官員都學他以權謀私,爲了自己的私利動用朝廷的力量去收拾這個收拾那個,那這官場豈不又是內鬥不斷,那大家還有心思關注民生嗎?大明已經內鬥的夠久了,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我們還在鬥,你認爲這種事能姑息嗎?”

文震孟這人還是講道理的,只是有點憤青而已,他聽張斌這麼一說,也感覺錢謙益這樣做影響太惡劣了,他只能羞愧的起身告辭了。

張斌以爲這事就這麼完了,因爲東林在朝堂是分量最重的人都被他勸退了,其他人來還有用嗎?

但是,他低估了錢謙益的韌性,也低估了東林對權力的渴望。

緊接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邦華、兵部右侍郎範景文相繼前來拜訪,苦苦相求,求的張斌頭都大了。

他們這兩個還算好的,最後一個,吏部右侍郎劉宗周可就不一樣了,他一進來就板着個臉,很嚴肅的道:“首輔大人,你難道真的想學那魏忠賢隻手遮天嗎?”

臥槽,你這有點過分了啊,我不想得罪你們並不代表我不敢得罪你們,你這什麼話!

張斌同樣嚴肅的道:“劉大人,說話要注意分寸,什麼我學魏忠賢,魏忠賢那會兒提拔的是些什麼人,全是些貪官污吏,你不知道嗎?我提拔的是什麼人,全是清正廉潔的幹吏,難道你看不見嗎?”

劉宗周略帶不屑道:“不管提拔的是什麼人,目的都是爲了掌控朝堂,隻手遮天,你這會兒是有所顧忌,等你真正掌控了整個朝堂,你還會顧忌嗎?”

這什麼邏輯,張斌真有點生氣了,他微怒道:“劉大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這麼做完全是爲了大明,爲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而不是爲了排除異己。”

劉宗周也有點生氣了,他這種以君子自居的人最恨人說他是小人了,就算是當朝首輔也不行。

他粗聲粗氣的道:“首輔大人,你說誰是君子,誰是小人?你這不是排除異己是什麼,前有復社,後有錢謙益,接着你就要收拾我們這幾個老頭子,將東林也連根拔起了吧?”

你這滿腦子就剩下內鬥了是吧,張斌毫不客氣的道:“君子不是自己喊出來的,是用實際行動做出來的,我就是爲國爲民,問心無愧,你們爲了什麼,你們自己心裡清楚,不要在我面前裝什麼君子!”

“你!”,劉宗周沒想到張斌說話竟然會如此的不客氣,他指着張斌哆嗦了半天,實在找不出話來反駁,乾脆拂袖道:“豎子不足與謀,你想隻手遮天是吧,我讓你隻手遮天,倒要看看你把大明折騰成什麼樣子!”

說完這話,他竟然轉身就走,連禮節都不顧了。

還說我不足與謀,你們東林纔不足與謀呢,嘴裡喊着救國救民,乾的卻是爭權奪利的勾當,要你們有何用!

他對着劉宗周的背影冷冷的道:“好走,不送。”

說不過就撂挑子,滾機八蛋吧,老子中興大明用不着你們這幫嘴炮!

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五十七章 火燒敵營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九章 先裝個慫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十章 兒媳婦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十八章 怨氣沖天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章 門生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十三章 成親記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一章 進京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四章 辭官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七章 安排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四十四章 圍殲建奴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四章 招撫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
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五十七章 火燒敵營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九章 先裝個慫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十章 兒媳婦第九十章 噓寒問暖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十八章 怨氣沖天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章 門生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十三章 成親記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內連下兩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一章 進京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八十九章 兩督師見面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四章 辭官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七章 安排第二九二章 稱霸歐陸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四十四章 圍殲建奴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四章 招撫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擋道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