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

“駕”、“駕”、“駕”,西安城北安遠門,一陣滾雷般的馬蹄聲響起,數千明軍騎兵從城中噴涌而出。

這個時候,城中足有朝廷大軍十多萬,倒也不怕反賊再來攻城,所以,西安四處主城門都打開了,只是每座城門處都有上百官兵在那裡設卡檢查。

爲防止反賊奸細混入城中,張斌做了嚴格的規定,不管平民百姓還是商販走卒,甚或是明軍將士,出城沒有限制,但是,想進城,必須證明自己是城中居民,或者是城中駐軍,不然,請你在外面呆着!

他這個規定直接造成四面主城門外都形成了不小的集市,沒辦法,一般商販走卒都不是城裡的居民,他們進不了城,只能在城門外擺攤。

這點張斌倒是沒有禁止,只要你不進城就行,至於你在城外幹什麼,他不管。

安定門中涌出的正是張斌的親衛和李定國所率的三千多騎兵,張斌和陝西巡撫鄭崇儉也在其中,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城北十餘里處的渭河南岸。

渭河,古稱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隴西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甘州天水、關中平原的寶雞、西安、渭南等地,至潼關匯入黃河。

張斌之所以來看渭河,主要是想解決藍田城那十餘萬俘虜的問題,雖然田見秀率軍出發的時候帶了一點糧草,藍田城裡原本也儲存了一點糧草,但是,總共加起來也只夠十餘萬俘虜吃一個月,一個月後怎麼辦,這個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不到一刻鐘時間,數千騎便來到渭河南岸,張斌一看河中的水流,眉頭頓時一皺。

這渭河的確夠寬,如果水量充沛的時候福船進來估計都沒多大問題,但是,這會兒,河堤已經全部露出來了,甚至,河中的沙丘都露出來了,河水還在緩緩流動,但確是黃濁不堪,他也看不出來這水到底有多深。

他想了想,乾脆下令道:“趙如,派兩個人下去看看河水有多深。”

趙如道了聲遵命,隨即一揮手,兩個親衛便從馬上飛掠而下,三下兩下蹦下河堤,跳入河水中。

這河水倒還有數丈寬,但是邊緣的深度卻只堪堪達到兩人的膝蓋,兩人一直走到河中間,水深也只達到他們的腰部,這深度,過蜈蚣船還差不多,車輪舸肯定是過不了了。

張斌不由搖頭嘆息道:“算了,讓他們上來吧。”

說罷,他便皺眉陷入了沉思。

十萬俘虜,要從水路運走,必須得用車輪舸,因爲其他諸如蜈蚣船、蒼山船什麼的,他手底下並沒有多少,而且速度也不夠快,根本就不能迅速將十萬俘虜迅速運走,看樣子只有在一個月之內拿下潼關,走潼關渡口了,黃河中下游這會兒還能走車輪舸,這點他早就令人查探過了。

他想了一會兒,對一旁的鄭崇儉道:“大章,你速令賀將軍率一萬秦軍前往藍田接手看管那十餘萬反賊俘虜,將曹將軍所率的一萬福廣軍換到西安來。”

這命令貌似有點莫名其妙啊,那十餘萬俘虜爲什麼不趕緊遣散呢,看管起來幹嘛,十餘萬人,那一天得浪費多少糧食啊!

鄭崇儉有些不解道:“大人,屬下冒昧問一句,現在關中糧食緊張,大人何不將那些俘虜遣散呢,十餘萬人,我們沒這麼多糧食養啊。大人如果沒時間遣散這些俘虜,屬下願意代勞。”

他倒是有經驗了,上次熊廷弼抓的那些俘虜就是他負責遣散的,一天一萬一天一萬,十天就遣散完了。

張斌不由苦笑着搖頭道:“大章,正是因爲關中糧食緊張我們纔不能將這些俘虜就地遣散啊,你想想,旱情這麼嚴重,地裡幾乎顆粒無收,他們回到原籍之後吃什麼?沒有飯吃,他們還是會反的!”

這個道理鄭崇儉當然知道,問題朝廷現在養這幾十萬大軍都困難,又哪來的糧食養這些俘虜呢,他只能無奈的嘆息道:“唉,可惜現在朝廷沒錢,養不起這些俘虜啊。”

張斌自信的道:”這個你就不用管了,速速派賀將軍去藍田吧。“

說罷,他調轉馬頭,帶頭往回奔去。

由於時間緊張,他並未等羅汝纔將第一批糧食和彈藥送過來,便帶着十萬福廣軍直撲臨潼。

臨潼距離西安也就六十多裡,早上卯時出發,不到巳時,大軍便已抵達臨潼,他並未讓大軍將整個臨潼團團圍住,也沒有下令大軍紮營,十萬大軍抵達臨潼後,他便下令大軍在臨潼城西兩裡外佈陣,準備攻城。

很顯然,他想半天之內拿下臨潼!

這臨潼的守將竟然是田見秀,不得不說李自成還真是用人不疑,田見秀剛帶着十萬人馬全軍覆沒,他又讓人帶着五萬人馬守臨潼城,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和這股官兵交過手。

李自成這樣做的確很有道理,這會兒田見秀就根據福廣軍的特點對城防進行了一番精心的佈置。

他竟然用磚頭將箭垛與箭垛之間的豁口全部填上了,只留下一些放箭的小孔,爲了填箭垛之間的豁口,他不知道拆了多少大戶人家的磚瓦房,不過,這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擔心官兵的炮彈了,所有守城的士卒都可以站在女牆後面放箭!

而且,他還準備了很多火箭,城裡所有的燈油、豬油什麼的都被他給收繳一空,爲了點着官兵的戰車,他也是費盡了心機。

張斌看到這麼一座奇怪的城池,眉頭頓時又皺了起來,這傢伙,城裡的守將是誰,逮着了非宰了他不可,他這麼搞,等於是吧虎蹲炮給廢了啊!

虎蹲炮可不像兩千斤的佛郎機炮那樣,能將城牆上的箭垛和女牆全部削平,拳頭大的炮彈用來砸人還可以,用來砸城牆幾乎一點效果都沒有,人家把所有豁口一堵,這炮彈基本上就砸不到人了。

還好,還有燧發槍,虎蹲炮既然無用,那就乾脆不用了,省得浪費彈藥。

他用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下城牆上的情況,隨即下令,命馬元利和張化龍各率五百輛戰車和五千名火槍手在城牆外兩百步左右排開,每輛戰車十名火槍手,瞄準一個箭孔,輪流射擊,不要停歇。

隨後,他又命曹文詔和曹變蛟叔侄各率五千刀盾手和五千長槍兵,推着五百輛戰車,直接攻城!

一時之間啪啪的火槍聲和福廣軍將士的喊殺聲響成一片,整個臨潼城西頓時如同燒開了的水一般,沸騰起來。

這個時候,田見秀同樣皺着眉頭,他這會兒就在西門樓上,由於張斌並未下令往城門樓上射擊,所以他還可以通過箭孔觀察城外的情況。

官兵這樣佈置,城牆上的箭孔等於是廢了,看樣子只能亂射了。

曹文詔和曹變蛟剛率軍衝進城牆百步範圍內,他便毫不猶豫的下令,所有弓箭手,向外拋射火箭,不管射不射的中,反正不能停。

城牆上頓時下起了一陣火箭雨,幾乎所有戰車頂棚上都插上了數枚火箭甚至是十數枚火箭,不過,曹文詔和曹變蛟都沒令人停止前進,反而下令所有戰車加快速度衝向城牆。

很快,便有戰車靠上城牆,這個時候,城牆上竟然拋下來無數火把,那火把上明顯沾了很多火油,仍下來的時候都是火星四濺,一掉到戰車上更是好大一團火。

這傢伙,太無恥了,不爲傷人,就爲燒車,張斌還真沒想到這些反賊會這麼搞,他用望遠鏡緊盯着曹變蛟的身影,內心充滿了焦慮。

這時候,所有戰車幾乎都着火了,這一千輛戰車算是廢了,如果曹文詔和曹變蛟叔侄猶豫一下,這些戰車很快就會變成一個個大火把,想翻上車頂跳入城牆裡面,非被燒成烤肉不可。

還好,曹變蛟並未猶豫,他貌似向旁邊吼了幾嗓子,隨即便攀着戰車旁的橫杆,嗖嗖嗖幾下就登上了車頂。

此時,車頂上已經插了十多更火箭,還有好幾個火把,那火勢貌似已經起來了,只見他蹲車頂上揮刀一掃,將所有火箭和火把全部掃下去,隨即便嗖的一下跳入城牆中。

張斌對曹變蛟的安危倒不是很擔心,這貨可是在數萬滿清精銳中都能進出自如的主,這幾萬賊寇全部圍上來估計都不能把他怎麼樣,問題是後面的將士能不能跟上啊,畢竟他一個人也不可能將城牆上所有的賊寇全部幹光,殺一陣,殺的沒力氣了,他也只能跳牆回來了。

還好,福廣軍將士並未畏懼車頂上的火勢,一個個都跟在曹變蛟後面,爬上車頂,跳入城牆。

這下應該差不多了,張斌噓了口氣,隨即下令,命王尚禮和白文選各率五千刀盾手和長槍兵,推着五百輛戰車,上前支援。

田見秀見此情景,不由搖頭嘆息一聲,隨即帶着幾個親信將領和管隊下了城門樓,打馬直奔東門。

這臨潼城肯定是受不住了,能燒掉官兵上千輛戰車已經算是不錯的戰績了,他也沒必要留在這裡跟官兵拼命。

他這一走,城中的賊寇頓時失去了抵抗的勇氣,紛紛往東門方向退去。

張斌收到消息,立刻命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率三萬騎兵追上去,城都破了,他們還想跑,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們是騎兵,步足的話,一個都跑不掉。

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九章 不齊心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章 搬遷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十七章 練字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十五章 糜爛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
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九章 不齊心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三十九章 貪腐潮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四十四章 十八芝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二十六章 溫飽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張斌復出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章 搬遷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二十一章 買官賣官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四十九章 情敵乍現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十七章 練字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當皇帝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九章 戚家軍出山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五十八章 瘋狂研製第二〇五章 策反第十五章 糜爛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