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

“駕”、“駕”、“駕”。

大明京城通往南直隸的官道上蹄聲如雷,一百餘騎明軍將士瘋狂抽打着座下的戰馬,向南狂奔而去。

沿途不管是官員、士子,還是商販、鏢師,甚至是傳訊的明軍和驛卒,只要不是瞎了眼的,又或是不認識字的,通通嚇的躲到一邊,因爲這一百餘名明軍將士好多背上都插着令旗。

什麼“八百里加急”、“欽命傳旨”、“肅立迴避”等等,認識字的人都知道,這是皇上派出來傳旨的隊伍,而且還是特別急的那種,誰敢擋道啊!

鄭芝虎這會兒相當鬱悶,因爲皇上一聽說東瀛二月份就要派兵去強佔琉球都城附近唯一的港口,立馬命司禮監秉筆方正化帶着人八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趕往福建傳旨。

皇上這意思,就是讓他們騎馬趕往福建,他有船也不敢坐啊,再說了,張斌也有交待,暫時不要讓外人知道他們有快的驚人的輪船,鄭芝虎只能棄船騎馬,護着方正化一路向南狂奔。

沿途驛站倒是絲毫不敢怠慢,那是把他們當祖宗一樣供着,吃的、住的都是最好的,馬匹也早早給他們備好了,他們只管吃飯、睡覺、趕路就行了。

問題這天太冷啊,這會兒可是正月,寒風刺骨,鄭芝虎感覺自己鼻子都快要被吹掉了。

還好,越往南氣溫就越高,進入南直隸地界以後,他感覺自己身上總算有了點熱氣,再也不像北方那樣,凍的整個人都麻了。

此時的東番,氣溫已經逐漸回暖,張斌也早已收到海上傳回來的消息,皇上已經下旨讓他出兵去收拾薩摩藩了,他正在緊張的籌備出征事宜呢。

這會兒,無數糧草輜重正在想東番後衛雞籠港聚集,去年最後生產的十艘威遠戰列艦也已經下水,水師將士正在臺江內海緊張的操練着,戚家軍也正在趕回東番的途中。

這天,已然是張斌答應琉球使者給予回覆的時間,琉球國紫巾大夫林德宏早早便趕來求見,這次張斌在書房接見了他。

Www.тт kān.CΟ 林德宏依然是一進書房就趴地上哀求道:“總督大人,求你出兵救救琉球啊。”

張斌苦笑道:“林大人,起來吧,本官沒說不出兵啊。”

林德宏以爲他是在敷衍,因爲這幾天他都在大員城中偷偷觀察,這裡壓根就一點出兵的跡象都沒有,如果這位總督大人不願出兵,琉球就沒救了。

他依然趴地上苦苦哀求道:“總督大人,琉球兩百多年來一直視大明爲宗主,朝貢不斷,恭順異常,求您大發慈悲救救琉球啊。”

張斌無奈的搖頭道:“本官這不是正在等皇上的旨意嗎,只要聖旨一到,本官立馬出兵。林大人,不要急,聖旨就快到了。”

這越來越像是在敷衍了,林德宏絕望的趴在那裡,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張斌見狀,想了想,乾脆起身道:“林大人,本官算是怕了你了,走吧,本官帶你去福州接旨,免得你在這裡乾着急。”

林德宏聞言,立馬擡起頭來,激動的道:“總督大人,您說的是真的嗎,皇上的旨意真的要到了嗎?”

張斌上前一把將他扶起,溫言道:“當然是真的,走吧,我們一起去福州等着,傳旨的隊伍估計這兩天就能趕到福州了。”

說罷,他招呼張差等人過來安排了一下,又命人把請盧象升請過來,隨後便帶着他們趕往港口。

這個時候,十艘新下水的威遠戰列艦已然緩緩靠向港口碼頭,看到這麼巨大的戰艦,林德宏激動的渾身都顫抖起來,他終於相信總督大人有出兵的打算了,光是這十艘鉅艦,就足以威懾薩摩藩了,他還沒見過東瀛有這麼大的戰艦,一半大小的都沒見過。

張斌直接帶着盧象升和林德宏搭乘威遠戰列艦趕到福州,隨後便安排起接旨的事宜來。

驛站已經通過真正的八百里加急傳來消息,還有一天傳旨的隊伍就好到了,張斌準備組織一個盛大的接旨活動,一是在琉球國使者面前彰顯一下大明的氣勢,二是讓福州城的老百姓看看,他這個總督大人要去琉球驅逐倭寇,彰顯國威了。

接旨的地點就定在福州城的北門外,他早早就命人將北門外的空地打掃的乾乾淨淨,並找了快最平整的地方,在地上撲上了紅毯,還特意招來了福州附近四個衛所上萬屯衛。

第二天臨近午時,福州城北門外旌旗招展,人聲鼎沸,一萬屯衛直接自城門沿官道排出去幾裡遠,整整齊齊,威風無比,官道兩側更是聚集了數十萬平民百姓。

宣讀聖旨啊,這事情,沒幾個人見到過,福州城知道消息的百姓差不多都趕過來了,整個福州城北面簡直是人山人海,屯衛排出去多遠,老百姓就排出去多遠,官道兩側兩側,能站人的地方都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老百姓。

張斌帶着福州城裡幾乎所有官員整整齊齊站在紅地毯的一側恭候着,他爲了擺場面,也是發狠了,福州城裡面上到左右布政使,下到九品吏目,只要能來的,全部被他拉過來了,密密麻麻的足足被他拉過來上百官員,那一茬的紅色官服,看上去那叫一個氣勢恢宏啊。

林德宏站在張斌身後,震驚的目瞪口呆,要知道整個琉球國的官員也就那麼幾十個,士卒也只有千餘人,這位總督大人,光把福州城的文官拉過來就是上百,光是隨意招來了幾個衛所的屯衛就是上萬士卒,要知道,他手下可管着兩省數十個城市,數十個衛所,他下面得有多少文臣武將,多少明軍將士啊!

這看熱鬧的老百姓更是把他嚇了一大跳,整個琉球加起來也沒這麼多人啊,這個時候他對先祖留下來的傳聞才真正的深信不疑:大明故地之強盛,足以爲琉球之依託。

過了沒多久,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傳旨的隊伍終於到了,張斌連忙雙手一擡,往下一壓,原本如同滾滾悶雷般的議論聲竟然隨着他這一壓,慢慢平息,不一會兒,整個北門外便安靜的如同往常沒有人的時候一般安靜!

方正化這會兒也嚇了一跳,雖然張斌早就讓人在最近的驛站候着,告訴他,接旨的場面會比較大,卻沒想到,接旨的場面會如此之大,老百姓竟然排了好幾裡遠,到處都是人山人海,這場面,他也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宣旨他倒是宣習慣了,一看到前方的紅地毯和等候的官員,他瞬間便進入了狀態。

離紅地毯還有十餘步遠,他便不疾不徐的擡起手來,令隨行的太監與他一起翻身下馬,整理衣袍,擺出儀仗,隨即取出聖旨,高舉過頭頂,運氣朗聲道:“聖旨到,福廣總督張斌接旨。”

“嘩啦”一聲,張斌立馬帶着上百官員往地上一跪,緊接着,四周的百姓也跟着一片片的跪下來。

方正化隨即舉着聖旨上前,站在紅地毯中間,將聖旨緩緩展開,運氣朗聲念起來。

這會兒圍在四周的老百姓連大氣都不敢出,紛紛屏息靜氣認真的聽着,方正化那尖細的聲音差不多傳遍了全場。

聖旨的意思就是譴責東瀛進犯大明藩屬琉球國,同時命福廣總督張斌率軍去趕走東瀛入侵者。

在場的百姓終於明白了,原來是倭寇欺負大明的藩屬,皇上讓總督大人去打倭寇呢。

聖旨唸完,張斌率先山呼萬歲,接着,在場的官員、屯衛和老百姓跟着山呼起來,那氣勢瞬間直衝雲霄,打倭寇,沒有人不支持的!

林德宏這會兒已經激動的不行了,這場面,這氣勢,總督大人是真要出兵了,不然,他沒法向皇上交待,沒法向在場的老百姓交待。

不過,令他奇怪的是張斌接到聖旨之後並沒有馬上出兵,他先是陪着傳旨太監好好吃了一頓大餐,又招待他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恭敬的把人家送走,然後便帶着他住在都司衙門裡,沒動靜了!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眼看就要到二月了,琉球離福州可有一千多裡,他在海上飄了十多天才飄過來,這位總督大人竟然一點出兵的準備都不做,還在這裡悠哉悠哉!

林德宏急的就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天天去求,天天去求,總督大人卻一直讓他稍等,稍等,再稍等。

終於,離二月份之剩下三天的時候,張斌直接命人招呼他,出發了。

還是那十艘鉅艦,除了總督大人的親衛和福建巡撫,其他就沒什麼人了,一行人竟然就這麼出發了!

林德宏這個時候又開始心裡打鼓了,這十艘鉅艦的確威猛,上面火炮的確多的嚇人,但人家薩摩藩可不止十艘戰船,而且他們步卒更多,就這麼十艘鉅艦過去,能把他們打跑嗎,要人家派上幾千步卒登岸怎麼辦,這十艘鉅艦上撐死也就三千明軍,上次薩摩藩入侵琉球的時候光是步卒就有五千,要人家上了岸,還能打的過嗎?

張斌當然不可能就帶着這十艘威遠戰列艦衝過去,他之所以在福州等候,是在等俞成龍和戚家軍的消息呢,反正東番後衛那邊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只要俞成龍帶着戚家軍一到,他們就可以出發了,所以他一點都不急。

正當林德宏以爲張斌會就這麼帶着十艘鉅艦去支援琉球時,艦隊走着走着卻突然向南一拐,又往東番方向開去,這會兒林德宏真是欲哭無淚啊,看這鉅艦的速度,如果一路不停的話,兩三天還能趕到琉球島,人家卻突然拐了個彎,又回東番去了!

他這會兒也不敢去催總督大人了,人家都說了出兵了,你還老去催,把人家惹怒了,突然又不去了,那可就完了。

艦隊並未行駛多久,當天下午未時許便趕到了東番後衛雞籠港,林德宏又奇怪了,雞籠港入口處的聖薩爾瓦多城明顯跟熱蘭遮城堡不一樣,這裡肯定不是大員,總督大人跑這裡來幹嘛呢?

他並沒有疑惑多久,進入雞籠港之後他就明白了,我的天啊,這會兒雞籠港裡面已經停滿了戰艦,像威遠戰列艦這麼巨大的都有六十餘艘,另外還有兩百餘艘車輪舸,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那裡,就跟等待出征的將士一樣!

原來是這樣,原來總督大人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原來出征的戰艦不止十艘,而是兩百多艘,這實力,直接推平薩摩藩都夠了,守住琉球島,壓根就不是個事!

這會兒,他總算是放心了,先祖說的果然沒錯,大明故地之強盛,足以爲琉球之依託。

張斌並未在東番後衛多做停留,他只是帶着盧象升、林德宏和一衆親衛下船和俞成龍、戚元功、陳暉等將領聊了一陣,隨即便登上作爲旗艦的鎮遠巡洋艦,大手一揮,果斷下令道:“出發!”

二十艘鎮遠巡洋艦,五十艘威遠戰列艦,兩百艘車輪舸就這麼排着整齊的隊列,緩緩駛離雞籠港,一路往東,直奔琉球。

要說琉球國界,離東番其實也就兩百餘里,但是琉球是個狹長的羣島,延綿足有兩千餘里,其主島琉球島則正好在這個羣島的中部,這樣算起來,東番北衛距離琉球島足有一千餘里。

龐大的艦隊足足航行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未時許才趕到琉球附近海域,眼看着琉球島就要到了,張斌卻突然下令,艦隊偏離航道,向北行駛,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林德宏這個時候卻一點都不覺得驚奇,到這裡,他已經熟悉的不行了,艦隊行進的方向正是他在琉球的家鄉,久米島,也就是那霸唐營,久米島離那霸港還不到百里,他認爲張斌是要在這裡稍做停留,讓他去通知國王尚豐王到那霸港來迎接。

大明的總督可是天朝上使,藩屬國的國王最少都要在都城的城門口跪迎,這次總督大人又是帶大軍前來支援的,國王陛下多走個幾里路,到那霸港來恭迎也不爲過。

這種事自然不能讓總督大人開口,於是乎,他主動湊上去,求總督大人派艘快船把他送到那霸港,他好去通知國王陛下前來迎接。

張斌聞言,明顯愣了一下,不過,他還是讓一艘車輪舸靠上來,把林德宏送去了那霸港。

其實,他壓根就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想將大部分戰艦留在久米島西部,隱藏一下實力,麻痹一下薩摩藩,讓他們把主力派過來跟自己剛,一把將薩摩藩給打殘!

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三章 英國公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一章 密議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
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三章 英國公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八二章 計救國王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二〇六章 我說你能行你就能行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一章 密議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一六章 成都破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