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大明氣節

“本官上不愧天,下不愧地,與你荷蘭僅爲僱傭關係,而我義父李旦收本官爲螟蛉之子,視若親生。『』而李國助不孝,不配繼承義父財產,何來謀奪之說!本官與顏思齊二十八人結義,更是肝膽相照,坦懷相待、推誠相見,大哥不幸英年早逝,從兄長推本官爲領袖,何錯之有,何有篡位之語?偏生有你等齷齪之輩,在陰暗之處,造謠惑衆。當今聖上招安,待之以誠,本官又何來謀逆之心。”

看着周圍的眼神,鄭芝龍不由羞惱萬分,本身他的確是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到了荷蘭船上當通事,爲了與荷蘭人搞好關係,讓入教就入教,到了日本,李旦讓他讓乾爹,那就叫乾爹,那顏思齊有惡興趣,那就從着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成功而已。

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爲。李國助一個親生兒子沒得到遺產,他卻得到了,這本身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再側與李國助的關係已經算是撕爛了臉,李國助與許心素與自己已然到了水火不容、生死相向的程度,誰人又不清楚呢?

自己是顏思齊二十八結義兄弟裡的老幺,沒有手段與心機,哪裡會接過首領之位?

但別人說是別人說,不遭人嫉是庸才!只要自己實力越來越強,誰又敢胡說什麼?爲了扯大明這塊虎皮,所以鄭芝龍主動的招安,但沒想到,這一來,直接的被軟禁起來。看這樣子,自己這輩子,是別想有統領海盜的時候了。

鄭芝龍當然也想着逃跑,然後來個龍歸大海,但任憑自己武藝再高,又怎麼能從衆多有大內高手之稱的大漢將軍手中逃脫呢?皇上對自己的防備那可不是一般的嚴。

幾次的失敗,也讓鄭芝龍死了心。特別是坐上了水泥船,看到了開心炮。這海上王的心思更是淡了,到了宋應星的風力發電機出現。他的心思更是絕了。

開什麼玩笑,整個大明的皇上,又有錢又有兵,還有如此恐怖的技術、武器,現在又給船加上了翅膀。自己還怎麼混?拿什麼混?雖然現在大明的海上力量不顯,但要知道大明的財力、人力又是多少?

無論是汪直還是李旦。他們之所以在海上稱王爲霸,那也是朝廷沒把他們當回事,一旦發展出了鄭和那樣的船隊,海盜什麼的,不都是浮雲嗎?

更則,皇上一出手可就是三萬萊登水師親軍。這氣魄可遠遠不是鄭和的船隊可比的。這不僅僅是東海一塊就如此大的規模,按照皇上的規劃,還要有北海部、南海部,日本部、朝鮮部、琉球部、臺灣部以及南洋部等水師要建。這樣的規模哪裡有海盜的安身之地呢?

死心了海盜這一前途‘無量’的職業,那就走仕途吧!這是鄭芝龍真實的想法,也算是既來之且安之吧,現在被佐恩赤果果的打臉、揭短。別人又露出這樣的表情。心裡哪能不急?急忙的解釋、回擊。

“任你口吐蓮花,巧言善辯,也難堵天下悠悠之口!明國用我荷蘭人的一位通事,可笑這位通事,還是入了天主教的,現在又來對抗天主教,這點倒真是可笑啊!尼古拉兄弟!”佐恩不爲所動,直接的說出了一個不可動搖的事實。尼古拉可是鄭芝龍的教名。這在荷蘭船隊裡,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佐恩拿出這事,倒想看看鄭芝龍如何的辯解。

鄭芝龍一愣,這個本來就不叫個事,入個教對於他來說與喝水無異,但在這個場合。這個事可是最不合適的了,剛想反駁,卻聽說。

“閣下,我大明講究的是英雄不論出身。吾皇招安鄭大人之時,鄭大人便是一名無惡不作十惡不赦的海盜頭子。再多的過失,那僅爲過去,鄭大人受吾皇知遇之恩,已然洗心革面重新作人。連海盜之事,吾皇尚且放過不提,這內鬥與入教之事又何足掛齒呢?此次我代表大明嚴正警告荷蘭國,立即從臺灣島退出,否則待我天兵降臨,那時你悔之晚矣。”

一見荷蘭國跳了出來,在這裡與鄭芝龍糾纏不清,而且這話也因鄭芝龍的過去,正爲了對方人身攻擊的武器,李國義接過話來,輕描淡寫的化去,然後正辭嚴的代表大明對荷蘭下了最後通牒!

鄭芝龍當然知道這是李國普在玩江湖救急了,現在鄭芝龍參加談判,代表的是大明,他丟了臉,也就等於大明丟了人。鄭芝龍第一次真正感覺有組織好啊。

“警告?據我所以,臺灣一直在西班牙、葡萄牙之手,我方只佔了一隅而已,鄭芝龍也只是後來的而已。此與你明國無甚關係,臺灣之地必爲我荷蘭殖民地的一部分,豈能因閣下一言退之。而且閣下所言天兵一到,倒是讓在下相當的期待,就是不知大明能否挺過羅馬教廷的聖戰了。”佐恩不由的冷笑道。此次西班牙沒有參加這次的來使,但並不代表着他們沒有力量。只是西班牙衆多國家的宗主國,與尼金閣和自己,關係都相當的不好。此次便沒有過來而已。

“荷蘭殖民地?這倒是個新鮮詞?你等三國在我大明國土之上爭雄,無有問過大明這個主人?吾皇曾言,荷蘭之國土,不及我大明一州,獨立建國不過幾十年,人口也是小的可憐,可以算是一夜郎之國而已。唯獨憑仗着船隊,在大洋之上亦商亦盜而已。自信心膨脹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不遠萬里的想着來大明爭搶利益,妄圖霸佔我寶島,其實也只是癡心妄想引火燒身而已,好比是蜉蝣撼大樹,螳臂當車,真是不知量力!”

“想我大明,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如此堂堂一氣節清高之帝國,如何會受你一彈丸之地的小國威脅?!又豈容你一夜郎之國的窺覬!真乃癡心妄想!”

李國普一反客氣的之色,對於這個已經伸手到大明的國家開戰已經是必然了,已經是敵人,而且還是死敵,對他哪裡有客氣可言。

“閣下請注意你的言辭,荷蘭國土的確不大,但縱橫七海,何人可及?印度並不比你大明小上多少,不一樣要被殖民統治,你明國若要臺灣,非口舌可決。”佐恩被人言及國土小,這心裡不由的

“閣下,希望你也明白,印度之國又豈可與我大明相提並論?且多行不義必自斃,我皇有言,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澎湖之戰尚只是我三流兵馬出戰,閣下尚大敗而回,如今仍不思悔改,希望到大明兵臨城下之時,你還能如此自得。”李國普已經大概得知這次的戰爭將由臺灣之戰開始,所以冷笑着道。

佐恩也冷笑着說:“澎湖之戰,擒我將之恥,正要一併報還!”

荷蘭先後於1602年(明萬曆三十年)和1622年(明天啓二年)兩次侵佔澎湖。1624年(明天啓四年)。大明出兵將荷蘭殖民者逐出澎湖,俘獲荷軍副將,高文律等十二人,餘衆逃往臺灣南部,和其他荷軍戰俘一起“獻俘於朝”,以他們的恥辱爲第二次明荷間的交手畫上了句號。對於當時的‘總指揮’佐恩,認爲是一個恥辱。

“報還?真乃笑談。更何況你所謂的聖戰,在大明眼裡,只不過是個笑話而已,充其量是威脅一下諸如大明之十五個小國而已,北方林丹可汗四十萬大兵,被吾皇談笑之間揮手而滅,建奴雄後五十多萬,被吾皇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之勢追至邊牆而逃,現面臨滅族之危險。你聖戰又能派來多少兵馬?夜郎自大、坐井觀天!”

他強我自強,這就是朱由校告訴李國普的,對於荷蘭如此小國,憑藉着海上趕個馬車,賺點運費的國家,開戰已經成爲了必然。哪裡還會客氣。

“怎麼?建奴之禍貴國已解?”湯若望等傳教士可是大明通,對於建奴之禍,他們也算是知之甚詳,上次來時,還只是喜峰口一戰,大明勝利,這次來的時候,第一要務就是打聽,但聽到是是戰爭並沒有結束。

“當然已解,下邊只不過是水磨功夫而已,想那建奴不事生產,在那遼東苦寒之地,又能熬得久!吾皇親率天兵而至,哪裡容的蠻夷囂張。往日加在我大明身上的苦難,必滅其全族方解此國恨。離此不遠,有勾欄街,那裡有諸多建奴的僞皇后、王妃等在那裡表演歌舞,諸位若有閒情逸致,可去聽上一曲。”

李國普驕傲的說着,好象那些女人都是他擒來的一樣。說到這話的時候,誰人能不感到自豪。建奴要是壓在大明頭上一塊大石頭啊!

“哦,大明百姓受建奴之苦多年,如此恭喜貴國。”湯若望真誠的說道,別人不知那建奴厲害,他可是知道在大明是談奴色變,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了。

昨日只是知道大明還在打仗,遼東戰事並未結束。這些前來本身有着讓大明腹背受敵的潛臺詞,看來這個意思可以結束了。

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70章 重返司禮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2章 再臨死亡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241襄陽炮現1第268章 遼東風雲第42章 又見抄家第334章 小戰良玉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97章 恩及萬民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358章 上將首級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11章 太子薨了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40章 衆無名白第643章 看賞東珠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67章 送行應升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78章 神弩降世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212章 淨軍出征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670章 腳踏實地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53章 巾幗英雄第27章 同樂酒店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582章 孿生姐妹
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502章 農具創新第70章 重返司禮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2章 再臨死亡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1章 明朝海戶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241襄陽炮現1第268章 遼東風雲第42章 又見抄家第334章 小戰良玉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97章 恩及萬民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358章 上將首級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11章 太子薨了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171章 擠死福王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40章 衆無名白第643章 看賞東珠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454章 總體佈局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624章 血戰雪原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67章 送行應升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78章 神弩降世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212章 淨軍出征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299章 共慶大捷第670章 腳踏實地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53章 巾幗英雄第27章 同樂酒店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323章 商船休逃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582章 孿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