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歸路

崇禎和楊嗣昌都已經商議好了,由楊嗣昌親自督師率二十六萬大軍前去剿滅反賊李自成部,這廷議也就是個形式而已,他們都不相信還有人敢跳出來唱反調。

你們跳啊,你們跳啊,誰敢蹦躂,黃道周就是榜樣,不管你幾品,直接給你擼到九品,有種就跳出來試試!

滿朝文武果然“沒種”,任由他們兩個唱雙簧,又是把所有罪責推熊文燦身上,又是讓楊嗣昌督師前去剿滅反賊李自成部,沒一個人敢跳出來反對的。

正當崇禎準備拍板的時候,內閣首輔徐光啓卻“跳”出來了,不過,他不是跳出來唱反調的,他只是提醒崇禎,要小心建奴再次入寇。

這事崇禎還真有點害怕,建奴每次入寇京城雖然都有驚無險,京畿地區卻成了墳場,方圓數百里之內幾乎荒無人煙,到處都是墳墓!

他也不是不顧老百姓死活,他還想當明君呢,這巨大的墳場對他來說的確是個巨大的諷刺,這事還真得提防一下,要再讓建奴衝進來,那整個北直隸估計都要變成墳場了,他這當皇上的,臉面何在?

他猶豫了一下,目光慢慢轉向楊嗣昌,他這是在徵詢楊嗣昌的意見。

楊嗣昌當然不想留下一部分人駐守京畿,他的計劃從來都“龐大恢宏”,這二十六萬人馬去收拾李自成他還覺得有點不夠用呢,徐光啓還想留下一部分來守京城,這不拆他臺嗎。

他一看崇禎投來詢問的目光,立馬從班列裡走出來,跪道御道中間朗聲道:“皇上,微臣曾多次諫言攘外必先安內,朝廷兵力有限,無法支持兩線作戰,所以,微臣以爲,還是先派使者穩住建奴方爲上策,如若分兵防守,圍剿反賊恐因兵力不足而曠日持久,還請皇上三思。“

崇禎聞言,不由微微點了點頭,貌似又信了楊嗣昌的鬼話。

徐光啓卻有點惱火了,就你個蠢材會相信建奴,與虎狼之輩和談,虧你想的出來,別人怕一擼到底,他可不怕,他都七十多了,早就該回家養老了,要不是爲了張斌的大計,要不是爲了大明能迎來中興的機會,他何必在這裡苦苦堅持,有種,你們擼了我啊!

他忍不住嘲諷道:“楊大人,你這是去通知建奴前來入寇吧?他們會聽你的不來入寇嗎,京城附近都沒有人駐守了,老百姓任他們欺凌,糧食錢財隨他劫掠,他們爲什麼不來?上次你派熊文燦去圍剿反賊的時候也派使者去通知建奴了吧,所以,他們纔會來的這麼及時!”

這話說的,簡直讓人無地自容啊,楊嗣昌臉皮再厚也隱隱透出了紅光,他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憋在那裡半天說不出話來。

崇禎見狀,連忙解圍道:“嗯,兩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不過,建奴背信棄義之舉不能不防,朕感覺還是該留下點人馬在京城附近駐守。”

徐光啓貌似發現自己口氣有點不對,令得這楊大人下不了臺了,他“慌忙”順勢吹捧道:“皇上英明,微臣也覺得楊大人說的有道理,爲了不影響楊大人的剿賊大計,這人馬不能留下太多,但是,建奴兇猛,又不是一般人能頂的,所以,微臣以爲,宜留下部分精銳鎮守各處險要,其餘大部分人馬還是隨楊大人去圍剿反賊。“

這話簡直與自己陷害盧象升和戚元功那會兒說的話如出一轍啊,楊嗣昌心裡咯噔一下,他已經知道徐光啓要說什麼了,這怎麼行,他還想趁此次圍剿反賊之機弄死盧象升和戚元功呢。

這話怎麼反駁呢?

他正在那裡急急的思索呢,崇禎卻是欣慰的點頭道:“嗯,有道理,有道理,子先,你說,留下那些精銳比較合適呢?”

崇禎可不知道這兩個傢伙在暗鬥,他還以爲徐光啓真是在爲楊嗣昌考慮呢,所以,毫不猶豫的便點頭應允了。

楊嗣昌聞言,臉色一變,心中暗道,完了!

果然,徐光啓緊接着便拱手道:“微臣建議,留河南巡撫盧象升率一萬天雄軍駐守宣府鎮,總兵戚元功率一萬戚家軍駐守大同鎮,總兵馬祥麟率三萬川軍駐守薊州鎮,有這三支精銳鎮守,建奴想稱京畿兵力空虛入寇是不可能的,而這三支精銳加起來才五萬人,對楊大人的剿賊大計影響應該不大。熊文燦那等奸佞小人都能率二十多萬大軍圍殲反賊李自成部主力,相信二十餘萬人馬對於智計百出的楊大人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了。”

從簡單的數字來看,五萬對二十一萬,才抽調了不到兩成的人馬,影響的確不是很大,但是,二十六萬朝廷大軍中也就這三支精銳最能打了,其他二十一萬人就是雜牌軍,加起來都不是這五萬人馬的對手!

崇禎貌似被簡單的數字給矇蔽了,竟然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嗯,那行,就這樣吧,留下五萬人馬駐守,其他人馬全部隨文弱去圍剿反賊。”

楊嗣昌聞言,好懸沒一個血噴出來,徐光啓,你個老不死的,我跟你有仇還是怎麼了,你竟然建議皇上把所有精銳全部調走!

但是,徐光啓一句話就把他給捧的下不來了,他總不能說自己比熊文燦那個奸佞小人還不如吧。

再說了,崇禎都已經發話了,他也不好再反駁了,這可是早朝,文武百官都看着呢,如果自己當面反駁,讓皇上收回成命,皇上心裡肯定不爽,要是因此惹得皇上不高興,不再寵信自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皇上的恩寵可比剿賊還重要,他連忙隨着徐光啓大讚了一通皇上英明,讚的崇禎是眉開眼笑,他自己心裡卻跟吃了只蒼蠅般難受。

徐光啓這麼一攪和,五萬精銳全部被調走了,楊嗣昌只能帶着二十一萬雜牌軍出發了。

崇禎爲了以示恩寵,竟然令人在南門外搭了個平臺,親自帶着文武百官爲楊嗣昌踐行。

這種恩寵,真是沒誰了,楊嗣昌都爲此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崇禎也眼含淚水,依依不捨,搞的跟生離死別一般。

這些年出征前去剿賊的將帥多了去了,沒見誰回不來的,有必要搞的跟生離死別一樣嗎?

崇禎或許是真的不捨這個知己離開自己遠赴西北,楊嗣昌或許真的是感激涕零,在場的只有張斌明白,這次,恐怕是真正的生離死別,因爲歷史上楊嗣昌離開京城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他直接被張獻忠玩死在四川!

這個時候,張獻忠都還沒出手呢,李自成就蹦出來了,他是前有猛虎後有餓狼,不死纔怪。

張斌看着楊嗣昌慢慢遠去的背影,不由在心中感嘆:“再見了,楊閣部,一路走好!”

楊嗣昌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他認爲,有二十餘萬大軍在手,剿滅反賊李自成只是時間問題,至於張獻忠會降而復判,他壓根就沒有考慮過。

從京城趕往陝西有兩條路,一條是橫跨山西,從綏德州進入榆林鎮,一條是南下河南,從潼關進入西安府,這兩條道各有優劣,具體選哪條還要看實際情況。

橫跨山西的官道路途相對來說要短很多,但是山西境內山脈縱橫,官道窄小崎嶇,並不適合大軍行進,如果是急着支援九邊之一的榆林鎮,倒可以考慮派小股精銳快速行進,直抵榆林。

河南的官道相對來說路途要遠很多,不過官道寬敞平整,很適合大軍推進。

楊嗣昌想也不想,便選擇了南下河南,直抵潼關。

他這樣走,要說起來並沒有什麼錯,但是,他低估了反賊的實力,更高估了自己手下雜牌軍的實力。

李自成這會兒已經佔領了潼關,正大肆招兵買馬呢,他這次是發狠了,招兵壓根就沒個限度,能招多少就招多少,因爲他被官兵給剿的來火了。

原來,他總是在考慮糧食問題,如果招人招的太多,沒糧食給他們吃怎麼辦,這會兒他已經想通了,什麼怎麼辦不怎麼辦,到處攻城略地瘋狂劫掠唄,沒有足夠的人馬,就頂不住官兵的圍剿,如果被官兵剿滅了,就什麼都沒了,還考慮什麼糧食不夠吃的問題,可着勁瘋狂招兵纔是正理。

他這瘋狂起來,着實可怕,不到一個月時間,他已經從原來的十多萬人馬擴充到了二十餘萬人馬,數量已經和楊嗣昌所率的朝廷大軍差不多了!

當然,打仗並不是簡單的數量對比,李自成手下人馬雖然和楊嗣昌手下人馬差不多,但是戰鬥力卻不能同日而語,雖然楊嗣昌手下大多是新召集起來的屯衛,也比李自成手下新召集起來的農民要強,二十餘萬朝廷大軍壓過來,李自成着實嚇了一跳。

怎麼辦呢,難道像原來一樣跑路嗎,又或者像上次一樣,跟官兵硬鋼一波,然後被打的屁滾尿流,幾近全軍覆沒?

不,他不想再跑了,他想據關中稱王!

他就不信了,自己永遠都幹不過官兵,他豁出去了,直接召集手下所有軍師將領,在渭南開了場大會。

這個時候,他手下可謂人才濟濟。

有劉宗敏、劉方亮這樣跟隨他多年的猛將;

有李過、高一功這樣跟隨他起事的親戚;

有李巖、田見秀這樣謀略出衆的儒將;

還有牛金星、宋獻策這樣智計百出的軍師。

李自成掃視了一圈下面的軍師將領,隨即堅定的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官兵又來了,不過,據探子來報,這次官兵中並沒有盧閻王,也沒有戚家軍,連川軍白桿兵都沒見,就是新召集的屯衛而已,這次,是一個好機會,一個戰勝官兵的機會,我們不能再被官兵追的到處亂竄了,我們要拿下關中,建國立業,跟朝廷對抗!對付官兵,大家有什麼好辦法,不妨說一說,”

衆人聞言,無不露出激動的表情,闖王要建國立業,他們就是開國功臣,跟反賊完全不一樣了。

至於官兵,除了天雄軍、戚家軍、白桿兵、秦軍這幾支朝廷精銳,其他的雜牌軍還真沒什麼好怕的,新招的屯衛而已,比他們強也強不到哪裡去,他們還真有辦法對付。

李巖率先拱手道:“大王,潼關易守難攻,正是抵禦官兵的好地方,如果能調集十萬精兵駐守,就算二十多萬官兵也休想拿下來。”

據雄關而守,這是個好主意,張獻忠據襄陽而守,官兵就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至於什麼接受招撫,歸順朝廷,也就小皇帝那個傻缺相信,他都把老朱家祖墳刨了,還會歸順朝廷嗎,他就跟自己一樣,是想當皇帝的人,這點,李自成相當清楚。

潼關出了名的易守難攻,相比襄陽都差不到哪裡去,這點李自成自然也清楚,他聞言不由點頭道:“嗯,這主意不錯,不過光死守潼關還不行,我們這麼多人馬要吃要喝,守在這裡只能喝西北風啊。”

軍師宋獻策緊接着拱手道:“大王,現在關中就一萬秦軍,他們肯定窩西安不敢出來,我們可以分成數股,分別佔領延安府、慶陽府、鳳翔府等州府,邊籌集糧草,邊招募軍隊,等各州府都拿下了,我們再一舉合圍,拿下西安,那時候就可以建國立業了。”

分兵他還真沒想過,以前他基本都是帶着所有手下到處竄,很少分成數股,現在關中這形勢,西安城裡那一萬秦軍還真不敢跑出來,他們要敢跑出來,西安就變成了一座空城,自己完全可以輕輕鬆鬆拿下來,到時候十萬甚至二十萬大軍一守,官兵要奪回去可就難了。

李自成不由點頭道:“嗯,只要西安城裡那一萬秦軍不出來,關中各州府任我們縱橫,這主意不錯。”

衆人紛紛獻計獻策,很快,李自成就拍板,堅守潼關,奪取關中各州府,然後一舉拿下西安稱王!

他很快便調集十萬精兵,駐守潼關,並任命自己的侄子李過爲潼關守將,還留下儒將李巖和自己的妻弟高一功輔之。

而後,他又將剩下的義軍分爲數股,他自己親率五萬大軍向北,去奪取延安府、慶陽府等州府,還有大將劉宗敏、劉方亮、田見秀則各率兩萬大軍,分取鳳翔府、平涼府、鞏昌府等州府,一時之間,整個關中大地到處都是打着闖王旗號的起義軍,他們招兵買馬,攻城略地,打土豪,搶糧食,搞的熱火朝天,各地饑民歸附者不計其數。

楊嗣昌收到朝廷轉發過來的急報,連忙催軍急趕,欲奔赴關中剿滅這些猖狂的賊寇,但是,剛趕到潼關,他便傻眼了,十餘萬賊寇扼守關城,他根本就過不去啊!

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十四章 公堂演戲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二二〇章 張香出嫁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八十九章 遷移饑民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四十四章 圍殲建奴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三十五章 三妻四妾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章 奇葩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十九章 朝綱亂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四十四章 圍殲建奴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
第三十七章 是時候研製槍炮了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十四章 公堂演戲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二十二章 來點小伎倆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一四〇章 建奴內亂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二二〇章 張香出嫁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十六章 新城新氣象第八十九章 遷移饑民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四十四章 圍殲建奴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十八章 策對崇禎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三十五章 三妻四妾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七章 奇葩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十九章 朝綱亂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四十四章 圍殲建奴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