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

阿濟格如果就這麼回遼陽去了,估計就真的跟代善等人永別了,但是,他也不是那種任人糊弄的傻子,早在他一路打過來的時候,他就趁亂派人去了解情況去了!

這會兒他帶着數百人一窩蜂往回走的時候,那打探消息的人又趁亂混進來了。

那人相當的機靈,並沒有大喊大叫,也沒有做出任何異樣的表情,他只是默默的擠到阿濟格身邊,低聲道:“貝勒爺,大汗去世了,九阿哥福臨繼承了汗位。”

阿濟格聞言,頓時青筋暴跳,怒火沖天。

好啊,原來二哥代善也在騙人,大家都合着夥欺騙他們三兄弟,其目的可想而知。

這幫人就是想他們三兄弟在遼陽跟明軍拼命,拼個兩敗俱傷,這樣,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保住瀋陽!

哼,打的一手好算盤啊!

阿濟格強忍着沖天的怒火,就當什麼都不知道一樣,帶着手下一路疾步而走,出了南門,取了戰馬,往遼陽方向狂奔而去。

他相當清楚,如果自己再傻乎乎的跑回去跟二哥代善理論,恐怕就別想離開瀋陽了。

這個時候,負責守在阿濟格府邸外面的正黃旗副都統顧納岱才趕到行宮門口向代善彙報道:“啓稟大貝勒,阿濟格並沒有回府邸,也沒有派人回府邸探視。”

代善聞言不由一愣,這好像有點不對勁啊,阿濟格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自己不回府邸看看也就罷了,怎麼都不派個人回去探視一下,他心中隱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這個看似魯莽的老十二可能已經打聽到消息了!

阿濟格怒氣沖天的打馬回到遼陽城,二話不說便找來多爾袞和多鐸兄弟,讓他們召集人馬一起回瀋陽,奪汗位去!

這幫人,瞎了他們的狗眼,所有宗室的兄弟子侄裡面,就皇太極能壓他們三兄弟一頭,現在皇太極既然已經死了,不管論什麼,這汗位都應該讓他們三兄弟坐啊!

他倒不是想自己上位當大汗,他知道自己脾氣有點暴躁,性格有點魯莽,不適合當大汗,自己的二弟多爾袞就很不錯,不論文才還是武功都是兄弟子侄裡面拔尖的,總之,這大汗之位絕對不能讓給別人,不然他們三兄弟,包括兩白旗的族人都沒好日子過,像現在,他們就被當成炮灰,在這裡消耗明軍的實力呢!

這種事,絕不能妥協,妥協就完了,這汗位,一定要爭,不爭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人當成炮灰了!

歷史上很多人,很多事都是這樣,看似極不合理,卻有必然的道理。

比如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貌似是爲了美色,爲了陳圓圓,其實不然,因爲他當時夾在農民軍和清軍之間,形勢十分危急,擺在他面前,只有三條路。

要麼不顧一切,逮誰跟誰剛,以身殉國。

要麼投靠蟎清,收拾李自成。

要麼投靠李自成,收拾蟎清。

很顯然,他沒有以身殉國的勇氣,那麼,他就必須在農民軍和清軍之間做出抉擇。

他身經百戰,自然知道哪一邊強,李自成那會兒手下就是一幫流寇般的烏合之衆,根本就不是清軍的對手,他既然不想死,不想以身殉國,那自然是投靠清軍收拾李自成!

這會兒多爾袞他們三兄弟同樣必須做出抉擇,要麼留在遼陽城跟明軍死磕,當一個合格的炮灰,消耗明軍實力,要麼率軍回瀋陽,奪回汗位,自己做主,讓別人去當炮灰!

他們也知道,如果率兩白旗人馬回瀋陽,這遼陽城肯定是守不住了,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留在這裡當炮灰對自己有什麼好處,犧牲自己,成全他人嗎?

要福臨是阿濟格又或者多爾袞的兒子,他們還可以考慮一下,問題,福臨壓根就不是他們的兒子,他們爲什麼要留在這裡當炮灰,奪回汗位,讓別人去當炮灰不好嗎!

阿濟格回遼陽的第二天一早,他們三兄弟便學着皇太極的套路,天還沒亮便率軍跨過壕溝往瀋陽方向狂奔而去,而遼陽城,則丟給了六萬漢八旗步卒。

他們之所以沒帶上這些漢八旗步卒,主要是因爲這些傢伙是剛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根本就沒什麼戰鬥力,而且漢八旗的將領不一定會忠於他們,與其帶着走,還不如把他們留在遼陽城,權當是給他們斷後了,不然,他們全部跑了,明軍還不銜尾直追啊。

張斌這會兒還被矇在鼓裡呢,他可不是什麼滿八旗的貝勒爺,不可能帶着幾百人就能衝進數萬大軍駐守的瀋陽城,所以,瀋陽城中發生了什麼,他根本就不知道。

他只知道,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也跟皇太極一樣,帶着手下三萬步卒天還沒亮便偷偷跨過了城北的壕溝,然後便發了瘋的往瀋陽城方向跑去!

這些人到底怎麼回事,一個個的率軍往瀋陽跑,難道,他們認爲瀋陽比遼陽更加易守難攻?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這會兒遼東的首府可是遼陽,瀋陽還沒遼陽大,城牆也沒遼陽高,也沒什麼天險以爲屏障,守瀋陽還不如守遼陽呢。

這會兒,他又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派不派關寧鐵騎去截擊多爾袞三兄弟所率的這三萬人馬。

他考慮了一陣,還是決定,不去截擊了,這個時候,他越來越懷疑這是皇太極的破釜沉舟之計了,這傢伙不斷讓步卒出城引誘,目標十有九就是關寧鐵騎。

如果他貿貿然把關寧鐵騎派去截擊,很有可能會中皇太極的埋伏。

這種事情並不是不可能的,因爲皇太極這會兒已經封鎖了瀋陽城的消息,誰知道他是不是已經偷偷率軍出城埋伏在某處了,到時候關寧鐵騎一把鑽進他設好的圈套之中,不說全軍覆滅,被打殘是很有可能的。

他壓根就沒想到,皇太極已經掛了,多爾袞他們之所以急匆匆的率軍跑去瀋陽,是爲了去爭奪汗位,而不是什麼當誘餌設伏!

不過,張斌很快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爲據瀋陽城那邊的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多爾袞和他們所率的三萬步卒竟然吃了個閉門羹,被堵在瀋陽城外,而且,城裡的建奴還開炮威脅他們了,多爾袞他們也不甘示弱,竟然在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了!

這情況,貌似是建奴發生內亂了,多爾袞兄弟和皇太極槓上了!

可能嗎?

張斌這會兒真的沒法做出準確的判斷,憑藉他現在掌握的信息,他根本就無法分辨出這到底是建奴真內亂了還是皇太極設下的圈套。

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八章 下金陵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八十四章 又一個朝廷重臣栽了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十章 親人聚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三章 出使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一章 密議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十四章 公堂演戲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章 密議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十三章 整編
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五十六章 重現曙光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八章 下金陵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八十四章 又一個朝廷重臣栽了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十章 親人聚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三章 出使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九章 又玩海盜劫掠第一章 密議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十四章 公堂演戲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章 密議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一七一章 廢立太子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十三章 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