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

朱舜也站了起來,憋着笑意,把手掌伸了出來:“擊掌爲誓。”

張大使見他伸出了手掌,迅速拍了過去,在‘啪’的一聲過後,大笑道:“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你可不能反悔。”

朱舜心想就怕你到時候反悔:“張世叔放心,絕對不會反悔。”

從軍器局的公廨走出來,可以說雙方都是皆大歡喜,一段時間以後,就不知道張大使還會不會歡喜了。

王承恩白天要當值,除非是有特殊原因,只有到了晚上纔會回來。

不過王家府邸有一些特殊手段,可以把消息傳遞給王承恩,這個手段就是東廠線報。

東廠作爲皇上的耳目,從來沒有爲哪個人傳遞消息的先例,倘若是幫別人傳遞了消息,就違背了成立東廠的初衷了。

大明天子一人的耳目。

留在王家府邸的那名東廠番子,知道朱舜和天子身邊的大紅人王承恩關係不錯,再是不錯,就算是廠公的親兒子也不會幫他傳遞消息。

可是當朱舜隨口說了一句,又發明了一種新型機械機牀,東廠番子經過很長時間的深思熟慮,最終決定破了這個先例。

成了,他在東廠內部就能青雲直上了,不成,大不了一死。

東廠番子立即離開了王家府邸,去了紫禁城。

乾清宮。

早朝過後,崇禎照例是在乾清宮處理政務,王承恩在旁邊小心伺候着。

崇禎拿着山西巡撫送上來的奏章,面無表情的說道:“承恩,這兩年來一共給山西撥去了多少銀款。”

王承恩的記憶力驚人,朝廷裡五品以上官員的履歷,都能如數家珍的說出來,被人稱作是六眼秉筆。

王承恩在腦子裡回憶了關於山西銀款的奏章,只用了三個呼吸的時候就算了出來:“啓稟皇上,一共是三十七萬八千兩白銀。”

崇禎把奏章仍在御案上,面無表情的說道:“拿了朝廷這麼多的銀子,山西到現在還是流民遍地,也沒必要在山西待着了。”

“承恩,擬個奏章,山西巡撫革職查辦,押入刑部大牢等候三司會審。”

三言兩語之間,一方封疆大吏就這樣倒臺了。

現在的大明王朝從內到外都腐朽了,沒有一個高官不貪污的,堂堂一省巡撫就這麼被押入了刑部大牢,確實有些草率了。

王承恩熟知這名巡撫的履歷,明白皇上這道政令蘊含的深意,山西巡撫不是東林黨人,天啓年間曾經給魏忠賢修過祠堂,算是閹黨餘孽。

過去還需要留着閹黨餘孽壓制東林黨,現在西法黨人因爲朱舜已經有了崛起的希望,這個閹黨餘孽的作用就可有可無。

趁着他還有點作用,敲打一下東林黨,讓他們收斂一些。

王承恩正準備草擬一份奏章,一名小太監走了過來,交給他一份線報。

王承恩快速的掃了一眼,那張始終嚴肅的臉龐,露出了一絲笑容:“皇上,朱舜這小子又鼓搗出來新東西了。”

崇禎端坐在龍椅上,看完手裡的線報,面無表情的臉龐,也是露出了一絲笑意:“這小子還真是有能耐。”

“走吧,叫上錦衣衛,朕再去微服私訪一回新王恭廠。”

崇禎的勤勉程度在大明所有的皇帝裡,都是名列前茅的,今天是他登基以來,第二次主動離開紫禁城。

兩次都是因爲同一個人。

崇禎帶着王承恩等人來到王恭廠,朱舜正在匠作間裡面打造第二臺愛荷華膛線機,感覺身後的陽光被人擋住了,回頭一看,大明天子就在身後站着。

朱舜趕緊放下了手裡的杉木:“微臣朱舜,拜見皇上。”

崇禎這一次沒有虛扶,親手扶起了朱舜:“愛卿,給朕說說怎麼不耗費朝廷一糧一餉,就能造槍十萬的國士之言。”

朱舜瞧見大明天子這麼的鄭重,甚至都用上了國士之言,看來大明朝廷不是一般的窮。

匠作間的角落裡放着三支火槍,朱舜抄起三支火槍走到了永定河邊上,拿出了一支火繩槍:“皇上,臣手裡一共有三種火槍。”

“這個第一種,就是大明以前使用的鳥銃,也叫做火繩槍,微臣給它定義爲第一代火槍。”

朱舜端着火繩槍,對着永定河開始了一連串的繁瑣開槍步驟,清理藥鍋、裝引藥、裝發射藥、掛引線……等到火繩槍開火,都已經過去兩分鐘了。

朱舜放下火繩槍,回頭看了一眼如臨大敵的錦衣衛說道:“第一代火槍的使用步驟繁瑣,耗費的時間太長。”

“別說是女真韃子了,就是流寇也能在這麼長的時間內,衝到火槍隊的面前。”

朱舜抄起燧發槍,只用了兩個步驟,就順利的開槍了,前前後後不到十秒鐘:“這種燧發槍,微臣給它定義爲第二代火槍。”

“燧發槍的威力,皇上應該也看到了,最大的優勢在於裝填的速度極快。”

不等朱舜說完,向來喜歡獨坐高臺靜觀廟堂局勢的崇禎,竟是主動說話了,還是搶話:“有了這種第二代火槍,將會徹底改變大明邊軍的劣勢地位。”

朱舜看到身爲一國之君的崇禎,這麼的失態,知道這件事已經成了:“皇上說的很對,有了這種快速射擊的燧發槍,大明邊軍的劣勢地位將會徹底扭轉。”

“皇上再看這種線膛燧發槍,微臣給它定義爲第二代半火槍。”

線膛燧發槍的威力,崇禎早在第一場賭局的時候就見識過了,射程和威力都遠遠超過前兩代火槍。

只是這個命名卻又有些奇怪,恢復冷靜的崇禎,遞給王承恩一個眼神。

王承恩立刻問道:“朱掌廠,第一代和第二代倒是好理解,這個第二代半是什麼意思?”

朱舜拿起線膛燧發槍,按照步驟開了一槍:“線膛燧發槍的威力皇上也見過了,優點明顯,缺點也很明顯,射擊速度不如第二代火槍。”

“按照微臣的想法,這個第三代火槍,在保持線膛燧發槍的射程和威力的同時,還要像第二代火槍那樣有着快速射擊的特點。”

“現在只是完成了一半,所以微臣就叫它第二代半火槍。”

保持線膛燧發槍的射程和威力,射速堪比燧發槍,崇禎沒打過仗也明白這其中代表着什麼意思。

崇禎走過去,一把握住了朱舜的手臂,目光火熱的問道:“愛卿何時能造出第三代火槍。”

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
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