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突襲大同

“可汗,今天聽說有人說挖地道如何?”沙爾巴孜孜不倦的問道。

“國師,你現在看看這距離,沒個二個月不一定能挖到歸化城,如此的長時間,保不齊明皇身邊有個聽地高手,那樣一來所有的努力就白費了。”林丹直接否定這一招。

“那黑半偷襲可好?觀明軍的駑箭射的奇準,那肯定是有光線的輔助,若是天黑,那這個優勢就沒有了。”

“國師啊,你要知道現在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這裡更是高原,那晚上的月光恨不能比白天的光線都好。”林丹語帶不耐的說着,這些問題他早已在腦子裡不斷的考慮到着,但的確是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破局。包括剛纔他甚至想如果能抓住機會能不計損失的把那幫從偷營燒營的人抓住就好的,但時機已經不在了。當然也可以象以前的聯軍一樣,搞個擋板,小車之類的東西過來抵擋一下那個神弩,但很可惜,明皇的後面仍然還有許多的牌沒有拿出來,什麼巨弩、爆炸弩、戰車等,這些東西也會層出不窮的,這些聽說了也是更煩人的呢。

“可汗,那只有去攻大同了,憑着四十萬大軍,找一處關牆而過,那樣最起碼的可以解決了後勤保障。然後再與明皇糾纏,而且攻破了大同,也就是等於攻入他的腹地,錢糧還是可以籌到許多的。如此也算是報了今日之仇了。更可以提高大汗的地位,可汗認爲可好?”國師級的人物在這裡不住的浪費舌尖也是挺不容易的。這些東西說起來挺讓人沒面子的,一個一個又一個的提議被林丹否定了。遠遠不如弄雲山霧罩的話來的讓人多有神秘感,沒詞的時候還可以再來一句,佛曰不可說不可說,這多容易。但今天卻得拿出真本事想主意了,這叫一個費勁。

“這個本汗倒是想過,但這會正猶豫不決,原因是,這些裝備都是明皇的,如果大同那邊也有這樣的裝備又該如何?”這正是林丹猶豫的主要原因。按着他的理論。我弄不過你了,我還不直接去禍害你家裡去?你明皇厲害,但邊牆上的兵不可能和你一樣厲害吧。否則那明朝還怎麼可能被一個建奴玩的都快殘了,每年花錢從他的手裡頭買建奴的人頭。這可能嗎?

但明皇那不是在遼東。而是在山西這邊。這裡的環境他摸不準,若再來一個同樣的軍隊,林丹真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想想自己本以爲是個天之驕子。沒想到被個當奴隸的野豬皮給教訓的不行,現在自己也弄的是天怒人怨的,理論上屬於自己下屬的蒙古人,竟然和建奴有一腿,逼的自己在東部沒有市場,被迫跑路來這邊。結果現在又遇到了一個奇葩的親征皇帝,沒來由的又來霸佔了草原。若自己再去大同再要是碰上了一羣如此強悍的士兵,那真不必要活了。

“可汗,蒙古聯軍裡,有一個月前大地震的時候到過大同的,那裡的設備如何,問一下他們不就可以了嗎?”沙爾巴提醒着說,這次可算是被採納了一條,可別再被否了。而沙爾巴所說的那些去過大同的,正是土默特部的士兵,首領俄布木是投降了,但還是有人不願意投降的,隨着聯軍跑了出來。但出來之後已經沒有了出路,就投了林丹。

“嗯,多虧國師提醒,快把人叫過來問問。”

結果的問話當然的給了林丹吃了一顆定心丹,可憐的孩子不知道一句話,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傳貴英。”掌握了情況之後,林丹打算行險一搏了。

歸化城和城外兩處,均在費盡思量的治地方於死地的時候,林丹的補給出現了,現在他們走過了東面的大峽谷,緩緩的趕着牛羊過來了,那隊伍實在是太龐大了,完全不比四十萬大軍少多少人。

接到了這個消息的朱由校聽的是一愣,運着牛羊過來的都是牧民,滿山遍野的牛羊,讓監視人透過望遠鏡根本數不過來,人數是如此的多。一聽如此奇葩的後勤補給朱由校驚的是大感奇特,如此壯觀的運牛羊隊,可比岱海那邊的規模大了太多了。

何可綱解釋着說,蒙古人做爲遊牧民族,一直都是這種以家庭爲單位或者以族羣爲單位的後勤供給。這次只所以如此大,估計是連帶着林丹的西遷一同進行的,所以規模大了一。

歷史上,交通不便,而因爲具體的經濟條件、地理環境等不同,連中原的王朝也是在這個問題上各有不同,比如說“秦漢修糧道,魏晉屯邊田,隋唐修大倉,宋三道兵廂,大明輸錢餉。”現在更有了大明用商人之說了。

朱由校一聽還真是各朝有各朝的道,象霍去病這樣的牛人,來了一個‘拋下輜重,因糧於敵,以牙還牙’的補給政策,結果仗打的那叫一個漂亮,不過十四萬匹馬出征,回來只剩下三萬匹,仗打多慘。可見後勤的重要性了。

既然補給出現了,那就接着監視着,不過以前想着燒掉那是不那樣簡單了,因爲牛羊不是堆積在一起的,這個片可是奇大。倒是得想想其它的主意了。把利用大峽谷太陽坡爲天險堵截住蒙古軍,而師蒙古聯軍的那一戰術搞一個小翻版的作戰方案通知給了閆應元,讓他負責引敵。閆應元接到消息後,立刻贊同。並開始尋找戰機。

一下午無事,而在晚上之前,蒙古補給隊伍停在了蒙古大營的東南方向,這個位置離歸化城和閆應元那邊都稍稍的遠了一些。

而且蒙古人的營地之前,也擺滿了拒馬之類的東西,好象是要防止被明軍偷營。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可以是一種視弱,也可以是一種故意誘敵,當然也能單純的就是爲了阻敵。不過這些都沒有什麼效果,因爲朱由校就沒過大夜裡,去襲營之說,就是這麼簡單。

一夜無話,在八月二十五日三更時分,蒙古軍營已經熱鬧起來,因爲林丹可汗昨天就已經命令手下重臣貴英,率領二十萬蒙古軍,直攻大同,攻克後,再與明皇談談條件。

貴英,三更起牀、四更造飯,五更時分正式出發,他們去大同的方向走的是東路,是岱海東北方向的路,直奔大同。

這個消息當然的被歸化的朱由校知道了,早膳後,朱由校開始召開了會議,商討此事。朱由校先定了一下基調:

事情很明顯。林丹昨天看說的以大明萬里江山爲威脅的話,已經開始了實施。這次去的方向,非宣大即大同兩地。

二十萬的兵力的確能對任何一地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威脅,這是不容置疑的,而按照蒙古人的行程,歸化離大同約五百里地,大約在三四日內會抵達大同,

而大同的方面除了有邊兵外,尚有一萬新錦衣衛剛剛裝備了神弩,能夠到達。

這就是全部的情況了。衆將們感覺到事情的緊急,但身在歸化,卻無法可施展。陝西那邊和寧夏那邊已經調去剿匪了,北京的幾大營已經被撤銷了,只留下了新兵錦衣衛,尚不能形成戰鬥力。那隻能從東、南兩個方向,如大原和保定兩地甚至是真定府調兵前往了。而宣大的邊兵能否頂住這壓力,還尚不能確信,因爲他們還有一個最大的困難,那就是手裡還有着近十萬的俘虜或者說是苦役還要看守。

所以衆將對這種形勢並不是太樂觀。而當他們提及到了十萬隨時隨地可以成爲爆炸物的苦役之時,朱由校纔想到,自己竟然遺忘了這個‘火藥庫’的存在。

如今白桿兵和天雄兵都離大同相對遠了一些,又有苦役來牽扯住了邊兵的戰鬥力,如果要是狠狠心給坑殺了,也還真沒到那個時候,如果真是情況緊急,朱由校就算是再心疼這些勞動力,估計也就毫不猶豫的動手幹掉的。

衆將本就有這個心思,二十萬蒙古兵兵臨大同,如果再把邊兵的力量分散的話,那無疑是讓此事雪上加霜。所以都看着皇上的決斷。

“傳旨,令京城西山所有新軍錦衣衛,拿上京營的舊兵器,前去大同,協助看守苦役、防守城牆。”這是朱由校的最後決定,北京離大同目前只有二天多的路程,在蒙古軍趕到前,肯定會先於趕到的。而且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加上他們本身的身體素質就好,這樣比起一般的邊兵來,還是會更強一些。因爲是新兵,當然在面對敵人之時,心理素質是差了許多,但上了戰場經歷一番,估計也會能夠有所好轉,比較快的形成戰鬥力。

大同不能有失,在自己的統治時期,朱由校不能准許有一雙異族的戰靴,踏上自己的大明的國土,這是意味着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嚴重失敗。歸化族就已經踏上了大明的國土,但這個恥辱已經讓他們幾乎全民淪爲苦役的代價。如今林丹又來了,這個恥辱,朱由校不想再繼續。

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22章 驛站光報第765章 大勝之威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92章 留住聲音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51章 白銅大錢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35章 魏公貪權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3章 判斷形勢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421章 兄弟同心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599章 建奴欲伏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242襄陽炮現2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325章 向着港口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69章 宮廷政變14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63章 靈丘縣令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757章 普富消費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92章 留住聲音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84章 義賣收穫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677章 斬草除根
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22章 驛站光報第765章 大勝之威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92章 留住聲音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51章 白銅大錢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35章 魏公貪權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3章 判斷形勢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421章 兄弟同心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599章 建奴欲伏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242襄陽炮現2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733章 吏制改革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325章 向着港口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69章 宮廷政變14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63章 靈丘縣令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101章 還我身體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757章 普富消費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92章 留住聲音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00章 吾皇至尊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286章 錦衣屠奴1第84章 義賣收穫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677章 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