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宦官養老

盧象升更爲當時把閆應元留在了皇上身邊感到慶幸,一是給皇上提供了一位棟樑之材,一是讓這位一見如故的朋友有了一個好出身,同時也是心生佩服和絕對的羨慕,沒有人能對如此多的大捷功勞,能夠泰然處之的,這接連不斷的立功,讓同爲帶兵的人都爲之眼紅。盧象升也是如此,不斷的在想若自己留在皇上的身邊,會不會也能如此?

而榆林城的百姓們,聽到戰爭結束了,皇上又給送了五十萬兩,這前前後後的,就是一百五十萬兩了,要知道這整個榆林城也就是四五萬人,這平均一人就是三十兩銀子,這錢放在大富人家是差不着,但對於窮人,那就是一筆鉅額的財富了??。另外皇上那五十臺留聲機的消息,也隨着光報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誰不知道那東西可是比黃金都貴。最低價就是五萬兩起,還是有價無市,沒地兒買去。所以,一拍賣,都是七八萬,這五十臺,但多少錢?三四百萬兩銀子!這要是都平灘在了榆林百姓身上,皇上,您太仁慈了。

而看着軍方貼出的皇上給亂軍機會的告示,一個個都大讚着皇上的仁慈。幾萬的參加宮變的京營官軍都一個個的成了苦役,但沒有禍及家小,如今皇上再一次開恩,那些亂民若再不抓住機會投案,真是死不足惜了,有這樣的仁德皇帝,還要造反,真是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很快。整個陝西境內,這種告示都傳了一個遍。

大同,在接到了大捷和重新開工之時,那是全城歡呼。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這場大捷的東風了。仗打起來,誰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是個收場的時候。雖然說萬歲仁慈,把四五十萬人口的宗室子弟家庭的吃飯問題給解決了,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現在的大同是標準的工業基地,那鐵礦、煤礦不停歇的開了一家又一家的,這東西沒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找到了露天煤礦、鐵礦。招人挖就是了,只要有本錢,再多都沒問題。水泥作坊也可盡的開,其他的什麼玻璃、衛生紙等作坊也開了不少。當然兵工產業更是在不斷的增加着。爲了應對西北戰爭。朱由校特地的把玻璃瓶彈的作坊設在了大同。但那樣根本是一種浪費,汽油彈能用多少個?所以最後以制窗戶和蔬菜大棚爲主的大玻璃。戰車的作坊也正在建,當然這些地方招人的程序太複雜了。有的是核心機密,所以招人關把的比較嚴格一些。

首先是大明宗室子弟,其次是幾輩子都是清白人家的有戶籍之人。這一下幾乎一半的人就因爲這個戶籍給卡住了。有的雖然在皇上發佈的救命數、打折糧的政策裡,看到了戶籍的重要性,也辦了戶籍。但很可惜,年限不夠。

大同自己修路的也有隊伍也是不斷的在招人。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之下,一些宗室子弟有的也自謀生路,或者是進作坊當工人,或者是乾點小買賣營生。這年頭只要有人,就有消費羣體,又不納捐納稅,錢莊還給提供無息的貸款,何樂而不爲呢?只要找準了門道,還是可以養家餬口的。

但大多數的人還沒有活計,只能守在大同城裡。如今大捷的消息和復工的消息同時傳來。這讓許多的人都重新看到了希望。

俘虜瞭如此多的蒙古人,一半得去建設天門城,那樣這城的速度肯定是快啊。

而且大同城外那堆的滿滿的‘水泥’,更讓大家看得這底氣更足。如今的水泥可是飛入平常百姓家了,不僅僅有條件的人在用,就是沒條件的人,也是看得到的。到官道上踩踩那平坦光滑的水泥地,也就認識了水泥的神奇。那堆積如山的水泥,都是準備給天門城裡蓋房子用的,那樣的房子得多結實。

還有那一面麪價比白銀的玻璃,是當窗戶用的,那邊二萬多頭牛,只幹活的時候當勞力用的、、、、、、

所以城中的宗室子弟對這些是百般的期盼,如今可算是盼到了復工了,所以高興的無以言表。在工部、神宮監的組織下,出了大同,奔向岱海。

京城裡這算是聽到了皇上親征以來最終的大捷了,歸化城算一次,本來以爲就差不多了。但沒想到遠在千里之外貿林丹又來搗亂,還出奇兵、找幫兇,把大明的榆林給佔了,在裡面死守。但凡是個人都知道守城輕鬆、攻城痛苦。但如今被皇上的三支親軍,白杆這、天雄和錦衣衛,一夜拿了下來。蒙古軍喪盡天良的把整個城給燒了。

現在不僅把那八萬蒙古兵全軍覆沒了,而且皇上還打敗了林丹部的六七十萬蒙古兵,俘虜了幾十萬蒙古兵,十幾萬匹馬,和幾百萬只羊,徹底的打敗了蒙古。以後再也沒有什麼勢力,能抵擋住房皇上的收復河套地區的大軍。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百姓們感到由衷的自豪,爲了皇上而自豪驕傲。特別是皇上又拿出戰利品二百萬兩銀子,分別的獎賞戰士、撫卹烈士、支援榆林,這是多麼聖德的皇上啊。

而滿朝文武,在激動興奮之餘,都有一個問題在問自己,面對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帝,自己該如何自處?皇上宮變之前,是一種狀態,但宮變之後,一步步的走向強勢,手段也是變着法的越來越強硬。

搞言諫那種華而不實的東西,已經成了小兒科了,皇上是連搭理一下的意思都沒有。用百姓的民生、君王的品性、社稷的安穩、軍人的糧餉、民心的所向、、、、、這些東西都不管用了,想想看,連遼東將士的集體投降都不管用,自己這些當官的,又拿什麼來要挾皇上呢?祖訓?他已經開始動手了。先是農稅的給免了,後是藩王政策,以後會是什麼?這些都是大臣們在思考的事情。

九月十八日,皇上帶着淨軍、大漢將軍們和孫承宗回到了大同。手下的天應軍、錦衣衛們,都分到了榆林和天門城去了,在哪裡一邊的訓練自己,一邊的訓練新錦衣衛,更是看守着俘虜。

大同現在清靜多了,滿城擠的滿滿的宗室弟子們基本都去了,比走的時候已經差不多了,但大同的商業還是比以前發達了許多倍,實業救國還是相當有道理的。許多的宮有作坊一開,必然拉動地方經濟,這是肯定的。而且大同是全國修路運動中,最先受益的城市。岱海開發,也是必經之路,這人來人往的,哪裡能不景氣。

這次住就在代王府了,看着這個府地,佔地很大,前世的代王府收個門票錢都能收個手抽筋。如今卻這樣空着,不個效益也不是個事,朱由校打算弄個明國第一批博物館,福王府和代王府都閒置着,不但不見錢,還得往裡面不斷的投錢,什麼看守、維修等等。而讓一些年紀大的不能動的宦官在這裡經營着。賺兩錢給他們養老,既辦了善事,又省了錢,何樂而不爲呢?而且以後淨軍們老了也有個依靠不是。

宦官老了之後,無人贍養、無人送終的問題其實對於宮廷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別看着有魏忠賢如此風光的宦官,就以爲宦官都是風光旖旎了,十萬人只能出一個魏忠賢,二十四監裡,也只有二十四位頭頭而已。把頭頭腦腦都算上了,能出頭的也就是一百人就足足的了,千分之一的比率,如同金字塔一般,那些塔基裡的人物,多了去了。他們不僅身體殘缺不全,連飯都吃不飽。

但他們仍然在節衣縮食,對小宦官玩了命的好,對前輩故去的宦官更是真誠的祭祀,爲了什麼?他們是沒根之人,更沒有後代,因爲沒錢,更沒有錦衣還鄉的機會。老了孤苦伶仃,沒有人給他們養老、更沒有人給他們送終。而他們已經沒有修今生的機會了,當然只能修來世了。

所以對小宦官好好的,讓他們在自己老死之時,給自己送個終,過年過節的時候燒個香、送點紙錢。對故去的前輩好,那就是爲了一代一代的往下傳的,你可以不給人家燒香撒錢,那你身後,那些小宦官就給你辦這些事嗎?所以宦官們就是錢再缺,辦這樣的事也從來不心疼。

宦官爲什麼抱團、心齊?他們就是這樣一輩傳一輩的把這種傳統傳了下來。有這樣的關係在,不心齊抱團纔怪了呢。

而大明皇帝們當然也看到了這個問題所在,感念宦官們也不容易,所以特別賜了中官墳給他們,供他們死後安葬之用。當然到了朱由校的前世,這個中官墳已經被平了,變成了世界聞名的‘中關村’。

而靠着宦官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又靠宦官給自己掙錢、打仗的朱由校,本身也是一個感恩之人,沒有人家拼死的保衛、賣力的賺錢,哪裡有今天的風光。恐怕早已讓信王或者福王給幹掉了。……

第88章 玻璃現世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600章 秒計安天下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96章 信王選秀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796章 道場不保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77章 東林智囊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499章 廉政建設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6章 天下免稅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97章 恩及萬民第172章 早朝之前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168章 宮廷政變13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2章 再臨死亡第3章 判斷形勢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425章 耶穌請願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5章 德行有虧第54章 天子親軍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92章 留住聲音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312章 草原會戰7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764章 休妻風波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412章 營寨之設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43章 農場牧場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245章 汽油戰車
第88章 玻璃現世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600章 秒計安天下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96章 信王選秀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796章 道場不保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77章 東林智囊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499章 廉政建設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6章 天下免稅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71章 襲擾不停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97章 恩及萬民第172章 早朝之前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685章 大明提速第168章 宮廷政變13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713章 親軍體系第2章 再臨死亡第3章 判斷形勢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425章 耶穌請願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5章 德行有虧第54章 天子親軍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92章 留住聲音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312章 草原會戰7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390章 淨軍哭了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764章 休妻風波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412章 營寨之設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43章 農場牧場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245章 汽油戰車