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

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

日講結束。

小皇帝怒氣衝衝地趕走一衆講師。

包括楊廷和、毛紀、靳貴、蔣冕等人在內。

這幾人先前都是他的東宮講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是小皇帝的心腹。

可惜他們資歷太淺,沒資格直接上位,少說還要繼續在翰林院裡面熬個三五七八年的,纔有希望正式進入朝堂,執掌大權。

至少,劉健、謝遷、馬文升、李東陽和劉大夏這些老東西還在,就不會給新人掌權的機會!

至於小皇帝爲什麼發怒,那就是楊廷和這些傢伙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沒看見野人和老首輔正在等着朕呢,還在那兒叭叭個不停,滿篇“之乎者也”,聽着就讓人頭疼。

朱厚照早就很好奇了,立刻接過一看,隨即臉色逐漸變得蒼白了起來。

“鹽制之立也,本在養竈,用在實邊,要在通商不實邊終不可以利用,不養竈終不可以生財,不屯田終不可以裕邊需,不通商不塞販終不可以足榷。”

不恢復輸糧開中,九邊軍費只會日益增長,最後耗空大明國力,那大明王朝離轟然崩塌也不遠了!

“好!”小皇帝難得地露出了笑容。

運一百五十萬的軍需糧草,路費就需要八百多萬兩,足以看出往邊鎮運糧成本之高!

“聊怎麼殺葉淇全家!”

劉健聞言一怔,支支吾吾了半天,到底是沒有敢說出實話。

眼見方纔廷議的時候還爭鋒相對、反脣相譏的二人,此刻卻是有說有笑的,小皇帝頓時就愣住了。

但是問題在於,這是在消耗大明王朝的國運,首先糜爛掉的就是九邊軍鎮!

湯昊舉了一個很是粗淺的例子。 運輸於河套米豆值銀九十四萬兩,草六十萬兩,每人運米豆六鬥,草四束應用四百七萬人,約費行資八百二十五萬兩。

“他娘地!這羣天殺的蛀蟲!”

僅僅只是這兩句話,就成功打動了劉健這位老首輔,尤其是後面列舉出的一系列數據,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惠商利國、恤竈體民、義利並重”,這是湯昊這篇奏章的核心內容。

葉淇爲什麼要這樣做?

因爲弘治皇帝希望他這樣做,兩淮鹽商也需要他這樣做!

弘治皇帝想要撈更多的銀子,去做齋醮法事!

那麼變現的最好辦法是什麼?

自然是賣鹽引了!

兩淮鹽商則是巴不得納銀開中,這樣一來就不再需要往邊境運糧,只需要繳納銀兩,就可以做食鹽生意了。

好不容易結束了日講,小皇帝立刻就找到了湯昊和劉健。

“你們聊啥呢?這麼開心?”

“元輔,那個葉淇,爲什麼要變法?”

“先帝爺需要這些銀子做齋醮法事!”

邊疆駐軍越多,糧草購買和運輸花費就越大,這筆銀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省的。

“父皇就是被這葉淇給矇騙了!”

劉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這一次他不會再護着李東陽等人。

湯昊在一旁冷冷地開了口,道:“因爲九邊軍民的死活,這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沒人會在意,而變法之後立刻就可以撈取大量銀子,銀子是馬上就可以拿到手的!”

但輸糧開中制的有利之處遠不止節約國力民力,還促進了邊境的開發,因爲開中制一出,鹽商爲了節省運糧成本,就招募大量農民青壯在邊境附近開荒種地,充實了國朝邊境軍鎮,穩定了各大軍鎮的糧食價格,對國朝邊鎮的穩定和開發具有積極意義。

此外,隨着納糧開中被取消,鹽商直接就可以用銀子換取到鹽引了,自然沒有人會傻到再去九邊開荒種地,邊關各大軍鎮也就逐漸人煙稀少,做生意的人自然就少了,於是“諸物騰貴”,軍士糧餉直接變相貶值!

比如,納糧開中時在邊關大約一兩銀子一石祿米,而納銀開中後賣到五兩一石祿米!

爲什麼?

因爲邊關糧食短缺,所以價格昂貴!

清晰明確的數據對比擺在眼前,就很難不讓人動容了。

這野人殺心越來越重了嗷!

“葉淇於弘治九年致仕,於弘治十四年病逝,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親爲其撰墓誌銘!”

“葉淇變法,鹽政敗壞,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陛下是時候撥亂反正了!”

湯昊這封奏章裡面,其實內容很少,但每一個字都是仔細斟酌過的,分量極重!

“鹽法之設,其重在於足邊,其要在於寬商,其本在於恤竈,其用在於惠民!”

“東西二廠,包括錦衣衛,全力配合你行事!”

“納銀開中後,文臣縉紳從中謀利也變得更加方便了,尤其是與兩淮鹽商有利益往來之人,比如說他葉淇本人,每年收取的孝敬就抵得上十年俸祿了……”

朱厚照冷聲喝令道。

“元輔大人,這一次,您怎麼看?”

湯昊笑呵呵地看向老首輔劉健,意味深長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湯昊聞言一怔,不過還是跪倒接旨。

“做個屁的齋醮法事!”

惠商利國,就是商賈可以通過開中法從中謀利,而國朝則可以免去輸送糧食到九邊軍鎮的損耗;恤竈體民,就是體恤作爲鹽業生產者、鹽場竈民的生存處境,關注並努力解決竈民問題;義利並重,就是在不違悖道德的基礎上,重視鹽利的價值,肯定官員的理財才能與百姓的逐利之心。

湯昊殺氣騰騰地開了口,嚇得小皇帝脖子一縮。

“爲國家計,當恢復輸糧開中!”

而葉淇變法,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本末倒置,直接捨棄了開中法最主要的目的,通過讓利吸引商賈百姓支持邊關軍鎮,而是國朝戶部親自帶頭直接將食鹽專賣權賣給商人謀利!

“務必將葉淇一系一網打盡,不要放跑了任何一人!”

第二句話,再次強調,開中法不是爲了撈銀子謀利,而是爲了通商實邊養竈!

文臣縉紳的權柄固然重要,但是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更加重要。

這開篇第一句話,就述明瞭開中法的重要性。

這是第一次,老首輔劉健旗幟鮮明地支持他行事!

“中山侯聽令,着你親自負責此案!”

朱厚照咬牙切齒地怒喝道,隨即豁然轉頭看向老首輔劉健。 wωω● tt kan● ℃o

劉健神情凝重地開口道,然後取出湯昊那封奏章,遞給了小皇帝。

倘若九邊爛透了,那誰去抵禦韃靼瓦剌?

劉健哪裡聽不懂他的話外之音,葉淇和那李東陽糾葛極深,或者說葉淇變法得利之人,少不了包括了現如今的李東陽團體。

小皇帝勃然大怒,一腳踹翻了案桌!

看似區別不大,實則卻是將鹽政給徹底敗壞!

輸糧開中,在於調動了百姓運送軍糧的積極性,不足之處就是讓利給鹽商,減少了政府的收入。

尋常大儒名士,輕易不會爲他人撰寫墓誌銘,因爲這存在政治立場的問題,可能會因爲這件小事受到牽連。

“朕一定要追查此事,將這些蛀蟲米蟲全都給揪出來!”

小皇帝看着這封奏章,氣得面紅耳赤。

而葉淇變法,折色開中,將開中法從“輸糧開中”變成“納銀開中”,以往商人需要運輸糧食到九邊纔可以換取到鹽引,現在卻是直接向戶部繳納銀子就可以換取到鹽引。

怎麼個事兒這是?

朕的野人湯昊難道“叛變”了不成?

於是乎,葉淇變法之後,立刻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年之內,國庫增收白銀百萬兩。

其實他有一個更好的人選,可惜小皇帝卻已經開了金口。

讓本侯去追查這破案子,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啊?

今日五更結束,以後三更保底,希望讀者朋友們多多訂閱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第52章 專職提督!第352章 梟雄亦不剌第370章 明軍的惡毒操作第263章 藩禁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國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37章 文臣縉紳的退讓!第364章 戰爭販子大明朝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395章 大戰序幕起第315章 東海貿易與刺殺第396章 那就大戰一場!第244章 造反第345章 血腥鏖戰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335章 三邊總制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327章 斷頭飯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375章 文臣的試探!第249章 焦芳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331章 京軍提督仇鉞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431章 出海之爭第43章 利害得失第413章 天下震動第426章 澄清吏治第335章 三邊總制第195章 海戰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93章 朝廷停擺!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國第93章 彈劾!首輔倒戈!第51章 五年計劃!第352章 梟雄亦不剌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376章 武勳的前路!第423章 安邦定國之策第231章 羞辱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講什麼道理?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402章 屍山血海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91章 王鏊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388章 陰謀乍現第255章 士紳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321章 幕後黑手終現身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58章 威壓衆人!小皇帝出手!第92章 陰謀與反制!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236章 鐵廠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352章 梟雄亦不剌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358章 合作愉快第403章 碾碎他們!第396章 那就大戰一場!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45章 遣將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第258章 末日第316章 湯侯遇刺身亡?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213章 陳寬出手第281章 信息壁壘第199章 因地制宜
第52章 專職提督!第352章 梟雄亦不剌第370章 明軍的惡毒操作第263章 藩禁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國第158章 湯昊深意!大人真是好大的官威啊!第37章 文臣縉紳的退讓!第364章 戰爭販子大明朝第287章 元日戰爭第72章 反擊!你們想搞文武合流?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395章 大戰序幕起第315章 東海貿易與刺殺第396章 那就大戰一場!第244章 造反第345章 血腥鏖戰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335章 三邊總制第60章 鬧大咯!皇帝的束縛!第327章 斷頭飯第45章 劉瑾與張永!第375章 文臣的試探!第249章 焦芳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331章 京軍提督仇鉞第284章 進擊的朱厚照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221章 剝離權柄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431章 出海之爭第43章 利害得失第413章 天下震動第426章 澄清吏治第335章 三邊總制第195章 海戰第109章 大司馬!立場在九邊軍民!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32章 證據確鑿!閹人之罪當死!第81章 斬配營!新軍終成!第393章 朝廷停擺!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23章 莽夫挖的坑!第214章 各方反應第11章 我成了湯和後人?第379章 武夫不可當國第93章 彈劾!首輔倒戈!第51章 五年計劃!第352章 梟雄亦不剌第18章 勳貴武臣的豪賭!第376章 武勳的前路!第423章 安邦定國之策第231章 羞辱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講什麼道理?第298章 走肖爲王第402章 屍山血海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25章 規矩!文臣縉紳的退讓!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414章 巨大收穫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191章 王鏊第133章 謀算倭國!你不會是個抖M吧?第170章 交易與威脅!士紳的底氣在哪裡?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388章 陰謀乍現第255章 士紳第164章 肅清運司!記住這一巴掌!第169章 上朝治政!開始死亡點名!第165章 梟首示衆!剝皮實草!第13章 嚴刑拷打!劉瑾又支棱起來了!第321章 幕後黑手終現身第174章 抄家!士紳纔是王朝最大的毒瘤!第58章 威壓衆人!小皇帝出手!第92章 陰謀與反制!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177章 興風作浪!好陰損的手段!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236章 鐵廠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352章 梟雄亦不剌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358章 合作愉快第403章 碾碎他們!第396章 那就大戰一場!第187章 密信真假!開啓追責制度!第16章 釐清局勢!郭勳登門!第98章 操練新軍!演武真正意義!第245章 遣將第307章 朝堂爭鬥第30章 廷議第二事!請誅八虎!第258章 末日第316章 湯侯遇刺身亡?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416章 獻俘儀式!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213章 陳寬出手第281章 信息壁壘第199章 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