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

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

開平城。

工部尚書李善親自帶人抵達。

中山侯湯昊率軍迎接了李善,雙方休整一日後,立刻開始重新修繕這座軍事要塞。

開平城可不是尋常邊鎮,而是昔年大蒙古國的上都!

此地處於金蓮川草原,位於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區,自古以來便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反覆拉鋸爭奪的戰場,時人稱之爲:“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固,迴環千里。”

早在秦漢時期,匈奴和東胡就圍繞着金蓮川所在的“甌脫”之地發動戰爭;北魏時期,此地設有軍鎮,以防禦北方的柔然;後來的金世宗更是多次在金蓮川舉行夏獵秋狩,實行羈縻政策,以此籠絡蒙古高原上的塔塔兒部。

歷代帝王對金蓮川的重視,都足以證明此地戰略位置之重要。

忽必烈選擇在金蓮川草原之上建城,不僅有連通大蒙古國政治中心哈拉和林的目的,還考慮到此處豐美廣闊的牧場,足以資蒙古騎兵南下軍需之用。

金蓮川草原位於大蒙古國溝通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是控制華北漢族地區的重要戰略樞紐。

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加緊了北防禦體系的整合與完善,在西北設立十六衛,除東勝左右衛而外,先後設立鎮虜、雲川、玉林、威遠、宣德、官山、大同等十六衛至遼東,以及各衛兼轄的千戶所,構成東、北部防線。

東勝衛以西,同樣,通過設在鄂爾多斯東勝衛所轄的千戶所與寧夏、甘肅河西走廊聯繫起來,從而形成爲相互聲援、互爲犄角,遙相呼應的戰略、戰術防禦體系。

這條防線在東部抵禦了兀良哈;中部抵禦了瓦刺;西部與韃靼抗衡,這就使明朝北部邊防,由點到面,東西聯絡,相互呼應,因而將其整個北部邊防線穩步向長城以北推進了數百里。

可惜因爲永樂皇帝的靖難之役,十六衛大部分裁撤內遷,到了仁宣二宗全面收縮防線的時候,更是被摧毀得一乾二淨,只能陷入被動防禦之中。

這十六衛中,中開平衛和東勝衛就顯得尤爲重要。

工部尚書李善親自到來,足以見得皇帝陛下對開平衛的重視。

還是和東勝城一樣的規劃,先在舊址上面修築鋼鐵之城,然後再慢慢修築其他衛所棱堡,確保此地不會再被遊牧民族給奪走。

李善到來的同時,錦衣衛也送來了一封皇帝陛下的密信。

湯昊打開看後,眉頭不由一皺。

江南士紳又不安分地開始搞事情,以徐孟春等人爲首的文臣縉紳試圖逼迫皇帝中止收復河套,並且覬覦皇帝掌控的東海貿易。

而皇帝朱厚照震怒之下,決心狠狠敲打一下這些江南士紳,他想對商稅做出改革,讓這些江南士紳服軟!

湯昊看着密信陷入了沉思。

大明王朝的稅收,主要就是農稅和鹽稅,這是佔了主要收入的九成左右!

而商稅、礦稅這些則是被稱作雜稅,跟前面兩種比起來就少得太多了。

主要原因,就是朝廷不重視商業,也沒出臺什麼嚴苛措施嚴格管控,就造成江南士紳驅使的江南商賈幾乎不用繳納賦稅,偏偏這些商賈還一個個富得流油!

不過作爲後世來人,湯昊自然清楚,當國家發展到了一定水平,商稅纔會是最主要的稅款來源,到時候種地都不需要繳稅,朝廷還要給予補助!

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明王朝的工商業發展到了一定水平,纔可能出現這種局面。

可現在大多數百姓都被束縛在土地之上,而土地又掌握在士紳大戶手中,就算是有幾畝薄田的自耕農,也要佃租一些士紳的土地以期多獲得一點收成用以補貼家用。

畢竟大明是農耕社會,誰掌握了土地誰就有話語權,說白了士紳兼併土地不僅僅是貪圖土地收益,更重要的是掌握對黔首百姓的話語權,只有掌握了對黔首百姓的話語權,士紳才能在鄉間呼風喚雨,每一個佃租士紳土地的佃戶都不敢得罪士紳,生怕士紳不再允許他們佃租土地。

而朱厚照現在想要制定新的商稅政策,確實是一個機會,將百姓從士紳縉紳的掌控之中解救出來。

當這些百姓子民發現,他們進入一個個工廠,也可以養家餬口,甚至日子還能比之前過得更好時,那他們自然不會願意再回去過之前那種被奴役被壓榨的苦日子。

不過問題在於,大量百姓離開田地,糧食必定會減產,這就是發展工商業將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了。

湯昊將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全部寫了下來,包括利與害全部寫明,以及朱厚照真要做的話,該如何開始着手。

至於朱厚照最後會選擇怎樣做,那就不是湯昊該操心的事情了。

因爲皇帝陛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小皇帝了,湯昊也不能再用以往的方式對待朱厚照。

作爲一個成熟的帝王,是時候獨自面對文臣縉紳了。

與此同時,京師城中。

一座隱秘的院子裡面,不少官員縉紳正聚集在一起,爲首之人赫然正是徐孟春。

徐孟春手中把玩着青瓷茶碗,一言不發。

書房裡氣氛凝重,一名官員受不住這沉重氣氛,叫囂道:“皇帝陛下怎敢如此行事?當衆杖殺一位韓林?”

“難道他真想做一個獨夫暴君嗎?”

不得不承認,江南士紳就是底氣十足,對皇室天家也一直缺乏敬意。

徐孟春瞟了這人一眼,隨後淡淡開口道:“這些小事就不用再提了,我們用一條命看到了皇帝的決心,也不算虧了。”

“現在問題在於,如何才能讓皇帝知難而退,中斷收復河套,讓出東海貿易!”

中斷收復河套,這是不給武將勳貴崛起的機會。

而讓出東海貿易,這纔是江南士紳的真正目標。

一個缺錢的皇帝,就猶如先帝爺這般,纔會受到文臣縉紳的約束管控,想做什麼事情也必須跟文臣縉紳商量着來。

而不是如同正德皇帝朱厚照這樣,自己內帑小金庫裡面有錢有糧,一言不合地就出兵發動戰事,壓根就I不理會文臣縉紳的態度和想法,強勢霸道得讓人難以接受!

徐孟春的話一錘定音,大家都知道他說的話有道理。

文臣縉紳已經經歷了太多強勢的帝王,比如太祖高皇帝,比如太宗文皇帝,還有那成化皇帝,他們過夠了小心翼翼的日子。

好不容易出了個與他們合拍的先帝爺,結果說駕崩就駕崩了。

當今皇帝更是比之成化皇帝還要過分,還要霸道強勢,還要不可理喻!

這是所有士紳縉紳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381章 議復河套第349章 中宮臨盆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404章 科爾沁潰逃!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385章 徽商出手第418章 斬首示衆天下慶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36章 鐵廠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246章 霸業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302章 海權與西方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講什麼道理?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195章 海戰第344章 女真之罪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302章 海權與西方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353章 紛亂複雜的草原局勢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73章 這一手髒得很!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357章 熱武器時代第419章 朝堂新篇章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380章 楊廷和的選擇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35章 規矩!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353章 紛亂複雜的草原局勢第336章 基建神器!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47章 組建班底!第9章 皇權半步都不能退!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36章 鐵廠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364章 戰爭販子大明朝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282章 通政司第371章 傑出的子嗣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87章 利益交換!道阻且長!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250章 孔氏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396章 那就大戰一場!第367章 戰地記者大明軍第376章 武勳的前路!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337章 總憲巡邊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59章 遊戲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
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381章 議復河套第349章 中宮臨盆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404章 科爾沁潰逃!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385章 徽商出手第418章 斬首示衆天下慶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36章 鐵廠第113章 致命疏忽!心狠手辣的對手!第5章 小皇帝的心思很深啊!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130章 倭國使團!殺了又如何?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172章 殺人!臨清鈔關!第246章 霸業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90章 剝皮實草!王鏊抵達戰場!第313章 分割利益與徭役之苦第223章 開誠佈公第302章 海權與西方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講什麼道理?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195章 海戰第344章 女真之罪第312章 天下震動第302章 海權與西方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153章 世道不公!湯昊再殺人!第353章 紛亂複雜的草原局勢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73章 這一手髒得很!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357章 熱武器時代第419章 朝堂新篇章第48章 巨漢之戰!降服衆將!第380章 楊廷和的選擇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35章 規矩!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353章 紛亂複雜的草原局勢第336章 基建神器!第143章 江南士紳!那藏銀上億的銀礦!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47章 組建班底!第9章 皇權半步都不能退!第310章 五府重建!第236章 鐵廠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氣壞了!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364章 戰爭販子大明朝第147章 君臣一心!大明永遠不缺忠良!第282章 通政司第371章 傑出的子嗣第351章 流放倭國第87章 利益交換!道阻且長!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110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本侯建議直接殺!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383章 江南士紳在作死!第250章 孔氏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396章 那就大戰一場!第367章 戰地記者大明軍第376章 武勳的前路!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262章 獎懲措施第36章 陳大璫的算計!第337章 總憲巡邊第372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17章 各方反應第259章 遊戲第65章 朱暉請功!老首輔的離間計!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123章 張太后設宴!小皇帝被噁心壞了!第293章 興師問罪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