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

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

兩人事無鉅細,花了很長時間纔講完。

讓陳景恪對淡馬錫的事情,有了更加詳細的瞭解。

一個天真,認爲等一切步入正軌,那些人就能安生做生意。

一個無腦袒護,明知道出問題還幫着遮掩。

最終事情不可收拾。

他倒是沒有責備兩人,而是對許柴佬說道:

“可惜……”

“我的意思是,爲何一定要留在大明?藩屬國一樣可以施展才華。”

更何況,楚王本就對他禮遇有加。

“就算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子孫計。”

“蒙古人到來後,這裡的霸主國被消滅,巴士林就成了半無主之地。”

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小半年纔到達目的地。

“你去楚國推行新政,然後和淡馬錫配合,完成對南洋的控制。”

目送兩人離開,他就起身去了書房,將大同思想拿出來進行新一輪的修改。

許柴佬羞愧的道:“是,我會盡快寫出來的。”

現在要是讓他當六部尚書,乃至內閣學士,都會引起朝野反對。

但從個人角度來看,自己給了他們那麼大的信任,結果就弄成了這個樣子。

升遷制度,也有嚴格的標準。

“只是以後我們兄弟天各一方,不知還能否有相見之日。”

許柴佬愣了一下,問道:“此話怎講?”

“故而讓你回去祭祖,以作試探。”

越是身處高位,這一點就越重要。

“但朝廷既然這麼做了,定然已經有了後手。”

直接去當國相啥的就不想了,但定然能獲得重用。

“所幸,陳伴讀寬仁,放過了我們。”

“奉大王命,前來協助你工作。”

岑信通搖頭道:“不知道,我手裡的信息太少,只能分析出這麼多。”

但如果你能不計前嫌,主動去化解仇怨,大家對你的評價就會高上許多。

許柴佬點頭道:“我知道了。”

在官面上,他的身份依然是駙馬都尉、太子伴讀,羣臣不會說什麼。

在滄海省再做出一些成績,資歷方面的短板也能補齊了。

“然後在南洋傳播華夏文化,徹底對此地完成同化。”

四日後各自的處置結果下來了,許柴佬罷官免職,岑信通全家流放秦國極樂島。

許柴佬心中一動,說道:“楚國?”

щшш ttκǎ n ℃o

岑信通想去秦國投奔朱樉,那就成全他好了。

多少人,因爲被宗族欺凌,發達後宗族來投奔而不接受,被人彈劾丟官。

“你官是當不了了,去滄海省當個智囊吧,順便好好的把經驗寫出來。”

“是陳伴讀一力支持,才讓你當上了淡馬錫總督。”

“讓你回去祭祖,還有個原因,告訴世人你不忘本。”

之後陳景恪也沒再多說什麼,就端茶送客了。

岑信通不置可否,繼續說道:“秦國初立,秦王那裡急缺人手,我某個一官半職應該不難。”

岑信通一百個不信。

從朝廷方面來說,此事是他用人失當,要擔責任。

今天你爲一個有能力的人破例,明天就會有人以此爲幌子濫用親信。

再加上陳景恪的支持,纔給了他一步登天的機會。

可以說,他爲了許柴佬是真的操碎了心。

“現在就算陳伴讀依然力挺你都沒用了。”

那麼……看了看手裡的地圖,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小亞細亞以及周邊的土地上。

朱樉帶着幾萬人去小亞細亞,將要面對的困難非常多。

“然後利用楚國的強勢,在整個南洋推行華夏文化。”

許柴佬雖然是漢人,但自幼生活在南洋對官場的瞭解不多,並不知道這一點。

許柴佬依然很疑惑:“現在南洋蠻夷在名義上,全部都是大明的藩屬,朝廷如何對他們動手?”

岑信通搖搖頭,說道:“這些話就莫要說了,還是想想以後的事情吧。”

別的不說,新設的特區滄海省,絕對有他一席之地。

陳景恪非但沒有怪罪,反而成全了他。

岑信通正色道:“你去了楚國,才能更好的報答陳伴讀。”

“下官愧對伴讀,願來生當牛做馬報答您的恩情。”

岑信通在能力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他過去能出一點力算一點。

他怎麼就沒看出來?

岑信通解釋道:“你還是不懂大人物的想法,他們從來不會大動干戈的做無用之事。”

當然了,被宗族欺凌除籍,正常情況下就算不相認也沒關係。

太上皇和皇帝爲何要將秦國建立在這裡?

難道真的是流放嗎?

岑信通叮囑道:“記住要快,必須趕在朝廷動手之前去楚國。”

見面之後,朱樉一舉客套話都沒說,直接佈置了任務:

“杏紅去了小亞細亞探查情報,她一個女人行事多有不便,你去幫她吧。”

“有什麼任務,請儘管吩咐。”

真就是宗族虐我千百遍,我必須待宗族如初戀。

岑信通立即接受了命令,將家人安頓好之後,就乘船去了目的地。

岑信通不一樣,他很清楚官場的一些潛規則,所以才提議許柴佬去祭拜父母。

“你……”他看向岑信通,說道:

從環境到動植物,與之前見到過的完全不一樣。

許柴佬點點頭,儘管很疑惑,但他並不懷疑岑信通的判斷。

岑信通頷首道:“難道不可以嗎?楚王矢志革新,對你又禮遇有加,你去投奔必獲重用。”

恐怕這纔是讓秦王過來的真正目的。

只見她穿着當地服飾,臉上掛着從容自信的笑容。

大明已經進入二代君主統治時期,用人制度早就已經固定下來。

淡馬錫屬於新得的領土,朝中之人並不是太在乎那裡。

岑信通欣慰的道:“你能想得通就好,在滄海省的時候也要多和楚王聯繫。”

許柴佬愧疚的道:“兄此行務必保重身體,來日方長我們必有再見之日。”

在這裡他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杏紅。

岑信通說道:“陳伴讀的計劃你很清楚,以楚國和淡馬錫爲核心,控制整個南洋。”

兩人相視苦笑,岑信通回道:“下官罪無可恕……只求能不連累家人。”

華夏重祖宗、重禮法、重宗族。

殺倒是不至於,但還想在大明做官是別想了。

“倒是你,想好以後怎麼辦了嗎?”

許柴佬所有所思的道:“你讓我回去祭祀父母,就是爲了試探楚王對我的態度對吧?”

雖然大部分熟人都已經沒了,可依然有很深的感情在,去那裡或許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能力歸能力,規矩是規矩。

“擁有寶貴的淡水還盛產珍珠,又是重要的貿易中轉站,同樣也是進入大陸的跳板。”

能去滄海省當個幕僚,還是看在陳景恪的面子上,以及他在淡馬錫工作的經歷。

想通了這一切,許柴佬感動的道:“岑兄厚恩……我該如何報答啊。”

且說許柴佬和岑信通兩人,走出陳府大門後都深深地鬆了口氣。

許柴佬和岑信通的事情說起來不算小,但也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有一點他能肯定,這座島嶼面積不大氣候惡劣,根本就不適合建立一個國家。

岑信通也沒有隱瞞,點頭說道:

“是的,我一直在關注楚國,知道楚王是一位有作爲的君主,一直想採用新法。”

陳景恪說道:“連累不連累的就不要再說了,朝廷用人自有法度在。”

許柴佬連忙說道:“去了,只是過年休沐,吏部讓我在家中等待幾日,我就和岑兄來向伴讀請罪了。”

陳景恪就問道:“接下來你們可有什麼打算?”

這個道理許柴佬自然也懂,就苦笑道: “可是,現在我還有的選擇嗎?總不能繼續回去經商吧?”

“你身份特殊罪過也更大,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就全家流放極樂島吧。”

許柴佬嘆道:“先去滄海省吧,把陳伴讀吩咐之事做好。”

岑信通受了他一禮,說道:“好了,此事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用好了,能讓滄海省少走很多彎路。

水土不服死在半路,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之後兩人就開始收拾行李,變賣在大明的家產。

過年期間雖然中樞各衙門都留有人值班,但一般的小事兒都會推到假期結束纔會處理。

岑信通帶着全家先去了泉州,在那裡等待了三個多月,然後搭乘朝廷下西洋的艦隊出發前往極樂島。

陳景恪沒有再理他,轉而對許柴佬說:

陳景恪點點頭,轉而說道:“去衙門報到了嗎?”

只不過,亂世的時候,有真才實學的人晉升更快。

許柴佬亦起身道謝。

船隻並沒有直接去小亞細亞大陸,而是停靠在了一處海灣的一座繁華小島上。

陳景恪說的話,基本就是最終處置辦法,所以他們和家人的命都保住了。

此舉無異於背棄恩主另投他人。

陳景恪迄今爲止依然只是太子伴讀,當然,他還有個駙馬都尉的身份。

岑信通頓時就知道,當日船上發生的事情,早已經傳到陳景恪耳朵裡了。

許柴佬說道:“岑兄都如此爲我謀劃了,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岑信通說道:“秦王對南洋大族動手,就是信號。”

踏上島嶼,他感覺自己像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讓許柴佬去滄海省當個幕僚智囊,已經是對他最後的寬容了。

岑信通搖頭說道:“商人乃賤業,還不容易脫身怎麼能重新回去。”

一個穩定的政權,用人更講究規則。

“將在那邊的心得寫出來吧,這是一次很生動的例子,能幫朝廷少走很多彎路。”

許柴佬出身商賈之家,且前半輩子都沒做過官,幾乎沒有出仕的可能。

可惜,沒有如果。

“我還沒有推卸責任的習慣,你二人無需如此。”

許柴佬疑惑不已:“這……”

“你二人性命可保,但該有的懲處是少不了的。”

許柴佬點點頭,突然愧疚的道:“就是愧對陳伴讀的信任。”

“現在被幾個番蠻大族控制着。”

如果他能做出成績,一切都好說。

許柴佬驚訝的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資歷這個東西非常重要,即便是亂世的時候,也同樣講究資歷。

兩人再次去向陳景恪告別,然後就離京各自踏上了新的旅途。

見到岑信通,她笑着說道:“岑百戶,你真的來了。”

“平時沒有任何用處,關鍵時刻往往非常致命。”

“以前這裡被數個大國統治過。”

杏紅表情也變得鄭重起來,說道:“我們腳下這座島,名爲巴士林。”

大約半個月後,朱樉終於接見了他。

許柴佬聽出他話裡有話,就問道:“岑兄但有指教不妨直說,你我兄弟無需見外。”

畢竟失敗的經驗也是經驗,對大明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如果你在那裡能做出一番成績,再有陳伴讀在朝中支持,或可抹平身份上的缺陷。”

許柴佬先起身行禮道:“謝岑兄一直以來的幫助,我愧對兄矣。”

岑信通點點頭,說道:“伱在大明已經沒有出仕的機會了。”

“而且……”

秦國的目標越大,才越有他施展的空間。

就算皇帝想提拔一個人,也要按照標準來。

然後不約而同的朝大門深深下拜。

岑信通行禮道:“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你喊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甚至可以在短期內連續升遷。

岑信通問道:“以後呢?”

這讓他既是羞愧,又是感激。

“你出身商賈之家,就算被家族除籍,本也無出仕的機會。”

二人連忙再次下拜:“皆下官之過矣,豈敢連累伴讀。”

陳景恪又不是真的聖母,怎麼可能還和沒事兒人一樣。

“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花錢把這座島買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廢物利用。

陳景恪說道:“此事首過在我,用人不當才導致今日之果。”

他沒有再多做停留,找到碼頭的官吏,讓他們幫忙通報秦王。

“況且陳伴讀的計劃是同化整個南洋,將南洋大族剷除,誰來執行這個計劃?”

許柴佬亦說道:“戴罪之身,何感言未來,只求朝廷能寬恕家小。”

“這一點非常重要。”

之後兩人就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

如果朝廷真的要對南洋蠻夷國動手,確實是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

想到這裡,他點頭說道:“此事我會留意,如果朝廷真準備對南洋動手,我定然會做出配合。”

現在大明官場,已經沒有他的容身之處了。

以前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存在,給皇帝獻計獻策的。

“待我先去滄海省,將陳伴讀吩咐的事情完成就去楚國。”

而且,呂宋島本就是他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

想到這裡,他的表情就亢奮起來。

說到這裡,他下意識的壓低聲音道:

“如果我沒猜錯,大明準備對南洋的蠻夷國動手了。”

岑信通沒有問‘對方要是不賣怎麼辦’這樣的蠢話,而是興奮的道:

“好,在下一定配合杏紅姑娘,拿下此島。”

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96章 博望侯第57章 實踐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46章 回家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296章 博望侯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62章 大明週報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55章 正義執行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8章 御下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29章 提防瓦剌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362章 大明週報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53章 社會模型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87.第87章 病之源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3章 奪嫡旋渦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65章 組建海軍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8章 御下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65章 滄海231.第230章 無題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311章 用工荒第309章 那啥無題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2章 大明嫡長孫187.第186章 定黃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107.第107章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365章 滄海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75章 竹書紀年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春節快樂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30章 預見能力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218.第217章 無題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24章 奇藥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
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96章 博望侯第57章 實踐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46章 回家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296章 博望侯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62章 大明週報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55章 正義執行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8章 御下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29章 提防瓦剌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362章 大明週報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53章 社會模型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87.第87章 病之源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3章 奪嫡旋渦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65章 組建海軍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8章 御下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65章 滄海231.第230章 無題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311章 用工荒第309章 那啥無題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2章 大明嫡長孫187.第186章 定黃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107.第107章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365章 滄海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75章 竹書紀年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春節快樂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30章 預見能力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218.第217章 無題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24章 奇藥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