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

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

京師,幹清宮。

小皇帝正與三位朝堂真王聊天。

倒不是他吃飽了撐的,而是三位大佬聯袂前來面聖。

目的嘛,無非就是讓小皇帝下旨,勸勸中山侯湯昊,別搞得太過難看了。

“皇上,運司糜爛,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天官馬文升慢悠悠地開口道:“王鏊曾經對此做出過評價,老臣以爲很是到位。”

這句話分量極重,天官馬文升親自作保,那隻能證明他對這批官員很有信心。

“中山侯調兵封了整個天津衛!”

“三位愛卿快快請起。”

“陛下言重了,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你這跟指責文臣縉紳黨爭禍國有什麼區別?

小皇帝聽後會怎麼想?

明明挺好的政策,卻因爲黨爭而廢置,連王公都被趕出了朝堂!

“究竟怎麼回事?那些混賬幹了什麼,把湯昊給惹急眼了?”

正當這個時候,驚變突然發生。

小皇帝本就對文臣縉紳把持朝政極爲不滿,現在一聽到這話,那不發飆纔怪!

朱厚照到底還是忍住了,畢竟那都是弘治年間的事情了,而且當時執政的皇帝還是他親爹,真正的糊塗蛋也是他親爹!

“鹽政關乎到國朝一半的財政收入,無論如何都絕不能放任運司淪溺下去,不然恢復納糧開中舊制就變成了一個笑話!”

馬文升聞言一喜,咧嘴笑道:“皇上英明,正是這個王鏊,現任吏部左侍郎。”

“這一巴掌,三位愛卿可得記住了!”

“朕懶得去追究弘治年間的事情!”

既然王鏊如此出色,而且又是天官馬文升親口舉薦,讓他做下一任吏部尚書也不是不可以。

“大冢宰口中的王鏊,就是那個“天下士”王鏊吧?”

這還是第一次,小皇帝明確地表達出了對碩德老臣的尊重和優待。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匆匆走了進來,神情很是凝重。

劉健沉默了片刻,然後皺着眉頭開了口。

“老臣歲數大了,眼睛也看不清了,耳朵也有些聾,吏部事務大多都是出自王鏊之手……”

就因爲上次他開玩笑,說要把王鏊調入內閣,結果這老東西現在就開始想方設法地在皇帝陛下給王鏊刷存在感,恨不得直接開口告訴皇帝陛下,王鏊就是他馬文升預定的下一任吏部尚書!

朱厚照可不蠢,他一向精明得很,哪裡聽不出馬文升的話外之音。

而以往那些個鹽道御史,基本上全都與運司官員沆瀣一氣,該收的銀子沒有少收分毫!

現如今都察院已經採納天官馬文升的建議,開啓了追責制度,十年內的鹽道御史和運司官員都會停職審問,發現其貪腐之舉都會立刻查辦!

王恕,赫赫有名的弘治三君子之一,推行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國策大政,是大明王朝罕見的名臣。

“運司因爲王恕改制風氣大好,結果卻因爲黨爭而廢置!”

朱厚照聽得有些煩了。

朝堂仕途,大家都想做科道言官,都不想做運司官員。

“既然運司因何而糜爛,你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那這運司改制革新鹽政,你們也該拿出個章程來!”

“事實上,自弘治年間出現官員不願就運司之職的情況後,朝野關於振興運司的呼聲不絕於耳,先帝爺更是屢有試圖振興之舉。”

實在是馬文升這張嘴太敢說了,什麼話都敢直接說出口,而且還是在皇帝陛下的面前,絲毫不加掩飾的那種!

三位大佬哪裡聽不明白,不然他們也不配坐在這裡陪小皇帝聊天了。

“陛下,出事了。”

小皇帝聽到這話,託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各地運司衙門是安置貶官的常見處所之一,如先帝爺期間,光祿寺官員因監臨失職而紛紛被貶謫,除少卿李楘外,光祿寺其他三人均被貶到運司任職,這都是有跡可循的,運司儼然已經成爲了左遷之所。”

老首輔劉健聽到這話,都快要被氣笑了。

馬文升這個老東西,可真不是個東西啊!

“就運司官員的出身來說,非進士出身者漸多,既因進士羣體的刻意迴避,更因弘治以後漸拘於資格的選任制度。”

“陛下放心,吏部這邊已經遴選出了一批賢才幹吏,可以隨時前往運司任職,若他們之中有人貪腐受賄,陛下可以問罪老臣!”

調兵封鎖天津衛,這是要大開殺戒啊!

都察院總憲張敷華也沉聲道:“可問題在於,這些監生多爲“年邁學荒”之人,精力、才識均已不濟,加之沒有上升的空間,很多人遂“隳墮而恬污”,而且鹽司爲利藪所在,常有權貴子弟趨之若騖,運司之缺“胄子、乙科往往得之”,這就更是使得運司官員不堪入目,貪墨之徒比比皆是!”

非翰林不得入內閣,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三位大佬是怎麼個意思?

聯袂而來就是爲了告訴朕這運司糜爛不是一人之錯?

“三位愛卿,你們想說什麼直說無妨。”

現在坐在面前的天官馬文升,八十高壽都走不動道了,卻還依舊頑強地堅挺在朝廷之上,執掌吏部大權。

“畜生都不如!”

小皇帝直接一句話給三位大佬幹沉默了。

不過馬文升確實年齡太大了,八十歲的老人,這玩意兒那可都是成祥瑞了啊!

君臣四人都懵了。

這“貶謫”、“乙科”、“胄子”、“貲郎”幾類官員,雖然不是什麼精英官僚,但你也不罵人家是“爛人”呀!

不得不承認,饒是劉健此刻這張老臉都有些掛不住了。

朱厚照故作悵然地嘆了口氣。

“既然運司改制王公曾經做成了,那我們同樣可以做成!”

正是因爲有着這些真正的碩德老臣存在,正是因爲這些碩德老臣的縫縫補補,江河日下的大明王朝纔沒有徹底崩盤!

劉健選擇出言打岔,沉聲道:“運司污濁不堪且考成畸重,運使等官內無權柄,外無官聲,又有重責在肩,其職位自然會被多數士人所厭棄。”

揹負罵名的是他們這些運司官員,而鹽場大權卻是被鹽道御史那一系掌握,誰還願意去做運司官員啊?

小皇帝聽得連連點頭,這王鏊確實說到了點子上面。

“另外,告訴王公,朕欲革除運司弊政,希望王公可以無所隱瞞地直話直說,當然王公若是對朝政有何見解,亦可以暢所欲言,朕給他這個特權,隨時可以上奏進諫!”

此話一出,衆人臉色大變,就連小皇帝都驚得頭皮發麻。

“弘治二年,先是有大臣上疏建議:“運使、同知務選年壯廉潔之士,副使、判官要除進士英俊之人。官年壯,則無日暮途窮之憂。任進士,則有砥礪名節之勸。如有不爲利誘者,三五年間不次升擢”。”

原因嘛,無非就是運司官員太容易腐化墮落,早就變成了一個個腌臢之地,去了之後想要砥礪節操堅守本心,也基本上不太可能,因爲運司積弊多端,牽涉多方利益,縱使你不想貪腐也會有人逼着你貪腐!

第二個原因,則是運司官員,特別是運使品秩雖高,但權力有限,縱有善政,亦難以升遷。

“誰幹的?”

這就比較噁心人了。

朱厚照笑着開了口。

甚至到了後來,鹽道御史全面介入鹽政事務並凌駕於運司之上,鹽課徵收解運、鹽務官員的考覈皆由其所掌握,運司衙門“奉巡鹽御史或鹽法道臣之政令”,淪爲辦理例行事務的閒散機構。

“陛下所言極是,鹽課居國計之半,朝廷自然不能放任運司淪溺下去!”

總憲張敷華當即表態,沉聲道:“陛下放心,都察院這邊絕對不會再出現任何貪腐之舉,否則有一個算一個,老臣絕不會姑息!”

“畜生!”

“元輔,你這話的意思是……運司本就糜爛,然後朝廷又全丟些爛人進去,所以運司現在就更爛了是吧?”

想到這兒,朱厚照突然嘆了口氣,立刻吩咐道:“再派人送敕書過去慰問王公,多帶些賞賜過去,看看王公家裡需要什麼。”

堂堂大明皇帝,成何體統!

指定是跟着中山侯湯昊那個武夫丘八學多了!

三人聽後含笑點頭,劉健則是攙扶着馬文升起身,各自坐了回去。

“隨後,吏部尚書王恕題準:“以二甲進士選副使,三甲選判官及雜以考選前列舉人銓補,三年查有成績,會經薦舉或節年考語俱優者,副使比照知州推升各部員外郎,判官比照知縣推升各部主事”。”

“今之仕,秩卑而衆欲爲者有之矣,科道是也。秩高而衆不欲爲者有之矣,運司是也。”

事實上,該死的野人抽的不是他朱厚照的臉,而是他親爹弘治皇帝的臉,抽的是那個“君聖臣賢”的弘治朝堂!

“按照朝廷制度,陛下即位的時候,曾派遣官員送敕書慰問王公,賞賜他羊、酒,增加糧食役奴。”

九十高壽!

這密報裡面,詳細敘述了劉大山一家人的遭遇,以及長蘆都運使宗鉞父子的所作所爲!

“元輔,你剛剛問什麼?那些運司官員如何處理是吧?”

小皇帝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了自己的述求,那就是恢復納糧開中舊制,然後對鹽政進行改革!

改革什麼?

革除運司弊政!

“進士們紛紛謀求留京觀政養望以待速進,或出爲地方推令以圖考選,斷不願陷入運司“羶地”,朝廷不得不被迫轉而選用舉人、監生填充職缺,此舉雖然緩解了運司缺官的問題,但更加致使運司更爲人所輕。”

明初運司官員職權極重,都運使地位堪比布政使這等地方封疆大吏,但是隨着運司腐敗不堪,朝廷爲了保證鹽稅收入便設鹽法道,令御史等官員監管鹽務,這些新設鹽官不斷侵奪運司之權。

“秩高則曷爲其不欲爲也?財利之場,權勢蟠據,動則關格,且飛言醜語,易爲污衊,積蠧宿尤非一人一日所能掃刷。”

天官馬文升卻是冷笑道:“王公隨後將“二甲進士萬福等、三甲進士袁翱等選除運使、運判”,他們在任上頗有作爲,如萬福後來便因爲“課最”而被升爲南京刑部郎中,都是一時才俊,運司也因此風氣大振!”

比如進士看不起同進士,同進士看不起舉人。

小皇帝聞言神情一震,立刻追問道:“這個法子倒是不錯,那可取得什麼效果了?”

“都是些糊塗蛋嗎?”

六大運司的權力,其實都被鹽道御史掌控,所以這鹽道御史本人是否清廉正直,將會很大程度上決定運司鹽政的興衰。

不是你突然發什麼狂啊?

牟斌將錦衣衛的密報遞給了小皇帝,朱厚照看後瞬間滿臉鐵青,恨得咬牙切齒。

話說到這兒,劉健沉默了。

這可是真正的祥瑞啊!

七十古稀,古來稀少。

“官雖尊,而無臨蒞之分,則令或不行,且一居是官,雖有善政,當道者不復訾省。”

“王公的舉措,使得“一時人各自奮,各運司稱爲得人”,然而,弘治六年王公因爲小人構陷被迫致仕之後,他所訂立的政策便不被施行全面推翻了!” 此話一出,朱厚照頓時勃然大怒。

最後,就是內閣首輔劉健了。

“這一次,中山侯可是把伱我君臣的臉都給抽腫了!”

“真正於國有功的碩德老臣,朕自然不會虧待,一如三位愛卿這般!”

額,這樣說好像也沒毛病,只是有些刺耳罷了。

科舉出身的差異雖然並不能決定一個官員品行和能力的高下,但是足以決定了此人的仕途上限高低。

“朕不希望,這六大運司鹽政根基之地,還是如同先前這般,淪爲了貪墨之徒的溫牀,三位愛卿聽明白了嗎?”

“只是即將回京述職的這些運司官員,當如何處置?畢竟人數太多,而且……”

聽見這些優渥待遇,劉健、張敷華和馬文升都是神情動容,立刻起身跪地代替王恕謝恩。

“對了,王公可還健在?”

這大明王朝的鄙視鏈可是一直都存在的。

劉健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開口道:“陛下,內閣會全力支持肅清運司。”

天官馬文升也開了口。

文人相輕,自古有之。

張永聞言立刻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放心,王公健在,如今已經是九十高壽了!”

“所以爲了應對官員不願任職運司的局面,便“順勢而爲”,降低了選任標準,“貶謫”、“乙科”、“胄子”、“貲郎”得以充塞其中,其中又以“貲郎”爲害最甚。”

朱厚照豁然扭頭盯着劉健,冷聲道:“全部徹查!”

“給朕活剮了他們!”

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193章 倭寇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224章 楊一清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22章 湯昊入殿!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11章 當衆殺人!你能奈我何?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09章 危局第327章 斷頭飯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193章 倭寇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2章 湯昊入殿!第167章 善後!下一站臨清!第112章 都察院是一把好刀!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51章 五年計劃!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44章 謀劃京營!第266章 背刺第77章 主動出擊!小皇帝的憤怒!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256章 震動第92章 陰謀與反制!第237章 鍊鋼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49章 焦芳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304章 嫡長子湯拓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248章 悔恨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311章 楊一清第137章 無妄之災!李東陽氣得吐血!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278章 出兵倭國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243章 響馬!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321章 幕後黑手終現身第102章 自古得國之正者未如大明也!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264章 人選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268章 朱宸濠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237章 鍊鋼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258章 末日
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第277章 老好人生氣了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193章 倭寇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95章 恢復舊制!再踹劉瑾!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224章 楊一清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305章 粉墨登場第62章 母子決裂!哀家還要感謝你?第22章 湯昊入殿!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66章 停擺!他這是在逼迫朝廷改制!第201章 謀劃倭國!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89章 鷹犬湯日天!酷吏中山侯!第111章 當衆殺人!你能奈我何?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09章 危局第327章 斷頭飯第71章 這內閣個個都是人才啊!第325章 罪有應得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217章 湯家異動第193章 倭寇第275章 一場鬧劇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22章 湯昊入殿!第167章 善後!下一站臨清!第112章 都察院是一把好刀!第265章 宗藩新制第51章 五年計劃!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44章 謀劃京營!第266章 背刺第77章 主動出擊!小皇帝的憤怒!第219章 反擊開始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256章 震動第92章 陰謀與反制!第237章 鍊鋼第301章 興王朱祐杬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49章 焦芳第218章 開宗除籍!第304章 嫡長子湯拓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248章 悔恨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215章 削髮明志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128章 退讓與妥協!湖廣鄉黨淪爲犧牲品!第311章 楊一清第137章 無妄之災!李東陽氣得吐血!第86章 祖宗成法!給你敢接嗎?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33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278章 出兵倭國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145章 謝遷!給中山侯套上一層枷鎖!第74章 骨頭軟得站不起來了是吧?第27章 巨頭出手!請誅閹人!第324章 收尾與懲處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01章 大逆不道!歪理邪說第一人!第34章 什麼叫做內廷大璫!第243章 響馬!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105章 名聲臭了?我莽夫要什麼名聲?第50章 再次交鋒!請立新軍!第321章 幕後黑手終現身第102章 自古得國之正者未如大明也!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264章 人選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18章 驚天變故第118章 馬踏司馬府!本侯要一樣東西!第268章 朱宸濠第253章 奴顏婢膝第14章 磨刀!小皇帝開始用腦子了!第237章 鍊鋼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258章 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