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防禦特徵

一秒記住

“孫老師,這大炮乃軍中之王者,無論是陸戰還是海戰,老師可以想象,阻擊弩都有如此的威力,朕製造了千架,已經可以橫掃整個草原,戰車所至,無不臣服。但大炮的威力遠非阻擊弩可比,無論是射程還是破壞性,別小看只有五座大炮,但卻可以在這樣的戰爭中,發揮着相當重要的角色,很多的時候可以決定着戰爭的勝負,可以說句誰掌握了大炮誰有掌握了勝利,沒有任何的僥倖!比如着這次的鄭屯谷之戰。憑着五座大炮,完全可以將鄭屯的建奴炸的失去冰牆,轟開一道缺口,給何可綱部帶來勝利之機。隨着孫元化不斷的造炮,不斷的改造,大明以後的戰鬥,將把冷兵器類的大刀長槍弓箭神弩等等全部淘汰,改成熱武器的大炮、火槍,這是一個戰爭發展的趨勢。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了,正如他們的紅夷大炮一樣,大明因爲長期的抵制奇陰巧技,其實有着神機營用用火槍,但明顯的不重視。孫老師作爲兵部尚書,一定要掌握這個大勢。”

朱由校知道在目前的大明,沒有人過多的重視火器,雖然有戚繼光的偉大例子,但強大的大明很快就被諸多的因素,什麼黨爭、腐化等等問題所淹沒了。現在西方世界已經開始了炮、火槍一體的戰爭革命,這趟車若是晚了,真是太虧了。

“皇上,沒有想到皇上以大炮如此的推崇,”孫承宗有所汗顏。他始終感覺,戰爭是將帥的世界,只要將或者帥是能人,那戰爭就將成爲勝方,反之,則將熊熊一窩,推崇袁崇煥也是這種想法,就是如此,希望有一個好的帥纔可以挽大廈於即倒。但炮的操作者只是一個炮手而已,他倒不是沒有想過可以推着個大炮滿世界的逛蕩。但卻是不能。因爲野戰幹不過建奴,那就只能白白的便宜了人家。現在不一樣的皇上的親軍完全有能力保證好自己的大炮,那又另當別論了,可以讓大炮兵臨城下。那對敵人無疑是個災難。

聽到了皇上的軍事改革。孫大學士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這個課題太大了,從淨軍第一批裝備了燧發槍,讓大家看到了燧發槍的妙用之後。整個親軍系統就看到了好處所在,二萬四千名錦衣衛成爲了裝槍兵,但誰都知道,他們就將是火槍手,然後隨着火槍產量的增多,最終全部將親軍系統換成火槍手。這一點已經是必然了,只不過換裝先後順序由着親疏之別而已。對於此孫承宗沒有任何的意見,說到底是燧發槍征服了他,但是火炮一座就是五千斤,這得多少的鐵啊?再聽聽皇上說的話都是千字爲單位的,又把大炮推到了如此高位,恐怕也不會少了。

“皇上,老臣聽着都不知道如何作答了,大炮的威力被皇上說的如此之大,老臣還真是期待。”

“孫老師,明日待毛文龍部準備好之後,訂於卯時三刻(05:45)發動攻擊,朕這兩天感覺黃臺吉肯定還有後手,之所以這個後手雖然朕猜不透是什麼,這幾天也沒有跡象,但朕估計肯定會在山谷之前何可綱部那裡,雖然吩咐了何可綱不斷的加強防務,但總還是有不安的感覺,所以明日抓緊時間開始行動。”這種感覺很奇妙,就象是在喜峰口時一樣,感覺有着危險的靠近,但這種危險到底在何處,真的不好說。

“皇上,以前皇上反覆分析過建奴襲營之戰,但都被一一的否定,皇上是不是這幾日過於勞累了?又是在船上這許多的時候,纔有了這等念頭,子不語,怪力亂神,”孫承宗這次倒是按着皇上所說唸的論語。

“朕亦不知,但朕知道什麼是防禦,那就是抵禦進攻。而防禦的特徵又恰恰是等待進攻。現在何可綱部所處的位置、職責正是如此,若是抵禦不住進攻,那就更談不上等待明日的進攻了。孫老師,傳旨給何可綱,這九九八十一拜都拜完了,不差這一哆嗦,無論如何今夜是最後一夜,多加崗哨,明崗暗崗的多加一些,朕倒是寧可是自己精神恍惚,多做一些無用功,也不想聽到什麼壞消息。傳旨給毛文龍那種也準備好,大炮一響,隨時接應。”朱由校越說越沒低氣起來,更加的煩燥不安,手裡的核桃都揉的直響。

“是皇上,臣傳旨給何可綱與毛文龍,讓他們站好這最後一班崗。”孫承宗看着皇上神神叨叨的,連心愛之物都如此的虐待,不由的重視起來,最起碼錶面上要重視。而皇上說那句繞口令,倒是滿新鮮的,‘什麼是防禦,那就是抵禦進攻。而防禦的特徵又恰恰是等待進攻。’越品還越覺得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大金皇帳。

“回皇上,工程已經齊備,提前一天完工,幸好明軍還在谷前沒動。”范文程趕來報捷說。

“好,按計劃,明日四更行事!”黃臺吉很興奮的說,勝敗在此一舉,不是在意明皇的親軍,最重要的是要他們的武器。四更也就是一點到三點之間,那時候是人睡的最香的時候。

鄭屯谷之前。

何可綱看着皇上這光報聖旨,讓自己在最後一個晚上多加明哨、暗哨,這讓他感到莫明其妙,看看周圍的鐵絲網、冰牆、拒馬、氣死風燈等等的部署,全部的嚴實全縫,讓誰看都是行軍大家的手筆。皇上如此聖旨根本就是污辱自己的智慧。但污辱就污辱了,誰讓人家是皇上,誰讓人家戰力超羣,誰讓人家對自已慧眼識英雄,讓自己從本來表現平平的關寧軍之中脫穎而出,成爲了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名將之一。

立刻用嚴肅的語氣把百戶以上的人全部召集起來,把皇上的聖旨傳達了下去:“諸位皇上明日卯時三刻將用炮火,擊打堵住我軍去處的鄭屯高地,以此使我軍可以從這創險地之上,脫困而出,進而越過鄭屯,直逼大清河,這一路之上,均有皇上用重炮將建奴部署的冰牆打出缺口,能阻擊弩提供火力支援。守住大清河,將蓋州一分爲二,切斷南部建奴的糧草供應,如此可以從容對應伴仙山及其以南的衆軍。故這一戰幾乎是此次東征之戰最爲關鍵之戰,請諸位同共努力,以報君恩!”

“奮勇殺死,以報君恩。”人羣之中除了淨軍就是錦衣衛,都是鐵桿的親軍,當然一個個的對着皇上表示忠誠,倒是讓劉興祚兄弟幾有些外人的感覺了,急忙的一個個跟着喊着。

“好,明日四更造飯,五更起牀,炮響出發!”因爲鄭屯就在眼前,不足二里之地,所以行軍這一項基本就省了,而且那大炮長不長眼,誰也不知道,反正不急這一時。

“是末將聽令。”

“皇上關心吾等,怕吾等在這最後一夜有失,要求吾等站好這谷前的最後一崗,平安無事的發起明日之戰,所以今夜要求加派崗哨。所以原定崗哨次序不變,劉將軍,明日之戰,你手下的夜不收並無多少差事,今夜就辛苦一下,全部充當暗哨,如何?”明天打仗的時候,夜不收就純是擺設了,他們能做什麼?拿着大刀片子砍?還是拿着弓箭射擊?一千五百名持豎盾錦衣衛,推進過去,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這個時候又不要戰俘,更不要近身搏鬥,所以根本用不到夜不收。

“末將遵令!”劉興祚沒有什麼傷感,自己的兵就是幹夜不收的料,衝鋒陷戰,反倒不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幹個暗哨挺好。

“劉將軍,皇上對此相當的重視,希望貴手下切勿大意。”何可綱順帶着安排了一句。

“何將軍放心,末將會着重安排手下,必定盡責盡職!”劉興祚保證道。

到了夜裡,鄭屯前的夜色還是不錯的,到處白色一片,圍繞着營地,二里之處,有很多的氣死風燈,照着白雪更加的潔白,還有着海浪的拍打之聲,動靜之間顯得好此的和諧。

“兄弟,冷,”兩位暗哨的夜不收,坐在一棵大樹之上。他們都是蓋州城時由劉興祚帶着的,被袁可立攻陷蓋州之時跟着劉興祚反正的,因爲以前就是劉興祚的手下,劉興祚當了大明的忠義伯,直接的正了劉興祚的親兵。

“怎麼不冷,這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看人家親軍穿的,可是皇上親自設計的羽絨服,老暖和了。可我們穿着這戰襖,冰涼冰涼的,都是爲大明國打仗,可差距怎麼能這麼大呢?”一位叫狗子的夜不收也小聲的說着,夜裡很靜,所以兩個夜不收是咬着耳朵說的。狗子的身世也是比較人間慘劇。他們家祖是被髮套到遼東的,也是個‘宦官之後’,但日子過的是一代比一代差,到了他們這代,直接就是赤貧了,建奴打來的時候,全家人沒什麼骨氣可言,投降的時候比較乾脆,跟着衆人就投降了。成爲了亡國奴之後,沒被建奴怎麼大欺負,當了順民,結果被一個漢軍給欺負的不成樣子,一家被快被逼的快上吊了,讓劉興祚給救了下來。。)

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53章 巾幗英雄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98章 亂點中醫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2章 再臨死亡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594章 驅除韃虜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92章 留住聲音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90章 氮磷鉀肥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16章 造衛生紙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19章 抄家收穫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2章 準備造紙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91章 邯鄲攻略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404章 緊咬不放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599章 建奴欲伏第327章 驚人逆轉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88章 玻璃現世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8章 敲打老魏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195章 錦衣驛站第820章 巧借西洋殖民第59章 御用調料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56章 皇家傢俱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181章 漢奸逃了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5章 德行有虧
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53章 巾幗英雄第785章 來宗道悔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98章 亂點中醫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309章 草原會戰4第2章 再臨死亡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594章 驅除韃虜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92章 留住聲音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90章 氮磷鉀肥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16章 造衛生紙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641章 馬匹登陸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19章 抄家收穫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2章 準備造紙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91章 邯鄲攻略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404章 緊咬不放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599章 建奴欲伏第327章 驚人逆轉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88章 玻璃現世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97章 士人地位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8章 敲打老魏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813章 上帝與我們同在第195章 錦衣驛站第820章 巧借西洋殖民第59章 御用調料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56章 皇家傢俱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181章 漢奸逃了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5章 德行有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