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長街送行

白桿兵這個春節是在河南過的,他們已經算是疲於奔命了,從南方往北方,是越走越冷,好在沿途的驛站給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在補及方面沒有一絲的怠慢。他們一是受了皇上的聖旨,一是對白桿兵由衷的尊重。在皇上親軍沒有參戰之前,白桿兵是唯一的一支可以力抗建奴八旗軍的一支鐵軍,渾河一戰他們爲大明付出了血的代價,打破了建奴八旗不可敵的神話。所以受到了大明上下由衷的尊重。而且驛站的驛卒們也知道軍情緊急,如果因爲供給方面惹怒了白桿兵,他們只能吃不了兜着走,這羣兵一個個可不是善茬。

但就是這樣,到了河南,白桿兵的速度只能慢了下來,只有大雪將路給封的死死的,人或者馬只要一走,就要摔跤。當十幾匹馬被摔成骨折之後,秦良玉不能無動於衷視若無睹了。因爲馬對於戰士太重要了。

通過驛站的光報給皇上拜年,報告實際的困難。朱由校回的光報倒是簡單,首先誇獎了白杆軍這樣的行軍速度,這是史無前例的,通過這次超遠距離的急行軍,一定會更加鍛鍊白杆失的意志。而初六出征,初八能到天津,袁可立負責運送,以及搶灘登陸,估計也得八天左右。所以並不太急,慢慢趕過來就是,承諾何時到,何時派人專門送至遼東參戰。而且請白桿兵慢慢適應冰雪,因爲到了遼東,這樣的冰雪路會更多。

這樣一說倒是讓秦良玉冷靜下來。這一輩子爭強好勝,雖爲女兒身,但卻從未甘落人後,再加上報仇心切,所以每天都是拼命的趕路。眼看這完成了這一四千裡的行軍,但最後卻被大雪所阻,秦良玉是唯恐皇上走後就將白桿兵放棄了,不讓其再去,或者等到了,讓皇上把建奴全打下來了。現在一想這種擔憂還真是有些操之過急了。有點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正月初六,到了出征的日子,這次的出征可不象上次那樣玩個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了。這是國戰,所以京城裡的官員、百姓。一個個爲親軍送行。爲皇上送行。誠摯的送上早日凱旋的祝福。

要知道讓皇上去親征。那是相當困難的,在皇宮裡,那金鑾寶殿冬暖夏涼。錦衣美食,皇帝們自然懂得親冒矢石、塞外寒暑的危險和艱苦,所以沒有幾個人願意去幹這等事情。

但當今皇上,卻甘願與親兵們一起冒着如此嚴寒風雪,毅然決然的跋山涉水,遠渡海洋,親征遼東,爲漢人的生存空間與野蠻的建奴會戰,深入虎穴,直搗黃龍。僅這種精神,就足以讓許多的朝臣尊重。這不是爲了自己一已之私的去窮兵黷武,而是國戰,是爲了整個大明而戰。朝臣們應當也必須無條件的支持,更因爲,皇上的征戰,沒有勞米傷財,用的是自己的金花銀,沒用朝廷一分錢。

上一次的征戰可是是默默無聞,那時皇上的武功不顯,而且在撤銷遼餉之時,君臣之間是鬧着彆扭。東林黨被皇上搞垮了,羣臣已經看不到什麼希望,如果皇上藉着遼餉的風,將朝臣來個一網打盡,朝臣們也沒有辦法。所以當時大家一是不看好,二是甚至還有點小想法,讓皇上灰溜溜的踏上了征程。

但現在可不一樣了,皇上勵精圖治,先後撤了遼餉、自己出錢抵了全國農稅,又先後施仁政,將全國百姓的心抓的牢牢的,更因爲遼餉一事皇上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給大臣們安心。況且,皇上的武功已經盡顯而出,他的出征只要不貪功冒進,穩紮穩打之下,滅掉建奴已經成了必須。經過河套之戰,喜峰口之戰,張掖之戰,現在朝臣和百姓們對於皇上出征已經有了絕對的信心。

皇宮裡,天還沒亮,朱由校就開始,接受着一波又一波文武大臣們以及來自其他藩國如疏球的朝拜、送別。無論是真心實意也好,虛情假意也罷。總之他們對於此次的出征滿懷着信心,雖然這次與西征河套一樣,沒有他們什麼事,無論是打仗本身,還是打仗之後那勝利的果實,皇上都不會讓他們有一分染指。

一出正陽門,那沿街過來送行的百姓就更多了,他們倒是有次序,在順天府與在京錦衣衛的維護之下,所有的人都擠在兩邊的商鋪邊上,看到皇上到來,自覺的跪拜而下,三呼萬歲。天還是很冷,路上雖然沒有雪,但商鋪的邊上還是積雪不少,雖然大多被堆成了雪人。不過被百姓們擠着,雪人都塌了,沾到了百姓們的身上。站着擠空間是夠了,但一跪拜下來,那空間可不夠了。但爲了爲皇上磕個頭,給聖天子送行,別擠到道路上去,這些百姓拼命的擠着自己的身體。

朱由校在座駕之上,相當的感動,這是自己的子民,自己玩着各種花招,現在還沒有讓他們真正的吃飽飯,他們活的相當的艱苦。在這寒風之中,他們穿着單薄的衣服,不圖自己任何好處,來這裡給自己送行,這樣的百姓太好了。

晨曦之中,朱由校竟然看到一個美麗的小女孩,五六歲的樣子,穿着一件紅色的棉襖,棉襖已經破了,小臉冷的通紅,身體卻在發抖,她是凍的。依然故我的跪在馬路邊上,旁邊就是一堆踩倒了的雪人,在寒風徹骨之下,顯得如此可憐。

“停!”朱由校叫了一聲,座駕立刻停了下來,長長的隊伍也隨之一頓。

朱由校走下了座駕,衝着女孩走去。大漢將軍們頓時緊張起來,一個個擠壓着空間,怕有人對皇上不利。

“孩子,起來吧,地上冷。”朱由校上前要拉起來女孩。

“我在陪爺爺給聖天子送行,祝他得勝歸來。”女孩眨着大眼睛,但睫毛上是一層的霜,應該是在清晨起的太早了。

大漢將軍張曉明跟着皇上的時間比較長,還是比較懂得皇上心思的,直接的脫下了自己的羽絨服,遞給了皇上。

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45章 揮刀問情第31章 五金零件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97章 恩及萬民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97章 恩及萬民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276章 遼東事變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22章 驛站光報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517章 內澇排水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241襄陽炮現1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89章 電力研製第256章 大案要案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69章 義賣前奏第88章 玻璃現世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21章 大明驛站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82章 大練鋼鐵第691章 遼陽之屠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27章 同樂酒店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6章 災難預言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59章 御用調料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40章 衆無名白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103章 西山會戰
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381章 大兵壓境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45章 揮刀問情第31章 五金零件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97章 恩及萬民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97章 恩及萬民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276章 遼東事變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22章 驛站光報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517章 內澇排水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655章 臺吉傻了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241襄陽炮現1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89章 電力研製第256章 大案要案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69章 義賣前奏第88章 玻璃現世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21章 大明驛站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194章 集 體閹割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82章 大練鋼鐵第691章 遼陽之屠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27章 同樂酒店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6章 災難預言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59章 御用調料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40章 衆無名白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103章 西山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