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普天同慶

送走了淨軍、錦衣衛,這是第二批對於建奴出手的大招,相信憑着他們的戰鬥力,肯定會狠狠的抓住建奴的脖子。讓其無法從容的從外面獲得物質補給的,從而逼迫建奴另擇他路。

從審問俘虜的結果之中,朱由校得知了黃臺吉的整個陰謀詭計,就是入關之後猛的來個燒光殺光燒光搶光的四光政策,然後逼着自己出關而戰,再憑藉着種種游擊戰術,斷自己的補給、歸路,把自己冷死、餓死在遼東,其心真是歹毒皐。?br

不過自己還真沒想過在馬上就要冰天雪地裡去玩冰雕,而且自己也真切的認識到了在機動性方面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在那白山黑水之間雙是沒有路可走的情況之下,更不會貿然前去。想打建奴,當然是順着蓋州來個泛舟北上,從三岔河轉渾河,直達瀋陽,來個直搗黃龍,這纔是正經的路線,誰會傻子一樣的,再從邊牆出境,靠着戰車去追,要知道這裡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是原始森林資源豐富多彩的‘東三省’,連個路都沒有,拿馬車追馬?這是要瘋啊!盼瞎了黃臺吉那一天好眼吧!

如今在喜峰口之外,他黃臺吉不就是一個想引着自己出去打自己嗎?一副賤相不住的喊着‘來打我吧,我欠打,有本事來打我啊!’想想這不是‘二’嗎?等你聽到了蓋州那邊,你家‘童養媳’(佟養性)傳來被圍攻,而後更多的建奴部隊在救援也被殲滅的消息後。看你還有慢慢傻等的信心不。既然願意等,那就等吧,反正自己這邊一大灘子事呢,不陪你玩了。

薊鎮鐵血隊既然已經提了出來,那就趁着這段時間,好好的操練一番吧,和孫承宗、閻鳴泰商量之後,趁着這個時間衆多的錦衣衛都在下面各個關口之際,索性讓他們以舊帶新,開始指導着薊鎮邊兵開始訓練。半個月之後開始考覈。半個月之後,開始考覈,凡達到八十里長跑考覈成績過關者,且在規則時間。可以運用神弩十二弩十二中者。全部進入皇上直統的薊鎮鐵血隊。而在昨夜有立功且無傷或者小傷治癒者。免考。

這個基本和大同邊鎮相同的招兵政策一經推出,整個薊鎮都沸騰了,如今誰不想進親軍。但這個時候親軍已經不是這種好進了,時機不再了,想要進去,就只能學習天應軍,先來個隊,最後憑藉着戰功再晉級親軍。現地已經有了大同精忠隊,那就是親軍的前身,只要有機會,肯定會成功的。一旦進了親軍,不但待遇超好,吃得比一般的鄉坤都要強,而且根本沒有什麼拖欠糧餉的事情,而且戰功一立,那銀子在大批大批的,看看淨軍,哪一個不是身家鉅富。

而且因爲有了那一夜的奮戰,皇上特別的開了天恩,非但讓有戰功的人直接的晉級,而且還專門的給普通的人留出了半個月的訓練時間,更有比大同還要優越的,那就是這次不限人數。這樣的機會打着燈籠也找不到啊。

而將官級的人卻不得不認清了這樣一個事實,薊鎮的邊兵肯定是要面臨着解散的,自己何去何從呢?身體素質好有真才實料的,當然想着也別端着個架子了,和大頭兵一樣,先考進這個鐵血隊再說,以後憑着本事,照樣可以混個將官來噹噹,而且因爲新軍成立,將官也肯定是少,自己還有可能混的比以前還好。

而身體本來就不行,只是個混子武將的,那一方面的人卻是最多的,他們纔是最頭疼的。薊鎮和別的軍鎮都不同,人家山高皇帝遠的,平時也沒人待見,只要不出大事,一切都好說,但薊鎮卻是京城最爲緊要的關口所在,所以無論是兵士還是馬匹都是最多的。爲了保持自己的戰力,都玩命的收集自己的家丁,所以薊鎮是家丁制度最爲嚴重的地方,一旦薊鎮鐵血隊成立,必然會讓精英分子全部被皇上一網打盡,他們沒有了家丁,還談什麼戰鬥力。皇上那邊也更不會打自己吸收到了鐵血隊裡。那自己留在薊鎮,等待自己的必然是薊鎮的解散,自己的榮休了。

而京城那邊在又接到了皇上再一次大捷的消息之後,更是舉國歡騰,所有的地方都在慶祝着這次大捷,戰爭的陰影從百姓的眼裡再也看不到了,相反的一個個都在讚美着皇上的神武。

此次與以往稍有不同,以往打的都是蒙古,在北京百姓眼裡,那是一個沒落的民族,是被大明打到漠北的。即便是有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仍然還不是太被百姓們認爲是切膚之痛,明皇打他們主地是爲了揚大明國威,出一口惡氣。再往後則是想着把河套地區原本屬於大明的地盤給奪回來,再行開發了。但現在對付的卻是建奴,那是大明的要害中的要害,以前對付建奴的那可是遼東的邊兵關寧鐵騎,但邊兵們集體投降了,當了建奴的狗腿子、死漢奸。而沒有了關寧鐵騎,大明的戰力到底如何?這一直是百姓們想問而不敢問的問題。如今皇上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卷建奴一樣不堪一擊!

和袁可立的左屯大捷以及打下蓋州有所不同,那樣的戰鬥好象是屬於襲擊型的,並不是堂堂正正會戰。規模也小了不少。但皇上此次的喜峰口會戰,卻是堂而皇之,憑着其高深莫測的智慧,勘破了建奴皇上的陰謀。並因此而把八萬建奴的附庸軍來了一個全殲。這種行爲足可以讓大家對皇上無視遼東邊兵,撤銷遼餉的決策感到深深欽佩。

而朝廷方面,當然也一個個的喜不自禁,都是大明人,沒有幾個想着國破山河在,當個亡國奴的。那些從遼餉裡面拿了錢的大臣們,一個個的在如此戰績前面也不由的羞愧難當。一年拿出二千萬兩銀子,去養活遼東的軍隊,最後不僅沒有殺光建奴,更讓建奴一天天的壯大起來,最終把大明拖進了萬丈深淵,可笑的是,那些遼東軍,竟然成了建奴的奴才,自己這些人再厚顏無恥的從裡面貪墨。天天喊着遼兵強大,如今在皇上的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被皇上如此輕易的就整個俘虜了八萬蒙古軍,更是殺了建奴五千餘人。是皇上戰力太強了,而建奴太弱了?還是本來建奴就不是多麼強,只是做爲領導戰爭的文官、武將,根本沒有把殺敵放在心上,根本就是爲了這場戰爭持續下去,自己好接着發財。想想看,自己還真是大明的罪人啊!

消息當然也隨着光報,一直走到了陝西,那裡盧象升和奏良玉正在對亂民,不斷的圍追堵截,如今的亂民,因爲先與漢奸八大晉商勾結在了一起,最後又和蒙古人有牽連,他們的性質變得更加的惡劣,想想看,誰願意和漢奸有什麼瓜葛,他們太不得人心。成了大明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明軍軍紀的改良,又增加了百姓的好感,此消彼長之下,高迎祥的日子那可是更不好過了,因爲到處都有百姓,到處都是眼睛,到處也都成了明軍的情報來源。

接到了皇上打的如此大仗,盧象升、秦良玉是深深的驚喜交集,皇上身邊親軍的戰鬥力已經是越來越強了,他們可是要加快步履了。否則自己就妄費皇上那‘伯樂之眼’了。

跟着盧象升‘學習’的二品大員袁崇煥,聽到了皇上大捷的消息之後,只有深深的愧疚,這段時間的學習,都是在野戰之中進行的,他一個文人,吃了許多的苦楚。更瞭解了戰鬥到底是如何進行的。而不是象趙奢一樣來個紙上談兵,而是真刀真槍的上戰場,要去追、要去堵、、、、、、更不象什麼搞些親兵家將,不怕死的衝鋒在前,鼓勵戰士們的氣勢,憑着盧象升的武勇,也聽皇上的話,只是坐陣指揮、調度。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想想看自己在遼東的時候,哪裡搞過訓練。而在這裡,只要輕閒下來,親軍們就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能,無論是生存的還是殺敵的。

如今皇上的大捷,再一次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爲什麼皇上能勝利,而遼東將領不行?單純的依靠着武器嗎?不,還有指揮,更有兵士們不斷的訓練,而後有了那強悍的殺敵技能。

北京的救災慈善協會,接到了皇上的聖旨之後,馬上開始轉動起來,爲‘遷西’地區的災民們購物,並組織人員向遵化方向進軍,他們如今是大明真正的慈祥之人、善良之人。錢多的更讓許多的人都眼紅不已,大明的幾次大災,他們都是衝鋒在前。劉志選這個主持者,幹這個乾的可比順天府強多了,掏錢的事誰不想做?誰不會做?皇上當然對這個金庫是相當的重視,內廠、錦衣衛對其盯的那可是相當的緊,監督制度也開始完善起來,正如皇上所說的,制度緊了,不是對官員的迫害,而是一種保護。官員真的有了貪墨行爲,這一輩子就完了。(……)

第24章 八千淨軍第594章 驅除韃虜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356空中飛人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75章 大明求極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78章 神弩降世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608章 各有算計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616章 伴仙之戰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70章 重返司禮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219章 宦官心毒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646章 建奴撤兵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805章 欲夢卿時夢難成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6章 災難預言第89章 電力研製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88章 玻璃現世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38章 皇莊御苑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242襄陽炮現2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40章 衆無名白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705章 斷手之策第94章 水井抗旱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3章 判斷形勢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144章 大名官田第85章 大明銀行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61章 大明求極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3章 判斷形勢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567章 圍點打援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34章 親力而爲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307章 草原會戰2
第24章 八千淨軍第594章 驅除韃虜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356空中飛人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75章 大明求極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78章 神弩降世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608章 各有算計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616章 伴仙之戰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70章 重返司禮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219章 宦官心毒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646章 建奴撤兵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805章 欲夢卿時夢難成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6章 災難預言第89章 電力研製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88章 玻璃現世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38章 皇莊御苑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242襄陽炮現2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40章 衆無名白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705章 斷手之策第94章 水井抗旱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3章 判斷形勢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144章 大名官田第85章 大明銀行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61章 大明求極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3章 判斷形勢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567章 圍點打援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34章 親力而爲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307章 草原會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