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

好在這會兒上下尊卑還是分的很清的,一般人都不敢盯着上司看,這裡面就他官最大,倒沒人注意到這個細節。

前面喊話的衙役剛退回原位,便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疾步走了進來,這是縣丞胡江,主管文書和倉庫的。

他一走進來,先是對着張斌作了個揖,隨後便朗聲道:“啓稟縣令大人,昨日屬下檢查了一下架閣庫的文書,所有文書,數目齊整,未有缺失。“

這古代丟了公文可是重罪,所以一般衙門剛過完年都要把文書覈對一下。

張斌點了點頭,朗聲道:“嗯,這兩天再覈對一下庫房的存糧吧。“

胡江聞言,連忙拱手作揖道:“屬下遵命。“

這個就算是完事了,張斌直接揮手道:“恩,下去吧。“

胡江聞言,再次拱手作了個揖,朗聲道:“屬下告退。“

隨後便直接退着走了幾步,這才轉身往外走去。

這個時候對禮儀也是相當看重的,如果禮儀不周,那就是對上司不敬,同樣要治罪。

張斌不由在心裡感嘆,在古代做個官,真不容易啊。

接下來進來的是主薄黃培文,主要負責幫縣令起草文書,處理公文。

他進來的時候手裡竟然還拿着幾張紙,也不知道是什麼公文。

張斌心裡不由咯噔一下,千萬不要讓自己簽字什麼的啊,他還沒試過拿毛筆寫字呢!

還好,這黃培文拿的並不是什麼要處理的公文,他直接拱手道:“啓稟縣令大人,驛站送來了最新的邸報。“

原來是邸報啊,這東西就是通報一些朝政大事的公告性文件,只要看看就行了,張斌暗自鬆了口氣,點頭道:“嗯,呈上來吧。“

主薄黃培文恭敬的將邸報呈上來,這個也算是完事了。

緊接着就是典史和六房的書吏了,典史主要是負責治安的,和後世的公安局長有點相似,而六房書吏負責的事情則與朝廷六部有點相似,不過朝廷六部管的是整個大明的事,而他們管的只是平陽縣的事。

由於剛過完年,大家基本都沒什麼事,只是例行來參見一下而已,唯有戶科書吏呈上來一疊公文。

這戶科書吏呈上來的是一疊《魚鱗圖冊》,所謂《魚鱗圖冊》就是描述耕地田塊,大小、外形、土質等基本信息的圖冊。

在明朝,每一塊耕地都有單獨的魚鱗分圖,而一塊區域內的耕地又有魚鱗總圖,總圖一般都以鄉里爲單位,合鄉里只圖成一縣之圖,再到州府,逐級上報到戶部,作爲土地管理和徵收田賦的依據。

這次戶科書吏呈給他的《魚鱗圖冊》上面所畫的耕地原本並不是平陽縣的,而是平陽縣旁邊金山衛屯田。

這個事情張斌倒是知道,貌似他昨天醉酒就跟這些耕地有關。

這些耕地之所以會轉到平陽縣來,主要是因爲金山衛原指揮使貪腐被查,那傢伙瞞報屯衛軍戶數量,將二十餘個逃逸軍戶的屯田據爲己有,並壓榨手下屯衛,讓他們免費給自己種地,以謀取暴利。

屯衛逃逸這種事情在明朝中後期已經成爲普遍現象,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因爲朝廷缺錢,徵召屯衛去打仗的時候,不但沒有餉銀,甚至連軍糧都不夠,打仗沒錢拿,吃不飽,條件又艱苦,還隨時有可能送命,死了甚至撫卹金都沒有,這些屯衛不逃纔怪。

據統計,缺員最嚴重的都司衛所,屯衛逃逸高到十之七八,也就是說,原本一個一千多戶的千戶所能逃的剩下兩百多戶,屯衛逃逸現象之嚴重,可想而知。

可別小看這金山衛指揮使瞞報的二十餘戶屯衛,明初分田的時候,每個成年男子標準是四十畝,老少婦孺每人二十畝,也就是說一個屯衛軍戶家裡最少有一百多畝地,二十餘戶就是兩千多畝,就按每畝年產兩石糧,算下來這個指揮使一年也能貪腐五千多兩銀子!

這指揮使被擼了,他侵吞的耕地卻還在,這個耕地自然不能荒廢了,總要有人去種,按道理來說應該還是組織屯衛去種,然後將收上來的糧食上交,但是,不知怎麼回事,這地卻劃到平陽縣來了。

上面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張斌把地賣掉,然後把賣地的錢如數上繳。

這事情看似很簡單,張斌卻感覺到其中肯定有問題,因爲昨晚請他喝酒的是本縣的一個鄉紳徐輝,請他喝酒的原因正是想買這兩千多畝地。

但是,他明明記得,去年就有人找過他,要買這兩千多畝地,那人並不是徐輝,而是本縣的另外一個鄉紳趙穆。

趙穆竟然去年就知道這些地會劃到平陽縣來,這本身就有問題,徐輝昨天才請他喝酒,今天這《魚鱗圖冊》就送過來了,這更有問題,兩個鄉紳竟然比他這縣令消息還靈通,沒問題纔怪!

當然,現在並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戶部已經下了公文了,這地必須賣出去,現在不是沒人買,而是兩個人搶着要買,這兩個人可都是平陽縣有名的大鄉紳,賣給誰呢?

真是傷腦筋啊。

早堂結束,他安排好大堂值守人員之後,便來到了大堂後面的退思堂,並命人招來了師爺吳士琦,準備先跟他了解一下情況再決定將這地賣給誰。

這吳士琦也是大金所軍戶,今年已五十有餘,早年就考取了秀才功名,是他父親請來專門協助他處理政務的,也就是他的親信。

既然是親信,那自然是沒什麼好隱瞞的,吳士琦進來之後,他便直接問道:“這徐輝是什麼背景你知道嗎?“

吳士琦還真知道,他直接拱手道:“回縣令大人,這徐輝聽說是工部左侍郎徐大化的遠親。“

工部左侍郎,好大的來頭!

張斌接着又問道:“那趙穆呢?“

吳士琦簡直就跟百事通一樣,他想也不想又拱手道:“聽說這趙穆在天啓元年投靠了原詹事府右中允錢謙益。“

東林黨大佬錢謙益!張斌好懸沒從椅子上跌下來。

徐大化他惹不起,錢謙益他更惹不起啊,這地到底賣給誰呢。

他想了想,繼續問道:“這徐大化上面還有人沒?“

他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如果徐大化上面沒人了,那說不得只有把地賣給趙穆了,一個工部左侍郎還管不到他這個縣令。

沒想到,吳士琦並沒有回答,而是恭敬的拿起茶几上的邸報,取出一頁交到他手裡。

張斌不由往邸報上看去,剛看幾句,他眉頭便皺起來了。

因爲邸報寫着:工部左侍郎徐大化參劾都察院左都御使楊鏈、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左光斗、都察院河南道監察御史袁化中、都給事中魏大中、吏科給事中周朝瑞、原刑部山東司員外郎顧大章六人收受原遼東經略熊廷弼賄賂......。

楊鏈、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這不東林六君子嗎?

很明顯,徐大化已經投靠了魏忠賢,他是閹黨!

這下麻煩了。

得罪了錢謙益,今後肯定沒好日子過,得罪了徐大化,立馬就沒好日子過!

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八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三十章 感動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五十六章 發展大計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三章 圍剿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九章 不齊心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章 出使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
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八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三十章 感動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五十六章 發展大計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三章 圍剿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九章 不齊心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萬兩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十七章 嚇溫體仁一跳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章 出使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二八九章 閃電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